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论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吕植祥
-
机构
武汉外国语学校
-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16,共3页
-
文摘
创造教育的使命就是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人的创造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教育的系统工程;激发兴趣,质疑思辨,手脑并用,培养创新能力;采取发散提问,激发创新思维;改进教学方法,训练创新思维;化学教师要激发自身求知创新的欲望和创新意识;要学习和掌握科学创新的思维方法。
-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创新能力
创造教育
学生
教学
课堂教学
中学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试论化学教学中创造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吕植祥
-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第三师范学校
-
出处
《中小学教师培训》
1999年第C4期45-47,共3页
-
-
关键词
培养创新能力
实施创造教育
化学教学
培养学生
创造性思维
解决问题
创造能力
创新精神
思考
化学教师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紫罗兰,波义耳与酸碱指示的发现
- 3
-
-
作者
吕植祥
-
机构
湖北省武昌县师范学校
-
出处
《师范教育》
1992年第2期39-39,共1页
-
文摘
波义耳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酸碱指示剂的发现者。1627年诞生于英国。 1648年的一天,波义耳带着一束朋友送给他的紫罗兰来到实验室。当时,他的助手正在把一大瓶浓盐酸倒入蒸馏瓶中。为了帮助助手,波义耳随手把紫罗兰插在实验桌上的一个空瓶子里。这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在他们眼前,浓益酸大量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使带着露珠的紫罗兰呈现斑斑红色!思路敏捷。
-
关键词
紫罗兰
义耳
酸碱指示剂
浓盐酸
帮助助手
氯化氢气体
物理学家
实验室
想象力
蒸馏瓶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香气扑鼻的石头
- 4
-
-
作者
吕植祥
-
机构
湖北省武昌县师范学校
-
出处
《师范教育》
1991年第6期39-39,共1页
-
文摘
在广西天峨县平腊村的山路旁,有一块三角形、棕褐色的石头。行人走到这里,会闻到一股浓郁的香味。香味发自这块石头。如果你用手在香石上磨擦一次,香气能在手上保持几分钟。如果你要敲下一小块想带回去,敲下的小石块很快就失去香气。原来,这块石头具有吸收周围植物香气的功能,
-
关键词
石头
香气
天峨县
三角形
香味
小石块
棕褐色
广西
行人
山路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管理
- 5
-
-
作者
吕植祥
-
机构
武汉外国语学校
-
出处
《成才》
2015年第9期9-11,共3页
-
文摘
思想教育管理是高中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保证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按照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实施而建立的。高中思想教育管理最根本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和生活管理,没有良好的思想教育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管理
思想政治工作
高中教育
科学化建设
科学化管理
教育体制改革
校园文化建设
-
分类号
G63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趣味实验两则
- 6
-
-
作者
吕植祥
-
机构
武汉市武昌县师范学校
-
出处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1994年第4期46-46,共1页
-
文摘
趣味实验两则武汉市武昌县师范学校吕植祥(430200)玻棒巧点酒精灯在天平上称取两克高锰酸钾粉末(如果是高锰酸钾晶体,先在研钵里轻轻压碎),放在一只蒸发器皿里;再用胶头滴管吸取一些浓度为98%的硫酸,滴8至12滴在高锰酸钾粉末上,然后用一根普通玻璃棒...
-
关键词
胶头滴管
吕植
压碎
玻棒
镊子夹
混和物
完整无缺
-
分类号
G424.3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