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中药IHA-01抑制人肺癌GLC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苗 董坚 +3 位作者 李秋恬 吕加令 武治国 毛剑锋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10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植物中药IHA-01抑制人肺癌GLC细胞增殖及诱导其早期凋亡的作用。方法人肺癌GLC细胞经不同浓度(0.01、0.1、1、10、100μg/ml)IHA-01作用24、48、72h,以MTT法进行IHA-01有效作用浓度筛选并确定IHA-01工作浓度(1/2IC50);透射... 目的初步探讨植物中药IHA-01抑制人肺癌GLC细胞增殖及诱导其早期凋亡的作用。方法人肺癌GLC细胞经不同浓度(0.01、0.1、1、10、100μg/ml)IHA-01作用24、48、72h,以MTT法进行IHA-01有效作用浓度筛选并确定IHA-01工作浓度(1/2IC50);透射电镜观察IHA-01细胞超微结构;流式细胞术进行DNA倍体分析和TUNEL分析,检测IHA-01对肺癌GLC细胞周期及早期凋亡的影响。结果IHA-01工作浓度(1/2IC50)为0.7μg/ml,且不同浓度IHA-01作用不同时间对GLC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时效和量效依赖关系;透射电镜发现IHA-01实验组部分细胞出现细胞连接消失,微绒毛消失,胞质密度增加,可见细胞早期凋亡改变,具有诱导细胞分化和早期凋亡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显示肺癌GLC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峰,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S期细胞减少;流式细胞术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和坏死同时存在。结论IHA-01具有抑制肺癌GLC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肺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乳腺癌特异性转导小肽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以及目的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嫦娥 洪敏 +5 位作者 刘为青 何敏洁 缪延栋 王苗 吕加令 董坚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10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构建乳腺癌特异性转导小肽PI-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目的蛋白的表达、分离和纯化。方法合成PI的DNA序列,将其定向插入到p EGFPN2中,经双酶切获取PI-EGFP的核苷酸序列,再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pET-28a(+)... 目的构建乳腺癌特异性转导小肽PI-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目的蛋白的表达、分离和纯化。方法合成PI的DNA序列,将其定向插入到p EGFPN2中,经双酶切获取PI-EGFP的核苷酸序列,再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pET-28a(+),构建出pET-28a(+)-PI-EGFP的原核表达载体;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pLysS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利用His-tag对蛋白进行分离纯化,SDS-PAGE电泳和蛋白质印迹免疫分析(Western blot)鉴定纯化蛋白质。结果成功构建了pET-28a(+)-PI-EGFP的原核表达载体;其经诱导后,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目的蛋白以可溶性形式存在;SDS-PAGE分析显示,在相对分子量约33kD的位置出现目的蛋白条带,与理论值相符;经His TALONTM Cartridge亲和层析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重组的PI-EGFP融合蛋白,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获得了目的蛋白。结论成功构建出乳腺癌特异性转导小肽PI-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并能够表达出PI-EGFP的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小肽的乳腺癌特异性转导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绿色荧光蛋白类
下载PDF
动脉介入法向猪胰腺注射Fe_3O_4磁流体
3
作者 吕加令 耿计伟 +6 位作者 缪延栋 李秋恬 王苗 武治国 高嫦娥 洪敏 董坚 《实用癌症杂志》 2010年第2期111-113,132,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动脉介入方式向猪的胰腺注射Fe3O4磁流体的可行性。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将SP管插到脾动脉,向胰腺供血动脉注射浓度为100mg/ml的Fe3O4磁流体1ml。磁流体注射6天后处死实验动物,取其胰腺及其他内脏器官,行组织切片H... 目的探讨通过动脉介入方式向猪的胰腺注射Fe3O4磁流体的可行性。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将SP管插到脾动脉,向胰腺供血动脉注射浓度为100mg/ml的Fe3O4磁流体1ml。磁流体注射6天后处死实验动物,取其胰腺及其他内脏器官,行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通过动脉介入的方式成功向胰腺内注射磁流体,经病理检查显示磁流体分布于注射部位胰腺内,其他脏器未见明显的磁流体分布。结论通过动脉介入方式向胰腺内注射磁流体是可行的,并没有引起胰腺组织的明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 胰腺 介入
下载PDF
乳腺癌合并甲状腺癌的调查分析(附80例报告) 被引量:3
4
作者 吕加令 李涛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726-729,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80例乳腺癌合并甲状腺癌患者分为B1T组(乳腺癌后甲状腺癌,n=28)、T1B组(甲状腺癌后乳腺癌,n=36)及BT组(同时检出乳腺癌与甲状腺癌,n=16)。收集同期确诊的50... 目的分析乳腺癌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80例乳腺癌合并甲状腺癌患者分为B1T组(乳腺癌后甲状腺癌,n=28)、T1B组(甲状腺癌后乳腺癌,n=36)及BT组(同时检出乳腺癌与甲状腺癌,n=16)。收集同期确诊的50例单纯乳腺癌患者作为oB组,单纯甲状腺癌患者50例作为oT组。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不同患者病理特征。结果B1T组、oB组、BT组发病主要集中在40~50岁,T1B组主要发病年龄段为50~60岁,oT组主要发病年龄段为30~40岁;B1T组与oB组乳腺癌病理类型均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类型均以LuminalB为主;B1T组ER、PR表达高于oB组,Ki67值高于oB组(P<0.05);T1B与oT组甲状腺癌病理类型以乳头状癌为主,与oT组比较,T1B组的TPOAb及TGAB值较高(P<0.05);BT组第一原发癌诊断年龄小于B1T组与T1B组,B1T组第二原发癌间隔时间短于T1B组(P<0.05);三组间PR+、ER+、HER2+构成比、甲状腺功能、Ki-67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与甲状腺癌的第一原发癌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50岁,针对该年龄段初诊为乳腺癌或甲状腺癌的患者在未来5年内应加强甲状腺或乳腺的检查,乳腺癌患者若出现PR、ER阳性或Ki-67高表达则提示甲状腺癌高风险,而甲状腺癌患者TGAb、TPOAb增加,则提示乳腺癌高风险,针对上述患者临床应做好常规检查并给予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甲状腺癌 流行病学 调查研究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HPV感染与RACK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涛 吕加令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767-2770,共4页
目的探讨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Receptor for activated Ckinase 1,RACK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中的表达情况,分析RACK1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HPV感染的相关... 目的探讨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Receptor for activated Ckinase 1,RACK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中的表达情况,分析RACK1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3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62份NSCLC病理标本为试验组,同期选取36份癌旁组织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RACK1蛋白及HPV L1壳蛋白表达情况,双变量Spearman相关性分析NSCLC患者HPV感染与RACK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HPV感染率、RACK1蛋白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HPV感染NSCLC患者中RACK1蛋白阳性检出率高于未HPV感染患者(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证实,NSCLC患者HPV感染与RACK1蛋白阳性呈正相关(r=0.547,P<0.001)。结论 HPV感染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病毒学因素,患者一旦合并HPV感染将上调其RACK1蛋白表达,激活下游信号通路,使细胞发生凋亡抵抗,考虑可将RACK1蛋白早期检测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HPV感染 RACK1蛋白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晖敏 吕加令 李丽萍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7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特点、死亡原因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例20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死亡组与生存组临床指标差异、死亡原因、死亡危险因素等。[结果]死亡组患者WBC高于生存组,Hb、ALB均低于...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特点、死亡原因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例20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死亡组与生存组临床指标差异、死亡原因、死亡危险因素等。[结果]死亡组患者WBC高于生存组,Hb、ALB均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PT、APTT延长超过生存组,死亡组AST、TB、CRP明显高于生存组,上述指标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LT、ALT、ALP、GG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为:上消化道出血并失血性休克、慢性肝功能衰竭、合并严重感染等。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伴有出血(≥400ml)、PT延长、伴有中-大量腹水、慢性肝衰竭、合并感染等。[结论]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伴有上述危险因素者应积极加强临床干预,对合并感染者应积极抗感染治疗,同时注意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症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死亡原因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