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litaire支架介入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吕林亚 张永森 +3 位作者 张鹏 王龙 侯亚卿 王玉峰 《临床研究》 2023年第3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Solitaire支架介入取栓术诊治急性脑梗死(AIS)患者的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AIS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参照组采取常规动静脉溶栓... 目的研究Solitaire支架介入取栓术诊治急性脑梗死(AIS)患者的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AIS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参照组采取常规动静脉溶栓诊治,试验组则采取Solitalre支架介入取栓术诊治。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预后状况、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诊治前两组患者卒中量表(NIHSS)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治后两组不同时间段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并且试验组NIHSS与mR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治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2.50%)高于参照组(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治后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参照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AIS患者采取Solitaire支架介入取栓术,有利于降低患者NIHSS与mRS评分,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情况,提高诊治有效率,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taire支架 取栓术 急性脑梗死 并发症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术后应用依达拉奉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邢俊领 张永森 +2 位作者 吕林亚 张鹏 高国军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66-269,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术后应用依达拉奉对颅内动脉瘤(ICA)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44例IC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2组患者均行血管内栓塞术,...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术后应用依达拉奉对颅内动脉瘤(ICA)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44例IC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2组患者均行血管内栓塞术,观察组患者在血管内栓塞术后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2周,对照组患者血管内栓塞术后不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术前及术后2周,采用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并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术后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2周MMSE量表各项目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MMSE量表中记忆力评分及总评分低于术前(P<0.05);术后2周,观察组患者MMSE量表各项目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26.39%(19/72)、43.06%(31/72),观察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412,P<0.05)。2组患者术前血清MDA、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2周血清MDA水平高于术前,SOD水平低于术前(P<0.05);术后2周,观察组患者血清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血清IL-18、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2周血清IL-18、TNF-α水平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与术前血清IL-18、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观察组患者血清IL-1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6%(3/72)、15.28%(11/72),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064,P<0.05)。结论ICA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术后应用依达拉奉可以有效清除机体氧自由基,调节血清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和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术 依达拉奉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替莫唑胺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永森 杨利敏 +2 位作者 杨卫泷 吕林亚 王玉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7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替莫唑胺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U251细胞,分别加入0.02、0.06、0.1 g/L替莫唑胺,空白对照组不加替莫唑胺,分别培养24、48、72 h,MTT实验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取对数生长期U251... 目的观察替莫唑胺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U251细胞,分别加入0.02、0.06、0.1 g/L替莫唑胺,空白对照组不加替莫唑胺,分别培养24、48、72 h,MTT实验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取对数生长期U251细胞,加入0.06 g/L替莫唑胺(0.06 g/L替莫唑胺组),细胞培养48 h后,用流式细胞技术测算细胞凋亡率,RT-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存活素(Survivin)mRNA、蛋白。结果随着替莫唑胺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U251细胞增殖抑制率越高。0.06 g/L替莫唑胺组细胞凋亡率为22.6%±2.3%,对照组为3.3%±1.1%,两组比较,P<0.05;0.06 g/L替莫唑胺组Survivin mRNA相对表达量为0.65±0.11,对照组为0.96±0.15,两组比较,P<0.05;0.06 g/L替莫唑胺组Survivin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25±0.03,对照组为0.49±0.04,两组比较,P<0.05。结论替莫唑胺能有效抑制U25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urvivin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莫唑胺 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存活素
下载PDF
额部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鹏 吕林亚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7期972-974,共3页
目的分析额部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于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55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按照其选择的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28例)与参照组(27... 目的分析额部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于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55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按照其选择的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28例)与参照组(27例)。对治疗组患者实施额部钻颅血肿引流术,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各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29%)比参照组(66.67%)高,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参照组(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P〈0.05)。结论额部钻颅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发挥较为显著的疗效,该手术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量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还可以提高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部钻颅血肿引流术 高血压 基底节区脑出血 临床效果
下载PDF
NaHS对ATP诱导大鼠小胶质细胞P2X受体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马洁 郭康 +5 位作者 吕林亚 李新娟 王璐 魏林郁 赵红岗 李东亮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519-523,共5页
目的:观察硫化氢(H_2S)供体硫氢化钠(Na HS)对ATP致伤的大鼠小胶质细胞细胞活力、细胞膜通透性及P2X_7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取对数期形态结构及生长分化良好的大鼠小胶质细胞,随机分4组,每组设3个复孔。(1)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不... 目的:观察硫化氢(H_2S)供体硫氢化钠(Na HS)对ATP致伤的大鼠小胶质细胞细胞活力、细胞膜通透性及P2X_7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取对数期形态结构及生长分化良好的大鼠小胶质细胞,随机分4组,每组设3个复孔。(1)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不进行ATP处理。(2)ATP组:接种细胞24 h后ATP处理。(3)NaHS+ATP组:Na HS预先孵育30 min后再用ATP处理,并且Na HS始终存在于反应体系中。(4)KN-62(P2X_7受体阻断剂)+ATP组:KN-62预先孵育30 min,其余同Na HS+ATP组。MTT检测各组细胞活力,荧光染料YO-PRO-1检测各组相对荧光单位(RFU)反映膜的通透性,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2X_7受体表达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ATP(1、3、5、10 mmol/L)作用3 h均可明显降低大鼠小胶质细胞活力,Na HS(200μmol/L)干预后大鼠小胶质细胞活力较ATP组明显增加(P<0.01),但Na HS达400μmol/L浓度时,其保护作用未进一步增加。(2)随着ATP浓度的增加,大鼠小胶质细胞内YO-PRO-1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加,Na HS预处理可明显减少细胞对YO-PRO-1的摄取(P<0.01)。(3)ATP(3 mmol/L)能上调P2X_7受体蛋白表达水平,而Na HS(200μmol/L)预孵育则可明显抑制ATP引起的P2X_7受体蛋白表达的上调(P<0.01)。结论:Na HS可减少ATP致伤的大鼠小胶质细胞的P2X_7受体表达、降低通透性、增加细胞活力,提示调控P2X_7受体的表达和功能可能是H_2S神经保护作用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 嘌呤能P2X7受体 大鼠小胶质细胞 NaHS
下载PDF
微创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吕林亚 张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8期1184-1186,共3页
目的探析微创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随机抽选出8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术,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开颅手术,分别比较两组... 目的探析微创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随机抽选出8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术,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开颅手术,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日常生活能力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NIHSS、Barthel两项评分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仅能有效改善其各项临床指标、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还能有效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术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价值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多发腔隙性梗死的关系研究
7
作者 张永森 吕林亚 +3 位作者 马鹏 张鹏 杨卫泷 王玉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9期56-58,共3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多发腔隙性梗死的关系及与多发腔隙性梗死发生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34例腔隙性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梗死灶数量情况分为2组,其中单发腔隙性梗死(SLI)组130例和多发腔隙性梗死(MLI)组104例,对比2... 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多发腔隙性梗死的关系及与多发腔隙性梗死发生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34例腔隙性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梗死灶数量情况分为2组,其中单发腔隙性梗死(SLI)组130例和多发腔隙性梗死(MLI)组104例,对比2组患者年龄、性别、血压、肥胖情况等临床资料,并对2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结果,同时对MLI可能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MLI组较SLI组肥胖比例、血脂异常比例、卒中比例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提示,肥胖、血脂异常、卒中史、不稳定斑块、颈动脉狭窄是MLI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狭窄、不稳定斑块可引起多发腔隙性梗死的发生,防治多发腔隙性梗死应注意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多发腔隙性梗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吕林亚 张永森 +1 位作者 李静 王玉峰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9期2237-2241,共5页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5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计算机随机排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用血...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5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计算机随机排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用血肿穿刺针抽吸出血量的1/3左右,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向血肿腔内注入注射用尿激酶,血肿不足50 mL的注入2~3万UI,血肿量≥50 mL的患者注入4~6万UI,保留2 h后放开引流,每日操作2~3次,血肿清除率≥90%后拔除引流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内酯注射液,5支/次,1次/d。两组患者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NIHSS评分、脑血肿体积、平均血流量、临界压力、外周阻力指数和血清网膜素-1(omentin-1)、生长抑制因子A(Nogo-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比治疗前低、脑水肿体积均显著缩小(P<0.05),且治疗组的NIHSS比对照组低、脑水肿体积较对照组缩小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血流量高于治疗前,临界压力、外周阻力指数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平均血流量高于对照组,临界压力、外周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omentin-1水平明显升高,血清NogoA、NSE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的血清omentin-1水平比对照组高,血清Nogo-A、NSE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尿激酶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有助于缩小脑水肿体积,促进神经组织修复,改善神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注射液 注射用尿激酶 高血压脑出血 NIHSS评分 脑血肿体积 平均血流量 临界压力 外周阻力指数 网膜素-1 生长抑制因子A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原文传递
脑微出血对脑卒中溶栓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永森 吕林亚 +3 位作者 马鹏 张鹏 杨卫泷 王玉峰 《临床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脑微出血(CMB)对脑卒中溶栓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64例脑卒中溶栓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脑微出血将其分为研究组(n=32)与对照组(n=32),研究组合并脑微出血,对照组无脑微出血症状,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脑... 目的探讨脑微出血(CMB)对脑卒中溶栓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64例脑卒中溶栓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脑微出血将其分为研究组(n=32)与对照组(n=32),研究组合并脑微出血,对照组无脑微出血症状,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脑微出血分布情况、治疗后无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及症状性颅内出血率、新发脑微出血率、生存率。结果研究组腔隙性脑梗死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且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无症状性颅内出血率、生存率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症状性颅内出血率、新发脑微出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卒中患者给予溶栓临床治疗时,脑微出血为主要危险因素,可提高患者新发脑微出血以及症状性颅内出血机率,对溶栓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脑卒中 溶栓 预后 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