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联合^(125)I粒子治疗口腔颌面部腺样囊性癌的疗效与相关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聪 刘树铭 +5 位作者 郑磊 黄明伟 石妍 吕晓鸣 张建国 张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回顾总结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应用手术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口腔颌面部腺样囊性癌的疗效,并分析相关预后因素。方法:75例原发性口腔颌面部腺样囊性癌患者,行原发灶扩大切除或部分切除,经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目的:回顾总结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应用手术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口腔颌面部腺样囊性癌的疗效,并分析相关预后因素。方法:75例原发性口腔颌面部腺样囊性癌患者,行原发灶扩大切除或部分切除,经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制定放射性粒子植入计划,于术中或术后植入放射性粒子,处方剂量60~120Gy。患者定期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肿瘤控制及生存情况,并应用Cox回归分析对其相关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75例患者3年、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0. 0%、78. 8%,T1~T2患者分别为92. 2%、82. 0%,T3~T4患者均为82. 6%。无瘤生存率为3年74. 9%、5年54. 3%。总生存率3年、5年分别为86. 0%、79. 6%,其中T1~T2患者均为91. 3%,T3~T4患者分别为73. 9%、59. 7%。3年、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4. 4%、76. 7%,其中T1~T2患者分别为83. 4%、79. 6%,T3~T4患者分别为86. 0%、67. 8%。通过COX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年龄是影响患者局部控制的预后因素,肿瘤分期及肿瘤部位为影响患者生存率的预后因素。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作为口腔颌面部腺样囊性癌术后辅助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高龄者易出现局部复发,肿瘤分期高及肿瘤位于鼻腔、鼻窦者生存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 口腔肿瘤 近距离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预后
下载PDF
单纯放射性粒子治疗后的头颈部腺源性癌远处转移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威 郑磊 +5 位作者 刘树铭 黄明伟 石妍 吕晓鸣 张杰 张建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7-550,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纯125I粒子治疗后头颈部腺源性癌远处转移的一般规律。方法:2002年至2010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头颈部腺源性癌患者43例,因全身或局部因素不能进行手术切除,行单纯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肿瘤部位... 目的:探讨单纯125I粒子治疗后头颈部腺源性癌远处转移的一般规律。方法:2002年至2010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头颈部腺源性癌患者43例,因全身或局部因素不能进行手术切除,行单纯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肿瘤部位包括腮腺、颅底颞下窝、舌、上颌、咽旁、口底、颌下、唇。术后随访观察,统计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远处转移情况。结果:远处转移率为53.5%(23/43);转移发生时间为5~96个月,平均时间(27.0±23.7)个月,中位时间21个月;肺为最常见转移部位(16/23,69.6%);远处转移常见病理类型为腺样囊性癌(14/23,60.9%)和非特异性腺癌(7/23,30.4%)。最终死亡26例,其中18例因转移而死亡,占所有死亡患者的69.2%(18/26)。27例获得了肿瘤完全消退(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12例消退大于50%(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2例消退小于50%,2例无效,有效率(CR+PR)为90.7%。3年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分别为60.1%和82.6%,5年分别为53.4%和56.0%。结论:对于手术禁忌或无法切除的头颈部腺源性癌,单纯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可以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但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远处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肺为最常见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涎腺肿瘤 肿瘤转移 近距离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疗在颅底腺源性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许宁 郑磊 +5 位作者 张杰 黄明伟 刘树铭 吕晓鸣 石妍 张建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8-801,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侵犯颅底区的腺源性恶性肿瘤的初步疗效,并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纳入患者24例,肿瘤病理学类型包括腺样囊性癌、腺泡细胞癌、多形性腺瘤恶变、黏液表皮样癌、腺癌、肌上皮癌。侵犯部... 目的:评价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侵犯颅底区的腺源性恶性肿瘤的初步疗效,并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纳入患者24例,肿瘤病理学类型包括腺样囊性癌、腺泡细胞癌、多形性腺瘤恶变、黏液表皮样癌、腺癌、肌上皮癌。侵犯部位包括前颅底、中颅底、侧颅底3个区域中的1个或多个,采用^(125)I放射性粒子,以1~1.5 cm间距、CT、个体化导板以及术中导航系统或联合引导布放粒子,处方剂量60~160 Gy。治疗后定期复查随访,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统计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评价治疗的安全性,并分析年龄、病理学类型、侵犯部位、肿瘤最大径及有无放疗史是否为预后相关因素。结果:随访时间3~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7个月,无失访,总生存率41.7%,局部复发率25.0%,远处转移率37.5%,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9%、67%、24%;出现4级放疗反应者2例;有局部复发者生存率低于无复发者(P=0.047),有、无远处转移者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649),肿瘤最大径为预后相关因素(OR=0.106)。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肿瘤组织间植入治疗颅底腺源性恶性肿瘤微创、安全有效,预后与局部复发及肿瘤最大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性粒子 近距离放疗 颅底区 腺源性恶性肿瘤
下载PDF
经手术联合^(125)I粒子治疗唾液腺癌远处转移规律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威 郑磊 +5 位作者 刘树铭 黄明伟 石妍 吕晓鸣 张杰 张建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4-508,共5页
目的:探讨唾液腺癌经手术联合125I粒子治疗后远处转移的一般规律及影响远处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选取2001年10月至2010年3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经手术联合125I粒子治疗的唾液腺癌患者197例,总结远处转移的发生特点,应用单因素... 目的:探讨唾液腺癌经手术联合125I粒子治疗后远处转移的一般规律及影响远处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选取2001年10月至2010年3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经手术联合125I粒子治疗的唾液腺癌患者197例,总结远处转移的发生特点,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影响远处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远处转移率为14.2%(28/197),常见部位是肺(25/28,89.3%),其次是骨(5/28,17.9%)和肝(4/28,14.3%);诊断至远处转移的时间为5~168个月,平均时间(44.2±45.8)个月,中位时间64个月;远处转移至死亡的时间为0~54个月,平均时间(9.7±13.4)个月,中位时间12个月。3年局部区域控制率和生存率分别为90.8%,87.8%;5年分别为84.0%,81.0%。单因素分析局部区域控制情况(F=26.997,P<0.01)和组织学分型(F=1.592,P<0.01)是唾液腺癌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而性别、年龄、原发部位、T分期、术后淋巴结是否阳性、肿瘤切缘及面神经侵犯情况,与唾液腺癌远处转移无显著关系;多因素分析局部区域控制情况(F=29.332,P<0.01)是影响唾液腺癌远处转移的主要因素。结论:手术联合125I粒子治疗唾液腺癌,局部控制率高,延长远处转移的发生时间,局部区域控制情况是影响唾液腺癌远处转移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肿瘤转移 近距离治疗 碘放射性同位素
下载PDF
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外放疗后复发唾液腺癌 被引量:2
5
作者 于焕斌 伍文杰 +3 位作者 吕晓鸣 石妍 郑磊 张建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9-923,共5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外放疗后复发唾液腺癌的临床应用与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43例接受外放疗或手术联合外放疗后头颈部唾液腺癌复发患者,按照头颈部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方案(每天1次,每次1.8~2.0 Gy,每周照... 目的:探讨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外放疗后复发唾液腺癌的临床应用与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43例接受外放疗或手术联合外放疗后头颈部唾液腺癌复发患者,按照头颈部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方案(每天1次,每次1.8~2.0 Gy,每周照射5 d)计算本组患者既往累积放射治疗剂量:7例患者50 Gy以下,26例患者50~60 Gy,4例患者60~70 Gy,6例患者80 Gy以上(80~120 Gy)。患者末次外放疗至局部复发时间间隔为4~204个月,中位时间间隔为48个月。43例患者中,25例单纯行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18例行手术切除后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近距离治疗的处方剂量为100~140 Gy。术后随访观察,统计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评价毒副反应。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2.5~149.0个月),其中,腺样囊性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2.5~112.0个月),黏液表皮样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5~149个月)。1、3和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6.5%、48.8%和42.7%,生存率分别为88.0%、56.7%和45.8%,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8.3%、45.4%和38.1%。单纯粒子近距离治疗组与手术切除后粒子近距离治疗组在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放疗反应Ⅰ/Ⅱ级2例,Ⅲ级及以上3例;晚期放疗反应Ⅰ/Ⅱ级8例,Ⅲ级及以上3例;Ⅲ级及以上放疗反应发生率为7%。结论: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为治疗外放疗后复发唾液腺癌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在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的前提下提高了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肿瘤复发 局部 近距离放疗
下载PDF
血管化髂骨瓣重建下颌骨有牙区缺损时髂骨嵴不同朝向的优缺点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宗燕 康一帆 +3 位作者 吕晓鸣 张雷 单小峰 蔡志刚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34-438,共5页
目的 :通过比较髂骨嵴不同朝向重建下颌骨缺损后的对称性和是否符合种植牙治疗标准,分析血管化髂骨瓣重建下颌骨有牙区缺损时髂骨嵴不同朝向的优缺点。方法:回顾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行髂骨瓣重建下颌骨缺损的患者... 目的 :通过比较髂骨嵴不同朝向重建下颌骨缺损后的对称性和是否符合种植牙治疗标准,分析血管化髂骨瓣重建下颌骨有牙区缺损时髂骨嵴不同朝向的优缺点。方法:回顾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行髂骨瓣重建下颌骨缺损的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术后CT资料,根据髂骨嵴的朝向分为髂骨嵴朝向牙槽突组和髂骨嵴朝向下颌骨下缘组。CT影像资料导入Proplan软件,测量2组髂骨重建后的对称性;导入Simplant软件,测量髂骨骨块长度,相对于患侧上颌1、3、6牙3个位点对应的髂骨高度、牙槽突侧骨宽度以及颌间距离。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患者纳入研究,每组各15例,平均年龄37.7岁。LC缺损类型在颏孔点下缘位置朝向牙槽突组非对称率(4.9%)显著小于朝向下颌骨下缘组(18.2%,P<0.05)。朝向牙槽突组和朝向下颌骨下缘的骨长度分别为(49.43±4.17)mm、(52.25±3.79)mm(P=0.102)。相对于患侧上颌1、3、6位点的牙槽突侧髂骨骨宽度朝向牙槽突组分别为(11.40±0.63)、(12.15±0.46)、(13.15±0.62)mm,均显著大于朝向下颌骨下缘组的(7.93±0.55)、(8.97±0.34)、(8.70±0.49)mm(P<0.05);相对于上颌6位点的髂骨骨高度在朝向牙槽突组为(29.80±1.17)mm,显著大于朝向下颌骨下缘组的(25.42±1.17)mm(P<0.05)。相对于上颌6位点的颌间距离,朝向牙槽突组为(10.89±1.07)mm,显著小于朝向下颌骨下缘组的(14.33±0.76)mm(P<0.05)。结论:在血管化髂骨瓣修复重建下颌骨有牙区缺损时,髂骨嵴朝向牙槽突侧较髂骨嵴朝向下颌骨下缘侧有更好的对称性,更充足的牙槽嵴宽度及更合适的颌间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骨嵴 下颌骨缺损 对称性 颌骨重建 颌间距离
下载PDF
经口内吻合股骨内侧髁骨瓣修复上颌骨缺损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鹏 伍文杰 +1 位作者 吕晓鸣 郑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1-683,共3页
上颌骨缺损影响患者的美观与功能,缺损修复方式多样。本文报道1例经口内吻合股骨内侧髁骨瓣修复上颌骨缺损病例,介绍股骨内侧髁骨瓣的特点及口内吻合的优点。
关键词 上颌骨缺损 股骨内侧髁骨瓣 口内吻合
下载PDF
南疆棉纺高支纱不能出口的关键在哪里
8
作者 吕晓鸣 邵永年 《新疆纺织》 2000年第4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新疆 南疆地区 棉花 高支纱 出口 质量 可纺性能
下载PDF
用长绒棉纺特细支纱的一点体会
9
作者 吕晓鸣 《新疆纺织》 2000年第4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新疆 长绒棉 特细支纱 纺纱 质量 品种
下载PDF
对机采棉应用分析
10
作者 吕晓鸣 邵永年 《新疆纺织》 2000年第4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新疆 棉花生产 机采棉技术 应用
下载PDF
在改革中调整职工利益结构
11
作者 邵永年 吕晓鸣 《新疆纺织》 2000年第4期9-10,共2页
关键词 新疆 纺织企业 结构调整 职工利益 企业管理
下载PDF
浅谈薪酬支付的几点认识
12
作者 邵永年 吕晓鸣 《新疆纺织》 2000年第4期62-63,61,共3页
关键词 企业 薪酬支付 中国 分配制度 激励机制
下载PDF
外科医生主导的3D打印截骨导板在下颌骨肿瘤切除中的应用
13
作者 刘泽钊 钟奕伟 +4 位作者 吕晓鸣 张杰 黄明伟 刘树铭 郑磊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89-194,共6页
目的介绍由外科医生设计、商业公司打印的3D打印截骨导板在下颌骨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经验,评价其精准性及优缺点。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由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同一手术团队完成截骨导板设计及手术的下颌骨良性肿瘤及瘤样病... 目的介绍由外科医生设计、商业公司打印的3D打印截骨导板在下颌骨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经验,评价其精准性及优缺点。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由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同一手术团队完成截骨导板设计及手术的下颌骨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28例,记录截骨导板设计时间、治疗延迟时间(患者首次确诊到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时间),并通过将术后两周内的颌骨模型与术前设计相拟合,评估截骨平面角度和颊、舌侧标志点间的偏差,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另选取同期未使用手术导板的下颌骨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23例作为传统组,记录治疗延迟时间,以及双侧髁顶点间偏差和双侧下颌角点间偏差,与导板组进行比较。结果导板组28例患者均在3D打印截骨导板的辅助下完成了肿瘤切除,截骨平面的颊侧偏差为2.12±1.06 mm、舌侧偏差为2.27±1.05mm,角度偏差为4.80±4.22°,导板长度、手术部位对导板的精准性无明显影响(P>0.05)。手术导板设计时间为43.9±34.5小时,导板组治疗延迟时间为25.1±20.7日;传统组治疗延迟时间为23.0±18.7日,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板组的双侧髁顶点间偏差为1.80±1.30 mm,传统组的双侧髁顶点间偏差为2.80±1.39 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外科医生主导设计手术导板有助于缩短导板的制备时间,精准还原术前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手术导板 下颌骨 数字化
原文传递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放疗在儿童口腔颌面-头颈部肉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赵丹 郑磊 +5 位作者 吕晓鸣 黄明伟 石妍 马晓莉 闫杰 张建国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研究^125I放射性粒子在儿童口腔-头颈部软组织肉瘤综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初步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5年7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共24例儿童口腔颌面-头颈部软组织肉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病理类型、性别、年龄、肿物... 目的研究^125I放射性粒子在儿童口腔-头颈部软组织肉瘤综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初步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5年7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共24例儿童口腔颌面-头颈部软组织肉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病理类型、性别、年龄、肿物位置、大小、治疗方式、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疗效等,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24例儿童口腔.头颈部软组织肉瘤患者中,包括横纹肌肉瘤18例,尤文肉瘤2例,纤维肉瘤2例,滑膜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简称恶纤组)各1例。随访观察9—48个月,1例颞部横纹肌肉瘤患儿观察至12个月发生颅底区进展,2例横纹肌肉瘤患儿局部控制,全身进展,余患儿肿瘤完全消退,随访期内未见复发,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1年及3年局部控制率均为94.1%,1年及3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87.4%及77.7%。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疗在提高儿童口腔颌面一头颈部软组织肉瘤的局部控制率及患儿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备微创、精确、毒副作用小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同位素 肉瘤 头颈部肿瘤 口腔肿瘤 近距离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手术联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下颌下腺腺源性恶性肿瘤 被引量:5
15
作者 吕晓鸣 石妍 +4 位作者 刘树铭 黄明伟 郑磊 张杰 张建国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05-507,556,共4页
目的 对手术联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下颌下腺腺源性恶性肿瘤进行临床初步研究。方法 选取2005年12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的下颌下腺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行肿物及下颌下腺切除,临床及影像学检查... 目的 对手术联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下颌下腺腺源性恶性肿瘤进行临床初步研究。方法 选取2005年12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的下颌下腺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行肿物及下颌下腺切除,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未见淋巴结转移,未行扩大切除术或颈部淋巴结清除术。手术后结合手术前CT检查所见、肿瘤位置、大小及手术后病理学分型确定靶区,处方剂量90~110 Gy。全麻下按治疗计划将 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靶区。术后定期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计算局部-颈部控制率和远处转移率、生存率。结果 32例患者植入 125Ⅰ放射性粒子1 394颗,人均43颗,术后验证D90和V100均满足治疗需要,周围重要器官如舌、颌骨、脊髓均在耐受剂量以内。随访15~126个月,平均随访64个月,5例局部复发,5例远处转移,4例死亡。3年和5年的局部-颈部控制率分别为93.1%和87.9%,总生存率分别为93.3%和84.5%。未发现张口受限、放射性龋齿、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等并发症。结论 下颌下腺腺源性恶性肿瘤行手术切除肿物及下颌下腺,术后联合 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临床疗效良好,并发症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Ⅰ粒子植入 下颌下腺 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下颌下腺转位在下颌骨3期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安金刚 吕晓鸣 贾宽宽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1-446,共6页
目的总结重建钛板联合下颌下腺转位或重建钛板联合颏下岛状瓣嵌合下颌下腺治疗下颌骨3期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目的总结重建钛板联合下颌下腺转位或重建钛板联合颏下岛状瓣嵌合下颌下腺治疗下颌骨3期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下颌骨3期MRONJ患者。患者采用重建钛板联合下颌下腺转位治疗,组织缺损范围较大者需联合颏下岛状瓣嵌合下颌下腺,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术后2周和复查时口内外切口是否愈合,以及并发症(钛板折断)的发生情况,并计算患者的黏膜初期愈合率(术后2周,黏膜愈合的病例数÷总病例数×100%)。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0例患者,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64.6±8.9)岁;其中重建钛板联合下颌下腺转位患者33例,重建钛板联合颏下岛状瓣嵌合下颌下腺患者7例。患者骨缺损长度为(4.5±1.4)cm(2.1~8.0 cm),术后随访3个月至6年,90%(36/40)的患者黏膜初期愈合,10%(4/40)的患者出现钛板折断。结论对3期下颌骨MRONJ患者,重建钛板联合下颌下腺转位或重建钛板联合颏下岛状瓣嵌合下颌下腺治疗的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 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 重建钛板 下颌下腺 颏下岛状瓣
原文传递
数字化外科技术在^(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深部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国昊 黄明伟 +4 位作者 郑磊 吕晓鸣 伍文杰 张益 张建国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探索和评价数字化外科技术用于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深部肿瘤的精确性、适形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12例行^(125)I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放疗的头颈深部肿瘤患者。治疗前基于CT图像设计插植针和粒子位置。根据治疗计划... 目的探索和评价数字化外科技术用于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深部肿瘤的精确性、适形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12例行^(125)I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放疗的头颈深部肿瘤患者。治疗前基于CT图像设计插植针和粒子位置。根据治疗计划构建数字化定位模型将计划的插植针位置精准导入至手术导航系统,并根据患者面部外形轮廓和插植针位置方向设计打印个体化穿刺引导模板。术中在导航引导下进行模板核准就位,在导航系统的可视化针道、实时插植针位置和模板导向孔共同引导下进行插植针穿刺和放射性粒子植入。CT检查验证插植针与粒子的位置,并计算实际靶区剂量分布,观察术中及术后是否出现血肿、疼痛、感染、穿刺点不愈合、肿瘤细胞种植等不良反应。结果12例患者均在数字化外科技术引导下完成插植针穿刺和放射性粒子植入,实时可视化引导效果佳,插植针、粒子与治疗计划中的位置、数目相符,空间分布均匀。术后剂量验证D90范围为83.7~131.0 Gy,平均107.5 Gy;V100范围为89.6%~99.3%,平均94.6%;V150范围为40.2%~58.9%,平均47.8%。术中术后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数字化外科技术,将手术导航系统与3D打印个体化穿刺引导模板结合共同引导插植针穿刺和^(125)I粒子植入,提高了近距离放疗的精确性和适形性,在头颈部近距离放疗特别是深部解剖结构复杂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放疗 头颈部肿瘤 导航 3D打印 个体化穿刺引导模板
原文传递
^(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腮腺复发性腺样囊性癌的靶区设计及剂量学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董霜 刘树铭 +5 位作者 张杰 郑磊 石妍 吕晓鸣 俞光岩 张建国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72-677,共6页
目的分析^(125)I放射性粒子单纯植入治疗腮腺区复发性腺样囊性癌的靶区设计方法及剂量学参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收治的行单纯^(125)I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植入治疗的25例复发性腮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靶... 目的分析^(125)I放射性粒子单纯植入治疗腮腺区复发性腺样囊性癌的靶区设计方法及剂量学参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收治的行单纯^(125)I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植入治疗的25例复发性腮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靶区设计及剂量学参数。术前结合腺样囊性癌病理学特点对不同复发部位设计靶区范围,处方剂量为100~120 Gy,术后验证靶区范围与剂量学参数。随访统计局部控制情况及放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25例患者复发部位分别为腮腺浅叶区10例,腮腺深叶区7例,颅底区及乳突颌后区复发各4例。中位植入粒子数量为59颗,粒子活度18.5~25.9 MBq,植入后验证所有患者均实现植入前靶区设计范围,D_(90)、V_(100)、V_(150)等剂量学参数与植入前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1.5%和61.5%,不同部位的局部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腮腺区复发性腺样囊性癌,通过结合病理学特点及复发部位优化靶区设计,合理准确应用达到剂量学参数,可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性粒子 腮腺腺样囊性癌 剂量学
原文传递
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唾液腺腺源性癌局部区域失败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宝莎娜 王威 +4 位作者 吕晓鸣 石妍 郑磊 张杰 张建国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 总结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唾液腺腺源性癌局部与区域治疗失败的发生规律,分析影响其局部与区域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按照病例纳入标准,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12年8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经放射性125I... 目的 总结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唾液腺腺源性癌局部与区域治疗失败的发生规律,分析影响其局部与区域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按照病例纳入标准,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12年8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经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的唾液腺腺源性癌患者,并对影响局部区域控制的因素(年龄、性别、病理学分型、原发或复发、TNM分期、部位、放疗史、治疗情况、周缘剂量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的唾液癌患者449例,局部与区域治疗失败共94例,其中局部病理区域均治疗失败者6例,单独局部治疗失败者77例,单独区域治疗失败者11例。局部与区域治疗失败率为20.9%,局部区域治疗失败的复发时间为1.2-117.6个月,平均复发时间是16.2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放疗、周缘剂量是经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唾液腺癌的局部区域失败的保护因素(OR=0.458、0.297、0.982,P〈0.05);年龄、分期是经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唾液腺癌的局部区域失败的危险因素(OR=1.250、1.483,P〈0.05)。结论 经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的唾液癌患者,有20.9%局部区域治疗失败率。手术、放疗、周缘剂量是保护因素,年龄、分期是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区域治疗失败 125I粒子 唾液腺癌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复发性腮腺癌2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晨 刘树铭 +5 位作者 石妍 黄明伟 郑磊 吕晓鸣 张杰 张建国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47-450,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疗在腮腺区复发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3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经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的24例复发腮腺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 目的探讨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疗在腮腺区复发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3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经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的24例复发腮腺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临床Ⅳ期。定期随访,观察并分析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24例复发肿瘤患者,随访时间4至59个月。6例局部控制失败,10例患者死亡。患者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4.8%和39.3%,1年、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4.8%和31.5%,1年、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2.0%和69.4%。无3级以上放射性损伤。结论单纯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复发腮腺恶性肿瘤患者,为可选治疗方式,局部控制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恶性肿瘤 复发癌 ^125I粒子 近距离放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