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以前额叶皮层和运动皮层为目标脑区,在健康人群中探索多焦点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同时刺激多脑区对骑行耐力表现的影响。方法: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递增负荷耐力运动,期间采用功能性...目的:以前额叶皮层和运动皮层为目标脑区,在健康人群中探索多焦点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同时刺激多脑区对骑行耐力表现的影响。方法: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递增负荷耐力运动,期间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脑成像系统监测目标皮层运动终止时的血流动力学表现,通过分析皮层激活与运动时间的相关性确定目标脑区。其后采用多焦点tDCS针对性刺激目标脑区,分析和比较刺激前后最后阶段运动表现和下肢肌肉均方根振幅(root mean square amplitude,RMS),评估刺激干预对骑行耐力表现的影响。结果:1)前额叶皮层和运动皮层在运动终止时大面积激活,其中运动皮层FC1h、FC2h、C1h和C2h的激活与运动时间显著负相关。2)相比刺激前,运动中的心率在多焦点tDCS刺激后显著降低;相比Sham组,多焦点tDCS刺激显著提高运动的做功量和骑行转速。3)推进期,相比刺激前,股直肌、股四头肌内侧、股四头肌外侧和胫骨前肌的RMS在多焦点tDCS刺激后显著降低;相比Sham组,多焦点tDCS组股二头肌RMS在刺激后呈现低的激活水平。提拉期,相比刺激前,股二头肌RMS在多焦点tDCS刺激后显著降低;相比Sham组,多焦点tDCS组股四头肌内侧的RMS在刺激后呈现高的激活水平,腓肠肌外侧RMS在刺激后呈现低的激活水平。结论:多焦点tDCS特异性激活运动皮层提高了骑行耐力表现和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多焦点tDCS可能是增强耐力运动表现的一种有效手段。展开更多
目的:基于额顶网络(FPN)、背侧注意网络(DAN)、默认网络(DN)三个步态相关脑网络,制定不同的脑网络经颅直流电刺激(Network t DCS)方案以期实现特异性调控步速和步态变异性、提高步行功能的目的。方法:本研究招募健康成年人,随机分3组,...目的:基于额顶网络(FPN)、背侧注意网络(DAN)、默认网络(DN)三个步态相关脑网络,制定不同的脑网络经颅直流电刺激(Network t DCS)方案以期实现特异性调控步速和步态变异性、提高步行功能的目的。方法:本研究招募健康成年人,随机分3组,分别接受不同的刺激方案:兴奋FPN抑制DN(FPN+/DN-t DCS)、兴奋DAN抑制DN(DAN+/DN-t DCS)、假刺激(Sham)。在刺激前和刺激后即刻进行常速、快速和双任务条件的步态任务测试。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估三种刺激方案对不同条件下的步态时空参数和步态变异性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2例受试者,其中64例完成测试。干预前后常速、快速和双任务步行条件下步态时空参数指标和常速步行条件下步态变异性的改变均无显著交互效应。快速步态任务中,步幅变异性(F=3.671,P=0.031)和双支撑时间变异性(F=3.879,P=0.026)存在显著交互效应;双任务步行条件下,步宽变异性(F=3.940,P=0.025)、步速变异性(F=3.936,P=0.025)和双支撑时间变异性(F=4.913,P=0.011)存在交互效应。结论:DAN+/DN-t DCS可有效降低健康成年人复杂任务的步态变异性、提升步态稳定性;但FPN+/DN-t DCS方案并未特异性提升不同条件下的步速水平。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额顶叶θ-经颅交流电刺激(theta-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θ-tACS)对健康成年人不同姿势条件下(坐位和站立位)工作记忆表现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交叉、双盲设计。选取16名健康成年人,以随机顺序...目的:探究额顶叶θ-经颅交流电刺激(theta-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θ-tACS)对健康成年人不同姿势条件下(坐位和站立位)工作记忆表现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交叉、双盲设计。选取16名健康成年人,以随机顺序进行tACS真刺激和假刺激,两次刺激之间至少间隔72h。tACS方案使用7个电极放置于左侧额顶叶振荡关键脑区,频率选择为6Hz,持续21min。假刺激方案使用与tACS真刺激方案相同的刺激靶区、频率,但只进行1min的刺激(刺激开始和结束各30s)。在刺激前和刺激后即刻评估坐位及站立位n-back工作记忆表现,包括正确率、反应时和逆效率得分。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观察刺激方式对工作记忆影响的组间及组内差异。结果:15名受试者完成试验,两种刺激条件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额顶叶θ-tACS后,坐位工作记忆的反应时、逆效率得分与站立位的反应时改善显著(P<0.05),站立位逆效率得分具有改善趋势(P=0.057);与刺激前相比,假刺激后坐位及站位工作记忆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额顶叶θ-tACS可以改善坐位和站立位不同姿势下的工作记忆表现,有助于健康成年人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多任务认知活动,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交叉实验设计,探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对胫骨前肌的靶向性调控是否可以诱导静态平衡表现的改善。方法使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确定胫骨前...目的采用随机、双盲交叉实验设计,探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对胫骨前肌的靶向性调控是否可以诱导静态平衡表现的改善。方法使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确定胫骨前的肌皮层热点靶区,24名在校大学生以随机的顺序接受两次刺激——20 min,2 mA tDCS和假刺激(sham),每次刺激前后分别完成TMS测试和平衡能力测试,评估tDCS靶向性调控胫骨前肌对皮层兴奋性以及双足睁眼、双足闭眼、单足睁眼和单足闭眼静态平衡的影响。结果(1)tDCS和Sham未呈现明显的组间差异;相比基线,tDCS刺激显著增大双足睁眼的平均速度,显著降低单足闭眼的动摇总轨迹长。(2)相比Sham,tDCS显著增大双足睁眼和单足闭眼Y方向平均中心变位。相比基线,tDCS显著降低双足睁眼Y方向平均中心变位、单足闭眼Y方向平均速度。(3)相比Sham,tDCS显著增加双足睁眼X方向平均中心变位、单足闭眼X方向平均中心变位和双足睁眼X方向最大动摇经。相比基线,tDCS显著增加双足睁眼X方向平均中心变位、单足睁眼X方向平均中心变位、单足闭眼X方向平均中心变位和双足闭眼X方向平均速度。(4)tDCS和Sham的运动诱发电位与静息运动阈值(resting motor threshold,RMT)未呈现明显的组间差异。相比基线,tDCS显著降低RMT。结论tDCS靶向性调控胫骨前肌可有效改善单足闭眼平衡表现,但刺激方案对左右方向控制肌群的忽视降低了双足睁眼站立平衡表现;tDCS对胫骨前肌的靶向调控是一种改善前后方向平衡表现的有效手段。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以前额叶皮层和运动皮层为目标脑区,在健康人群中探索多焦点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同时刺激多脑区对骑行耐力表现的影响。方法: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递增负荷耐力运动,期间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脑成像系统监测目标皮层运动终止时的血流动力学表现,通过分析皮层激活与运动时间的相关性确定目标脑区。其后采用多焦点tDCS针对性刺激目标脑区,分析和比较刺激前后最后阶段运动表现和下肢肌肉均方根振幅(root mean square amplitude,RMS),评估刺激干预对骑行耐力表现的影响。结果:1)前额叶皮层和运动皮层在运动终止时大面积激活,其中运动皮层FC1h、FC2h、C1h和C2h的激活与运动时间显著负相关。2)相比刺激前,运动中的心率在多焦点tDCS刺激后显著降低;相比Sham组,多焦点tDCS刺激显著提高运动的做功量和骑行转速。3)推进期,相比刺激前,股直肌、股四头肌内侧、股四头肌外侧和胫骨前肌的RMS在多焦点tDCS刺激后显著降低;相比Sham组,多焦点tDCS组股二头肌RMS在刺激后呈现低的激活水平。提拉期,相比刺激前,股二头肌RMS在多焦点tDCS刺激后显著降低;相比Sham组,多焦点tDCS组股四头肌内侧的RMS在刺激后呈现高的激活水平,腓肠肌外侧RMS在刺激后呈现低的激活水平。结论:多焦点tDCS特异性激活运动皮层提高了骑行耐力表现和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多焦点tDCS可能是增强耐力运动表现的一种有效手段。
文摘目的:探究额顶叶θ-经颅交流电刺激(theta-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θ-tACS)对健康成年人不同姿势条件下(坐位和站立位)工作记忆表现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交叉、双盲设计。选取16名健康成年人,以随机顺序进行tACS真刺激和假刺激,两次刺激之间至少间隔72h。tACS方案使用7个电极放置于左侧额顶叶振荡关键脑区,频率选择为6Hz,持续21min。假刺激方案使用与tACS真刺激方案相同的刺激靶区、频率,但只进行1min的刺激(刺激开始和结束各30s)。在刺激前和刺激后即刻评估坐位及站立位n-back工作记忆表现,包括正确率、反应时和逆效率得分。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观察刺激方式对工作记忆影响的组间及组内差异。结果:15名受试者完成试验,两种刺激条件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额顶叶θ-tACS后,坐位工作记忆的反应时、逆效率得分与站立位的反应时改善显著(P<0.05),站立位逆效率得分具有改善趋势(P=0.057);与刺激前相比,假刺激后坐位及站位工作记忆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额顶叶θ-tACS可以改善坐位和站立位不同姿势下的工作记忆表现,有助于健康成年人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多任务认知活动,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
文摘目的采用随机、双盲交叉实验设计,探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对胫骨前肌的靶向性调控是否可以诱导静态平衡表现的改善。方法使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确定胫骨前的肌皮层热点靶区,24名在校大学生以随机的顺序接受两次刺激——20 min,2 mA tDCS和假刺激(sham),每次刺激前后分别完成TMS测试和平衡能力测试,评估tDCS靶向性调控胫骨前肌对皮层兴奋性以及双足睁眼、双足闭眼、单足睁眼和单足闭眼静态平衡的影响。结果(1)tDCS和Sham未呈现明显的组间差异;相比基线,tDCS刺激显著增大双足睁眼的平均速度,显著降低单足闭眼的动摇总轨迹长。(2)相比Sham,tDCS显著增大双足睁眼和单足闭眼Y方向平均中心变位。相比基线,tDCS显著降低双足睁眼Y方向平均中心变位、单足闭眼Y方向平均速度。(3)相比Sham,tDCS显著增加双足睁眼X方向平均中心变位、单足闭眼X方向平均中心变位和双足睁眼X方向最大动摇经。相比基线,tDCS显著增加双足睁眼X方向平均中心变位、单足睁眼X方向平均中心变位、单足闭眼X方向平均中心变位和双足闭眼X方向平均速度。(4)tDCS和Sham的运动诱发电位与静息运动阈值(resting motor threshold,RMT)未呈现明显的组间差异。相比基线,tDCS显著降低RMT。结论tDCS靶向性调控胫骨前肌可有效改善单足闭眼平衡表现,但刺激方案对左右方向控制肌群的忽视降低了双足睁眼站立平衡表现;tDCS对胫骨前肌的靶向调控是一种改善前后方向平衡表现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