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目的 证实振腹法的临床疗效,探讨振腹法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患者脑区的影响。方法 以寒凝血瘀型PD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小样本临床试验观察,观察振腹法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共纳入20例患者参加振腹法治疗,由于5例患者未能规律接受治疗导致脱落,最终确定15例有效数据纳入统计。观察寒凝血瘀型PD患者经过振腹法治疗后疼痛程度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COX痛经症状量表(Cox Menstrual Symptom Scale,CMSS)。受试者在第0月经周期(基线期)和第1个月经周期的前3天内各扫描一次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第二次扫描时与振腹法治疗同步进行。采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寒凝血瘀型PD患者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的差异。结果 振腹法治疗寒凝血瘀型PD患者VAS评分结果显示:振腹法治疗前和第1、2、3次治疗后均有明显差异(P<0.01);第1次治疗后与第2次治疗后有差异(P<0.05),与第3次治疗后有明显差异(P<0.01);第2次治疗后和第3次治疗后无差异(P>0.05)。CMSS总发作时间结果显示:振腹法治疗前与第1次治疗后有差异(P<0.05),与第2次和第3次治疗后有明显差异(P<0.01);第1次治疗后与第2次治疗后无差异(P>0.05),与第3次治疗后有差异(P<0.05);第2次治疗后与第3次治疗后无差异(P>0.05)。CMSS平均严重程度结果显示:振腹法治疗前与第1次治疗后有差异(P<0.05),与第2次和第3次治疗后有明显差异(P<0.01);第1次治疗后与第2次和第3次治疗后有差异(P<0.05);第2次治疗后和第3次治疗后无差异(P>0.05)。振腹法治疗后,PD患者右侧壳核、左侧岛叶、右侧小脑脚1区存在组间差异,ALLF值升高。结论 振腹法临床疗效明确,可刺激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相关脑区的脑神经元活动,为今后的中枢调控机制研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