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典型共性析疑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吕炳文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1980年第5期87-95,共9页
-
文摘
艺术典型有没有代表性?如何正确理解它的代表性?是研究、探讨典型问题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问题。关于艺术典型的代表性问题,是恩格斯提出来的。他在对斐·拉萨尔的剧本《弗朗茨·冯·济金根》的评论中指出:“《济金根》完全是在正路上;
-
关键词
艺术典型
代表性
社会集团
本质特征
社会生活
文艺创作
阶级
典型化
历史潮流
人物形象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这是什么样的美学原则——对艺术中“自我”的剖析
- 2
-
-
作者
吕炳文
-
机构
深圳特区报社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1984年第3期105-109,共5页
-
文摘
近年来,有些同志对我国诗坛上新出现的一批象征派诗歌(也有人称为朦胧诗)在理论上加以总结,提出表现“自我”是“新的美学原则”,主张作家艺术家“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情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不是直接去赞美生活,而是追求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集中表现“个人的感情,个人的悲欢,个人的心灵世界”,或者说,“提倡个性、提倡自我意识,提倡自我表现,提倡个人主义”也是应该肯定的,因为“‘我’具有至高无上的独立价值”,而“文艺作品对人的存在与价值的态度,也决定了该文学流派的价值。”这些观点都是很值得商榷的。
-
关键词
作家艺术家
美学原则
自我意识
朦胧诗
表现自我
自我表现
文学艺术
个人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文学流派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吗?
- 3
-
-
作者
吕炳文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1年第4期26-30,共5页
-
文摘
近年来,在围绕人性问题的讨论中,有些同志把人性归结为“就是人类自然本性”,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不承认人的自然本质”。我以为,这种说法是值的商榷的。首先,有同志认为,马克思曾经说过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而这人的一般本性,就是“
-
关键词
人性
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
社会性
阶级社会
阶级性
人类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
人与人
原始社会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写中间人物论”可以休矣
- 4
-
-
作者
吕炳文
黄欣欣
卢传标
罗敏端
-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5年第1期41-43,共3页
-
文摘
邵荃麟同志等“写中间人物”的鼓吹倡导者认为,在现实中“两头小,中间大,英雄人物与落后人物是两头,中间状态的人物是大多数”。也就是说,我国绝大部分人都是“动摇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之间”的,是“不好不坏,亦好亦坏,中不溜儿的芸芸众生”。
-
关键词
人物论
中间人物
英雄人物
中间状态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倡导者
邵荃麟
-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艺术典型之树常青——与黄也平同志商榷
- 5
-
-
作者
吕炳文
-
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1987年第5期60-64,共5页
-
文摘
近年来,文艺界有一些同志在大力宣扬淡化现实、淡化情节,主张文学主要写意念、写虚幻、写潜意识、写个人狭小心灵的同时,认为恩格斯提出的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美学原则是机械反映论,已经过时了,与今天的时代不适应了。黄也平同志在《当代文艺思潮》今年第一期发表的《典型,文艺学的形而上学》一文断言:由于典型观念“寻找普遍化的数学意识”,“浸泡着形而上学的酸液”,与“现代社会发生龃龉’,所以,“典型观念与现代社会文艺的抵牾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这实际上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关于典型这一美学原则从本质上根本否定了,是大可商榷的。
-
关键词
艺术典型
阿Q
创作实际
普遍性
人的价值观念
朱老忠
美学原则
特殊个性
马克思主义
典型性格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