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明代京畿道的设置与运作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吕成震
《古代文明》
CSSCI
2021年第1期101-109,M0006,共10页
京畿道乃明代御史之差职,设置始于宣宗初年对御史刷卷制度的恢复和整顿。京畿道御史的差派初无定期,亦多有停搁,自成化九年定为三年一差后,该职的派遣逐渐稳定。京畿道专管照刷在京诸司文卷,刷卷流程大致包括点派御史、坐衙刷卷、都察...
京畿道乃明代御史之差职,设置始于宣宗初年对御史刷卷制度的恢复和整顿。京畿道御史的差派初无定期,亦多有停搁,自成化九年定为三年一差后,该职的派遣逐渐稳定。京畿道专管照刷在京诸司文卷,刷卷流程大致包括点派御史、坐衙刷卷、都察院覆核与照磨官磨勘等环节。京畿道位居御史“大差之首”,其选任与迁转皆异于他差。明中期以后,京畿道并未随着地方刷卷的兼差化而裁并,仍然保持着专差的特点。京畿道的设置使得明代刷卷制度及在京衙门的监督体系更为完善,但是其职能受到权贵势力、政治风气、官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失去了“察奸弊、正违错”的作用,而以文书为中心的监察方式在运作过程中往往脱离实际,非但无益于实政,反而影响了御史本职的行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京畿道
御史
刷卷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秦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2
作者
张弘
吕成震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31-35,92,共5页
在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秦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颇具特色。秦代较高的社会经济水平、保民思想的发展、政治制度的完善与水陆交通的拓展,为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社会基础。社会救济、养老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多轨并...
在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秦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颇具特色。秦代较高的社会经济水平、保民思想的发展、政治制度的完善与水陆交通的拓展,为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社会基础。社会救济、养老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多轨并行与实施,使秦代社会保障体系初具规模,渐趋完善。政府在秦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程序化、法律化,确保了社会保障的执行力度和成效。然而,道德虽已成为维系秦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因素,但秦代社会保障中的等级差别,加之政府对民众自身保障能力的忽视与破坏,却使社会保障具有的维护社会安定等功能难以正常发挥,甚至丧失殆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代
社会保障
体系
构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父子”到“君臣”:明太祖义子现象与明初政治秩序的构建
3
作者
吕成震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7-105,共9页
明太祖朱元璋在开国之际广收义子,赐名改姓,与之结成拟制父子关系。朱元璋通过义子节制诸将、出镇地方,将军队置于拟家庭化的构建之中,缓解了乱世中“部下多易于去就”的内部信任危机。但随着朱元璋集团由地方势力向君主政权的转变,义...
明太祖朱元璋在开国之际广收义子,赐名改姓,与之结成拟制父子关系。朱元璋通过义子节制诸将、出镇地方,将军队置于拟家庭化的构建之中,缓解了乱世中“部下多易于去就”的内部信任危机。但随着朱元璋集团由地方势力向君主政权的转变,义子关系已不适用于皇权政治。洪武元年前后,朱元璋在推行“正纲纪、明上下”礼法秩序的同时,逐渐命义子复姓归宗,双方关系由“父子”变为“君臣”。在明初政治秩序的设计中,复姓后诸义子的政治身份逐渐转变为普通武臣和勋臣贵族。随后,朱元璋又分封诸王,代替义子出镇地方、控制军队。由此,朱元璋完成了对复姓后义子身份的重塑,以及对义子原有政治权力的重新分配。义子是考察朱元璋从起兵到建立王朝过程中权力结构建立与转变的重要视角,也是研究明初政治秩序的一个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太祖
义子关系
拟家庭化
君臣
政治秩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分设到兼管:明代都察院十三道的运作体制及其演变
4
作者
吕成震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9-61,共13页
在明初国家政治体制变革的过程中,都察院通过按省分道的方式,加强了对地方监察机构的统属关系。十三道与地方布政司一一对应,垂直管辖所属地方刑名等事务,并带管在京及直隶府州等衙门。都察院十三道在复核地方案件以及直接审理在京案件...
在明初国家政治体制变革的过程中,都察院通过按省分道的方式,加强了对地方监察机构的统属关系。十三道与地方布政司一一对应,垂直管辖所属地方刑名等事务,并带管在京及直隶府州等衙门。都察院十三道在复核地方案件以及直接审理在京案件的一般运作中,皆按照告人之名籍分道处置,而在参与重大案件会审时则另有专司负责。随着都察院审理案件的减少以及御史差职的渐重,御史一人兼管数道成为普遍现象。万历时期,朝廷规定以河南等六位掌道兼管十三道,将兼管现象彻底制度化。十三道从分设到兼管的制度演变,体现出“道”这一机构逐渐从地方事务的直接管理者转变为朝政决策的协助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都察院
十三道
在道御史
掌道御史
原文传递
题名
明代京畿道的设置与运作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吕成震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古代文明》
CSSCI
2021年第1期101-109,M0006,共10页
文摘
京畿道乃明代御史之差职,设置始于宣宗初年对御史刷卷制度的恢复和整顿。京畿道御史的差派初无定期,亦多有停搁,自成化九年定为三年一差后,该职的派遣逐渐稳定。京畿道专管照刷在京诸司文卷,刷卷流程大致包括点派御史、坐衙刷卷、都察院覆核与照磨官磨勘等环节。京畿道位居御史“大差之首”,其选任与迁转皆异于他差。明中期以后,京畿道并未随着地方刷卷的兼差化而裁并,仍然保持着专差的特点。京畿道的设置使得明代刷卷制度及在京衙门的监督体系更为完善,但是其职能受到权贵势力、政治风气、官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失去了“察奸弊、正违错”的作用,而以文书为中心的监察方式在运作过程中往往脱离实际,非但无益于实政,反而影响了御史本职的行使。
关键词
明代
京畿道
御史
刷卷制度
Keywords
Ming Dynasty
Jingji Dao
Censors
document inspection
分类号
D691.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秦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2
作者
张弘
吕成震
机构
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
出处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31-35,92,共5页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古代图书市场与儒家文化传播研究"(11BLSJ01)
文摘
在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秦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颇具特色。秦代较高的社会经济水平、保民思想的发展、政治制度的完善与水陆交通的拓展,为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社会基础。社会救济、养老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多轨并行与实施,使秦代社会保障体系初具规模,渐趋完善。政府在秦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程序化、法律化,确保了社会保障的执行力度和成效。然而,道德虽已成为维系秦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因素,但秦代社会保障中的等级差别,加之政府对民众自身保障能力的忽视与破坏,却使社会保障具有的维护社会安定等功能难以正常发挥,甚至丧失殆尽。
关键词
秦代
社会保障
体系
构建
分类号
K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C97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父子”到“君臣”:明太祖义子现象与明初政治秩序的构建
3
作者
吕成震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7-105,共9页
文摘
明太祖朱元璋在开国之际广收义子,赐名改姓,与之结成拟制父子关系。朱元璋通过义子节制诸将、出镇地方,将军队置于拟家庭化的构建之中,缓解了乱世中“部下多易于去就”的内部信任危机。但随着朱元璋集团由地方势力向君主政权的转变,义子关系已不适用于皇权政治。洪武元年前后,朱元璋在推行“正纲纪、明上下”礼法秩序的同时,逐渐命义子复姓归宗,双方关系由“父子”变为“君臣”。在明初政治秩序的设计中,复姓后诸义子的政治身份逐渐转变为普通武臣和勋臣贵族。随后,朱元璋又分封诸王,代替义子出镇地方、控制军队。由此,朱元璋完成了对复姓后义子身份的重塑,以及对义子原有政治权力的重新分配。义子是考察朱元璋从起兵到建立王朝过程中权力结构建立与转变的重要视角,也是研究明初政治秩序的一个着眼点。
关键词
明太祖
义子关系
拟家庭化
君臣
政治秩序
Keywords
Ming Taizu
relationship of father and adopted sons
quasi-family
emperor and minister
political order
分类号
K28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分设到兼管:明代都察院十三道的运作体制及其演变
4
作者
吕成震
机构
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9-61,共13页
文摘
在明初国家政治体制变革的过程中,都察院通过按省分道的方式,加强了对地方监察机构的统属关系。十三道与地方布政司一一对应,垂直管辖所属地方刑名等事务,并带管在京及直隶府州等衙门。都察院十三道在复核地方案件以及直接审理在京案件的一般运作中,皆按照告人之名籍分道处置,而在参与重大案件会审时则另有专司负责。随着都察院审理案件的减少以及御史差职的渐重,御史一人兼管数道成为普遍现象。万历时期,朝廷规定以河南等六位掌道兼管十三道,将兼管现象彻底制度化。十三道从分设到兼管的制度演变,体现出“道”这一机构逐渐从地方事务的直接管理者转变为朝政决策的协助者。
关键词
明代
都察院
十三道
在道御史
掌道御史
Keywords
Ming Dynasty
Censorate
Thirteen Circuits
Censors in the Circuits
Chief Censor in the Circuit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明代京畿道的设置与运作研究
吕成震
《古代文明》
CSSCI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略论秦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张弘
吕成震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父子”到“君臣”:明太祖义子现象与明初政治秩序的构建
吕成震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分设到兼管:明代都察院十三道的运作体制及其演变
吕成震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