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脾为后天之本”论治肝癌之癌因性疲乏
1
作者 吴锦镇 刘鹏 +3 位作者 吕小州 及维明 孟君 陈泽雄 《新疆中医药》 2024年第5期8-10,共3页
肝癌之癌因性疲乏属于中医学“虚劳”的范畴,其病位在肝,却与脾密切相关,癌因性疲乏主要病机为脾失健运、气血亏虚为主。临床上以“脾为后天之本”为理论基础,通过“理脾”对肝癌之癌因性疲乏患者进行辨证治疗。根据患者不同证候选择健... 肝癌之癌因性疲乏属于中医学“虚劳”的范畴,其病位在肝,却与脾密切相关,癌因性疲乏主要病机为脾失健运、气血亏虚为主。临床上以“脾为后天之本”为理论基础,通过“理脾”对肝癌之癌因性疲乏患者进行辨证治疗。根据患者不同证候选择健脾益气、健脾养血、温阳健脾、健脾滋阴、健脾祛湿解毒、健脾疏肝以及健脾祛瘀等方法,以达到更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癌因性疲乏 脾为后天之本 治脾
下载PDF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的肝硬化发病与治疗探讨
2
作者 吴锦镇 吕小州 +2 位作者 刘鹏 陈泽雄 孟君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22期14-18,共5页
“阳化气,阴成形”的理论源自《黄帝内经·素问》。“阳化气,阴成形”中的阳和阴是指物质的动与静、气化与凝聚、分化与合成等相对运动,进而说明物质和能量的存在形式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中医认为,生命就是生物体的气化运... “阳化气,阴成形”的理论源自《黄帝内经·素问》。“阳化气,阴成形”中的阳和阴是指物质的动与静、气化与凝聚、分化与合成等相对运动,进而说明物质和能量的存在形式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中医认为,生命就是生物体的气化运动,气化运动的本质就是化气与成形相互作用。阳性热,可以化阴为气;阴性冷,阴性凝敛,所以可以凝聚而成形。肝硬化是由各种病因长期作用下对肝脏造成损害,导致肝组织纤维化、假小叶及再生结节形成的慢性进行性肝病,而进行性的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重要病理基础。肝硬化等病可引起腹部肿大,水肿,其原因是中焦阳虚,阳气不能化水,水湿泛滥成病。文章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肝硬化的发病机制,探讨肝硬化“体阴而用阳”的辨证论治方法,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化气 阴成形 肝硬化 《黄帝内经·素问》
下载PDF
基于中西医理论指导下外周神经损伤术后针灸治疗策略的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冠蘅 吕小州 +3 位作者 周歆 裴文娅 阮经文 赖新生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20期2839-2842,共4页
督脉阳气失运、局部气滞血瘀是外周神经损伤的主要中医病机。现代研究证实外周神经损伤后,除了原发的外周神经损伤点外,还会导致相应脊髓节段神经元因缺失外周营养的反哺而继发凋亡,即存在两个“靶点”病灶。本文将基于中西医理论的指导... 督脉阳气失运、局部气滞血瘀是外周神经损伤的主要中医病机。现代研究证实外周神经损伤后,除了原发的外周神经损伤点外,还会导致相应脊髓节段神经元因缺失外周营养的反哺而继发凋亡,即存在两个“靶点”病灶。本文将基于中西医理论的指导,并结合术后的病理特点,探讨有助于提高外周神经损伤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和功能恢复率的针灸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损伤 靶点 病灶 针灸治疗
下载PDF
血管因素在针灸临床中的隐性风险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吕小州 何冠蘅 +1 位作者 裴文娅 阮经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0-642,共3页
针刺作为一种侵入性治疗,无论教科书中还是临床治疗,均非常重视针刺对体腔内重要组织器官及脊髓的损伤,但对于体腔外的血管针刺伤却习以为常,尤其对某些特定穴位或某些伴有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也存在着对血管针刺伤后可能诱发的严重后... 针刺作为一种侵入性治疗,无论教科书中还是临床治疗,均非常重视针刺对体腔内重要组织器官及脊髓的损伤,但对于体腔外的血管针刺伤却习以为常,尤其对某些特定穴位或某些伴有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也存在着对血管针刺伤后可能诱发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的问题。如曾有文献[1]报道一位糖尿病患者因肩周炎就诊,医生予针刺条口透刺承山时损伤到胫前动、静脉,导致深部出血,最后诱发糖尿病足。由此可见,对于外周血管的针刺伤,除了教科书中提及的血肿外,在某些病理状态下,其受损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和后果。因此,传统疗法中凡能导致血管破裂或挤压的方法,均存在血管因素的隐性风险,必须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不良反应 血管因素 隐性风险
原文传递
基于患者个体因素而非典型的针灸临床意外浅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何冠蘅 阮经文 +1 位作者 吕小州 赖新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45-1248,共4页
针灸临床中的隐性风险已成为针灸不良反应的高发因素,因此,回顾分析和典型案例剖析对预防针灸隐性风险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回顾文献和列举由于医者忽视了患者的糖尿病、高血压、消化性胃溃疡等基础疾病,以及治疗史和体质特性而诱发不良... 针灸临床中的隐性风险已成为针灸不良反应的高发因素,因此,回顾分析和典型案例剖析对预防针灸隐性风险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回顾文献和列举由于医者忽视了患者的糖尿病、高血压、消化性胃溃疡等基础疾病,以及治疗史和体质特性而诱发不良反应的案例,阐明基于患者个体因素所引起的非典型的针灸不良反应的风险极大,但又极易被针灸临床医生所忽视;并提醒针灸医生在临床工作中,除了关注患者的主诉疾病之外,还应全面了解患者的基础疾病、基础治疗以及体质特性,做到"不明脉候勿乱下针""不知刺禁勿乱下针",这样才能确保患者在安全的基础上获得最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因素 针灸不良反应 非典型 隐性风险
原文传递
基于神阙穴为主的腹部推拿治疗小儿肾病之胃肠功能紊乱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吕小州 余瑾 +1 位作者 孙良忠 阮经文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8年第6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神阙穴为中心的腹部推拿治疗小儿肾病合并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有肾病并同时有消化道功能紊乱症状的60例儿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基于神阙穴为中心的腹部推拿手法,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观察基于神阙穴为中心的腹部推拿治疗小儿肾病合并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有肾病并同时有消化道功能紊乱症状的60例儿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基于神阙穴为中心的腹部推拿手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组,每例患儿治疗3次,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疗效进行比较,以及作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排便异常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排便异常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恶心呕吐方面,两组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显示基于神阙为中心的腹部推拿对治疗小儿脾肾合病有肯定的疗效,且在腹胀腹痛及排便异常治疗上疗效优于常规推拿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肾病 胃肠功能紊乱 神阙穴 腹部推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