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5种植物硅酸体形态的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吕厚东 李荣华 +2 位作者 衣美英 王永吉 吴乃琴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608-610,共3页
植物硅酸体是充填于高等植物组织细胞中的非晶质二氧化硅(SiO_2·nH_2O),具有分类学上重要的形态差异,在禾本科植物中含量丰富。本文报道了45种植物的硅酸体形态,这对于植物的分类及中草药鉴定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植物分类学 硅酸体 生物化学 形态学 二氧化硅
下载PDF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世界性流感流行关系的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吕厚东 李荣华 吕厚远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3-26,共4页
研究认为甲型流感病毒各亚型的抗原变异和流行年代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的极大年和极小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对甲型流感病毒各亚型抗原的变异机制及流行年代的预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太阳黑子 活动周期 甲型流感病毒
下载PDF
植物硅酸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吕厚东 李荣华 +1 位作者 李启霞 吕厚远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379-380,共2页
植物硅酸体是充填于高等植物组织细胞中的非晶质二氧化硅(SiO2·nH2O)矿物。在禾本科植物中含量丰富。现概述植物硅酸体这门新兴学科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介绍植物硅酸体分析在中药鉴定等方面的初步应用。
关键词 植物硅酸体 中药鉴定
下载PDF
3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及其L型内毒素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吕厚东 曹卉 +2 位作者 衣美英 田明国 张静霞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4-44,55,共2页
本文采用鲎试剂对大肠杆菌(ATCC25922)、伤寒杆菌、绿脓杆菌(ATCC7853)及它们的L型内毒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细菌型与细菌L型均具有内毒素,但细菌L型内毒素含量较细菌型低(约为1/3~1/2)。因此。
关键词 革兰氏阴性菌 细菌型 细菌L型 内毒素
下载PDF
人类疾病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 被引量:1
5
作者 吕厚东 李荣华 +1 位作者 吕厚远 吴乃琴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42-144,共3页
人们注意到太阳活动已有悠久的历史。“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显然是地球与太阳相对位置周期性变化的反映。而太阳黑子是最早被发现的一种。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史书《汉书、五行字》中就有记载。17世纪初发明了望远镜,伽利略才在... 人们注意到太阳活动已有悠久的历史。“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显然是地球与太阳相对位置周期性变化的反映。而太阳黑子是最早被发现的一种。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史书《汉书、五行字》中就有记载。17世纪初发明了望远镜,伽利略才在1611年用望远镜看见了太阳黑子,1749年以后开始有连续器测太阳黑子的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疾病 太阳黑子 活动周期
下载PDF
细菌L型与尿路感染 被引量:5
6
作者 吕厚东 曹卉 +2 位作者 衣美英 杨靖 刘澄 《医学理论与实践》 1991年第3期6-8,共3页
本文采用改良的Kagan氏培养基,从38例尿路感染患者的清洁中段尿中分离出细菌L型13株。其菌落、革兰氏染色、细胞壁染色均符合细菌L型的特征。经返祖鉴定有大肠杆菌L型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4株、表皮葡萄球菌L型1株、未鉴定1株,(经6个... 本文采用改良的Kagan氏培养基,从38例尿路感染患者的清洁中段尿中分离出细菌L型13株。其菌落、革兰氏染色、细胞壁染色均符合细菌L型的特征。经返祖鉴定有大肠杆菌L型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4株、表皮葡萄球菌L型1株、未鉴定1株,(经6个月、14次传代未能返祖)。在13例标本中,同时检出细菌型的有7例,6例仅分离到L型。若不做细菌L型培养,则造成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L型 泌尿道感染
下载PDF
细菌L型培养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4
7
作者 吕厚东 曹卉 +4 位作者 王永友 衣美英 杨靖 吴忠民 田明国 《济宁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21-24,共4页
本文从158例多种临床标本中检出细菌L 型57株(36.1%)。其菌落、革兰氏染色及细胞壁染色等均符合细菌L 型的特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L 型最为多见,但与标本来源有关。在57例L 型阳性标本中,同时检出细菌型29株,... 本文从158例多种临床标本中检出细菌L 型57株(36.1%)。其菌落、革兰氏染色及细胞壁染色等均符合细菌L 型的特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L 型最为多见,但与标本来源有关。在57例L 型阳性标本中,同时检出细菌型29株,余28例仅分离出细菌L 型。L 型培养有助于提高细菌检出率。木文还对细菌型、细菌L 型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及细菌L 型与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关系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 细菌L型
下载PDF
植物硅酸体在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吕厚东 李荣华 +1 位作者 高爱萍 吕厚远 《自然杂志》 1993年第5期27-29,共3页
植物硅酸体是充填于高等植物组织细胞中的非晶质二氧化硅矿物,在禾本科植物体中含量非常丰富。它与食管癌、矽肺、尿石病等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 植物硅酸体 疾病病因 中草药鉴定
下载PDF
7种细菌与其L型对湿热抗力的试验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吕厚东 曹卉 +1 位作者 衣美英 李启霞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106-107,共2页
经试验比较,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肝菌、痢疾杆菌。
关键词 细菌 热抗力 L型 湿热抗力 比较试验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在诊断淋球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吕厚东 山长武 +5 位作者 衣美英 刘昌平 曹卉 陈廷 李秀真 朱伟 《济宁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16-17,共2页
采用直接涂片法、细菌培养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临床标本257人份,其淋球菌检出率分别为27.23%、13.61%和37.04%。经统计学处理,x2=37.81,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聚合酶链反应法诊断淋病具... 采用直接涂片法、细菌培养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临床标本257人份,其淋球菌检出率分别为27.23%、13.61%和37.04%。经统计学处理,x2=37.81,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聚合酶链反应法诊断淋病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自动化操作、简便快速、标本易贮存和运送等优点,为淋病的快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本文还对三种检测淋球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酶链反应 涂片法 细菌培养法 淋球菌
下载PDF
流感病毒与太阳活动周期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厚东 李荣华 《医学与哲学》 1991年第5期11-13,共3页
本文通过对太阳活动周期与世界性流感流行关系的研究,发现历次世界性流感流行均在太阳黑子的极值年或退后一年,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并对与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性有关的物理因素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将有助于预测流感病毒的流行。
关键词 感冒 病毒 太阳活动周期
下载PDF
细菌L型败血症 被引量:3
12
作者 吕厚东 李秀真 +3 位作者 衣美英 刘昌平 曹卉 徐庆梅 《医学研究通讯》 2000年第1期49-51,共3页
本文采用改良的Kagan氏培养基和血琼脂平板从324例临床上诊断为败血症患者的血液中检出细菌的L型74例(22.83%)。其菌落、革兰氏染色及细胞壁染色均符合细菌L型的特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L型最多见。在74例细菌L型阳性... 本文采用改良的Kagan氏培养基和血琼脂平板从324例临床上诊断为败血症患者的血液中检出细菌的L型74例(22.83%)。其菌落、革兰氏染色及细胞壁染色均符合细菌L型的特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L型最多见。在74例细菌L型阳性标本中,同时检出细菌型29株(8.95%),其余45例仅分离出细菌L型。细菌L型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提高病源菌的检出率和细菌L型败血症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L型 败血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细菌及其L型诱发狗胆囊炎的研究
13
作者 吕厚东 曹卉 +3 位作者 衣美英 田明国 张静霞 李启霞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295-297,共3页
正常的狗胆汁中未能分离出细菌L型或细菌型;体外胆汁诱导试验显示狗的胆汁可诱导出革兰氏阴性细菌的L型;将大肠杆菌(ATCC25922)注入狗胆囊内48小时后抽取胆汁进行培养,结果显示细菌型与L型均生长。另一组狗胆囊内注... 正常的狗胆汁中未能分离出细菌L型或细菌型;体外胆汁诱导试验显示狗的胆汁可诱导出革兰氏阴性细菌的L型;将大肠杆菌(ATCC25922)注入狗胆囊内48小时后抽取胆汁进行培养,结果显示细菌型与L型均生长。另一组狗胆囊内注射大肠杆菌(ATCC25922)L型。将胆囊内注射细菌型和L型的狗喂养6个月后,其胆汁中仍能分离出细菌型合并L型。取胆囊作病理切片,显微镜下可见胆囊呈慢性炎症改变:粘膜轻度萎缩、粘膜下有白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粘膜细胞内可找到细菌L型,囊壁内有轻度纤维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L型 细菌型 胆囊炎
下载PDF
人细小病毒B19感染及其防治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厚东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3-14,共2页
人细小病毒B19(简称B19病毒)感染遍布世界各地,但大多数表现为无症状感染或轻微症状感染,而孕妇感染该病毒后可导致早产、流产、非免疫性胎儿水肿和死胎等。本文对B19病毒的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等研究作一介绍。
关键词 人细小病毒 肝炎 心肌炎 中枢神经疾病
下载PDF
大肠杆菌及其L型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测定
15
作者 吕厚东 曹卉 +2 位作者 衣美英 田明国 张静霞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5期62-63,共2页
本文采用改良的Fishman法对胆石症、胆系感染者的胆汁标本中分离出的20株大肠杆菌及其L型进行β-葡萄糖酸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20株大肠杆菌及其L型均可产生β-葡萄糖醛酸酶,但大肠杆菌L型产此酶的能力仅为其细菌型的... 本文采用改良的Fishman法对胆石症、胆系感染者的胆汁标本中分离出的20株大肠杆菌及其L型进行β-葡萄糖酸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20株大肠杆菌及其L型均可产生β-葡萄糖醛酸酶,但大肠杆菌L型产此酶的能力仅为其细菌型的58.69%。胆汁中的细菌主要以L型的形式存在,所以,大肠杆菌L型与胆红素钙结石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L型 β葡萄糖醛酸酶
下载PDF
细菌L型致病性的研究
16
作者 吕厚东 曹卉 +2 位作者 田明国 衣美英 张静霞 《济宁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42-42,共1页
目的 研究细菌 L 型的致病性。方法 通过鲎试验和改良的 Fishman 法,对3 种革蓝氏阴性细菌及其 L 内毒素的含量和大肠杆菌及其 L 型β- G 活性进行测定。结果 大肠杆菌 L 型也具有β- G 活性( 为原菌的586... 目的 研究细菌 L 型的致病性。方法 通过鲎试验和改良的 Fishman 法,对3 种革蓝氏阴性细菌及其 L 内毒素的含量和大肠杆菌及其 L 型β- G 活性进行测定。结果 大肠杆菌 L 型也具有β- G 活性( 为原菌的5867 % ) ,3 种革蓝氏阴性细菌转变为 L 型后仍具有一定量的内毒素( 为原菌的1/3 ~1/2) 。结论 细菌转变为 L 型后虽然致病性较弱,但仍具有一定的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L型 内毒素 β-G活性 致病性
下载PDF
120例胆汁细菌L型分离鉴定结果分析
17
作者 吕厚东 田明国 +2 位作者 曹卉 衣美英 张静霞 《济宁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38-40,共3页
采用改良的Kagan氏培养基及血琼脂平板,对120例胆系感染患者的胆汁标本进行细菌L型及细菌型培养,共分离出细菌L型102株、细菌型112株。多为细菌型伴L型,仅8例只分离出细菌L型,10例为2株细菌混合感染,10例... 采用改良的Kagan氏培养基及血琼脂平板,对120例胆系感染患者的胆汁标本进行细菌L型及细菌型培养,共分离出细菌L型102株、细菌型112株。多为细菌型伴L型,仅8例只分离出细菌L型,10例为2株细菌混合感染,10例无细菌型及L型生长,并对分离出的细菌L型和细菌型均做常用抗生素敏感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L型 胆汁 药敏试验 胆系感染
下载PDF
细菌学检验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18
作者 吕厚东 李秀真 +5 位作者 薛庆节 胡文洁 杨媛媛 章洪华 刘昌平 曹卉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371-372,共2页
关键词 细菌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湿热对细菌及其L型作用的影响
19
作者 吕厚东 曹卉 +1 位作者 衣美英 李秀真 《济宁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28-29,共2页
将细菌与其L型接种于牛肉汤和L型液体培养基中,然后分别置于56℃、80℃、100℃湿热条件下作用不同时间,再取各试管菌液分别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和L型固体培养基上,经37℃48小时后观察,结果表明细菌L型对湿热的抵抗力较... 将细菌与其L型接种于牛肉汤和L型液体培养基中,然后分别置于56℃、80℃、100℃湿热条件下作用不同时间,再取各试管菌液分别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和L型固体培养基上,经37℃48小时后观察,结果表明细菌L型对湿热的抵抗力较细菌型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L型 湿热 抵抗力
下载PDF
幽门螺杆研究进展
20
作者 吕厚东 徐庆梅 《医学综述》 1996年第12期671-673,共3页
1 生物学性状在胃粘膜活检标本中呈螺旋形、S形或弧形,在胃粘液层中常呈鱼群样排列,在体外经传代培养后变成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体一端有4根带鞘鞭毛.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