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萨班斯法案下公司内部控制系统构建及评审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吕洪涵 吕廷杰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3-47,共5页
美国2002年颁布的萨班斯法案及其后续出台的实施要求和指南,对所有在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我国在美上市的公司也需要按照该法案的要求尽快构建内部控制系统,并做好内部控制系统的评审工作。本文主要介绍了萨... 美国2002年颁布的萨班斯法案及其后续出台的实施要求和指南,对所有在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我国在美上市的公司也需要按照该法案的要求尽快构建内部控制系统,并做好内部控制系统的评审工作。本文主要介绍了萨班斯法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要求,提出了我国在美上市公司按该法案的要求构建内部控制系统的思路,以及探讨了如何开展内部控制系统的评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班斯法案 内控系统 内控系统构建 内控系统评审
下载PDF
寡头垄断电信市场价格管制机制设计——激励相容理论在价格管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吕洪涵 吕廷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84-88,共5页
本文用新古典经济学原理论证了寡头垄断电信市场价格管制的目标,在对电信价格管制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总结和剖析了满足激励相容约束的寡头垄断电信市场价格管制的机制作用机理、管制机制设计应实现的均衡以及对各寡头的激励补偿基础。
关键词 寡头垄断 激励相容约束 价格管制 机制设计
下载PDF
基于EVA的电信运营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吕洪涵 《通信企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4-46,共3页
在我国通信行业体制改革进程中,形成了公司制电信运营企业,并由此衍生了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以层层授权与监督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为了解决多层委托代理问题,激发各级经理人(即代理人或经营者,下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 在我国通信行业体制改革进程中,形成了公司制电信运营企业,并由此衍生了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以层层授权与监督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为了解决多层委托代理问题,激发各级经理人(即代理人或经营者,下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其行为和公司的目标尽量保持一致,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电信运营企业越来越重视业绩评价的思想和方式。EVA(Economic Value Added,即经济增加值)指标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可以在一个分权化的管理系统下,模拟所有权的思维和管理方式,调动代理人的积极性,使其采取和委托人一样的思维行事,像委托人一样承担企业的最终成败风险。以下笔者主要就电信运营企业构建基于EVA的业绩评价体系作一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 电信运营企业 业绩评价体系 经济增长值 信息不对称 代理成本 剩余索取权
下载PDF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绩效评价模式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吕洪涵 《中国审计》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内部审计 绩效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内部控制 财务管理 审计计划
原文传递
强化监事会职能 改进公司治理监督机制
5
作者 吕洪涵 吕廷杰 《中国审计》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3-64,共2页
长期以来,如何完善公司治理,尤其是改进公司治理监督机制,一直是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企业在治理监督机制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针对监事会的监督职能不能正常发挥这一状况,监管部门从1997年起陆续... 长期以来,如何完善公司治理,尤其是改进公司治理监督机制,一直是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企业在治理监督机制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针对监事会的监督职能不能正常发挥这一状况,监管部门从1997年起陆续出台了关于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法规,赋予了独立董事监督职能,寄希望于通过增加监督机构来完善公司治理.然而,众多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双重监督"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带来了公司治理监督机制的新问题--监事与独立董事的职能冲突.本文试图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公司治理监督机制缺陷的剖析,论证强化监事会职能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强化监事会功能,改进我国公司治理监督机制提出一些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监督机制 监事会职能 企业制度改革 独立董事制度 监管部门 监督职能 1997年 监督机构 出台
原文传递
敌意收购及反收购策略简述 被引量:6
6
作者 倪新防 吕洪涵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4-36,共3页
敌意收购及反收购策略简述倪新防吕洪涵在西方的产权交易市场上,企业收购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敌意收购和善意收购。敌意收购是指收购者在收购目标公司股权时事先不与目标公司管理者协商,其收购行动虽遭到目标公司反对仍强行收购的行... 敌意收购及反收购策略简述倪新防吕洪涵在西方的产权交易市场上,企业收购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敌意收购和善意收购。敌意收购是指收购者在收购目标公司股权时事先不与目标公司管理者协商,其收购行动虽遭到目标公司反对仍强行收购的行为。近年来,在西方的企业购并浪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意收购 反收购策略 企业购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