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态参量变化的边坡动态稳定分析新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杜岩 谢谟文 +3 位作者 吕夫侠 王增福 王桂杰 刘秋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34-1339,共6页
边坡稳定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对于基于模态参量变化的动态稳定分析研究不多。因此,研究将坡体重点区域的黏聚力作为动态参量,实现边坡体动态稳定分析评价。基于GIS三维滑坡分析模块,结合实时固有振动频率对黏聚力... 边坡稳定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对于基于模态参量变化的动态稳定分析研究不多。因此,研究将坡体重点区域的黏聚力作为动态参量,实现边坡体动态稳定分析评价。基于GIS三维滑坡分析模块,结合实时固有振动频率对黏聚力参量进行调整,实现坡体更加客观的强度折减。固有振动频率与滑坡黏聚力关系的构建,可以有效解决数值分析中参数选取和调节的困难。通过试验和实际边坡的应用,基于模态参量变化的动态数值分析,避开了极限平衡法主观缺点,模拟结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同时,分析结果更加客观、合理,在充分考虑边坡的空间特性的同时,也能客观评价强度折减情况,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一个客观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 动态分析 固有振动频率 安全系数
下载PDF
地面激光扫描标靶的优化布设 被引量:7
2
作者 杜岩 吴志祥 +2 位作者 谢谟文 吕夫侠 余国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7-763,共7页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在监测变形时,需利用标靶进行多期数据的配准,因此标靶配准的精度直接影响测量误差。为了提高配准精度,对不同标靶布设方案进行了测量误差分析。实验分别利用25,50,100,150和200m的M1~M8靶点进行配准,然后通过对比两...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在监测变形时,需利用标靶进行多期数据的配准,因此标靶配准的精度直接影响测量误差。为了提高配准精度,对不同标靶布设方案进行了测量误差分析。实验分别利用25,50,100,150和200m的M1~M8靶点进行配准,然后通过对比两期数据的目标点坐标,得出不同标靶布设距离的测量误差,并对实验误差进行系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仪标靶的最佳位置在距离扫描仪50m左右处,且当匹配存在角度偏差时,在同方向上被测目标的测量误差会增大。通过不同标靶布设方案的实验研究得出标靶的最佳布设方案和注意事项,可为实际边坡工程监测的标靶布设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激光扫描 标靶 变形监测 误差分析 配准
下载PDF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景观园林中的作用——以水景观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吕夫侠 马国兴 +1 位作者 杜岩 王建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111-112,116,共3页
我国传统景观园林作为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物质形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缩影。以我国景观园林中的水景观为例,浅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水景观设计中的作用。通过对我国景观园林中水景观设计发展历程的分析,总结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 我国传统景观园林作为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物质形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缩影。以我国景观园林中的水景观为例,浅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水景观设计中的作用。通过对我国景观园林中水景观设计发展历程的分析,总结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影响。指出在园林设计中,风景园林师需要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丰富自有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体系,从而实现传统景观园林设计向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的更新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园林 民族传统文化 水景观 设计
下载PDF
基于抗滑力变化的边坡稳定状态识别 被引量:6
4
作者 吕夫侠 谢谟文 +1 位作者 杜岩 陈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309-314,共6页
随着边坡工程复杂性增加,边坡稳定性分析面临很大挑战。由于坡体滑动具有阶段性,抗滑力的组成也是动态变化的,提出用双安全系数来辨识坡体所处的状态。边坡失稳伴随坡体强度的变化,按其演化过程分为强稳定阶段、弱稳定阶段和破坏阶段。... 随着边坡工程复杂性增加,边坡稳定性分析面临很大挑战。由于坡体滑动具有阶段性,抗滑力的组成也是动态变化的,提出用双安全系数来辨识坡体所处的状态。边坡失稳伴随坡体强度的变化,按其演化过程分为强稳定阶段、弱稳定阶段和破坏阶段。基于极限平衡原理计算常规安全系数(Fs)和安全系数1(Fs1),得到边坡稳定状态的判识:当安全系数1大于1时,坡体处于强稳定阶段;安全系数1小于且常规安全系数大于1时,坡体处于弱稳定阶段;常规安全系数小于1时,坡体处于破坏阶段。结合模型试验,得到对应坡体三个阶段的两个安全系数关系曲线,理论上证明了双安全系数方法的可行性。运用分段安全系数方法对已知边(滑)坡状态进行分析,并对其稳定状态进行判识,结果与实际工程地质相符,验证了双安全系数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稳定性分析 状态判识 双安全系数
下载PDF
基于固有振动频率的滑移式和坠落式危岩块体稳定性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贾艳昌 谢谟文 +1 位作者 昌圣翔 吕夫侠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49-2156,共8页
危岩块体的失稳多表现为突发崩塌破坏,无明显位移特征,因此常规位移监测难以达到监测预警的目的,此外影响危岩块体稳定性重要参数之一的危岩块体与母岩粘结面积难以获得,导致危岩块体稳定性评价困难。本文以危岩块体为研究对象,假设危... 危岩块体的失稳多表现为突发崩塌破坏,无明显位移特征,因此常规位移监测难以达到监测预警的目的,此外影响危岩块体稳定性重要参数之一的危岩块体与母岩粘结面积难以获得,导致危岩块体稳定性评价困难。本文以危岩块体为研究对象,假设危岩块体均质各向同性,主控结构面为单个平面,系统阻尼比小于1,在振幅范围内的变形为线弹性变形,则可将危岩块体振动模型简化为弹簧振子模型。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危岩块体固有振动频率、危岩块体与母岩粘结面积、弹性模量和危岩块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再结合极限平衡模型,建立了基于固有振动频率的危岩块体稳定性评价模型。以白河堡水库右岸的危岩块体为试验对象,利用无线振动传感器(微芯方),将采集到的数据采用傅里叶变换等数学方法得到危岩块体固有振动频率,再结合固有振动频率与危岩块体粘结面积、弹性模量、危岩块体质量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块体粘结面积,最后基于该模型完成危岩块体稳定性评价。试验验证了基于固有振动频率的危岩块体稳定性评价可行性,相比传统方法更加快捷、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块体 固有振动频率 傅里叶变换 稳定性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