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1996~2003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吕家锐 郝宗宇 +3 位作者 邓文斌 张爱梅 宋振清 唐晓燕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234-235,共2页
目的掌握疫情动态,找出影响因素,评价防治措施,提出预测、预报,指导防治实践.方法根据历史疫情分布和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状况,在全省不同区域选择若干布病疫情监测点,采用统一的方案进行连续监测.结果各年度各监测点均存在不同程度人... 目的掌握疫情动态,找出影响因素,评价防治措施,提出预测、预报,指导防治实践.方法根据历史疫情分布和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状况,在全省不同区域选择若干布病疫情监测点,采用统一的方案进行连续监测.结果各年度各监测点均存在不同程度人群感染,1996~2003年呈突然升高又缓慢下降趋势,2002~2003年发病人数则显著增多.病人和感染者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和中部疫区.结论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新传染源的大量输入,原有传染源净化不彻底,人群免疫水平下降,以及疫区自然环境、地理地貌等都对疫情产生重要影响.针对不同疫区疫情特点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布鲁氏菌病 人群 结果分析 疫区 传染源 疫情监测 感染者 布病 防治实践 疫情特点
下载PDF
2000-2003年河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报
2
作者 吕家锐 郝宗宇 +3 位作者 邓文斌 张爱梅 宋振清 唐晓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4-15,共2页
  河南省是我国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严重流行区之一,主要传染源为各种羊只.为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找出影响因素、提出预测预报、指导防治实践,按照卫生部、农业部<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试行方案>要求,结合我省布病历史疫情分...   河南省是我国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严重流行区之一,主要传染源为各种羊只.为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找出影响因素、提出预测预报、指导防治实践,按照卫生部、农业部<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试行方案>要求,结合我省布病历史疫情分布和各地畜牧养殖业发展状况,2000-2003年在全省设置布病疫情监测点7个(分别为西部的灵宝市、陕县,北部的林帅Ⅰ市、安阳县,中部的郑州市,西南部的叶县,西北部的博爱县)常年开展监测工作.监测对象为7-60岁、与传染源接触较密切的人群,如兽医、饲养放牧、屠宰、皮毛乳肉加工人员等.…… 展开更多
下载PDF
河南省人间布氏菌病流行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更荣 吕家锐 +3 位作者 张爱梅 宋振清 邓文斌 郝宗宇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04年第5期286-288,共3页
目的 分析河南省布氏菌病流行因素 ,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的方法 ,对河南省 1981~ 2 0 0 3年布氏菌病发病情况、流行特征和疫情活跃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1981~ 2 0 0 3年全省检出新发布氏菌病人 1895... 目的 分析河南省布氏菌病流行因素 ,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的方法 ,对河南省 1981~ 2 0 0 3年布氏菌病发病情况、流行特征和疫情活跃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1981~ 2 0 0 3年全省检出新发布氏菌病人 1895例 ,年发病率 ( 0 .0 0 1~ 0 .2 ) /10万 ;病例散布在 72个县 (市、区 ) ,其中偶发县有 5 6个 ,散发县有 10个 ,高发县有 6个 ;80年代病例较少 ,90年代缓慢增加 ,2 0 0 0年以后大幅度增加。发病时间以 2~ 7月较多 ,发病人群以饲养放牧等农村人口为主。结论 河南省自 90年代以来人间布氏菌病疫情活跃 ,疫情回升的原因与有关部门重视不够、财政投入不足、病畜难以淘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布氏菌病 流行因素 疫情 发病人群 回顾性 偶发 新发 病畜 放牧 饲养
下载PDF
河南省炭疽流行特征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郭万申 孙建伟 +4 位作者 吕家锐 苏佳 张白帆 李幸乐 黄学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5-278,共4页
目的:总结和分析河南省炭疽疫情概况及流行特征,为炭疽监测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1956~2018年炭疽疫情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56~2018年河南省共报告人间炭疽6558例,均为皮肤炭疽,年均发病率0... 目的:总结和分析河南省炭疽疫情概况及流行特征,为炭疽监测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1956~2018年炭疽疫情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56~2018年河南省共报告人间炭疽6558例,均为皮肤炭疽,年均发病率0.21/10万;死亡258例,病死率3.93%。流行高峰出现在1957年,1960年代初和年代末又各有一次流行高峰,之后疫情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炭疽病例主要分布在南阳、新乡、洛阳、许昌、开封5个地区,占全省病例的89.60%。乡村发病率高于城市,盆地和山区炭疽发病率较高。炭疽病例以青壮年为多,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集中在6~9月,其中8月是流行高峰。牛、羊、猪、马等家畜是人间炭疽的传染源。病例潜伏期2~9 d,平均5 d。结论:河南省1950~1980年代是炭疽流行期,盆地及山区的农村地区是主要流行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流行特征 回顾性分析 河南省
下载PDF
河南省1953~1993年布氏菌调查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郝宗宇 张爱梅 +6 位作者 李修富 徐宗环 宋振清 吕家锐 付玉生 邓文斌 郭正印 《中国地方病防治》 1998年第1期43-45,共3页
虽然河南省于1926年首先在国内分离出羊种布氏菌,但布氏菌病(简称布病)的大面积防治及病原学研究还是建国后开始的。1953年我省主要布病疫区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布氏菌的调查研究,从而在病原学上确定了我省布病疫区的性质,掌握了布氏菌... 虽然河南省于1926年首先在国内分离出羊种布氏菌,但布氏菌病(简称布病)的大面积防治及病原学研究还是建国后开始的。1953年我省主要布病疫区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布氏菌的调查研究,从而在病原学上确定了我省布病疫区的性质,掌握了布氏菌的种型及地区分布特点,同时还对贮菌宿主、宿主转移等作了相应的调查,并对分离的部分菌株的毒力、变异、交叉凝集等进行了测定。近年来,利用常规及分析微生物学技术开展了快速分型方法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调查 布鲁氏菌 研究进展 河南
下载PDF
河南省1978~2003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特点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唐晓燕 吕家锐 +1 位作者 张彦平 郝宗宇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71-872,共2页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2003年 流行特点分析 河南省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 预防控制措施 钩体病 人兽共患 身体健康 流行规律 结果报告
下载PDF
孕妇弓形虫病的血清流行病学监测报告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爱梅 张涛 +5 位作者 郝宗宇 吕家锐 付玉生 武林 姜艳玲 王华钦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1994年第11期500-501,共2页
应用捕获酶联免疫技术对河南省有关市、县的4126名孕妇进行了弓形虫病血清IgM抗体测定,其阳性率为3.34%。孕妇间不同年龄、孕期、孕次的弓形虫病血清IgM抗体检出率无明显差异。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检出率有一定差异。
关键词 孕妇 弓形虫病 血清流行病学 免疫球蛋白M
下载PDF
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疫情特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潘静静 叶莹 +17 位作者 王海峰 张延炀 范威 史鲁斌 王文华 王长双 申晓靖 吕家锐 张明瑜 尤爱国 唐晓燕 李军 聂轶飞 张肖肖 杨凯朝 贺志权 王博昊 黄学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对河南省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与临床特征进行描述与分析。方法:选取截至2020年2月19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河南省所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结合传染病报告卡和个案调查,分析其流行病学特... 目的:对河南省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与临床特征进行描述与分析。方法:选取截至2020年2月19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河南省所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结合传染病报告卡和个案调查,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结果:1237例确诊病例中,男性680例(55.0%),女性557例(45.0%);中位年龄45岁;城市559例(45.2%),农村678例(54.8%)。发病高峰在2020年1月24日,报告病例较多的省辖市为信阳、郑州、南阳、驻马店和商丘。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87.4%)、干咳(37.2%)、乏力(25.1%)、咳痰(25.1%),发病早期白细胞正常或减少(95.8%)、淋巴细胞减少(36.2%),胸部CT影像结果异常(95.7%)。重症病例年龄中位数(53岁)大于轻症病例(4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症病例慢性基础性疾病、最高体温>38℃、干咳、呼吸困难、淋巴细胞减少、胸部X射线影像结果异常、胸部CT影像结果异常、收入ICU治疗的比例均高于轻症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病例发病到报告、发病到隔离、发病到确诊时间间隔均大于轻症病例(P<0.05)。结论: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主要发生在男性、农村、20~59岁人群,主要分布在与湖北接壤的豫南地区和郑州市。应关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针对重症的危险因素早期进行预警,积极救治,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特征 临床特征 河南省
下载PDF
鼠疫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效果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邓艳 李辉 +7 位作者 邓文斌 郝宗宇 张爱梅 吕家锐 俞东征 海荣 许汴利 赵旭东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4年第6期947-948,共2页
目的 制备鼠疫F1抗原检测试剂。 方法 用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抗鼠疫McAb ;用ELISA法检测其特异性、敏感性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鼠疫F1抗原。 结果 抗鼠疫F1抗原McAb效价达 1:1× 10 6,与 9种细菌抗原无交叉反应 ,ELIS... 目的 制备鼠疫F1抗原检测试剂。 方法 用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抗鼠疫McAb ;用ELISA法检测其特异性、敏感性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鼠疫F1抗原。 结果 抗鼠疫F1抗原McAb效价达 1:1× 10 6,与 9种细菌抗原无交叉反应 ,ELISA法可检测到的鼠疫F1抗原的最小浓度为 0 0 0 65 μg/ml ,经多次验证 ,结果稳定。 结论 该McAb具有高特异性和敏感度 ,所制备的试剂盒有望成为鼠疫流行病学监测和免疫学诊断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细菌抗原 双抗体夹心ELISA法 单克隆抗体 特异性 流行病学监测 免疫学诊断 抗原检测 浓度 杂交瘤细胞
下载PDF
河南省1997-2001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文斌 吕家锐 +1 位作者 张爱梅 陈腾 《疾病监测》 CAS 2002年第10期372-374,共3页
关键词 河南 1997-2001年 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1993~2003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晓燕 张彦平 +7 位作者 吕家锐 郝宗宇 张爱梅 李林红 邓文斌 鲍曼丽 王海峰 孙建伟 《医药论坛杂志》 2004年第10期1-2,4,共3页
目的 探讨和分析近期河南省钩端螺旋体病 (简称钩体病 )的流行特点、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 对河南省 1993~ 2 0 0 3年钩体病的疫情资料、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和监测资料予以整理和分析。结果 1993~ 2 0 0 3年河南省共发生钩体... 目的 探讨和分析近期河南省钩端螺旋体病 (简称钩体病 )的流行特点、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 对河南省 1993~ 2 0 0 3年钩体病的疫情资料、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和监测资料予以整理和分析。结果 1993~ 2 0 0 3年河南省共发生钩体病 2 2 98例 ,年均发病率为 0 2 3/ 10万 ,死亡 5 7例 ,病死率为 2 4 8%。发病及死亡总体呈下降趋势。病例集中在黄河北岸的新乡地区 ,占总发病例数 94 82 %。 8~ 10月为发病高峰 ,占全部病例的 92 13%。临床分型以流感伤寒型为主 ,占总病例数的 91 5 8%。病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 6 2 5 0 % ,黄疸出血群为 6 6 6 0 %。年均鼠密度为 4 0 9% ,黑线姬鼠 ,褐家鼠为优势鼠种 ,在鼠肾中分离出 13株钩端螺旋体 ,均为黄疸出血型。结论 我省钩体病人间主要流行菌群为黄疸出血型 ,鼠类是主要传染源 ,流行形式为稻田型 ,以接触疫水为传播途径。疫区范围缩小是我省钩体病发病和死亡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3-2003年 钩端螺旋体病 流行病学 流行特点 预防 治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河南省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文斌 郝宗宇 吕家锐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4年第5期290-292,共3页
目的 通过对我省交通要道局部地区开展鼠疫宿土动物及媒介监测工作 ,了解我省鼠疫疫情态势 ,指导防治实践。方法 鼠疫宿主动物调查采用鼠笼和鼠夹法 ;血清学监测采用鼠疫间接血凝实验。结果 鼠疫监测点的鼠种构成以褐家鼠、小家鼠、... 目的 通过对我省交通要道局部地区开展鼠疫宿土动物及媒介监测工作 ,了解我省鼠疫疫情态势 ,指导防治实践。方法 鼠疫宿主动物调查采用鼠笼和鼠夹法 ;血清学监测采用鼠疫间接血凝实验。结果 鼠疫监测点的鼠种构成以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和黑线姬鼠为主 ,其中以褐家鼠密度为最高 ;农村住宅区域鼠密度高于城市 ;鼠疫宿主动物血清的鼠疫菌F1抗体监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目前我省尚未发现动物间鼠疫疫情 ,但鼠疫宿上动物活动频繁 ,提示我们注意防范鼠疫疫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宿主动物 媒介 监测
下载PDF
新型布氏菌皮肤变态反应制剂的效果评价
13
作者 邓文斌 郝宗宇 +3 位作者 李恪梅 张爱梅 吕家锐 苏城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02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解决人用布氏菌病皮内诊断制剂的非特异反应问题。方法采用三氯醋酸(TCA)和硫酸铵(AS)综合法从布氏菌菌液中制备布氏纯蛋白变应原(Br-PPA),对布氏菌病病人、布氏菌隐性感染者、布氏菌苗免疫者、肺结核和其他病人及健康人群皮内变态... 目的解决人用布氏菌病皮内诊断制剂的非特异反应问题。方法采用三氯醋酸(TCA)和硫酸铵(AS)综合法从布氏菌菌液中制备布氏纯蛋白变应原(Br-PPA),对布氏菌病病人、布氏菌隐性感染者、布氏菌苗免疫者、肺结核和其他病人及健康人群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结果该制品具有良好的皮肤变态反应原性,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与国际相关标准品完全一致;现场研究结果显示,其显著特点是安全性好,无副作用,非特异性反应大大低于现行国产市售菌素;在保证该变应原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前提下,提出了阳性判定标准。结论该纯蛋白变应原为纯度高、质量好、易标化的新型布氏菌病诊断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布氏菌 皮肤变态反应制剂 纯蛋白变应原 判定标准 皮肤诊断试剂
下载PDF
新型布鲁氏菌皮肤变态反应制剂的效果评价
14
作者 邓文斌 赫宗宇 +3 位作者 李恪梅 张爱梅 吕家锐 苏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86-287,共2页
利用三氯醋酸和硫酸铵综合法提取制备纯化的布鲁氏菌纯蛋白变应原 ,同时采用现行市售布鲁氏菌素进行对比研究 ,对相关人群做布鲁氏菌皮内变态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该制品具有良好的皮肤变态反应原性 ,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均优于现行市售菌素 ... 利用三氯醋酸和硫酸铵综合法提取制备纯化的布鲁氏菌纯蛋白变应原 ,同时采用现行市售布鲁氏菌素进行对比研究 ,对相关人群做布鲁氏菌皮内变态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该制品具有良好的皮肤变态反应原性 ,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均优于现行市售菌素 ,可做为一种新型布氏菌病诊断制剂应用于实验研究及现场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布鲁氏菌皮肤变态反应制剂 效果评价 布氏菌 纯蛋白变应原
下载PDF
羊I型布氏菌有关特征的研究
15
作者 郝宗宇 张爱梅 +4 位作者 徐宗环 李修富 宋振清 吕家锐 付玉生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1996年第2期67-69,共3页
本文报告了河南地区的羊I型布氏菌的生物学及由其所导致的人畜间布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特点,对于指导布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羊种布氏菌 生物学 流行病学 症状体征
下载PDF
新乡市孕妇原发风疹感染血清学监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广科 武林 +17 位作者 孟淑霞 何卫士 霍利梅 李玉环 李新全 张兰芝 乔素萍 刘宝霞 暴锦茹 李莉 李安曼 姚莲菊 李桂叶 付永乐 郝宗字 吕家锐 张爱梅 付玉生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1994年第1期25-27,共3页
为研究孕妇原发风疹感染状况,于1991年10月开始对新乡市到所在地的妇幼保健站建立孕期保健卡的孕妇,采用捕获酶免疫测定法,进行了风疹特异性lgM抗体监测。从1991年10月—1992年9月共监测2656名,检出21人... 为研究孕妇原发风疹感染状况,于1991年10月开始对新乡市到所在地的妇幼保健站建立孕期保健卡的孕妇,采用捕获酶免疫测定法,进行了风疹特异性lgM抗体监测。从1991年10月—1992年9月共监测2656名,检出21人风疹特异性IgM为阳性,阳性率为0.79%。3—5月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月份,5月份为高峰,阳性率达2.56%。本文对我国如何降低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出生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疹 病毒 孕妇 血清学 监测
下载PDF
布鲁氏菌蛋白变应原的实验及应用研究
17
作者 郝宗宇 李恪梅 +5 位作者 张莉 张爱梅 吕家锐 郭正印 苏城 邓文斌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8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解决人用布鲁氏菌病皮内诊断制剂的非特异反应及毒副作用问题。方法:用三氯醋酸和硫酸铵从布氏菌菌液中制备了纯化的布氏菌蛋白变应原,对动物及布病病人、布氏菌隐性感染者、布氏菌苗免疫者、肺结核和其他病人及健康人群做皮内... 目的:解决人用布鲁氏菌病皮内诊断制剂的非特异反应及毒副作用问题。方法:用三氯醋酸和硫酸铵从布氏菌菌液中制备了纯化的布氏菌蛋白变应原,对动物及布病病人、布氏菌隐性感染者、布氏菌苗免疫者、肺结核和其他病人及健康人群做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结果:该制品具有良好的皮肤变态反应原性,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与国际相关标准品完全一致;现场研究结果显示,其显著特点是安全性好,无副作用,非特异性反应大大低于现行国产市售菌素(速发反应少,反应面积小);在保证该变应原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前提下,提出了阳性判定标准。结论:该蛋白变应原为纯度高、质量好、易标化的新型布鲁氏菌病诊断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蛋白变应原 特异性 敏感性 安全性
下载PDF
河南省20株布鲁氏菌鉴定与PFGE分子分型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嘉咏 苏佳 +4 位作者 张白帆 夏胜利 穆玉姣 呂家 黄学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58-1060,共3页
目的 检测与分析河南省2010-2012年20株布氏菌型别及PFGE脉冲场凝胶电泳指纹图谱特征。方法 采集病人静脉血,分别以试管凝集试验(SAT)、双相血培养瓶分离培养、热裂解法制备DNA模板和AMOS-PCR鉴定4种布氏菌型别。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 目的 检测与分析河南省2010-2012年20株布氏菌型别及PFGE脉冲场凝胶电泳指纹图谱特征。方法 采集病人静脉血,分别以试管凝集试验(SAT)、双相血培养瓶分离培养、热裂解法制备DNA模板和AMOS-PCR鉴定4种布氏菌型别。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对检出的布鲁氏菌进行分子分型鉴定。结果 分离培养的20株布鲁氏菌经鉴定,19株为羊种,1株为牛种;羊种布鲁氏菌经XbaI酶切与脉冲场凝胶电泳后,共获得了8种不同带型,带型相似度在80%~100%之间,牛种与羊种菌株在带型相似度上差异较大,具有较好的分辨能力。结论 河南省病人感染的布鲁氏菌以羊种为主要型别,AMOS-PCR与PFGE作为布鲁氏菌菌型鉴定与分子分型的技术手段,为布鲁氏菌病的病原学监测与应急检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菌 AMOS多重PCR PFGE
下载PDF
纯化布氏菌素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郝宗宇 李恪梅 +5 位作者 张莉 张爱梅 吕家锐 郭正印 苏城 邓文斌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51-354,共4页
用三氯醋酸和硫酸铵从布氏菌菌液中提取了纯化的布氏菌蛋白衍生物,对动物及布氏菌病病人、布氏菌隐性感染者、布氏菌苗免疫者、肺结核和其他病人及健康人群做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结果证明,该制品具有良好的皮肤变态反应原性,其特异性... 用三氯醋酸和硫酸铵从布氏菌菌液中提取了纯化的布氏菌蛋白衍生物,对动物及布氏菌病病人、布氏菌隐性感染者、布氏菌苗免疫者、肺结核和其他病人及健康人群做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结果证明,该制品具有良好的皮肤变态反应原性,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与国际相关标准品完全一致;其显著特点是安全性好,无副作用,非特异性反应也大大低于现行菌素;同时提出了临床判定的阳性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化布氏菌素 研制与应用
下载PDF
布鲁氏菌脂多糖的热力学测定 被引量:4
20
作者 郝宗宇 张爱梅 +6 位作者 吕家锐 付玉生 邓文斌 谢卫红 谢昌礼 屈松生 宋韶华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8-29,共2页
应用几种热分析技术对布鲁氏菌的脂多糖进行了测定。发现布鲁氏菌的脂多糖具有一定的热谱特征,并据此获得了参试样品的热力学参数。它对于研究布氏菌的物理化学性质。
关键词 布鲁氏菌 脂多糖 热力学 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