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前瞻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吕志倩 胡学锋 +1 位作者 魏伟宏 梁少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23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实施同期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的效果。方法 50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表达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同期放化疗组,每组25例。联合组患者采用同期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 目的探讨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实施同期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的效果。方法 50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表达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同期放化疗组,每组25例。联合组患者采用同期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同期放化疗组患者采用同期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肿瘤学指标、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2.0%,高于同期放化疗组的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浆EB病毒脱氧核糖核酸(EBV-DNA)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组(2014.5±417.2)copies/ml低于同期放化疗组的(3148.5±587.3)copies/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损伤、肝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EGFR过表达者)实施同期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可提高近期疗效,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且不增加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鼻咽癌 同期放化疗 尼妥珠单抗 靶向治疗 局部控制 毒副反应
下载PDF
恶性肌上皮瘤2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吕志倩 胡伟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22期2770-2772,共3页
目的探讨肌上皮癌的生物学行为、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恶性肌上皮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4例患者中,腮腺肿瘤8例,上颌窦肿瘤3例,鼻腔肿瘤2例,面颊部肿瘤2例,颌下腺肿瘤2例,乳腺肿瘤2例,头皮、鼻... 目的探讨肌上皮癌的生物学行为、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恶性肌上皮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4例患者中,腮腺肿瘤8例,上颌窦肿瘤3例,鼻腔肿瘤2例,面颊部肿瘤2例,颌下腺肿瘤2例,乳腺肿瘤2例,头皮、鼻咽、上腭、牙龈、舌根各1例。病理诊断采用HE染色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结论肌上皮癌较为罕见,肿瘤生物学行为具有生长迅速、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血行转移率高、治疗后易复发、预后差等特点。该瘤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依赖病理和免疫组化。早期患者治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晚期需行手术、化放疗等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上皮癌 诊断 综合治疗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EBV-D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吕志倩 胡学峰 +2 位作者 黄国森 刘桂超 苏建淳 《中外医疗》 2013年第36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讨研究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血清EBV-DNA的表达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其中200例NP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每3月以及出现复发、转移时检测患者血清EBV-DNA含量,分析EBV-DNA的表... 目的探讨研究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血清EBV-DNA的表达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其中200例NP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每3月以及出现复发、转移时检测患者血清EBV-DNA含量,分析EBV-DNA的表达与NPC预后的关系。结果鼻咽癌患者血清EBV-DNA表达量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性(r=0.568,P<0.05),EBV-DNA表达量随着分期的增加而增加。局控组EBV-DNA阳性率是6.59%(11/167),显著低于复发组的57.14%(12/21)以及转移组的91.67%(11/12);转移组E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复发组。结论鼻咽癌患者血清EBVDNA表达量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性,且与NPC预后密切相关。通过测定NPC患者体内EBV-DNA水平,可以为其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效参考。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V-DNA 临床意义
下载PDF
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吕志倩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1期117-118,共2页
目的对比单纯放疗与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分析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治疗58例局部中晚期鼻咽癌的治疗有效率及3年生存率,并与42例单纯放疗(对照组)相比较。结果综合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9.65%... 目的对比单纯放疗与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分析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治疗58例局部中晚期鼻咽癌的治疗有效率及3年生存率,并与42例单纯放疗(对照组)相比较。结果综合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9.65%和76.19%,3年生存率分别为84.48%和71.4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有望提高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鼻咽癌 放疗 多西紫杉醇
下载PDF
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吕志倩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10期103-104,共2页
目的观察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鼻咽癌患者,将其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同步放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尼妥珠... 目的观察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鼻咽癌患者,将其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同步放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对照组为3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疗效显著,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妥珠单抗 顺铂 同步放化疗 晚期鼻咽癌
下载PDF
激素受体阴性的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化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吕志倩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20期3187-3189,共3页
目的探析激索受体阴性的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激素受体阴性的浸润性乳腺癌行保乳术治疗的79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39)、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析激索受体阴性的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激素受体阴性的浸润性乳腺癌行保乳术治疗的79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39)、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术后放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术后放化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0%,局部复发率为5.0%,远处转移率为5.0%,3年生存率为97.5%,与对照组患者的7.7%、12.8%、20.5%、84.6%相比,除局部复发率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D3^+、CD4^+、CD8^+、NK细胞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激素受体阴性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予以放化疗,可减少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提高生存率,不良反应的增加可耐受,是一种值得临床广泛借鉴与推广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术 化疗 放疗
下载PDF
CT及MRI检查对鼻咽癌颅底及颅内侵犯判断的比较
7
作者 吕志倩 张宁 +2 位作者 潘衍基 谭以昶 李绍恩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19期3387-3387,共1页
关键词 MRI 鼻咽癌 CT
下载PDF
24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析探讨
8
作者 吕志倩 胡学锋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第6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相关因素,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4月—2009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24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4例患者均经...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相关因素,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4月—2009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24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4例患者均经切除活检确诊,其中采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例,采用改良根治术患者18例,随访期间死亡9例,5年总生存率为83.8%,10年总生存率为62.5%。结论:目前,临床治疗男性乳腺癌的理想疗法是采用手术为主,放化疗、内分泌治疗为辅,男性乳腺癌的预后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乳腺癌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调强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口腔黏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梁少强 张宁 +6 位作者 陈露斯 张洋 郑镇和 罗伟军 徐韬 吕志倩 李绍恩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5-510,共6页
目的:研究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对鼻咽癌临床疗效、口腔黏膜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免疫学改变对临床疗效及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1年11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鼻咽放... 目的:研究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对鼻咽癌临床疗效、口腔黏膜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免疫学改变对临床疗效及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1年11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鼻咽放疗1科治疗的200例鼻咽癌患者,两组均先进行常规化学治疗,再进行放射治疗。根据其放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二维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IMRT,随访记录两组5年生存率和复发率,完成放射治疗后参照美国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织(Radiotherapy Oncology Group,RTOG)急性放射性黏膜炎的分级标准对患者口腔黏膜进行评价,并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观察组无区域复发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局部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级、2级、3级、4级口腔黏膜急性反应率分别为8.00%,20.00%,12.00%和7.00%,观察组分别为7.00%,22.00%,15.00%和1.00%,两组患者1级、2级、3级口腔黏膜急性反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4级口腔黏膜急性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CD8+,CD4+/CD8+和CD4+T细胞亚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在鼻咽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在化学治疗的基础上使用IMRT的效果较常规放射治疗更加显著,可相对减少严重的口腔黏膜急性反应(4级),对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调强放射治疗 口腔黏膜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可调充气式鼻咽后装施源器的研制和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宁 卫光宇 +3 位作者 谭以昶 黄泽黎 李绍恩 吕志倩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22-1224,共3页
背景与目的:鼻咽腔内近距离放疗施源器(以下简称施源器)在鼻咽腔内近距离放疗中起重要作用,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我们研制了一种新型施源器。方法:新型施源器用医用乳胶材料制成,在距施源器前端15mm处置一气囊,气囊边缘与管轴相切,紧贴... 背景与目的:鼻咽腔内近距离放疗施源器(以下简称施源器)在鼻咽腔内近距离放疗中起重要作用,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我们研制了一种新型施源器。方法:新型施源器用医用乳胶材料制成,在距施源器前端15mm处置一气囊,气囊边缘与管轴相切,紧贴于管壁一侧,令充气时管轴反向拱形隆起贴近治疗部位。使用时经中鼻道达后壁,通过旋转施源器可调节施源器方向和位置,经注气孔注入空气并固定。治疗前需复核定位证实。结果:共治疗221例鼻咽癌,初治病例中鼻咽肿物消退率92.6%,复发病例鼻咽肿物全部消退,鼻咽前壁或后壁粘膜坏死5例,鼻甲水肿及后鼻道粘连8例。结论:本施源器具有安全可靠,操作方便,患者无痛苦,剂量分布理想,固定性较好等优点。在治疗中出现鼻咽粘膜坏死可能与初期使用时单次剂量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源器 治疗 鼻咽肿物 后壁 坏死 粘膜 消退 相切 结论 方向
下载PDF
TPF、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桂超 胡学锋 +3 位作者 黄国森 吕志倩 苏建淳 闵燕飞 《肿瘤药学》 CAS 2013年第3期204-207,212,共5页
目的观察TPF方案与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63例初诊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TPF方案诱导化疗,31例)和对照组(PF方案诱导化疗,32例),诱导化疗2周期后均行同期放化疗... 目的观察TPF方案与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63例初诊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TPF方案诱导化疗,31例)和对照组(PF方案诱导化疗,32例),诱导化疗2周期后均行同期放化疗,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两组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9),而试验组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0)。结论 TPF方案与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相当,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鼻咽癌 诱导化疗 放射疗法 多西紫杉醇 顺铂 氟尿嘧啶
下载PDF
CCND1基因G870A位点多态性对高危型HPV相关宫颈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梁少强 张宁 +4 位作者 黄荣 蒋军 陈露斯 吕志倩 李绍恩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05-1209,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CND1)基因G870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高危型(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相关宫颈癌患者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经组...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CND1)基因G870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高危型(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相关宫颈癌患者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经组织病理学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ybird capture II,HC-2)确诊的HR-HPV相关宫颈癌患者273例;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RFLP)技术检测CCND1基因G870A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分析其与宫颈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与AA基因型相比,携带GA基因型和GG基因型患者发生局部放疗失败(ORGA=2.74,95%CI 1.37~5.46;ORGG=3.01,95%CI1.42~6.39)和复发转移(ORGA=2.52,95%CI 1.12~5.63;ORGG=3.95,95%CI 1.68~9.26)的风险明显增加,且无复发转移生存期明显缩短(PGA=0.010,PGG=0.045)。结论:CCND1基因G870A位点多态性与HR-HPV相关宫颈癌患者放疗敏感性及复发或转移风险相关,可能是宫颈癌放疗疗效及复发或转移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细胞周期蛋白D1 单核苷酸多态性 人乳头瘤病毒 放疗敏感性
下载PDF
^(99)mTc-DTPA断层显像在全脑放疗血脑屏障通透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蒋军 魏伟宏 +5 位作者 冯彦林 周育超 罗伟军 袁建伟 张国仪 吕志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9-330,333,共3页
目的研究脑转移瘤全脑放疗中血脑屏障变化规律,为全脑放疗过程中化疗的介入时机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对接受6MVX射线全脑外照射的20例脑转移瘤患者,在放射治疗前、放射治疗20Gy、40Gy及放射治疗结束后2周采用99mTc-DTPA核素进行脑断层显... 目的研究脑转移瘤全脑放疗中血脑屏障变化规律,为全脑放疗过程中化疗的介入时机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对接受6MVX射线全脑外照射的20例脑转移瘤患者,在放射治疗前、放射治疗20Gy、40Gy及放射治疗结束后2周采用99mTc-DTPA核素进行脑断层显像,选择一帧显示肿瘤最好的横断层像,于肿瘤区(T)、对侧正常脑组织区(N)以及颅骨周围软组织外本底区(B)设置相同的感兴趣区,采集各区的放射性计数,分别计算放疗前、放疗20Gy、40Gy及放疗结束后2周时病灶、受到照射的正常脑组织部位的计数与本底区域计数的比值。结果放疗前20例患者其30个脑转移瘤的比值T/B和N/B分别为(142.2±51.1),(82.6±42.3);放疗20Gy时其比值分别为(260.3±121.5),(150.7±72.5);放疗40Gy时其比值分别为(251.6±118.3),(161.8±68.4);放疗结束后2周其比值分别为(250.3±117.2),(158.6±73.5)。20Gy组、40Gy组及放疗结束后2周组分别与放疗前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0Gy组、40Gy组及放疗结束后2周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线具有降低血脑屏障功能的作用,照射20~40Gy及放疗结束后2周内其通透性明显增加,故20~40Gy及放疗结束后2周内均可成为化疗介入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脑肿瘤 放射治疗 发射型计算机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门诊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0
14
作者 何少丽 张莉 +2 位作者 魏伟宏 吕志倩 李佩叶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24期2247-2249,共3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门诊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前(2017年1-6月)我院收治的125例门诊放疗患者;与2018年1-6月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的患者136例,由1名医生与1名护士组成一个医护小组...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门诊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前(2017年1-6月)我院收治的125例门诊放疗患者;与2018年1-6月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的患者136例,由1名医生与1名护士组成一个医护小组共同管理一组患者。通过定期随诊、电话沟通、分组微信群等方式,全程跟进患者的检查、治疗、护理,了解疾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及配合居家护理现状。比较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前后两组门诊放疗患者健康教育实施率、治疗期间的随诊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后,患者健康教育实施率、治疗期间的随诊率及患者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门诊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及治疗过程的观察随访,确保患者放疗过程顺利完成,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肿瘤放射治疗 医护一体化 护理管理
下载PDF
不同放射剂量放疗对预防食道癌食道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兆滔 吕志倩 +1 位作者 崔西玉 张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12-1314,共3页
目的评价食管内支架置入联合不同放射剂量放疗对预防支架再狭窄的临床可行性和疗效。方法75例晚期食管癌行食道支架置入术患者,比较对照组、大剂量放疗组(60 Gy/6周)、小剂量放疗组(46 Gy/4.5周)患者的支架再狭窄率和生存率、并发症发... 目的评价食管内支架置入联合不同放射剂量放疗对预防支架再狭窄的临床可行性和疗效。方法75例晚期食管癌行食道支架置入术患者,比较对照组、大剂量放疗组(60 Gy/6周)、小剂量放疗组(46 Gy/4.5周)患者的支架再狭窄率和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放疗组的支架再狭窄率低于对照组,但大剂量放疗组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小剂量放疗组(P<0.05)。3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联合小剂量放射治疗能降低食管癌患者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率,且能减少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 食道癌 食道支架 狭窄
下载PDF
环保型BT生物组织透明剂替代二甲苯在病理组织透明中的应用及比较 被引量:6
16
作者 罗小平 赖均鹏 +1 位作者 吕志倩 李广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03-904,共2页
临床送检的病理组织标本经病理医师取材后,需要进行固定、脱水、透明、浸蜡等处理才能制作石蜡切片,透明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石蜡制片的质量。二甲苯是病理组织透明最常用的试剂,但二甲苯具有毒性,不利于病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环境... 临床送检的病理组织标本经病理医师取材后,需要进行固定、脱水、透明、浸蜡等处理才能制作石蜡切片,透明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石蜡制片的质量。二甲苯是病理组织透明最常用的试剂,但二甲苯具有毒性,不利于病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环境保护。我们使用环保型BT生物组织透明剂替代有毒的二甲苯应用于病理组织透明,制作病理切片,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生物组织透明剂 二甲苯 组织透明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胡学锋 黄国森 +3 位作者 闵燕飞 吕志倩 刘桂超 苏建淳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第6期706-708,共3页
目的评估术前口服卡培他滨(希罗达)与放疗联合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局部进展期(T3/T4)低位直肠腺癌(距肛缘≤9 cm)患者51例,术前给予口服卡培他滨(希罗达)并联合放疗。放疗结束后休息3~4周,按TME原则进... 目的评估术前口服卡培他滨(希罗达)与放疗联合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局部进展期(T3/T4)低位直肠腺癌(距肛缘≤9 cm)患者51例,术前给予口服卡培他滨(希罗达)并联合放疗。放疗结束后休息3~4周,按TME原则进行手术。结果 3例患者临床完全消退(cCR),占5.88%,未行手术;其余48例患者均行根治性切除术(RO),实际保肛率90.20%(46/51),10例术后病理检查未见肿瘤细胞,为病理消退(pCR),总消退率为25.49%(13/51)。肿瘤降期41例,占80.39%。5年无病生存率为70.59%,总生存率为80.39%。放化疗过程中出现3、4级不良反应5例,无疾病进展、手术死亡者。结论术前口服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是有效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 低位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远期疗效
下载PDF
中药辅助治疗老年鼻咽癌放疗副反应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吕志倩 《北方药学》 2015年第12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辅助治疗老年鼻咽癌放疗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行单纯根治性放疗的76例老年鼻咽癌患者,将38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对症处理加中药辅助治疗放疗副反应;另外38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对症处理... 目的:探讨中药辅助治疗老年鼻咽癌放疗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行单纯根治性放疗的76例老年鼻咽癌患者,将38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对症处理加中药辅助治疗放疗副反应;另外38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对症处理治疗放疗副反应,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劳动力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比较两组白细胞下降、唇角干裂、呕吐状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鼻咽癌采用中药辅助治疗放疗副反应有一定疗效,能够提升其放疗期间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副反应 中药治疗 鼻咽癌
下载PDF
不同止呕药物在鼻咽癌患者化疗中的疗效比较
19
作者 吕志倩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66-67,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止呕药物在鼻咽癌患者化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其中73例,分为治疗A组(n=37,采用盐酸帕洛诺司琼止吐)和治疗B组(n=36,采用盐酸昂丹司琼止吐),两组患者均予以相同方案化疗,对... 目的比较不同止呕药物在鼻咽癌患者化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其中73例,分为治疗A组(n=37,采用盐酸帕洛诺司琼止吐)和治疗B组(n=36,采用盐酸昂丹司琼止吐),两组患者均予以相同方案化疗,对两组止吐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治疗A组止呕总有效率94.6%明显高于治疗B组75.0%,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同治疗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9%进行比较,组间数值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盐酸昂丹司琼止呕效果比较,盐酸帕洛诺司琼止呕时效长,效果好,安全性高,可将其作为理想长效止呕药物在临床进行使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疗效比较 止呕药物
下载PDF
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期化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残留病灶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桂超 胡学锋 +4 位作者 黄国森 吕志倩 邹育超 苏建淳 闵燕飞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年第8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期化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残留病灶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32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有残留病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试验组15例,对照组术后行调强放疗,试验组行术后调强放疗的同时口服替莫唑...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期化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残留病灶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32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有残留病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试验组15例,对照组术后行调强放疗,试验组行术后调强放疗的同时口服替莫唑胺化疗(75mg·m-2·d-1),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3.3%(11/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3.5%(4/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两组毒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期化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残留病灶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调强适形放疗 替莫唑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