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行动者网络的乡村转型及其空间生产研究——以凤和空港小镇为例
被引量:
15
1
作者
吕慧妮
杨忍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0-139,共10页
本文基于“网络结构—作用因子”互补视角综合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与空间生产理论,采用半结构访谈法,以广州市凤和空港小镇为典型案例,深度分析乡村转型的具体过程与逻辑内涵,并证实了空间生产的运作机制与行动者网络构建过程的内在关联...
本文基于“网络结构—作用因子”互补视角综合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与空间生产理论,采用半结构访谈法,以广州市凤和空港小镇为典型案例,深度分析乡村转型的具体过程与逻辑内涵,并证实了空间生产的运作机制与行动者网络构建过程的内在关联性。研究表明,凤和空港小镇通过创建文旅型美丽乡村构建了行动者网络,政府、企业、游客、村民等异质行动者互构空间,使原来的空心村、贫困村转型为现代商业社区;空港小镇的乡村转型本质上是将传统村落社群“生产”为都市消费空间的空间商品化过程,以资本、权力、消费文化为主导的空间生产过程,在多方关系交织与话语建构下表现为错综复杂的社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转型
空间重构
行动主体
空间生产
原文传递
区位因素影响下高铁站区产业结构特征——基于POI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
22
2
作者
王少剑
莫惠敏
+2 位作者
吕慧妮
许佩瑶
殷海晴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16-2031,共16页
高铁站被视为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型空间,研究其周边产业结构对指导高铁站区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了全国范围内9个不同区位、不同等级的高铁站为研究对象,以高铁站周边3000 m范围内10类产业的POI信息作为研究数据,通过Ripley’...
高铁站被视为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型空间,研究其周边产业结构对指导高铁站区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了全国范围内9个不同区位、不同等级的高铁站为研究对象,以高铁站周边3000 m范围内10类产业的POI信息作为研究数据,通过Ripley’s K函数、核密度估计和产业指数等方法探索不同区位下高铁站区的产业结构特征。研究发现:(1)当高铁站的等级规模相同时,高铁站距离城市中心越远,站区内产业POI总数一般就越少。其中,购物服务、餐饮服务、生活服务和公司企业4类产业的POI数量显著高于其他产业。(2)所有高铁站区的产业在1500 m的观测距离内均呈现出显著的集聚分布特征。其中,中心站产业集聚程度的变化较为平缓,城区站产业集聚程度最高,变化幅度也更大,而新城站的规律特征不明显。(3)中心站的产业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高铁站周边0~2500 m的范围内,城区站的产业集聚现象在500~2500 m范围内较为明显,而新城站的产业集聚区域则集中在0~1500 m、2000~3000 m的范围以内。(4)基本服务产业和衍生服务产业主要集中于内圈层和中间圈层,相关服务产业则主要分布在中间圈层和外圈层,各圈层内产业复合特征明显,且高铁站越远离城市中心,其对产业的辐射作用越弱,产业衰减趋势也越明显。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未来高铁站区的产业开发更应关注土地开发集约化和产业发展复合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站区
区位因素
POI数据
产业结构
合理开发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行动者网络的乡村转型及其空间生产研究——以凤和空港小镇为例
被引量:
15
1
作者
吕慧妮
杨忍
机构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土地研究中心
出处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0-139,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177,42171193)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20B0202010002)
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山大学青年拔尖科研人才培育项目(22lgqb13)。
文摘
本文基于“网络结构—作用因子”互补视角综合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与空间生产理论,采用半结构访谈法,以广州市凤和空港小镇为典型案例,深度分析乡村转型的具体过程与逻辑内涵,并证实了空间生产的运作机制与行动者网络构建过程的内在关联性。研究表明,凤和空港小镇通过创建文旅型美丽乡村构建了行动者网络,政府、企业、游客、村民等异质行动者互构空间,使原来的空心村、贫困村转型为现代商业社区;空港小镇的乡村转型本质上是将传统村落社群“生产”为都市消费空间的空间商品化过程,以资本、权力、消费文化为主导的空间生产过程,在多方关系交织与话语建构下表现为错综复杂的社会效应。
关键词
乡村转型
空间重构
行动主体
空间生产
Keywords
rural transformation
spacial reconstruction
actors
space production
分类号
F323.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区位因素影响下高铁站区产业结构特征——基于POI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
22
2
作者
王少剑
莫惠敏
吕慧妮
许佩瑶
殷海晴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出处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16-2031,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111)
广东省特支计划
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项目(201806010187)。
文摘
高铁站被视为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型空间,研究其周边产业结构对指导高铁站区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了全国范围内9个不同区位、不同等级的高铁站为研究对象,以高铁站周边3000 m范围内10类产业的POI信息作为研究数据,通过Ripley’s K函数、核密度估计和产业指数等方法探索不同区位下高铁站区的产业结构特征。研究发现:(1)当高铁站的等级规模相同时,高铁站距离城市中心越远,站区内产业POI总数一般就越少。其中,购物服务、餐饮服务、生活服务和公司企业4类产业的POI数量显著高于其他产业。(2)所有高铁站区的产业在1500 m的观测距离内均呈现出显著的集聚分布特征。其中,中心站产业集聚程度的变化较为平缓,城区站产业集聚程度最高,变化幅度也更大,而新城站的规律特征不明显。(3)中心站的产业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高铁站周边0~2500 m的范围内,城区站的产业集聚现象在500~2500 m范围内较为明显,而新城站的产业集聚区域则集中在0~1500 m、2000~3000 m的范围以内。(4)基本服务产业和衍生服务产业主要集中于内圈层和中间圈层,相关服务产业则主要分布在中间圈层和外圈层,各圈层内产业复合特征明显,且高铁站越远离城市中心,其对产业的辐射作用越弱,产业衰减趋势也越明显。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未来高铁站区的产业开发更应关注土地开发集约化和产业发展复合化。
关键词
高铁站区
区位因素
POI数据
产业结构
合理开发
Keywords
HSR station area
location
POI data
industrial structure
rational exploitation
分类号
F121.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行动者网络的乡村转型及其空间生产研究——以凤和空港小镇为例
吕慧妮
杨忍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5
原文传递
2
区位因素影响下高铁站区产业结构特征——基于POI数据的实证分析
王少剑
莫惠敏
吕慧妮
许佩瑶
殷海晴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