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吕延伟中医外治糖尿病足经验 被引量:6
1
作者 李世征 吕延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1920-1921,共2页
吕延伟将糖尿病足概括分为阴寒瘀血、湿热毒盛、气血虚弱为3型,便于临证诊疗,善用箍围药,主张以"引邪外出、祛腐生新"为外治原则,提出"阳疽宜早破,阴疽宜晚切","清法宜溻洗,补法宜熏蒸"等有价值的观点。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外治法 临床经验 吕延伟
下载PDF
吕延伟教授治疗儿童急性颈淋巴结炎经验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鑫 吕延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3年第4期314-315,共2页
吕延伟教授认为儿童急性淋巴结炎病因病机为外感风温,风热之邪夹痰蕴结少阳、阳明之络致经络阻隔、气血凝滞;或因患乳蛾、口疳、龋齿或头面疮疖毒邪流窜至颈部引起邪毒壅聚而发病。治则以疏风清热,化痰散结,并用中医外治法解毒消肿,祛... 吕延伟教授认为儿童急性淋巴结炎病因病机为外感风温,风热之邪夹痰蕴结少阳、阳明之络致经络阻隔、气血凝滞;或因患乳蛾、口疳、龋齿或头面疮疖毒邪流窜至颈部引起邪毒壅聚而发病。治则以疏风清热,化痰散结,并用中医外治法解毒消肿,祛腐生肌,收到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炎 治疗 吕延伟 名医经验 儿童
下载PDF
吕延伟教授分期治疗糖尿病足经验总结 被引量:8
3
作者 贾铁东 吕延伟 《中医外治杂志》 2014年第6期63-64,共2页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导师吕延伟教授根据临床表现不同,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通过内外合治,中西结合方式在治疗糖尿病足方面取得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吕延伟 经验总结
下载PDF
前康宁颗粒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占玲 李国信 +3 位作者 吴春芳 朱宏 吕延伟 杨吉相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2年第12期721-722,共2页
评价中药前康宁颗粒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慢性前列腺炎 130例进行了临床观察 ,治疗组 10 0例给予前康宁颗粒 ,对照组 30例给予前列康片 ,治疗观察 6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9% ,优于对照组 ,统计学处理P <0 0 5... 评价中药前康宁颗粒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慢性前列腺炎 130例进行了临床观察 ,治疗组 10 0例给予前康宁颗粒 ,对照组 30例给予前列康片 ,治疗观察 6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9% ,优于对照组 ,统计学处理P <0 0 5。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前康宁颗粒 中医药治疗 疗效
下载PDF
急性腹主动脉末端栓塞围手术期的处理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大勇 谭鸿雁 +1 位作者 吕延伟 张强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2-73,共2页
回顾性分析2年间6例急性腹主动脉末端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示1例治愈;2例死亡,与术前、术中处理不当有关;1例高位截肢为就诊较晚所致;另2例下肢缺血改变或坏死。提示诊治及时与否,围手术期的处理恰当与否,与急性腹主动脉栓塞临床疗... 回顾性分析2年间6例急性腹主动脉末端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示1例治愈;2例死亡,与术前、术中处理不当有关;1例高位截肢为就诊较晚所致;另2例下肢缺血改变或坏死。提示诊治及时与否,围手术期的处理恰当与否,与急性腹主动脉栓塞临床疗效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腹主动脉
下载PDF
前康宁颗粒对前列腺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占玲 吴春芳 +2 位作者 李国信 吕延伟 杨吉相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3年第10期632-633,共2页
关键词 前康宁颗粒 前列腺组织 病理学 动物实验 慢性前列腺炎
下载PDF
高酸重质原油电脱盐用破乳剂的工业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吕延伟 丁秋炜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7期48-49,39,共3页
通过瓶试法及模拟原油电脱盐破乳评价实验,考察了自主研发的原油破乳剂对北疆混合原油的破乳、脱水、脱盐效果,并在中石油乌鲁木齐石化炼油厂600万吨/年常减压电脱盐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化试验。实验室评价结果显示,当破乳剂加量达到30mg/L... 通过瓶试法及模拟原油电脱盐破乳评价实验,考察了自主研发的原油破乳剂对北疆混合原油的破乳、脱水、脱盐效果,并在中石油乌鲁木齐石化炼油厂600万吨/年常减压电脱盐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化试验。实验室评价结果显示,当破乳剂加量达到30mg/L时,原油脱后含盐小于3mg/L,脱后含水小于0.3%,优于现场药剂OX-2。工业应用试验数据表明,当破乳剂加注量为30~40mg/L时,原油脱后含盐质量浓度小于3mg/L,脱后含水小于0.3%;电脱盐装置含盐污水油质量浓度为24.5mg/L,COD值为2000mg/L左右,氨氮为70mg/L左右,各项指标均达到炼厂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破乳剂 电脱盐 工业应用试验 原油盐含量
下载PDF
不同程度冲击波对兔生理系统的损伤效应
8
作者 吕延伟 谭成文 +6 位作者 于晓东 李志立 汪德生 王惠娟 肖艳华 白延强 马红磊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7-102,共6页
利用由轻气炮装置改装而成的生物激波管,开展不同冲击波超压值下兔的损伤效应研究。通过对兔的多种生理特征和器官(如肺、肾脏等)的变化情况进行检测,综合分析了生物体生理系统对冲击波响应及其损伤后的自身调节作用。建立了损伤肺湿干... 利用由轻气炮装置改装而成的生物激波管,开展不同冲击波超压值下兔的损伤效应研究。通过对兔的多种生理特征和器官(如肺、肾脏等)的变化情况进行检测,综合分析了生物体生理系统对冲击波响应及其损伤后的自身调节作用。建立了损伤肺湿干比与超压间的定量关系,发现了血压随冲击波增加而降低的现象。除肺外,冲击波对生物体其他脏器同样存在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冲击波生物效应 生物激波管 肺损伤 生物医学
下载PDF
化学输运法制备钨单晶涂层及其表征
9
作者 吕延伟 于晓东 +2 位作者 谭成文 马昆松 马红磊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6期258-263,共6页
以晶体生长理论为基础,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常压下高效制备了高纯钨管。随后,以制备的高纯钨管为原料,在真空条件下通过化学输运方法在钼单晶棒表面制备出大面积特定晶体学取向的钨单晶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对获... 以晶体生长理论为基础,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常压下高效制备了高纯钨管。随后,以制备的高纯钨管为原料,在真空条件下通过化学输运方法在钼单晶棒表面制备出大面积特定晶体学取向的钨单晶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对获得的钨涂层进行了单晶定性和晶体质量分析;采用辉光放电质谱法对其进行了纯度测定;通过对单晶涂层进行纳米压痕实验和扫描电镜观察,获得了其微观力学性能和形貌等相关结果。结果表明,采用化学输运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特定晶体学取向、结晶完整性好和纯度极佳的高纯钨单晶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 钨单晶涂层 电子背散射衍射 辉光放电质谱 纳米压痕
下载PDF
前康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动物实验及临床疗效观察
10
作者 李占玲 李国信 +3 位作者 吴春芳 朱宏 吕延伟 杨吉相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 391-395,共5页
目的:观察前康宁颗粒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用Wistar大鼠造成慢性前列腺炎模型,通过解剖、透射电镜下观察用药前后其组织形态变化,通过相关抗炎实验观察实验用药的抗炎效果,并设对照组观察.在取得实验性疗效基础上... 目的:观察前康宁颗粒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用Wistar大鼠造成慢性前列腺炎模型,通过解剖、透射电镜下观察用药前后其组织形态变化,通过相关抗炎实验观察实验用药的抗炎效果,并设对照组观察.在取得实验性疗效基础上,临床选择非特异性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组100例,前列康片对照组30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前康宁具有明显抗炎、改善局部血运作用,临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疗效较好,治愈率34%,有效率89%,优于阳性对照组药前列康片(P<0.05).结论:前康宁颗粒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证)治疗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康宁 中医药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 动物实验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一效膏对糖尿病肢端坏疽创面愈合的影响
11
作者 李大勇 吕延伟 谭鸿雁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 379-381,共3页
目的:探讨一效膏对糖尿病肢端坏疽创面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糖尿病肢端坏疽病人80例,分成一效膏外用组和无菌换药组,观察创面愈合的情况;并用Western蛋白质印迹的方法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基因表达情况.结... 目的:探讨一效膏对糖尿病肢端坏疽创面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糖尿病肢端坏疽病人80例,分成一效膏外用组和无菌换药组,观察创面愈合的情况;并用Western蛋白质印迹的方法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一效膏外用组创面愈合率为35%,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无菌换药组(P<0.05),且创面EGF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无菌换药组(P<0.05).结论:一效膏能明显促进创面的愈合,其机理之一是一效膏能明显提高创面EGFR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效膏 糖尿病足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壅阻型60例
12
作者 吕延伟 李国信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 26,共1页
我院自1997年6月起应用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壅阻型60例,取得满意疗效,兹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观察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年龄最小20岁,最大55岁;对... 我院自1997年6月起应用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壅阻型60例,取得满意疗效,兹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观察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年龄最小20岁,最大55岁;对照组年龄最小20岁,最大49岁。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湿热 前列安栓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西医结合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代晓宁 吕延伟 《中国康复》 2006年第6期417-419,共3页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医 下肢
下载PDF
四妙勇安汤临床运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巧楠 吕延伟 《吉林中医药》 2009年第4期319-320,共2页
四妙勇安汤是《验方新编》中治疗热毒型脱疽的方剂,由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效。临床上无论原方或其加减运用都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 四妙勇安汤 脱疽 冻疮 股肿
下载PDF
肾石通冲剂治疗尿路结石临床药效学研究
15
作者 孙科峰 孙德峰 +4 位作者 夏青松 李晓阳 吕延伟 李国信 张彦 《中成药》 CAS CSCD 1997年第8期22-25,共4页
通过肾石通冲剂对120例尿路结石患者进行了临床药效学验证。结果显示,肾石通冲剂可以明显缓解和改善尿路结石患者的疼痛,尿痛,血尿等临床主要症状,影象学证实确有较好地促进排石作用。上述方面的临床药理作用优于已知对照药物排石... 通过肾石通冲剂对120例尿路结石患者进行了临床药效学验证。结果显示,肾石通冲剂可以明显缓解和改善尿路结石患者的疼痛,尿痛,血尿等临床主要症状,影象学证实确有较好地促进排石作用。上述方面的临床药理作用优于已知对照药物排石冲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石通冲剂 泌尿道结石 临床药理学
下载PDF
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6
16
作者 贾金铭 薛慈民 +2 位作者 张蜀武 吕延伟 郑德全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17-419,392,共3页
目的 :评估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本试验为随机分组 ,单盲对照 ,持续 4周的临床研究。共有 4 10例受试者参与本研究。 结果 :对观察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 ,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痊愈 4 7例 ( 15 ... 目的 :评估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本试验为随机分组 ,单盲对照 ,持续 4周的临床研究。共有 4 10例受试者参与本研究。 结果 :对观察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 ,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痊愈 4 7例 ( 15 .2 % ) ,显效 118例 ( 3 8.1% ) ,有效 10 4例 ( 3 3 .5 % ) ,总显效率 5 3 .3 % ,总有效率 86.8%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2 9.0 %和 66.0 %。治疗组中 3 9例用药后有肛门不适、排便感 ,5例有腹痛、腹泻症状 ,经改进使用方法 ,即将前列安栓置入更深一些 ,病人症状减轻或消失 ,均未有停药。 结论 :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肯定 ,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安栓 慢性前列腺炎 有效性 安全性 治疗
下载PDF
祛腐化瘀补虚生肌外治法治疗慢性下肢溃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云飞 阙华发 +13 位作者 王军 李斌 曹烨民 吕延伟 王小平 薛慈民 唐汉钧 徐杰男 向寰宇 张臻 邢捷 沈亮 单玮 刘安民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期29-35,共7页
目的对祛腐化瘀补虚生肌外治法治疗慢性下肢溃疡,开展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的前瞻性研究,科学客观地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全国七个分中心的200例慢性下肢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与西医组,分别采用祛腐化瘀补虚生肌外治法... 目的对祛腐化瘀补虚生肌外治法治疗慢性下肢溃疡,开展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的前瞻性研究,科学客观地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全国七个分中心的200例慢性下肢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与西医组,分别采用祛腐化瘀补虚生肌外治法及西医常规(中性油纱布及贝复济)外治疗法,疗程为8周,以创面愈合率作为主要疗效指标,以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速度、中医症候量化指标作为次要疗效指标,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汞、尿汞含量作为安全性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该研究项目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进行中英文注册(注册号:CHICTR-TRC-11001365)。该项目由负责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伦理委员会批件文号:2011LCSY001)。结果(1)疾病疗效,中、西医组均可促进慢性下肢溃疡愈合,两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83.11±32.98)%与(81.98±33.0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总有效率93.10%,痊愈率67.82%,创面愈合时间(29.31±14.38)d,创面愈合速度(0.09±0.16)cm^2/d;西医组总有效率88.30%,痊愈率69.15%,创面愈合时间(27.74±14.59)d,创面愈合速度(0.06±0.09)cm^2/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症候疗效方面,中医组总有效率96.55%,西医组总有效率86.0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组在改善症候方面(下肢水肿、疼痛、创周肤温、皮肤创周活力、创面脓、创面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明显优于西医组(P<0.05)。(3)安全性方面,祛腐化瘀补虚生肌外治法治疗慢性下肢溃疡是安全的。结论祛腐化瘀补虚生肌外治法与西医常规疗法均可有效治疗慢性下肢溃疡;在改善中医症候疗效及部分中医证候方面,祛腐化瘀补虚生肌外治法明显优于西医组,并且是安全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溃疡 祛腐化瘀 补虚生机 外治法
下载PDF
裸鼠肢体缺血后炎性细胞浸润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大勇 郑巧楠 +3 位作者 袁明殿 陈文娜 谷峰 吕延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1期7665-7670,共6页
背景:有研究表明组织缺血后可发生代偿性血管新生,但缺血后局部炎症反应的变化规律及与血管新生的关系至今尚不明确。目的:观察裸鼠肢体缺血后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用股动脉结扎法建立裸鼠肢体缺血模型,... 背景:有研究表明组织缺血后可发生代偿性血管新生,但缺血后局部炎症反应的变化规律及与血管新生的关系至今尚不明确。目的:观察裸鼠肢体缺血后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用股动脉结扎法建立裸鼠肢体缺血模型,于缺血后3d,1,2,3,4周观察裸鼠肢体缺血状态的改变,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观察缺血组织一般形态学、微血管数量和巨噬细胞浸润的变化,应用Westernblot和RT-PCR检测核因子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与结论:裸鼠肢体缺血程度于造模后一两周最为严重,缺血后的肌肉纤维萎缩、变形,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最高(P<0.01)。微血管数量于缺血后2周时最多(P<0.01)。造模后3d~2周,缺血组织中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部分裸鼠的肢体出现缺血性坏疽,尤以缺血2周时最严重,核因子κB表达增强(P<0.01)。结果提示,核因子κB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因介导的炎症反应是肢体缺血发生后的代偿性变化,刺激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基因表达和短暂的血管新生过程,但由于微血管的生成数量有限,尚不足以代偿肢体缺血坏疽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 动脉 炎性介质 基因表达 核因子ΚB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组织构建
下载PDF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造模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1
19
作者 周晓辉 刘忠德 +3 位作者 朱晓男 吕延伟 杨吉相 尤春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378-379,共2页
采用无 ZT医用胶技术复制 TA O动物模型 ,并与采用 ZT医用胶者进行效果比较。实验动物采用大白鼠 ,设立假手术组、ZT医用胶对照组及非 ZT医用胶手术组。术后取患肢标本进行光镜及透射电镜的检查 ,并对造模成功例数、切口感染及延期愈合... 采用无 ZT医用胶技术复制 TA O动物模型 ,并与采用 ZT医用胶者进行效果比较。实验动物采用大白鼠 ,设立假手术组、ZT医用胶对照组及非 ZT医用胶手术组。术后取患肢标本进行光镜及透射电镜的检查 ,并对造模成功例数、切口感染及延期愈合例数等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造模成功例数 ,ZT组及非 ZT组均与假手术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P<0 .0 0 1 ) ,但前两者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切口感染延期愈合例数 ,假手术组及 ZT组均与非 ZT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P<0 .0 5) ,但前两者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光镜及电镜检查显示非 ZT组的组织损伤小。非 ZT组造模方法成功率高 ,负效应少而轻 ,其科学性、实用性优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ZT医用胶 造模方法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肢体缺血后代偿性血管新生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和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大勇 谷峰 +4 位作者 陈文娜 郑巧楠 马贤德 袁明殿 吕延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61-965,共5页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后代偿性血管新生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和意义。方法股动脉结扎法建立裸鼠肢体缺血模型,分别于术后3天及术后1、2、3、4周观察裸鼠肢体缺血的改变,应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和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缺血肌肉组织形态...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后代偿性血管新生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和意义。方法股动脉结扎法建立裸鼠肢体缺血模型,分别于术后3天及术后1、2、3、4周观察裸鼠肢体缺血的改变,应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和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缺血肌肉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和基因在缺血肌肉中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裸鼠肢体坏疽于术后1~2周最为严重,至术后3~4周时有所改善。缺血后的肌肉纤维萎缩、变形,3~4周时逐渐好转。微血管数于缺血后2周时最多。低氧诱导因子1α和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基因表达于缺血后3天时最为强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基因表达于缺血后1周时达高峰,至缺血后3~4周时,各基因的表达均接近正常对照。结论肢体缺血发生后,低氧诱导因子1α、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介导了短暂的血管新生过程,但微血管的生成数量有限,尚不足以代偿肢体缺血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 动脉 血管新生因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