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晶硅流化床气体分布器的设计与优化
1
作者 吕子婷 江郡 +3 位作者 阚苏玉 姜龙骏 树童 钟宇航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24年第7期97-100,共4页
气体分布器是影响多晶硅流化床反应器流化效果的关键内构件。本文全面梳理了多晶硅流化床分布器的设计要点,指出喷嘴的结构形式、分布器开孔率、喷嘴的布置方式和分布板的形式是在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通过对三氯氢硅流化床反应... 气体分布器是影响多晶硅流化床反应器流化效果的关键内构件。本文全面梳理了多晶硅流化床分布器的设计要点,指出喷嘴的结构形式、分布器开孔率、喷嘴的布置方式和分布板的形式是在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通过对三氯氢硅流化床反应器的气体分布器进行CFD模拟和优化改造发现,改进喷嘴结构、喷嘴数目和布置方式的优化方案,以及CFD数值模拟的量化分析方法,可以解决三氯氢硅流化床流化不佳,喷嘴堵塞严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气体分布器 喷嘴 多晶硅 流化效果
下载PDF
稻壳热解提质制取生物油的LCA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吕子婷 仲兆平 +1 位作者 石坤 于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44-1851,共8页
基于建立的稻壳快速热解超临界乙醇提质(PY-USE)和催化加氢提质(PY-CH)生命周期评价(LCA)模型,对两工艺的环境影响潜值进行了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PY-CH生物油的化石资源消耗潜值(FDP),全球变暖潜值(GWP),臭氧层耗竭潜值(ODP),光化学臭... 基于建立的稻壳快速热解超临界乙醇提质(PY-USE)和催化加氢提质(PY-CH)生命周期评价(LCA)模型,对两工艺的环境影响潜值进行了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PY-CH生物油的化石资源消耗潜值(FDP),全球变暖潜值(GWP),臭氧层耗竭潜值(ODP),光化学臭氧形成潜值(POCP)和酸化潜值(AP)均比PY-USE工艺低,但人体毒性潜值(HTP)和富营养化潜值(EP)比PY-USE高;两工艺的环境影响的主要来源分别是化石乙醇和农业子系统,使用生物乙醇替代化石乙醇,可降低PY-USE生物油的环境影响潜值;与化石燃料相比,PY-USE和PY-CH生物油的FDP、GWP和ODP降低,HTP、POCP、AP和EP均有所增加,其中PY-USE生物油的GWP与化石柴油,汽油相比分别减少了38.83%及45.93%,PY-CH生物油的GWP相比化石柴油、汽油分别减少了73.50%和76.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超临界乙醇提质 催化加氢提质 环境影响
下载PDF
稻壳快速热解超临界乙醇提质系统的-环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吕子婷 仲兆平 +1 位作者 石坤 于点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876-2883,共8页
基于[火用]分析、生命周期评价和[火用]-环境分析方法,对稻壳热解超临界乙醇提质制取生物油系统进行能源利用率和环境性能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设计工艺下系统的[火用]效率为55.50%;生物油在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49.33... 基于[火用]分析、生命周期评价和[火用]-环境分析方法,对稻壳热解超临界乙醇提质制取生物油系统进行能源利用率和环境性能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设计工艺下系统的[火用]效率为55.50%;生物油在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49.33g CO2-eq/MJ,超临界乙醇提质阶段化石乙醇的使用是生物油生命周期内的主要污染源;[火用]-环境分析表明,热解气冷凝器、焦炭燃烧炉膛、热解载气加热器和烟气冷却器等单元在减少稻壳热解提质制油系统的环境影响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化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用]-环境分析 [火用]分析 生命周期评价 超临界乙醇提质
下载PDF
玉米秸秆和聚丙烯共催化热解试验 被引量:4
4
作者 宋祖威 仲兆平 +2 位作者 张波 吕子婷 丁宽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3-340,共8页
采用管式炉试验装置研究温度对聚丙烯催化热解、不同聚丙烯与玉米秸秆质量比对热解产物和催化剂结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丙烯单独催化热解温度为550℃时,热解油产率最大、残渣率为0,产物主要为烯烃和芳香烃.HZSM-5使得汽油馏分增加,... 采用管式炉试验装置研究温度对聚丙烯催化热解、不同聚丙烯与玉米秸秆质量比对热解产物和催化剂结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丙烯单独催化热解温度为550℃时,热解油产率最大、残渣率为0,产物主要为烯烃和芳香烃.HZSM-5使得汽油馏分增加,产物轻质化,当温度为600℃时,汽油馏分(C6-C12)质量分数达到93%-39%,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结焦率均小于1%.聚丙烯和玉米秸秆共催化时存在协同作用,热解产物以质量比1∶1为分界点,质量比大于1∶1,具有烃类产物分布,当质量比小于1∶1时,热解产物为含氧有机物,催化剂结焦量与原料的有效氢碳比具有负相关关系.当共催化质量比为1∶1时,热解油有害组分仅6.49%,烃类产率达71.7%,催化剂结焦率为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热解 HZSM-5分子筛 提质 结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