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饮用水传统净化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利霞 王红果 吕利光 《能源环境保护》 2009年第1期30-33,56,共5页
介绍了常规饮用水净化工艺中混凝环节使用的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和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和氯化消毒的主要特点,提出了减少其有毒负产物的方法,并对O3、ClO2消毒等较先进的消毒方法进行论述,以及深度处理中的活性炭吸附的不同使用方法效... 介绍了常规饮用水净化工艺中混凝环节使用的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和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和氯化消毒的主要特点,提出了减少其有毒负产物的方法,并对O3、ClO2消毒等较先进的消毒方法进行论述,以及深度处理中的活性炭吸附的不同使用方法效率特点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沉淀 澄清 过滤 消毒 深度处理
下载PDF
非离子共聚物及聚环氧琥珀酸对硅垢协同抑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吕利光 郅玉声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4-77,共4页
胶体硅垢是目前工业水处理领域还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非离子共聚物己二酸/端氨基聚醚/二乙烯三胺(AA/AT/DE)能有效地抑制硅垢的形成,但其使用时会伴随生成少量白色絮状物。当同时使用聚环氧琥珀酸时,不仅提高了AA/AE/DT的阻硅垢性能,而且... 胶体硅垢是目前工业水处理领域还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非离子共聚物己二酸/端氨基聚醚/二乙烯三胺(AA/AT/DE)能有效地抑制硅垢的形成,但其使用时会伴随生成少量白色絮状物。当同时使用聚环氧琥珀酸时,不仅提高了AA/AE/DT的阻硅垢性能,而且无白色絮状沉积物的产生。通过Zeta电位及原子力显微镜(AFM)探究了AA/AE/DT与PESA的协同阻垢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新型阻垢剂 非离子共聚物 聚环氧琥珀酸
下载PDF
铝系絮凝剂深度处理酵母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瑜 梁震 +3 位作者 王焰新 刘慧 周旋 吕利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5,共3页
文章以硫酸铝和聚合氯化铝(PAC)为主深度处理酵母废水,研究了pH值、絮凝剂投加量对COD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以及有助凝剂助凝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对硫酸铝絮凝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酵母废水 深度处理 铝系絮凝剂
下载PDF
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高pH值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永红 陈天禄 +1 位作者 刘志宏 吕利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3-105,共3页
利用酚酞等指示剂分子在高pH值区的褪色反应是假一次动力学的原理,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动力学分光光度方法,用于快速、准确地测定高pH值。该方法的测定范围在pH12.2~14.0,误差在0.05—0.2个pH单位以内,而且pH值越高时误差越小,... 利用酚酞等指示剂分子在高pH值区的褪色反应是假一次动力学的原理,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动力学分光光度方法,用于快速、准确地测定高pH值。该方法的测定范围在pH12.2~14.0,误差在0.05—0.2个pH单位以内,而且pH值越高时误差越小,与传统的滴定分析相比,操作简单,消耗试剂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光度法 酚酞 PH值 测定
下载PDF
以设计精准修复方案为目标的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王佳佳 李翔 +5 位作者 罗楠 何跃 刘永兵 卢一富 苗向前 吕利光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7-95,共9页
农田土壤原位钝化/稳定化修复是通过向土壤中添加化学药剂以降低重金属活性、抑制土壤重金属向农作物迁移进而降低重金属风险的一种修复技术。针对河南省某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为制定精准的原位稳定化修复方案,采集32个表层土壤样品测定... 农田土壤原位钝化/稳定化修复是通过向土壤中添加化学药剂以降低重金属活性、抑制土壤重金属向农作物迁移进而降低重金属风险的一种修复技术。针对河南省某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为制定精准的原位稳定化修复方案,采集32个表层土壤样品测定其Cd、Pb、As、Cu、Zn、Ni、Cr 7种元素全量,并利用BCR连续提取法测定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4种形态含量。结果表明:土壤Cd、Pb、As、Cu、Zn、Ni和Cr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90、144.91、7.33、32.24、91.40、28.80和19.76 mg·kg-1,Cd和Pb含量分别超过HJ/T 332—2006《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3.17和1.81倍。BCR形态分析表明,弱酸提取态Cd含量占全量比例较高,平均值为24.06%;土壤80.35%的Pb以可还原态存在,其余5种元素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基于不同元素的弱酸提取态含量与全量建立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各元素的弱酸提取态含量随全量呈线性变化且两者的正相关关系显著;根据Cd、Pb 2种元素全量与弱酸提取态含量的空间分布差异对研究区域进行分区,基于土壤全量Cd和弱酸提取态Cd含量的分区结果有一定差异,而基于弱酸提取态Cd与弱酸提取态Pb含量的分区结果大致相同,能够为设计精准的修复方案提供依据。最后,分别以重金属全量与有效态含量为出发点对研究区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与存在风险给予评价,Hakanson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土壤Cd存在极强的潜在生态风险,风险评价编码法评价结果则显示Cd为中等风险,两者之间的差异提示土壤重金属修复需综合考虑不同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这为重金属的修复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原位稳定化 重金属形态 分区处理 精准修复 风险评价
下载PDF
环境监测站计量认证抱怨处理 被引量:1
6
作者 卢一富 吕利光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5,共2页
关键词 环境监测站 国家环保局 环境监测数据 环境管理 计量认证工作 处理 社会 抱怨 服务 与国际接轨
下载PDF
热解炉–金汞齐捕集–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汞的注意事项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小学 吕利光 +2 位作者 陈纯 武力平 成洁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5年第4期85-88,共4页
对于影响热解炉-金汞齐捕集-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汞的4个主要因素如分解温度、分解时间、干燥时间、干燥温度进行试验和分析,由正交试验结果可知,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由大到小的次序为分解温度、分解时间、干燥时间、干燥温度,其中分... 对于影响热解炉-金汞齐捕集-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汞的4个主要因素如分解温度、分解时间、干燥时间、干燥温度进行试验和分析,由正交试验结果可知,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由大到小的次序为分解温度、分解时间、干燥时间、干燥温度,其中分解温度的影响明显大于其它3个因素。用含量范围在14~1680ng/g的土壤和沉积物标准样品对该方法进行适用性验证,测定结果表明,对于含量大于30ng/g的标准样品,该方法测定值与标准值相吻合,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4.3%(n=6)。对进样量、镍舟的维护、记忆效应的消除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炉-金汞齐捕集-原子吸收法 土壤汞 适用性 维护
下载PDF
粗苯污染事故应急处理 被引量:6
8
作者 赵乾杰 丁卫东 +4 位作者 黄原 王亚洲 吕利光 成永霞 王建英 《干旱环境监测》 2006年第1期56-59,共4页
针对一次苯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过程、方法进行论述与总结,并分析了事故现场周围地表、地下水中苯污染浓度的变化情况,提出了该类事故的应急措施,以此作为处理同类事故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污染事故 应急处理
下载PDF
Fenton法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继明 王红果 吕利光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6-20,共5页
在探讨Fenton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Fenton法各种发展方向和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目前Fenton法研究和应用存在的问题。最后,从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反应效率和开发催化剂方面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FENTON法 现状 发展
下载PDF
加强环境规划 发展生态城市——济源市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10
作者 卢一富 吕利光 李有琴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54-55,57,共3页
通过对济源市自然条件、工业结构、城市布局、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揭示了城市发展中突出的环境生态问题 ,建议小城市建设中从区域性生态平衡出发 ,加强环境规划 ,因地制宜 ,建立城市生态系统同周围其它区域性生态系统正常联系 。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生态平衡 环境规划 济源市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城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