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卷积神经网络在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梁晨 马英凯 +1 位作者 秦勇 吕松岑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61-64,共4页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可以防止胫骨前后脱位,在旋转过程中为膝关节提供稳定性[1],是膝关节中最脆弱的韧带之一,也是高强度体育活动中最常见的损伤结构之一。ACL损伤后,由于血供不足,自愈能力较差[2],可诱发膝关...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可以防止胫骨前后脱位,在旋转过程中为膝关节提供稳定性[1],是膝关节中最脆弱的韧带之一,也是高强度体育活动中最常见的损伤结构之一。ACL损伤后,由于血供不足,自愈能力较差[2],可诱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以及额外的半月板和软骨撕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卷积神经网络 自愈能力 半月板 脱位
下载PDF
P2X7受体在骨科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程实 梁晨 +2 位作者 马英凯 吕松岑 闫景龙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3年第1期52-57,共6页
P2X7受体属于嘌呤能受体,是P2X受体家族的成员,位于细胞表面的一种三聚体配体门控阳离子通道[1]。目前已经证实在很多细胞类型表面都有表达,包括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白细胞、红细胞、骨细胞、皮肤细胞,甚至各种恶性肿瘤细胞。同... P2X7受体属于嘌呤能受体,是P2X受体家族的成员,位于细胞表面的一种三聚体配体门控阳离子通道[1]。目前已经证实在很多细胞类型表面都有表达,包括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白细胞、红细胞、骨细胞、皮肤细胞,甚至各种恶性肿瘤细胞。同时,P2X7受体存在很多亚型。在人体中,P2X7受体变异大约有10种蛋白剪切体变化亚型;P2X7受体从A到J;P2X7受体A是保留完整长度的受体。P2X7受体B、E、G、J缺乏C末端结构[2]。该受体的配体是ATP,介导Na^(+)、K^(+)离子内流和Ca^(2+)阳离子外流的快速通过[3]。激活的P2X7受体还可以使其在细胞表面的孔隙扩大,允许非选择性的最大900Da的有机亲水性阳离子通过;带阳性电荷的胆碱基和荧光染料,例如乙啶基[4-5]。但是,这一功能不是P2X7受体独有的作用,P2X受体家族里其他成员也有类似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7受体 骨科疾病 造血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皮肤细胞 嘌呤能受体 细胞表面 P2X受体
下载PDF
腹部带蒂皮瓣设计改进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天新 吕松岑 +3 位作者 关德宏 韩竹 李贵东 夏双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 探讨传统腹部带蒂皮瓣切取后 ,皮瓣供区创面的闭合方法。 方法 按设计切取下腹带蒂皮瓣(供移位皮瓣 )后 ,以皮瓣蒂左右为起点分别以弧线向两侧延长切口至髂前上棘 ,通过分离形成可向移位皮瓣供区创面移动的对侧和同侧腹壁皮瓣 ... 目的 探讨传统腹部带蒂皮瓣切取后 ,皮瓣供区创面的闭合方法。 方法 按设计切取下腹带蒂皮瓣(供移位皮瓣 )后 ,以皮瓣蒂左右为起点分别以弧线向两侧延长切口至髂前上棘 ,通过分离形成可向移位皮瓣供区创面移动的对侧和同侧腹壁皮瓣 (供覆盖腹壁创面皮瓣 ) ,通过此皮瓣向相对应方向推移 ,闭合供移位皮瓣创面。 1998年 9月~2 0 0 3年 9月临床应用 12例 ,男 5例 ,女 7例。急诊手术 4例 ,择期手术 8例。病程 2 8~ 6 2 d。皮肤缺损为 7cm× 11cm~12 cm× 13cm。 结果 经皮瓣设计改进 12例 ,均一期闭合移位皮瓣供区创面 ,12例皮瓣全部成活。 1例覆盖腹壁创面皮瓣 (皮瓣对侧 )尖端坏死 ,范围 1.5 cm× 2 .0 cm,经换药后痊愈 ,其余供覆盖创面皮瓣均 期愈合。 结论 应用改进设计的腹部带蒂皮瓣 ,可免除较大皮瓣创面的植皮手术 ,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皮瓣 创面 临床应用 腹部 腹壁 移位 闭合 坏死 移动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半水硫酸钙为可注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薛震 牛丽媛 +2 位作者 安刚 郭亚山 吕松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60-1164,共5页
背景:前期实验采用仿生学原理制备了可注射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半水硫酸钙复合材料,但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相容性还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半水硫酸钙作为注射型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将... 背景:前期实验采用仿生学原理制备了可注射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半水硫酸钙复合材料,但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相容性还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半水硫酸钙作为注射型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将第3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可注射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半水硫酸钙支架复合培养,作为实验组;以单纯接种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生长与增殖。将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半水硫酸钙支架埋植在家兔背部肌袋内,埋植后2,4,6,8周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与结论:实验组细胞生长、增殖良好,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支架埋植后2周,材料周围有中等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巨细胞浸润,可见小血管与纤维母细胞增生,材料已被炎性细胞分割、围绕散碎;埋植后4周,可见少量淋巴细胞、纤维母细胞聚集,炎症反应进一步消退,肌纤维排列、形态正常;埋植后6周,材料周围炎症反应轻微,组织水肿不明显;埋植后8周,炎症反应基本消退,材料基本降解完成,肌纤维形态基本正常。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半水硫酸钙复合物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可作为注射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半水硫酸钙 组织工程 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生物相容性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应用髋关节镜髓芯减压并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8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徐军 田军 +4 位作者 许超蕊 郑伟卓 吕松岑 陶树清 陶天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5-517,共3页
目的:髋关节镜检查清理、髓芯减压已应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观察髓芯减压术并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①试验对象:选择2004-12/2006-12本科应用髋关节镜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的股骨头... 目的:髋关节镜检查清理、髓芯减压已应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观察髓芯减压术并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①试验对象:选择2004-12/2006-12本科应用髋关节镜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38例(48髋)。男性28例,女性10例,年龄34~57岁。纳入标准:根据临床症状、体征、CT及MRI诊断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所有患者经谈话后自愿接受髋关节镜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前Ficat分期Ⅰ期25髋,Ⅱ期13髋。②试验方法及评估: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术前及术后关节功能进行评估,优:>80分,良:>60分,可:>40分。同时X射线观察患髋的术后恢复情况及有无并发症。结果:38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后随访10~30个月,平均20个月。①术后80分以上(优)31例,60分以上(良)5例,40分以上(可)2例,平均(90.1±3.6)分,优良率达94.7%,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所有患者疼痛消失,行走正常,髓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或接近正常,X射线片示股骨头轮廓清晰,囊性变消失,骨密度均匀,关节间隙正常。无感染和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髋关节镜下清理、髓芯减压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损伤小、简便、准确、有效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关节镜 髓芯减压 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移植
下载PDF
可注射式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桡骨骨缺损 被引量:6
6
作者 薛震 牛丽媛 +2 位作者 安刚 郭亚山 吕松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8-383,共6页
背景:前期实验构建的可注射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半水硫酸钙三维复合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目的:评估可注射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半水硫酸钙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在18只新西兰白兔双侧桡... 背景:前期实验构建的可注射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半水硫酸钙三维复合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目的:评估可注射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半水硫酸钙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在18只新西兰白兔双侧桡骨中段建立长10 mm的节段性缺损,将注射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半水硫酸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材料植入一侧骨缺损,作为实验组;另一侧植入单纯羟基磷灰石材料,作为对照组,于植入第4,8,12周末分别行大体、X射线检查与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植入第12周末,实验组骨缺损完全修复,桡骨形状基本恢复到术前形态,可见由两断端向中间有少许的骨髓腔再通,缺损区影像与正常骨组织已无区别,可见大量新生板层骨组织,哈佛氏系统形成,原缺损区被新生板层骨组织填充,骨组织相互连续,骨髓腔相通;对照组骨缺损未完全愈合,有部分骨皮质缺损,骨密度影略低于正常骨组织,部分骨髓腔再通,可见少量板层样骨组织形成,纤维组织填充。结果表明可注射式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半水硫酸钙人工骨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纳米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半水硫酸钙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缺损
下载PDF
SOD配合物对过量摄氟大鼠肝肾损害保护作用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管考鹏 王志成 +6 位作者 富德 廖展如 王彤 闫景龙 关德宏 吕松岑 吴莹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23-325,共3页
目的 观察 S O D 模型配合物—络合铜 Cu2( D T P B)对大鼠因过量摄氟引起的肝肾损害有无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只雄性 W istar 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过量摄氟组、络合铜保护组。饲养5个月后,分别... 目的 观察 S O D 模型配合物—络合铜 Cu2( D T P B)对大鼠因过量摄氟引起的肝肾损害有无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只雄性 W istar 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过量摄氟组、络合铜保护组。饲养5个月后,分别检测血氟、尿氟含量并观察肝肾的显微结构。结果 正常对照组及络合铜保护组血氟无显著差异,过量摄氟组血氟明显高于前两组。过量摄氟组及络合铜保护组尿氟含量增加,后者更高。肝肾组织显微结构的观察显示,氟组大鼠肝肾细胞有明显的损伤,而络合铜保护组仅有轻微损害。结论 络合铜对过量摄氟大鼠的肝肾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 模型配合物 氟中毒 保护作用 地方性
下载PDF
脑外伤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田宝鹏 陈雯辉 +1 位作者 潘海涛 吕松岑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股骨骨折合并脑外伤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探讨IGF-Ⅰ和PDGF与骨折合并脑外伤时愈合加快的关系。方法将152只大鼠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脑外伤组)、C组(骨折组)和D组(... 目的研究大鼠股骨骨折合并脑外伤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探讨IGF-Ⅰ和PDGF与骨折合并脑外伤时愈合加快的关系。方法将152只大鼠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脑外伤组)、C组(骨折组)和D组(骨折合并脑外伤组),其中A组8只,B、C、D组各48只。建立大鼠脑外伤和骨折模型,分别于术后1d、4d、1周、2周、3周和4周取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血清中IGF-Ⅰ和PDGF浓度。结果实验期间C组IGF-Ⅰ的血清浓度无明显变化,围绕A组IGF-Ⅰ的血清浓度水平上下波动,B组和D组的变化趋势趋于一致,两组在各个时间点上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d时,B组和D组IGF-Ⅰ的血清浓度较其余两组明显增加(P<0.01),4d时达到峰值,B、D两组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周和2周时B、D两组IGF-Ⅰ的血清浓度逐渐下降,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周和4周时B、D两组IGF-Ⅰ的血清浓度基本降至A组水平,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d至1周时间段内,各时间点B组、C组和D组PDGF的血清浓度均较A组降低,以D组降低最为明显,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与A组相比降低(P<0.01),在2周和4周时间点上,B组和C组PDGF的血清浓度基本回升至A组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GF-Ⅰ和PDGF可能是脑外伤后骨折愈合加快的原因之一,且两者之间可能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骨折愈合 IGF-Ⅰ PDGF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病理性瘢痕中p53和cyclinD_1的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于冬梅 陈天新 +1 位作者 吕松岑 韩竹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 探讨病理性瘢痕中p5 3、cyclinD1的表达及在瘢痕疙瘩与增生性瘢痕中表达的区别,以进一步了解瘢痕疙瘩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及发展的机理。方法 手术切取病理性瘢痕标本作为实验组,以普通瘢痕作为对照组,运用RT -PCR方法测定病理性... 目的 探讨病理性瘢痕中p5 3、cyclinD1的表达及在瘢痕疙瘩与增生性瘢痕中表达的区别,以进一步了解瘢痕疙瘩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及发展的机理。方法 手术切取病理性瘢痕标本作为实验组,以普通瘢痕作为对照组,运用RT -PCR方法测定病理性瘢痕中p5 3和cyclinD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病理性瘢痕中p5 3和cyclinD1的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5 ) ;而瘢痕疙瘩中p5 3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增生性瘢痕,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5 )。结论 病理性瘢痕中p5 3和cyclinD1的异常表达,在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CYCLIN D1 P53 mRNA
下载PDF
低氟对儿童龋患率与血清中维生素D3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志成 富德 +5 位作者 阎景龙 关德宏 吕松岑 樊卫东 邵英敏 张志鹏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86,共1页
关键词 低氟 儿童 龋齿 维生素D3 患病率
下载PDF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保留与不保留胫骨残端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孙毅 马欣楠 +1 位作者 王昕 吕松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7-93,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保留残端与不保留残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2010~2015年2月收录在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C... 目的:对比分析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保留残端与不保留残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2010~2015年2月收录在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的临床研究,检索语种为中文、英文。纳入的随机或半随机的临床对照试验为关节镜下ACL重建保留与不保留残端的临床效果比较,由两名工作人员分别提取数据、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估。采用STATA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最终纳入15篇文献,共包含1192例患者。两种术式在Lachman试验[RR=1.07,95%CI=0.99~1.16,P=0.07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轴移试验[RR=1.10,95%CI=1.01~1.19,P=0.024]、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KT-2000评分和Lysholm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关节镜下重建ACL保留残端有利于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重建 META分析
下载PDF
病理性瘢痕中Ⅰ、Ⅲ型前胶原mRNA及胶原蛋白表达与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于冬梅 陈天新 +2 位作者 吕松岑 关德宏 韩竹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488-490,493,共4页
目的 探讨病理性瘢痕中是否存在异常的胶原表达 ,及在瘢痕疙瘩 (K)与增生性瘢痕 (HS)中的区别 ,以期进一步了解两者的发生发展机制。方法 手术切取瘢痕标本 ,以普通瘢痕 (S)为对照 ,运用RT PCR方法和免疫组化测定病理性瘢痕中Ⅰ、Ⅲ... 目的 探讨病理性瘢痕中是否存在异常的胶原表达 ,及在瘢痕疙瘩 (K)与增生性瘢痕 (HS)中的区别 ,以期进一步了解两者的发生发展机制。方法 手术切取瘢痕标本 ,以普通瘢痕 (S)为对照 ,运用RT PCR方法和免疫组化测定病理性瘢痕中Ⅰ、Ⅲ前胶原mRNA及胶原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 病理性瘢痕中Ⅰ型前胶原mRNA及胶原蛋白表达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 ;Ⅲ型前胶原mRNA及胶原蛋白在K组中的表达较增生性瘢痕和对照显著增强 (P <0 .0 5 )。结论 病理性瘢痕组织中胶原合成及分布的变化在病理性瘢痕形成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瘢痕 前胶原 MRNA 胶原蛋白 表达 分布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44
13
作者 康鹏德 黄泽宇 +20 位作者 李庭 罗芳 鲍红光 许鹏 陈继营 林进 田华 杨静 周勇刚 陈绍辉 韩永台 何农 金群华 廉永云 林鹏 吕松岑 马远征 孙天胜 吴新宝 邱贵兴 裴福兴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8-16,共9页
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疼痛。目前,国内外医师对慢性疼痛的认识、临床实践环境、镇痛药物种类/使用经验/了解程度、医保药品收录均有差异,故有效、规范化的慢性疼痛管理显得尤为必要。因此,亟待制定完善的、基于生物-... 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疼痛。目前,国内外医师对慢性疼痛的认识、临床实践环境、镇痛药物种类/使用经验/了解程度、医保药品收录均有差异,故有效、规范化的慢性疼痛管理显得尤为必要。因此,亟待制定完善的、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等因素的跨学科慢性疼痛管理共识,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对慢性疼痛的认识与重视、规范指导慢性疼痛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消除患者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在治疗患者原发疾病的同时,改善患者的心理需求和社会功能需求。通过查阅文献,本共识专家组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经过反复讨论和通信修改,对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管理达成共识,供广大骨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系统 慢性疼痛 加速康复
下载PDF
两种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泽成 黄超 +2 位作者 沈子龙 宋扬 吕松岑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11期1334-1336,共3页
目的探讨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和直接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8例,根据手术入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观察组... 目的探讨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和直接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8例,根据手术入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观察组给予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治疗,对照组给予直接外侧入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下床活动时间,评估手术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harris hip score)评分、SF-36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SF-36量表评分较术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SF-36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有较好的效果,其中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 直接外侧入路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宇一 韩竹 +2 位作者 吕松岑 王新涛 陶天遵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440-443,共4页
目的 研究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后一氧化氮(NO)分泌量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在制备大鼠单侧后肢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基础上,测量缺血期末、再灌注后1h、2h、4h、8h、12h NO、血浆丙二醛、骨骼肌匀浆髓过氧化物酶变化并观察小腿骨骼肌... 目的 研究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后一氧化氮(NO)分泌量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在制备大鼠单侧后肢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基础上,测量缺血期末、再灌注后1h、2h、4h、8h、12h NO、血浆丙二醛、骨骼肌匀浆髓过氧化物酶变化并观察小腿骨骼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NO在缺血期末和再灌注早期(1h)显著升高,之后逐渐下降,至12h仍高于正常,应用SOD后血清NO显著下降。结论NO在肢体骨骼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起损伤性作用,SOD可减轻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再灌注 一氧化氮 骨骼肌 超氧化物歧化酶 组织学 肢体损伤
下载PDF
重组pcDNA3.1-hBMP-7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薛震 吕松岑 +1 位作者 赵金东 田坤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570-1573,共4页
[目的]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hBMP-7)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评价其转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的诱导成骨能力。[方法]从人类胎盘组织中克隆出hBMP-7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p... [目的]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hBMP-7)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评价其转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的诱导成骨能力。[方法]从人类胎盘组织中克隆出hBMP-7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成功构建了重组pcDNA3.1-hBMP-7真核表达载体;从兔骨髓中分离培养BMSCs,分为3组:A pcDNA3.1-hBMP-7转染组;B空载体pcDNA3.1转染组;C未转染组。使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hBMP-7在BMSCs中的表达。检测各组细胞碱性磷酸酶,胶原,骨钙蛋白合成情况。[结果]RT-PCR、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经hBMP-7转染的BMSCs中有BMP-7表达。经hBMP-7转染BMSCs的碱性磷酸酶于转染后第2 d显著增高,到第8 d达到最高;经hBMP-7转染的BMSCs合成胶原、骨钙蛋白能力也显著提高,与转染空载体、未转染的BMSCs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1-hBMP-7真核表达载体;外源的hBMP-7基因可在兔BMSCs中充分、高效的表达,并且这种外源性hBMP-7基因具备了促进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的能力,这为hBMP-7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 基因转染 骨髓基质干细胞
下载PDF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14
17
作者 赵金东 吕松岑 +1 位作者 薛震 邓秋奎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7年第4期220-225,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所致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优劣,以期能找到一种用于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方法健康中国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激素组)、C组(激素加马血清组)及D组(激素加内毒素组)。实验组分别从兔...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所致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优劣,以期能找到一种用于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方法健康中国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激素组)、C组(激素加马血清组)及D组(激素加内毒素组)。实验组分别从兔耳缘静脉注射马血清(10ml/kg)和内毒素(50μg/kg)后连续3日臀肌注射甲基强的松龙40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结果实验过程中死亡8只,进入结果分析28只兔。①实验组第4周光镜下兔股骨头空缺骨陷窝量的改变:A组(58.6±1.8)、B组(55.4±5.1)、C组(56.4±5.2)、D组(40.1±3.5)。A与B、C组比较,P>0.05,A与D组比较,P<0.01;B与C组比较,P>0.05,D与B、C组比较,P<0.01。第8周可见小片状缺失骨细胞的区域。②电子显微镜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股骨头超微结构变化:早期骨细胞胞浆和胞核内出现脂质沉积,晚期骨细胞核固缩、核膜破裂染色质溶解,血管内皮细胞胞浆肿胀出现脂滴,毛细血管壁肿胀,脂膜结构不完整,可见到明显的裂隙。结论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激素加内毒素组造模出现时间最早、坏死效果最明显并且骨陷窝空虚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骨坏死 股骨头 动物模型 骨陷窝
下载PDF
髓芯减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被引量:8
18
作者 徐军 田军 +4 位作者 许超蕊 郑伟卓 吕松岑 陶树清 陶天遵 《临床骨科杂志》 2008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髓芯减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疗效。方法对61例Ⅰ、Ⅱ期的ANFH患者采用髋关节髓芯减压入路+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方法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32个月,疼痛均消失,行走正常,髋关节活动范围... 目的探讨应用髓芯减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疗效。方法对61例Ⅰ、Ⅱ期的ANFH患者采用髋关节髓芯减压入路+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方法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32个月,疼痛均消失,行走正常,髋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或接近正常,CT或MRI片示股骨头轮廓清晰,囊性变消失,骨密度均匀,关节间隙正常。结论髋关节髓芯减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早期ANFH具有损伤小、简便、准确、有效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减压术 外科 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双开门式全椎板切除法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滨 吕松岑 荣杰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502-506,共5页
目的:介绍双开门式全椎板切除法治疗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方法并探讨其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6年7月,对34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采用后路双开门式全椎板切除法完成椎管减压手术治疗,男19例,女15例,年龄42~73岁;单节段5例,双节段10... 目的:介绍双开门式全椎板切除法治疗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方法并探讨其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6年7月,对34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采用后路双开门式全椎板切除法完成椎管减压手术治疗,男19例,女15例,年龄42~73岁;单节段5例,双节段10例,3节段9例,4节段7例,5节段2例,6节段1例。术后根据JOA括约肌功能评分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以及运动功能恢复率评估疗效。结果:3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9例患者症状立即缓解,5例2~14d后逐渐缓解,无症状加重者;2例发生脑脊液漏,经对症处理后痊愈;其余32例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周,11例括约肌功能障碍者JOA评分为2.45±0.69分,和术前(1.09±0.83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肢运动功能JOA评分为3.26±0.86分,和术前(1.41±0.74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动功能恢复率85.3%,疗效优良率91.2%。25例获得7个月~4年(平均23.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下肢运动功能JOA评分为3.30±0.67分。结论:双开门式全椎板切除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适用于需要全椎板减压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韧带骨化症 胸椎 全椎板减压 双开门
下载PDF
前臂后内侧入路修复桡神经深支损伤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滨 韩竹 +2 位作者 王洪伟 吕松岑 陶树清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4-405,408,共3页
目的介绍经前臂后内侧入路修复桡神经深支损伤的手术方法,并探讨其疗效。方法前臂桡神经深支损伤患者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18-52岁,平均30岁。损伤原因:切割伤14例,手术损伤1例,桡骨骨折1例。病程1 h,2个月,平均14天。结果术后随访5-1... 目的介绍经前臂后内侧入路修复桡神经深支损伤的手术方法,并探讨其疗效。方法前臂桡神经深支损伤患者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18-52岁,平均30岁。损伤原因:切割伤14例,手术损伤1例,桡骨骨折1例。病程1 h,2个月,平均14天。结果术后随访5-14个月,优(M_4)12例,良(M_3)3例,可(M_2)1例。结论经前臂后内侧入路治疗桡神经深支损伤,手术简洁、视野清晰、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神经 桡神经深支 神经损伤 前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