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仿真人体二维运动图解设计技术在体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吕坤如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3-66,共4页
本文为运用计算机研究体育运动,提供一种新的人体模型设计方法和计算机仿真人体二维运动图解的几项关键实现技术,有助于体育教学训练科学化。
关键词 计算机仿真技术 人体面模型
下载PDF
运动训练对废用性肌萎缩大鼠腓肠肌MuRF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吕坤如 牟彩莹 +1 位作者 杨月琴 陈国庆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运动对骨骼肌MuRF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在废用性骨骼肌萎缩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鼠尾悬吊的方法制作废用性骨骼肌萎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骨骼肌MuRF1蛋白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MuRF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 目的探讨运动对骨骼肌MuRF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在废用性骨骼肌萎缩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鼠尾悬吊的方法制作废用性骨骼肌萎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骨骼肌MuRF1蛋白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MuRF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大鼠鼠尾悬吊4周后,腓肠肌肌纤维横截面积显著减小,MuRF1表达水平显著增高;运动训练可显著促进废用性肌萎缩的恢复,抑制骨骼肌MuRF1的表达。结论骨骼肌MuRF1表达水平的增高可能是骨骼肌废用性萎缩的重要因素,运动训练可抑制骨骼肌MuRF1的表达,从而促进废用性骨骼肌萎缩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RF1 废用性肌萎缩 运动训练
下载PDF
优秀女子蹼泳队员递增负荷时气体代谢变化特征
3
作者 吕坤如 张立 《湖北体育科技》 2010年第6期678-680,共3页
探讨优秀女子蹼泳队员心肺机能适应性变化和能量代谢特征,为培养蹼泳竞技人才提供训练效果评定的理论依据。通过对我国优秀女子蹼泳队员与一般女子蹼泳队员在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气体代谢变化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运动开始时实验组肺通... 探讨优秀女子蹼泳队员心肺机能适应性变化和能量代谢特征,为培养蹼泳竞技人才提供训练效果评定的理论依据。通过对我国优秀女子蹼泳队员与一般女子蹼泳队员在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气体代谢变化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运动开始时实验组肺通气机能动员速度快于对照组;中等强度时,实验组摄氧量(VO2)增加速度减缓;高等强度时,对照组呼吸频率(RR)、心率(HR)、氧通气当量(VEO2)和通气量(VE)迅速增加;力竭时实验组RR、氧脉搏(O2P)、VE和VO2均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蹼泳 递增负荷 气体代谢 特征
下载PDF
不同专项优秀运动员气体代谢水平比较研究
4
作者 吕坤如 罗正 《襄樊学院学报》 2010年第8期20-23,48,共5页
探讨不同专项运动员的心肺机能适应性特征和能量代谢特征,为不同体育项群的项目特点提供生理学基础.通过对武汉体育学院男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与男子轻重量级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在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气体代谢变化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递... 探讨不同专项运动员的心肺机能适应性特征和能量代谢特征,为不同体育项群的项目特点提供生理学基础.通过对武汉体育学院男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与男子轻重量级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在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气体代谢变化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递增运动至力竭时,赛艇组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氧通气当量(VE/VO2)显著低于摔跤组,最大摄氧量(VO2max)显著高于摔跤组;运动中后期呼吸商(RQ)非常显著低于摔跤组;达到无氧阈(AT)时,赛艇组潮气量(Vt)、通气量(VE)、摄氧量(VO2)和氧脉搏(VO2/HR)非常显著高于摔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艇 古典式摔跤 优秀运动员 气体代谢
下载PDF
MAX-Ⅱ心肺功能测试系统在机能评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翼 李章华 +2 位作者 吕坤如 冯晓峰 杨秀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0,共2页
介绍了MAX-Ⅱ心肺功能测试系统的使用方法及该系统在测试实践中的常用指标,认为该系统能有效监测训练进程,帮助运动员达到最佳训练状态。
关键词 运动心肺功能测试 MAX-Ⅱ心肺功能测试系统 使用方法 常用指标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赛艇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丁攀 叶雁杰 +2 位作者 王治华 吕坤如 徐国栋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5-48,53,共5页
应用NIRS技术无损监测赛艇运动员在递增负荷运动时骨骼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并同步监测受试者气体代谢部分指标的变化特征,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为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评定寻求新的检测方法与手段。结果表明,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 应用NIRS技术无损监测赛艇运动员在递增负荷运动时骨骼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并同步监测受试者气体代谢部分指标的变化特征,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为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评定寻求新的检测方法与手段。结果表明,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能较好地反映出运动负荷的变化,因而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可作为评定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肌氧含量 有氧代谢能力 递增负荷运动
下载PDF
用近红外光谱学技术无损监测气体交换率的新途径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国栋 高辛琳 +2 位作者 刘明 吕坤如 龚辉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49,共4页
为了探讨等级性递增强度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组织内肌氧含量相对变化的特点,以及氧合血红蛋白含量的相对变化(ΔHbO2)与运动强度和通气无氧阈(VT)间的关系,利用基于光漫射理论研制的三波长近红外肌氧测量系统,对10名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在跑... 为了探讨等级性递增强度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组织内肌氧含量相对变化的特点,以及氧合血红蛋白含量的相对变化(ΔHbO2)与运动强度和通气无氧阈(VT)间的关系,利用基于光漫射理论研制的三波长近红外肌氧测量系统,对10名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在跑台上作7级递增强度运动时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进行了在体、实时、连续监测,同时测定了受试者的VO2、二氧化碳呼出量(VCO2)、HR和RER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组织内肌氧含量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ΔHbO2与VO2和VT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线光谱术 男子中长跑运动员 肌氧含量 通气无氧阈(VT) 运动强度
下载PDF
蹼泳运动对女子运动员心肺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吕坤如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55-58,共4页
探讨蹼泳运动对女子运动员心肺功能的影响,选取国家女子蹼泳队运动员、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各11名,采用MAX-Ⅱ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和荷兰Lode恒定功率自行车检测女子专业蹼泳运动员和体育教育专业大... 探讨蹼泳运动对女子运动员心肺功能的影响,选取国家女子蹼泳队运动员、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各11名,采用MAX-Ⅱ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和荷兰Lode恒定功率自行车检测女子专业蹼泳运动员和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心肺功能的相关指标,统计学分析各组运动员各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蹼泳运动员VO2max/kg、O2P、VE/kg等指标显著高于体育教育专业女大学生和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表明蹼泳运动可显著提高人体心肺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蹼泳 心肺功能 最大摄氧量
下载PDF
助跑节奏反馈在田径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香伯 崔加秀 吕坤如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9-25,共7页
节奏在各项运动技术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学实践表明,正确地掌握运动节奏不能一蹴而就,特别是在田径普修课有限的学时中,掌握正确的节奏就更为困难。困难在于节奏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用传统的方法难以获取瞬纵即逝的适合每一个... 节奏在各项运动技术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学实践表明,正确地掌握运动节奏不能一蹴而就,特别是在田径普修课有限的学时中,掌握正确的节奏就更为困难。困难在于节奏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用传统的方法难以获取瞬纵即逝的适合每一个体的节奏。本文运用生物信息反馈原理与方法,借助电子仪器获取并重现适合受试者的节奏,使普修田径的学生在规定的时数内,较好地掌握标枪投掷步,跳远最后6步(最后3个复步)的助跑节奏,以检验生物信息反馈在田径普修教学中的可行性与实效性,为改进和丰富体育教学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跑节奏 生物信息反馈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骨骼肌氧化应激与肌特异性环脂蛋白1表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国庆 吕坤如 +2 位作者 杨月琴 王松 别明江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9-352,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骨骼肌氧化应激水平及其对肌特异性环指蛋白1基因(MuRF1)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高糖高脂饮食联合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检测大鼠腓肠肌肌纤维面积、脂质过氧化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骨骼肌氧化应激水平及其对肌特异性环指蛋白1基因(MuRF1)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高糖高脂饮食联合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检测大鼠腓肠肌肌纤维面积、脂质过氧化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MuRF1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设对照组;通过体外培养C2C12成肌细胞,不同浓度H2O2(0、0.01、0.05、0.10和0.20 mmol/L)诱导肌管细胞内氧化应激,Westernblot检测不同程度氧化应激下细胞MuRF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较,糖尿病大鼠腓肠肌肌纤维面积减小,脂质过氧化水平增高,MuRF1 mRNA表达上调(P<0.01);体外细胞培养发现0.05、0.10、0.20 mmol/LH2O2诱导的C2C12肌管细胞氧化应激可上调MuRF1的表达(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骨骼肌氧化应激水平增高,使MuRF1基因表达上调,从而导致骨骼肌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肌萎缩 肌特异性环指蛋白1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坤如 《首都医药》 2014年第10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68例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分别采取单一和联合用药两种方案治疗。对比患者高血压变化、生活质量、用药依从性及药费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血...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68例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分别采取单一和联合用药两种方案治疗。对比患者高血压变化、生活质量、用药依从性及药费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压下降、SF-36评分及依从性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药费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药物联用能够有效抑制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同时通过拮抗作用降低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联合用药 高血压 SBP/DBP
原文传递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有效率分析
12
作者 吕坤如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50-53,共4页
探究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有效率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本社区医院收治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94例,对照组(n=47)使用口服降糖药方法,试验组(n=47)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 探究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有效率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本社区医院收治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94例,对照组(n=47)使用口服降糖药方法,试验组(n=47)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法,对比两组干预后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更好(P<0.05)。结论 在临床上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方法效果更好,能够改善生理指标,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精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 2型糖尿病 治疗有效率
下载PDF
苯磺酸氨氯地平与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联合应用于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吕坤如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25-27,共3页
确定研究对象为社区高血压患者,分析联合使用苯磺氨氯地平片与酒石酸美托洛尔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社区88例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65次/分)为研究病例,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组(44例/组)。治疗用苯磺酸氨氯地... 确定研究对象为社区高血压患者,分析联合使用苯磺氨氯地平片与酒石酸美托洛尔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社区88例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65次/分)为研究病例,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组(44例/组)。治疗用苯磺酸氨氯地平为甲组,治疗用苯磺酸氨氯地平+酒石酸美托洛尔为乙组。对干预后2组患者相关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情况,血压水平,乙组舒张压与收缩压<甲组(P<0.05);治疗有效率,甲组<乙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甲组、乙组无显著差异(P>0.05);生活质量,甲组心理、生理、生活、社会4个维度评分均>乙组(P>0.05)。结论 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来说,联合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的治疗效果更理想,可对患者血压进行有效调节与控制,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与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理想,可在临床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酒石酸美托洛尔 高血压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