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恩替卡韦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患者序贯联合艾米替诺福韦治疗的效果研究
1
作者 向文耀 李仕雄 吕日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5-20,共6页
目的 探讨在恩替卡韦(ETV)治疗后出现低病毒血症(LLV)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采取序贯联合艾米替诺福韦(TMF)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月在贵港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经ETV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期间HBV ... 目的 探讨在恩替卡韦(ETV)治疗后出现低病毒血症(LLV)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采取序贯联合艾米替诺福韦(TMF)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月在贵港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经ETV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期间HBV DNA水平,将患者分为完全病毒学应答组(64例)和LLV组(136例),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根据LLV组抗病毒治疗方案,分为3组:续用ETV为对照组(40例)、换用TMF为序贯组(45例)、ETV联合TMF为联合组(51例),持续治疗48周。比较3组治疗48周时HBV DNA转阴率、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和肝硬度测定值(LSM)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完全病毒学应答组HBeAg阳性率、HBV DNA、PLT、LSM、ALT、AST均低于LLV组(P <0.05)。治疗24周后,完全病毒学应答组Cr、AST、HBeAg阳性率、HBV DNA、PLT均低于LLV组(P <0.05)。治疗48周后,联合组Cr低于对照组和序贯组(P <0.05),HBsAg高于对照组和序贯组(P <0.05);序贯组ALT、AST均低于对照组(P <0.05);序贯组和联合组HBeAg转阴率、HBV DNA转阴率、PLT均高于对照组(P <0.05),LSM低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序贯组、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序贯或联合TMF治疗能更有效地提高ETV治疗后LLV患者完全病毒学应答率,并改善患者肝肾功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低病毒血症 恩替卡韦 艾米替诺福韦 肝功能
下载PDF
医院丙肝微消除模式的建立与应用成效
2
作者 陆彦盟 李仕雄 +3 位作者 向文耀 蒙梦兰 黄少美 吕日英 《现代医院》 2024年第4期651-653,共3页
目的建立医院丙肝微消除模式并分析其在丙肝防治工作中的应用成效。方法以广西贵港市某三甲医院为例,通过部门分工、协调合作、能力建设多方面构建丙肝微消除模式,分析项目实施前(2021年)、项目实施后(2022年)两组抗-HCV筛查率、HCV RN... 目的建立医院丙肝微消除模式并分析其在丙肝防治工作中的应用成效。方法以广西贵港市某三甲医院为例,通过部门分工、协调合作、能力建设多方面构建丙肝微消除模式,分析项目实施前(2021年)、项目实施后(2022年)两组抗-HCV筛查率、HCV RNA检测率、DAA治疗率、丙肝治愈人数的变化。结果2022年与2021年相比,抗-HCV筛查率由78.8%上升到81.2%,HCV RNA检测率由75.1%上升到97.8%,DAA治疗率由19.4%上升到57.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肝治愈人数由61人上升到231人,成效明显。结论在医院建立丙肝微消除模式可显著提高抗-HCV筛查率、HCV RNA检测率、DAA治疗率,促进更多丙肝患者的治愈,有助于加快中国丙肝消除战略的进程,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丙肝 微消除 应用成效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的生存时间及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吕日英 李健龙 +6 位作者 覃雄林 朱宇佳 覃琼芬 付少萍 李仕雄 许超宇 江波 《中国药业》 CAS 2016年第3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生存时间、治疗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贵港地区各抗病毒治疗点收治的3 10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式对患者抗病毒治疗后...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生存时间、治疗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贵港地区各抗病毒治疗点收治的3 10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式对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生存期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影响HAART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 3 100例患者中,146例确诊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进行中医治疗,占4.71%;56.00%患者体重下降,35.81%患者持续发热;19.37%患者带状疱疹;11.58%患者持续腹泻;7.50%患者吞咽困难。190例死亡,占6.13%;76例停药,占2.45%;527例失访,占17.00%;2 307例继续治疗,占74.42%。通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开始时CD_4^+T细胞水平数、入治时出现机会性感染种类数、平均每月漏服药物次数等为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HAART治疗艾滋病效果理想,治疗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监测患者CD_4^+T变化以及机会性感染情况,同时治疗过程中应加强药物教育,动态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 生存时间 影响因素 疗效
下载PDF
重型肝炎预后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预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4
作者 吕日英 李仕雄 +2 位作者 吴继周 朱宇佳 付少萍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789-792,共4页
目的研究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建立预后判断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收治的145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建立预后模型。用独立的临床肝病资料... 目的研究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建立预后判断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收治的145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建立预后模型。用独立的临床肝病资料进行验证,评判模型判断能力。结果 145名患者中好转54例,死亡91例,病死率62.8%(94/14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性脑病、腹水、肌酐、血氨、凝血酶原活动度是独立危险因素。对构建的预后判断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研究发现:模型预测的灵敏度为92.0%,特异度为88.0%,总正确率为90.0%。结论肝性脑病、腹水、肌酐、血氨、凝血酶原活动度作为独立的危险因素可用于预后判断模型的构建。本研究构建的预后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重型肝炎患者的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病毒性 预后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广西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吕日英 李健龙 +3 位作者 覃雄林 朱宇佳 覃琼芬 付少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826-2829,共4页
目的:研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HIV感染和艾滋病(AIDS)患者的治疗效果和HAART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时间。方法:收集3 100例HIV感染和AIDS患者接受HAART治疗12个月,每月用流式细胞仪Multi SET绝对计数法检测患者CD4+T细胞水平,b ... 目的:研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HIV感染和艾滋病(AIDS)患者的治疗效果和HAART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时间。方法:收集3 100例HIV感染和AIDS患者接受HAART治疗12个月,每月用流式细胞仪Multi SET绝对计数法检测患者CD4+T细胞水平,b DNA法(检测范围1.60 log^6.10 log RNA拷贝/m L)检测血浆HIV-1病毒载量1次,并对患者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结果:治疗后12个月CD4+T细胞计数平均升高430×106/L(P<0.01)。病毒载量于治疗后8个月全部降至可测水平(1.70 log拷贝/m L)以下,平均下降45 log拷贝/m L。结论:艾滋病患者经HAART治疗后有极为显著的效果,且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生存率与相关文献比较有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治疗效果 生存时间
下载PDF
CAP与血清透明质酸、血清 IV 胶原、III型前胶原肽的相关性及其联合诊断NAFLD的临床价值
6
作者 向文耀 李仕雄 +1 位作者 陆彦盟 吕日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0091-0094,共4页
分析瞬时弹性成像技术下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指标与受控衰减参数(CAP)的相关性及其联合诊断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收治的NAFLD患者为观察组,另以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分析瞬时弹性成像技术下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指标与受控衰减参数(CAP)的相关性及其联合诊断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收治的NAFLD患者为观察组,另以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选例时间及选例数分别为: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200例。将所有受检者HA、PCⅢ、Ⅳ-C指标进行检测。对不同组别的肝纤维化指数(HA、PCⅢ及IV- C)与CAP值的关系进行统计、比较。可按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CAP与HA、PCⅢ、Ⅳ-C指标联合诊断NAFLD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比对。结果 观察组临床指标中CAP及、HA、PCⅢ、Ⅳ-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较高;三组NAFLD患者(轻度、中度、重度)CAP及HA、PCⅢ、Ⅳ-C呈逐渐升高趋势;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HA、PCⅢ、Ⅳ-C与CAP值均为正相关;CAP联合HA、PCⅢ、Ⅳ-C诊断的AUC值、敏感度、特异度与单项其他方式诊断相比,更高,纳入统计学中分析,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NAFLD患者的各项指标中,HA、PCⅢ、Ⅳ-C与CAP值均为正相关,且HA、PCⅢ、Ⅳ-C指标联合CAP检测的诊断价值更高,在临床中,可根据以上各项指标变化,对病情轻重进行判断,并对患者的治疗后的预后情况进行评价,进而为临床上治疗NAFLD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临床指标 受控衰减参数
下载PDF
影响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吕日英 吴继周 李仕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113-3115,共3页
目的:研究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45例重型肝炎患者的39项临床指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这些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45例患者中好转54例,死亡91例,病死率62.76%(91/1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重型肝... 目的:研究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45例重型肝炎患者的39项临床指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这些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45例患者中好转54例,死亡91例,病死率62.76%(91/1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重型肝炎患者预后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肝性脑病(OR=16.27,95%CI:3.52~74.90)、腹水(OR=7.00,95%CI:2.12~23.10)、肌酐(OR=1.02,95%CI:1.01~1.03)、血氨(OR=1.02,95%CI:1.00~1.03)、凝血酶原活动度(OR=0.56,95%CI:0.47~0.65)。结论:肝性脑病、腹水、肌酐、血氨、凝血酶原活动度是重型肝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预后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重型肝炎患者并发肝肾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7
8
作者 吕日英 吴继周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542-544,共3页
目的探索重型肝炎患者并肝肾综合征(HRS)的危险因素,以便进行早期干预。方法回顾性收集145例重型肝炎患者的资料,对患者的生化指标和并发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重型肝炎并发HRS的发生率为28.3%(41/145)。多因... 目的探索重型肝炎患者并肝肾综合征(HRS)的危险因素,以便进行早期干预。方法回顾性收集145例重型肝炎患者的资料,对患者的生化指标和并发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重型肝炎并发HRS的发生率为28.3%(41/1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主要因素为:腹水(OR=9.02,95%CI:1.30~62.79)、血清尿素氮(OR=1.52,95%CI:1.13~2.07)、血清肌酐(OR=1.12,95%CI:1.09~1.16)、血氨(OR=1.05,95%CI:1.03~1.08)。结论重型肝炎并发HRS的患病率较高,积极预防腹水的发生,动态监测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及血氨是预防HRS发生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肝肾综合征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重型肝炎并发症与预后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吕日英 吴继周 李仕雄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1196-1197,共2页
目的观察重型肝炎患者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45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好转组54例和死亡组91例,比较两组在并发症上的差异。结果好转组并发症发生率64.8%(35/54),低于死亡组为100.0%(91/91),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观察重型肝炎患者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45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好转组54例和死亡组91例,比较两组在并发症上的差异。结果好转组并发症发生率64.8%(35/54),低于死亡组为100.0%(9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的并发症数目明显多于好转组(P<0.05)。腹水、电解质紊乱、原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好转组低于死亡组(P<0.05)。结论有无并发症、并发症的数量和种类是重型肝炎预后的危险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乙肝的中医疗法及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初治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日英 梁世寅 +1 位作者 朱宇佳 许超宇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S1期8-9,共2页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初治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初治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89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入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联合用药组(简称联合组)和阿德福韦酯组(简称ADV组),分别接受拉...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初治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初治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89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入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联合用药组(简称联合组)和阿德福韦酯组(简称ADV组),分别接受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和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48周的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4、12、24、48周的HBV DNA阴转率和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ADV组,治疗24周的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以及HBeAg阴转率均显著高于ADV组,治疗48周的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以及HBsAg血清学转换率均显著高于ADV组。两组患者治疗前HBV DNA水平无显著差异,联合组患者治疗后4、12、24、48周的HBV DNA水平均显著高于ADV组。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Child A级患者比例均显著升高,Child B级患者比例均显著降低,联合组患者Child C级患者比例显著降低,ADV组患者治疗前后Child C级患者比例无显著差异。组间比较发现联合组治疗后Child A级患者比例显著高于ADV组,Child C级患者比例显著低于ADV组。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且未发现病毒学突破、变异或反弹的病例。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初治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疗效优于阿德福韦酯单用,可以显著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且耐药率低,患者依从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乙肝 肝硬化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在艾滋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吕日英 李国坚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5年第9期887-890,共4页
目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是临床治疗、控制艾滋病最为有效的方法,该类药物自用于艾滋病治疗以来,艾滋病病死率大幅降低,有效改善了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在艾滋病治疗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文就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在艾滋病治疗... 目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是临床治疗、控制艾滋病最为有效的方法,该类药物自用于艾滋病治疗以来,艾滋病病死率大幅降低,有效改善了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在艾滋病治疗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文就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在艾滋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仕雄 朱宇佳 +2 位作者 许超宇 吕日英 江波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701-702,704,共3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单独口服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37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两组疗程均48...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单独口服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37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两组疗程均4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24周、48周的HBV-DNA载量变化、ALT复常率、HBV-DNA、HBe Ag阴转率、HBe Ag/抗HBe转换率。结果两组HBV-DNA载量随着时间延长而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48周时治疗组ALT复常率、HBV-DNA及HBe Ag阴转率、HBe Ag/抗HBe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下降及发热、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但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恩替卡韦 高病毒载量
下载PDF
广西地区HIV/AIDS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与机会性感染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超宇 张宇锋 +4 位作者 朱宇佳 覃琼芬 吕日英 李仕雄 江波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858-860,共3页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TLC)与机会性感染的关系,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治疗及一级预防、二级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390例HIV/AIDS患者的淋巴细胞及出现的机会性感染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TLC)与机会性感染的关系,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治疗及一级预防、二级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390例HIV/AIDS患者的淋巴细胞及出现的机会性感染进行分析。按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分为TLC>1300个/μl(G1)与TLC≤1300个/μl(G2)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390例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总感染率为90.7%,主要的机会性感染是口腔念珠菌感染(54.1%)、细菌性肺炎(44.9%)、肺结核(36.7%)、皮肤感染(28.7%)、感染性腹泻(23.6%)。G2组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为98.1%,高于G1组患者(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总淋巴细胞计数的下降,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机率增高。结论 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高,总淋巴细胞计数是HIV/AIDS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AIDS患者 机会性感染 总淋巴细胞计数
下载PDF
马尔尼菲蓝状菌病预后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仕雄 许超宇 +1 位作者 吕日英 陈茂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603-2606,共4页
目的研究影响马尔尼菲蓝状菌病(talaromycosis marneffei,TSM)预后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后判断模型。方法对121例临床诊断TSM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成好转组与恶化组。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筛选出预后危险因素,建立... 目的研究影响马尔尼菲蓝状菌病(talaromycosis marneffei,TSM)预后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后判断模型。方法对121例临床诊断TSM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成好转组与恶化组。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筛选出预后危险因素,建立预后模型,用独立的临床资料进行验证,评判模型判断能力。结果121例TSM患者中好转84例,恶化37例,好转率69.4%(84/12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流感染、血小板计数自然对数值(lnPLT)、用药疗程、尿素(UREA)、年龄是影响TS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所建立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评价:模型预测的准确率为91.07%,敏感性为88.24%,特异性为92.31%。结论血流感染、lnPLT、用药疗程、UREA、年龄为影响TS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建立预后判断模型。本研究建立的预后判断模型对TSM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蓝状菌病 预后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预后模型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肺炎广西重症病例的诊疗经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俊宇 +23 位作者 罗杰峰 张剑锋 冯基花 秦小超 李伟雄 吕日英 吕光宇 卢炳丰 王晓源 韦庆 柳广南 曾东礼 覃涛 蒋志雄 林峰 林艳荣 盛正和 李季 谢周华 雷美英 郁缪宇 彭瑜 温汉春 郑晓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342-346,F0003,共6页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处于严峻时期,COVID-19重型及危重型病例救治是当前首要任务。广西医学救援协会牵头组织区内9家医院20余名专家,基于丰富临床救治经验,组织编撰完成COVID-19重症病例诊疗经验与建议,从COVID-1...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处于严峻时期,COVID-19重型及危重型病例救治是当前首要任务。广西医学救援协会牵头组织区内9家医院20余名专家,基于丰富临床救治经验,组织编撰完成COVID-19重症病例诊疗经验与建议,从COVID-19广西流行病学特征、患者肺部影像学动态变化、炎症反应失控与病情变化及预后相关性、重症病例ECMO选择时机及操作、抗病毒治疗联合免疫调节治疗临床经验、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建议、广西壮医瑶医特色施治以及心理干预和疏导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对临床防治COVID-19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病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体外膜氧合(ECMO) 瑶医脐疗法 心理干预
下载PDF
复方新诺明在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芮超 吕日英 《大众科技》 2016年第7期91-93,125,共4页
艾滋病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这种疾病不仅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艾滋病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的特点,机会性感染是艾滋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复方新诺明治疗... 艾滋病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这种疾病不仅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艾滋病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的特点,机会性感染是艾滋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复方新诺明治疗和预防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机会性感染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复方新诺明 预防和治疗
下载PDF
抗病毒治疗病毒学失败的HIV感染/AIDS患者基因型耐药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17
作者 吕日英 许超宇 +2 位作者 付少萍 李仕雄 江波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238-1242,共5页
目的 调查抗病毒治疗病毒学失败的HIV感染/AIDS患者基因型耐药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并发生病毒学失败的311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和随访资料,并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采用Logistic回... 目的 调查抗病毒治疗病毒学失败的HIV感染/AIDS患者基因型耐药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并发生病毒学失败的311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和随访资料,并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发生基因型耐药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167例(53.7%)患者发生基因型耐药。基线年龄、婚姻状态、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基线病毒载量水平、依从性、治疗方案、治疗时间、基线临床分期、治疗前症状数量及机会性感染种数均是抗病毒治疗病毒学失败的HIV感染/AIDS患者发生基因型耐药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抗病毒治疗后病毒学失败的HIV感染/AIDS患者的基因型耐药发生率较高,且基因型耐药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病毒学失败 基因型耐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营养支持治疗对成人艾滋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勇英 吴登强 +3 位作者 覃琼芬 吕日英 黄春梅 李秋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1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对改善成人艾滋病(AIDS)患者营养不良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成人AIDS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宣教;观察组在常规营养宣教基础上开展针对性营养支持。比较两组干预后营养状...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对改善成人艾滋病(AIDS)患者营养不良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成人AIDS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宣教;观察组在常规营养宣教基础上开展针对性营养支持。比较两组干预后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体重、白蛋白、皮褶厚度、血红蛋白、胆固醇及CD4细胞等营养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病毒治疗时间>60 d的比例低于对照组,而30~60 d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营养支持能改善成人AIDS患者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AIDS 营养支持 营养状况
下载PDF
家庭关怀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效果
19
作者 吴勇英 吴登强 +1 位作者 覃琼芬 吕日英 《中国民康医学》 2019年第20期141-143,共3页
目的:观察家庭关怀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2例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家庭... 目的:观察家庭关怀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2例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家庭关怀。两组均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后用药依从性及护理前后生命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关怀应用于HIV/AIDS患者护理中,可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家庭关怀 依从性 生命质量
下载PDF
重型肝炎并发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吕日英 吴继周 李仕雄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12期1847-1849,共3页
目的分析重型肝炎并发肝性脑病(HE)的发病率,研究重型肝炎伴HE患者与单纯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液生化指标,探讨重型肝炎并发HE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因重型肝炎住院的145例患者... 目的分析重型肝炎并发肝性脑病(HE)的发病率,研究重型肝炎伴HE患者与单纯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液生化指标,探讨重型肝炎并发HE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因重型肝炎住院的145例患者。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HE,将研究对象分成重型肝炎伴HE(HE组,52例)和单纯重型肝炎组(非HE组,9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肝肾综合征等其他并发症患病率和血液生化指标,并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重型肝炎并发HE的患病率为35.9%(52/1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主要因素为:国际标准化比值(INR)(OR=1.57,95%CI:1.04~2.44)、血氨(OR=1.03,95%CI:1.02~1.04)。结论重型肝炎并发HE的患病率较高,国际标准化比值和血氨是影响重型肝炎并发HE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肝性脑病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