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校社会工作中的双重关系伦理困境及其本土化调适——围绕“校园欺凌”的讨论
1
作者 蔺文钧 吕哲臻 《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2-78,共7页
随着我国学校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不断深化与拓展,学校社会工作者进入校园开展各项专业服务。由于中国社会和文化情境的特殊性,社会工作者在校园工作中容易陷入双重或多重关系的伦理困境。这类伦理问题随着实务的深入逐渐显现,并在中国... 随着我国学校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不断深化与拓展,学校社会工作者进入校园开展各项专业服务。由于中国社会和文化情境的特殊性,社会工作者在校园工作中容易陷入双重或多重关系的伦理困境。这类伦理问题随着实务的深入逐渐显现,并在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表现得尤为突出。鉴于此,笔者期望通过深入剖析学校社会工作者在处理校园欺凌事件中所遭遇的双重关系伦理挑战,提出本土化的伦理调适策略,从而为该领域内的实务发展提供更深刻理论见解和伦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社会工作 校园欺凌 伦理困境 双重关系 本土化调适
下载PDF
现代化转型与在地化实践: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建设论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慧 吕哲臻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2-110,共9页
现代化转型中的农村社会发展历史性与现代性并存,社会问题的出现和解决处于新、旧乡土伦理秩序的更迭之中,农村社会工作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与历史任务。农村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需要对专业价值理念进行在地转化,以解决... 现代化转型中的农村社会发展历史性与现代性并存,社会问题的出现和解决处于新、旧乡土伦理秩序的更迭之中,农村社会工作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与历史任务。农村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需要对专业价值理念进行在地转化,以解决服务中不确定性情境与信任嵌入两难、多元角色期待与专业身份实现难题、地方性知识背景与文化解读错位、服务边界模糊与个体时空挤压的价值与伦理困境。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建设主要包括与地方性知识的在地对接、本土化服务的在地调试以及地方主体性培育和共同体建构四个面向。以地方性知识和本土化服务在农村社会伦理体系中寻求文化契合,主体性培育和共同体建构更新了农村社会工作价值伦理对个体能力肯定、对集体主义观念认可的内涵,在现代化转型中共同推动农村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的在地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工作 价值与伦理 乡村振兴 现代化 在地化
下载PDF
灾害社会工作本土化:概念、历程、理论与角色
3
作者 张宇飞 吕哲臻 《长治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4-61,共8页
社会工作是一项运用专业知识与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走出困境的应用性专业,结合灾害社会工作实务需要,从社区为本、关系、系统等视角推动中国灾害服务发展,关注灾害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灾后重建与社区发展研究以及灾害社会工作实践问题... 社会工作是一项运用专业知识与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走出困境的应用性专业,结合灾害社会工作实务需要,从社区为本、关系、系统等视角推动中国灾害服务发展,关注灾害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灾后重建与社区发展研究以及灾害社会工作实践问题反思与本土化研究议题,发挥社会工作者在灾害介入过程中任务分明的角色作用。文章针对灾害社会工作制度建设不足、服务不均衡、服务能力缺失等问题,建议应通过确立制度保障、建设人才队伍与服务体系、强调社区发展理念等予以综合解决,为灾害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实践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专业服务体系与理论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社会工作 本土化实践 社区为本
下载PDF
市场化与城乡等值化:法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及其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慧 吕哲臻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0-110,共11页
作为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法国在农村发展中呈现市场化与城乡等值化的特征。农村市场化与城乡等值化具有内在价值的统一性。农村市场化通过基础条件、科技动力、组织依托与保障机制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城乡等值化以市场化为驱动... 作为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法国在农村发展中呈现市场化与城乡等值化的特征。农村市场化与城乡等值化具有内在价值的统一性。农村市场化通过基础条件、科技动力、组织依托与保障机制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城乡等值化以市场化为驱动,纳入对空间设施、生态质量、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考量,避免城乡发展的同质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功能均衡与可持续发展。法国农村市场化和城乡等值化的实践路径为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经验借鉴,主要体现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生产集约化水平,突出农村发展的“智慧”导向,完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组织发展模式,建立多元风险分散机制、拓展农业保险体系以及葆育乡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市场化 城乡等值化 乡村振兴 乡村价值
下载PDF
融情于礼:孔子“礼治”思想对乡村情感治理的启示 被引量:8
5
作者 杨慧 吕哲臻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3-100,共8页
在新的历史节点推进乡村振兴,不仅需要重视制度和技术层面的发展,还应关注文化与情感资源的发掘与培育,发挥情感治理的作用。情感治理是乡村"软治理"的一种方式,其基本理念根植于儒家的仁、礼等思想,孔子的"礼治"... 在新的历史节点推进乡村振兴,不仅需要重视制度和技术层面的发展,还应关注文化与情感资源的发掘与培育,发挥情感治理的作用。情感治理是乡村"软治理"的一种方式,其基本理念根植于儒家的仁、礼等思想,孔子的"礼治"思想更为"融情于礼"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从个人、家庭、社会层面剖析"礼治"思想的情感结构,并思考在现代乡村治理中的发展应用。希望借此理清中国文化中所特有的情感脉络,在乡村治理中构建适宜群众表达的情感空间和参与机制,运用情感将乡村治理多元主体结合起来,并与正式的规定相契合,从而实现乡村治理的精细化、人文化、温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治 情感治理 乡村治理
下载PDF
价值、情感与社区的共生:灾害研究中的社会工作专业与国际经验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慧 吕哲臻 《社会建设》 CSSCI 2019年第5期58-67,共10页
灾害人类学关于社区、关系与文化的统一性研究为理解和分析灾害跨学科研究中其他学科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框架。社会工作专业介入灾害管理的国际经验主要体现为社区居民组织力量培育、社会资本积累、危机干预和增能、个案管理以及社区恢复... 灾害人类学关于社区、关系与文化的统一性研究为理解和分析灾害跨学科研究中其他学科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框架。社会工作专业介入灾害管理的国际经验主要体现为社区居民组织力量培育、社会资本积累、危机干预和增能、个案管理以及社区恢复和发展。这些方面都蕴含社会工作赋权的价值导向、对社区主体性的挖掘与培育以及资源链接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也正体现了社区、关系与文化的统一性聚点,即社区赋权,在赋权的过程中实现价值、情感与社区的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人类学 灾害社会工作 社区
下载PDF
新冠疫情对民族地区的影响与社会工作服务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慧 吕哲臻 《长治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32-38,共7页
受地理自然环境、经济、文化与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脆弱性更加突出。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民族地区的社会资源与社会力量介入不足,弱化了相关服务能力。社会工作专业可以发挥资源链接和整合的作用... 受地理自然环境、经济、文化与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脆弱性更加突出。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民族地区的社会资源与社会力量介入不足,弱化了相关服务能力。社会工作专业可以发挥资源链接和整合的作用,运用专业方法为疫情中的民族人群提供预防与疏解心理危机和情感风险,培育家庭教育与推动家-校-社合育,实施医疗救助和教育救助等方面的服务。针对疫情中暴露出的民族地区社区治理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工作专业需要发挥政策倡导作用,通过社区工作、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和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投入到这些体系的建设中,为促动新冠疫情成为推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拐点”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民族地区 社会工作 治理体系现代化
下载PDF
作为公平的正义--议《正义论》及其分配正义思想
8
作者 吕哲臻 杨慧 《长治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24-132,共9页
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是一种继承西方契约论的传统、试图代替现行功利主义的有关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理论。书中主要论述了两个正义原则,平等自由原则处于最优先地位,主张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 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是一种继承西方契约论的传统、试图代替现行功利主义的有关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理论。书中主要论述了两个正义原则,平等自由原则处于最优先地位,主张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在关于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安排上首先要遵循差别原则,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其次是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依系于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正义论》在社会福利思想上的重大贡献在于从人类追求正义的高度论证了福利事业的必要性,并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了国家通过再分配帮助穷人和弱者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论 公平正义 分配正义
下载PDF
少数民族群体灾后创伤复原与社会工作干预
9
作者 杨慧 吕哲臻 《贵州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7,共7页
灾害影响与灾后创伤复原的差异性要求灾害社会工作对少数民族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论文基于跨文化视角与灾害干预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少数民族群体在面临灾害时的文化特殊性与社会脆弱性,并识别影响这些群体灾后应对方式及创伤复原的文化... 灾害影响与灾后创伤复原的差异性要求灾害社会工作对少数民族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论文基于跨文化视角与灾害干预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少数民族群体在面临灾害时的文化特殊性与社会脆弱性,并识别影响这些群体灾后应对方式及创伤复原的文化、经济、社会结构等影响因素,进而结合相关国际经验探讨如何在跨文化视角与在地情境中提供相应的社会工作干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后创伤复原 少数民族群体 跨文化视角 社会工作
原文传递
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的综合评估与SWOT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10
作者 吕哲臻 罗睿 《社会福利》 2023年第2期51-60,共10页
全面调查了解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动态更新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调查数据是实现残疾人事业现代化发展的实践进路。为确保、推动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工作在建设信息化服务平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破解残疾人民生难题,文章基于贵州省的调研,... 全面调查了解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动态更新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调查数据是实现残疾人事业现代化发展的实践进路。为确保、推动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工作在建设信息化服务平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破解残疾人民生难题,文章基于贵州省的调研,以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作为评估工作的价值愿景,从“投入”“过程”“产出”及“成效”4个环节评估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工作实施质量及所取得的数据质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SWOT分析,从而为残疾人基本服务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可靠、科学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事业 残疾人基本状况评估 SWOT分析
原文传递
情感异化与情感唤醒:教师情感劳动的现代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慧 吕哲臻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7-200,共14页
教师情感劳动是教育价值的集中体现。我国教师的情感劳动受到传统教育文化与现代教育制度的双重建构。在情感资源(教育伦理)与理性约束(组织规则)的影响下,教师情感劳动由表层“表演”向深层“表演”推进并产生能量分层,在实践过程中出... 教师情感劳动是教育价值的集中体现。我国教师的情感劳动受到传统教育文化与现代教育制度的双重建构。在情感资源(教育伦理)与理性约束(组织规则)的影响下,教师情感劳动由表层“表演”向深层“表演”推进并产生能量分层,在实践过程中出现情感迷失、情感过载、情感倦怠等情感异化问题。相应的情感唤醒机制旨在探索传统价值与现代性的融合,通过多元主体参与进行师德伦理、情感承诺、尊师传统、重教环境建设,实现教育现代化中的道德与伦理关照,促进教育价值回归本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劳动 情感异化 情感唤醒 教育
原文传递
不确定性与公平认知:社区心理韧性建设论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慧 吕哲臻 《社区心理学研究》 2022年第1期84-96,共13页
社区心理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层次,建设具有韧性的社区心理是进行积极社区治理、有效应对风险社会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在不确定性和公平认知的视角之下,识别风险社会背后的心理历程与情感脉络,探寻社区心理韧性研究与建设的理... 社区心理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层次,建设具有韧性的社区心理是进行积极社区治理、有效应对风险社会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在不确定性和公平认知的视角之下,识别风险社会背后的心理历程与情感脉络,探寻社区心理韧性研究与建设的理论基础。社区心理韧性的建设路径体现为通过社区感的凝聚、社区服务的分类提供、社区信任的情感重建,平衡社区中的非理性因素、培育社区确定性氛围并提升社区居民的公平感,进而形成具有弹性的社区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公平认知 社区心理韧性
原文传递
服务实践与文化教育:民族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文化胜任力培育论析
13
作者 杨慧 吕哲臻 辛鸿睿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75,共9页
社会工作面临后现代社会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双重型构,文化胜任力成为社会工作模式转向的概念核心。本文在后现代多元、开放的视角下,研究文化胜任力概念由接受差异到重视能力实践的发展转向,回应文化胜任力本质的开放性和发展的不完整性,... 社会工作面临后现代社会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双重型构,文化胜任力成为社会工作模式转向的概念核心。本文在后现代多元、开放的视角下,研究文化胜任力概念由接受差异到重视能力实践的发展转向,回应文化胜任力本质的开放性和发展的不完整性,以文化胜任力价值观为指导,培育学生的文化自我觉察意识,并将跨文化知识与跨文化技能的学习作为教学与实践重点,构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文化胜任力培育框架,进而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民族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文化胜任力培育的理念性指引、循序性特质、具象化感知以及反思性实践。社会工作文化胜任力是多元主体的合作式培育过程,以专业价值观为指导,培育文化自我觉察意识,将跨文化知识与技能作为教学与实践重点,是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文化胜任力水平、培育本土社会工作人才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胜任力 社会工作 文化教育 服务实践
原文传递
个体化视域下乡村社会情感共同体重塑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慧 吕哲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9-98,共10页
乡村本身具有共同体的属性,情感要素是维系乡村社会整合的重要变量。个体化造成乡村社会的情感基础更迭、情感内聚消解和情感边界收缩,具体表现为信任伦理感知弱化、公共精神流失以及福利资源再生产受限,这些社会情感问题亦蕴含社会再... 乡村本身具有共同体的属性,情感要素是维系乡村社会整合的重要变量。个体化造成乡村社会的情感基础更迭、情感内聚消解和情感边界收缩,具体表现为信任伦理感知弱化、公共精神流失以及福利资源再生产受限,这些社会情感问题亦蕴含社会再整合的需求转向。乡村社会情感共同体的重塑需要兼顾情感与规则的平衡,根植于传统乡村情感资源,融契于现代乡村情感结构,以伦理道德为情感规范、公共精神为情感依托、福利互助为情感纽带,并以制度建设为情感保障,实现乡村社会整合的现代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 个体化 情感共同体 社会再整合
下载PDF
算法诚信与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再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慧 吕哲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75,共8页
数字社会的虚拟化特征改变了传统信用根植的社会生态环境,产生了"算法规训"之客体化思维、"算法黑箱"之权力异化、"算法焦虑"之不确定性感知等算法失信问题,社会信用体系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面临消解。作为... 数字社会的虚拟化特征改变了传统信用根植的社会生态环境,产生了"算法规训"之客体化思维、"算法黑箱"之权力异化、"算法焦虑"之不确定性感知等算法失信问题,社会信用体系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面临消解。作为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再构的核心路径,算法诚信的实现涉及技术伦理、社会实践、群体认知、社会情感等多方要素的整合。以传统社会诚信伦理为资源,经由契约精神再融入、诚信治理、道德氛围培育三重努力,可以恢复数字社会的"生命向度",实现现代社会信用体系的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社会 算法失信 算法诚信 社会信用传统 现代社会信用体系
下载PDF
算法诚信与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再构
16
作者 杨慧 吕哲臻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1年第11期135-136,共2页
数字社会的虚拟化特征改变了传统信用根植的社会生态环境,产生了“算法规训”之客体化思维、“算法黑箱”之权力异化、“算法焦虑”之不确定性感知等算法失信问题,社会信用体系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面临消解。社会信用体系是由一系列法律、... 数字社会的虚拟化特征改变了传统信用根植的社会生态环境,产生了“算法规训”之客体化思维、“算法黑箱”之权力异化、“算法焦虑”之不确定性感知等算法失信问题,社会信用体系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面临消解。社会信用体系是由一系列法律、规则、方法、机构所组成的支持、辅助和保护信用交易得以顺利完成的社会系统,其建设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以市场交易人为主体的基础信用,二是以法律制度、国际惯例和商业习惯为主导的制度信用,三是以政府监管为主的监督信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商业习惯 信用交易 制度信用 社会生态环境 再构 权力异化 政府监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