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貌变化对洞穴滴水δ^(13)C_(DIC)值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吕现福 刘子琦 +2 位作者 赵瑞一 蒋建建 付超凡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2-36,共5页
为研究高原与峡谷区地貌变化对洞穴滴水δ13CDIC值的影响,选择贵州安顺石将军洞(高原区)和花江镇大消洞(峡谷区)为研究对象,对洞穴滴水进行了为期1 a的监测,对比分析了高原与峡谷区中两种不同类型洞穴的滴水δ13CDIC值的差异。结果表明... 为研究高原与峡谷区地貌变化对洞穴滴水δ13CDIC值的影响,选择贵州安顺石将军洞(高原区)和花江镇大消洞(峡谷区)为研究对象,对洞穴滴水进行了为期1 a的监测,对比分析了高原与峡谷区中两种不同类型洞穴的滴水δ13CDIC值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洞穴类型,洞内滴水对地表环境特征记录具有差异性:①石将军洞滴水按照滴速变化分为季风影响型和稳定型,而大消洞则分为暴雨影响型和季风影响型;②降雨量对洞穴滴水δ13CDIC值的影响主要通过土壤中碳起作用;不同类型洞穴顶板厚度、深度、洞口大小及形状的不同,其记录洞穴滴水δ13CDIC值变化特征亦不同。所得结论为探讨洞穴滴水δ13CDIC的影响因素及其在古环境重建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类型 滴水δ13CDIC 高原 峡谷区
下载PDF
土壤CO_2及岩溶碳循环影响因素综述 被引量:17
2
作者 赵瑞一 吕现福 +1 位作者 蒋建建 段逸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4257-4264,共8页
全球碳循环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岩溶作用对大气CO2浓度的调节以及其与土壤CO2的密切关系也受到了国内外普遍关注。岩溶作用消耗土壤CO2对大气碳库起到了重要的减源作用,对土壤CO2进行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揭示岩溶碳循环过... 全球碳循环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岩溶作用对大气CO2浓度的调节以及其与土壤CO2的密切关系也受到了国内外普遍关注。岩溶作用消耗土壤CO2对大气碳库起到了重要的减源作用,对土壤CO2进行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揭示岩溶碳循环过程。因此从气候条件、土壤理化性质、土地利用类型等方面综述了土壤CO2的影响因素以及其对岩溶碳循环的影响,并提出其它酸参与到岩溶碳循环中将会减弱岩溶碳汇效应。由于各个因素之间往往相互联系,共同影响土壤CO2和岩溶碳循环,在研究岩溶碳汇时,需以地球系统科学和岩溶动力系统理论为指导,综合考虑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碳汇 土壤CO2 土壤温湿度 土壤性质 土地利用类型
下载PDF
农作物生长对岩溶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赵瑞一 刘子琦 +2 位作者 蒋建建 吕现福 段逸凡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8-160,共3页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本寨洞与石将军洞距离较近,但两个洞穴表层环境差异较大。本寨洞表层有农作物生长,植被状况较好;而石将军洞植被遭到破坏,属于强度石漠化。2011年4月采集本寨洞和石将军洞两个洞穴的洞穴滴水,并测试洞穴滴水中的Ca2+...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本寨洞与石将军洞距离较近,但两个洞穴表层环境差异较大。本寨洞表层有农作物生长,植被状况较好;而石将军洞植被遭到破坏,属于强度石漠化。2011年4月采集本寨洞和石将军洞两个洞穴的洞穴滴水,并测试洞穴滴水中的Ca2+浓度及δ13CDIC值。测试结果表明,本寨洞洞穴滴水的电导率和Ca2+浓度高于石将军洞,说明农作物通过根部呼吸作用向土壤中释放CO2,导致渗流水对CaCO3的溶蚀量增加,岩溶作用加强。本寨洞的洞穴滴水δ13CDIC值偏轻于石将军洞,说明导致本寨洞岩溶作用增强的CO2主要来自于地表农作物。恢复石漠化地区的植被覆盖对改善岩溶地区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石漠化 洞穴滴水 碳同位素
下载PDF
岩溶洞穴中碳酸钙沉积菌种的筛选及初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蒋建建 刘子琦 +2 位作者 贺秋芳 赵瑞一 吕现福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9-114,共6页
为了解洞穴微生物因素对同位素信息的影响,选择贵州中西部地区的岩溶洞穴为研究对象,利用B-4固体培养基对洞穴细菌进行筛选,观察和了解洞穴细菌形成的CaCO3晶体,并应用XRD分析细菌形成的CaCO3晶体成分,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微生物对洞穴沉... 为了解洞穴微生物因素对同位素信息的影响,选择贵州中西部地区的岩溶洞穴为研究对象,利用B-4固体培养基对洞穴细菌进行筛选,观察和了解洞穴细菌形成的CaCO3晶体,并应用XRD分析细菌形成的CaCO3晶体成分,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微生物对洞穴沉积物的影响.研究发现:洞穴中微生物作用促进CaCO3形成是一种普遍现象,在取样的几个洞穴中均有发现;此外,受试验体系中离子成分和CO2饱和度的影响,实验室体系下微生物形成的CaCO3晶体主要由方解石和球霰石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洞穴 沉积物 钙化菌种 CACO3
下载PDF
岩溶洞穴微生物沉积碳酸钙——以贵州石将军洞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蒋建建 刘子琦 +3 位作者 贺秋芳 段逸凡 吕现福 赵瑞一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28-2038,共11页
为探讨洞穴微生物沉积碳酸钙作用对洞穴沉积物的影响,利用传统生物学方法,采集贵州中西部地区石将军洞洞穴沉积物表面的微生物样品,结合洞穴监测数据和理化背景资料,利用B-4培养基和B-4C培养基对洞穴细菌进行筛选和纯化,分离出能沉积碳... 为探讨洞穴微生物沉积碳酸钙作用对洞穴沉积物的影响,利用传统生物学方法,采集贵州中西部地区石将军洞洞穴沉积物表面的微生物样品,结合洞穴监测数据和理化背景资料,利用B-4培养基和B-4C培养基对洞穴细菌进行筛选和纯化,分离出能沉积碳酸钙的菌种,观察和了解洞穴细菌形成的CaCO3晶体,应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分析细菌形成的CaCO3晶体成分,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晶体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在B-4培养基下微生物产生的碳酸钙晶体主要为方解石、球霰石和方解石混合物、球霰石,这种变化与培养基pH值的增幅相关;同时,在添加Mg离子的B-4C培养基下形成的碳酸钙晶体主要为方解石,此外,研究中并未检测到文石晶体。2)通过SEM扫描,发现微生物作用形成的碳酸钙晶体存在不规则六方体、柱状体、四方体层状、半球状等,这些晶体形态在化学作用系统下少见,多见于微生物作用形成的方解石。此外,晶体中微生物作用痕迹明显,微生物作用贯穿于整个沉积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洞穴 微生物 沉积作用 PH值 碳酸钙
下载PDF
石漠化地区洞穴滴水地球化学特征——以贵州省石将军洞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段逸凡 刘子琦 +2 位作者 贺秋芳 吕现福 蒋建建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5-101,共7页
为探讨石漠化条件下岩溶洞穴滴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对地表环境的指示意义,选取贵州省安顺市具有强烈石漠化特征的石将军洞进行为期1年的动态监测,并对该洞穴8个滴水点滴速及元素质量浓度进行分析,根据各滴水点滴速季节变化稳定性将滴水点分... 为探讨石漠化条件下岩溶洞穴滴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对地表环境的指示意义,选取贵州省安顺市具有强烈石漠化特征的石将军洞进行为期1年的动态监测,并对该洞穴8个滴水点滴速及元素质量浓度进行分析,根据各滴水点滴速季节变化稳定性将滴水点分为2种类型:1快速型,岩层薄,滴速不稳定.2平缓型,岩层厚,滴率季节变化平缓,受到降水影响小;各月滴水记录的元素质量浓度呈现一致的空间变化规律,季节变化小.石漠化地区土薄石厚,滴速主要受到岩石裂隙的控制,水-岩作用的程度控制洞穴滴水的变化.石将军洞位于强度石漠化地区,土壤层薄,涵养水源能力不足,导致石将军洞滴水pH值呈现"旱季低雨季高"的异常现象,而非受大气降水季节性变化的影响;石将军洞滴水Mg/Ca比值呈现旱季高雨季低的规律;对比2个不同石漠化程度洞穴的Ca2+,Mg2+等元素质量浓度以及EC,发现:气候条件完全一致的2个洞穴,轻度石漠化洞穴本寨洞Ca2+,Mg2+质量浓度、EC以及变化幅度都高于石将军洞.总之,石漠化地区洞穴理化特征变化主要驱动因子来自于本身洞穴体系,而并非直接的外界气候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滴水 PH值 Ca/Mg 石漠化
下载PDF
一种基于分层自适应移动曲面拟合机载LiDAR点云数据滤波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邢旭东 吕现福 +1 位作者 王旭东 王星晨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6年第1期128-130,135,共4页
为提高机载Li DAR数据滤波精度,提出了一种分层自适应移动曲面拟合法滤波。通过改进均值限差法,对原数据进行"粗滤波";之后以Mean Shift算法进行数据分类,建立虚拟格网索引结构,通过二次多项式进行曲面拟合,以自适应阈值进行&... 为提高机载Li DAR数据滤波精度,提出了一种分层自适应移动曲面拟合法滤波。通过改进均值限差法,对原数据进行"粗滤波";之后以Mean Shift算法进行数据分类,建立虚拟格网索引结构,通过二次多项式进行曲面拟合,以自适应阈值进行"精滤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适应性强,滤波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 滤波 均值限差 虚拟格网 移动曲面拟合 自适应阈值
下载PDF
基于高程突变TIN的改进机载LiDAR点云滤波算法 被引量:6
8
作者 邢旭东 王星晨 吕现福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5年第12期105-107,110,共4页
在研究高程突变TIN的滤波算法基础上,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首先,进行粗差剔除,之后以Mean Shift算法进行点云分类,并分块构造D-TIN,分别设置动态坡度阈值;最后,对滤波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实验表明:改进的算法能够有效地滤除原算法... 在研究高程突变TIN的滤波算法基础上,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首先,进行粗差剔除,之后以Mean Shift算法进行点云分类,并分块构造D-TIN,分别设置动态坡度阈值;最后,对滤波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实验表明:改进的算法能够有效地滤除原算法中不能滤除的植被及其他地物,提高了滤波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 滤波 高程突变 不规则三角网 均值漂移
下载PDF
喀斯特洞穴滴水Ca、Mg离子特征与降雨、温度相关研究——以贵州安顺石将军洞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付超凡 张乾柱 +1 位作者 吕小溪 吕现福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3年第6期1481-1488,共8页
为了分析洞穴滴水Ca^(2+)、Mg^(2+)和降雨、气温内在联系、进一步帮助解译周围地区地表环境,我们从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对贵州石将军洞滴水Ca^(2+)、Mg^(2+)等地球化学特征和周围气候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监测,发现7个滴水点Ca^(2+)、Mg^(... 为了分析洞穴滴水Ca^(2+)、Mg^(2+)和降雨、气温内在联系、进一步帮助解译周围地区地表环境,我们从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对贵州石将军洞滴水Ca^(2+)、Mg^(2+)等地球化学特征和周围气候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监测,发现7个滴水点Ca^(2+)、Mg^(2+)年际变化趋势具有明显一致性,分为波动区、高值区及低值区,滴水点Mg/Ca比值与月降雨量没有明显一致性变化,但波动区、高值区及低值区均值与月降雨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能够反应外界降雨量变化。并且研究发现,在低值区由于温度和土壤CO_2的影响,造成滴水Ca^(2+)、Mg^(2+)在1月份突变性降低,成为年际变化的波谷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 滴水 CA Mg离子 降雨 温度
下载PDF
重庆雪玉洞地下河溶解态脂肪酸来源解析及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吕现福 孙玉川 +4 位作者 贺秋芳 梁作兵 赵瑞一 张媚 谢正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18-924,共7页
为研究岩溶地下河中溶解性有机质来源及变化特征,2014年11月1日和11月8日分别对重庆丰都雪玉洞地下河入口(Site 1)及出口(Site 2)进行取样,利用气相色谱气质联用仪(GS-MS)对样品中溶解态脂肪酸的组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Site1和Site... 为研究岩溶地下河中溶解性有机质来源及变化特征,2014年11月1日和11月8日分别对重庆丰都雪玉洞地下河入口(Site 1)及出口(Site 2)进行取样,利用气相色谱气质联用仪(GS-MS)对样品中溶解态脂肪酸的组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Site1和Site2溶解态脂肪酸平均浓度分别为1698和4419 ng·L^(-1),地下河出口处溶解态脂肪酸浓度明显高于地下河入口处;各采样点中溶解态脂肪酸组成以低碳数饱和直链脂肪酸(C≤20:0)为主要组成部分,其次为单不饱和脂肪酸;结合主成分分析(PCA)表明,雪玉洞地下河水中DOM主要来源于土壤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其次为洞外地表河流中DOM向雪玉洞地下河水中的输入.另外,洞内游客的旅游活动对地下河水中DOM的来源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下河 溶解性有机质 脂肪酸 来源 雪玉洞
原文传递
岩溶泉水化学性质及δ^(13)C_(DIC)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瑞一 吕现福 +1 位作者 刘子琦 吕春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430-2436,共7页
为了深入研究岩溶泉水水化学性质与溶解无机碳同位素(δ13CDIC)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雨季(2014年6月~2014年10月)对柏树湾泉、兰花沟泉、后沟泉进行监测,并与旱季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个岩溶泉在雨季的碳酸盐岩溶蚀量大于旱季,... 为了深入研究岩溶泉水水化学性质与溶解无机碳同位素(δ13CDIC)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雨季(2014年6月~2014年10月)对柏树湾泉、兰花沟泉、后沟泉进行监测,并与旱季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个岩溶泉在雨季的碳酸盐岩溶蚀量大于旱季,但消耗的CO2量却小于旱季,其中兰花沟泉和后沟泉的CO2消耗量为负值.相对于雨季其它月份,7月与旱季一样,岩溶作用减弱但消耗的CO2量增加.因为受到水动力条件影响,7月H2CO3对碳酸盐岩溶蚀的贡献增加,而HNO3与H2SO4对碳酸盐岩溶蚀的贡献则降低.另外,HNO3与H2SO4溶蚀碳酸盐岩及其对HCO-3产生的脱水作用都会导致δ13CDIC偏正,因此δ13CDIC与NO-3+SO2-4浓度呈现出正相关性,而与HCO-3浓度呈现出负相关性.这说明水动力条件以及HNO3与H2SO4的参与对岩溶泉水化学性质及δ13CDIC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泉 水动力条件 HCO-3脱水 水化学性质 δ13CDIC
原文传递
基于PCR-DGGE和拟杆菌(Bacteroides)16S rRNA的岩溶地下水粪便污染来源示踪研究:以重庆南山老龙洞地下河系统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弘 蒋勇军 +3 位作者 张远瞩 段逸凡 吕现福 贺秋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05-1813,共9页
岩溶地下水的微生物污染日益严重,其来源的研究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重庆南山老龙洞岩溶地下河系统为对象,采用滤膜法监测地下水中的总细菌、大肠杆菌、粪大肠菌及粪链球菌等微生物指标,以拟杆菌(Bacteriodes)为指示细菌,... 岩溶地下水的微生物污染日益严重,其来源的研究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重庆南山老龙洞岩溶地下河系统为对象,采用滤膜法监测地下水中的总细菌、大肠杆菌、粪大肠菌及粪链球菌等微生物指标,以拟杆菌(Bacteriodes)为指示细菌,采用PCR-DGGE示踪地下水中大肠杆菌/粪大肠杆菌的来源.结果表明,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各类细菌含量严重超标,总细菌数为10~2.9×10~7CFU·m L^(-1),大肠菌群总数达4.3~4.0×10~5CFU·m L^(-1),其中粪大肠菌群(FC)和粪链球菌(FS)分别最高达到1.1×10~6CFU·(100 m L)^(-1)、1.1×10~5CFU·(100 m L)^(-1);FC/FS多数为2以上,暗示流域地下水受人类粪便影响为主.地下水样和粪便样品的拟杆菌群落的PCR-DGGE比对分析表明地下水与人粪之间相似性为7.1%~69.1%,其中地下河出口处达到69.1%.地下水与猪粪之间相似性为1.1%~53.4%,地下河出口处仅为1.5%.因此,人类粪便为地下河污染的主要来源,猪粪污染为动物粪便污染的一部分,还存在其他动物粪便污染来源.此外,PCR-DGGE产物切胶测序发现大部分Bacteroides为人类肠道或粪便来源的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下水 粪便污染 大肠菌群 拟杆菌 PCR-DGGE
原文传递
室内模拟不同因子对岩溶作用与碳循环的影响
13
作者 赵瑞一 吕现福 段逸凡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843-2848,共6页
为分析岩溶作用及岩溶碳循环的影响因素,设计了6个不同的处理以进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H2SO4含量、水动力条件以及土壤厚度对岩溶作用及岩溶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具有相同土壤厚度的3个处理,其Ca2++Mg2+浓度与SO2-4浓度均表现为:B20-2>... 为分析岩溶作用及岩溶碳循环的影响因素,设计了6个不同的处理以进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H2SO4含量、水动力条件以及土壤厚度对岩溶作用及岩溶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具有相同土壤厚度的3个处理,其Ca2++Mg2+浓度与SO2-4浓度均表现为:B20-2>B20-1>B20-3,B50-2>B50-1>B50-3,说明H2SO4的输入导致了岩溶作用增强,并且下渗水水量增加对水化学性质产生了明显的稀释作用.在煤铁残渣输入量及水动力条件相同而土壤厚度不同的条件下,Ca2++Mg2+浓度与SO2-4浓度表现为:B50-1>B20-1、B50-2>B20-2、B50-3>B20-3.这说明较厚的土壤更有利于岩溶作用的进行.另外,由于实验中H2CO3对碳酸盐岩的溶解量贡献较小,岩溶作用对CO2的净消耗量主要取决于H2SO4含量.但B50-2的SO2-4浓度最大,CO2的净消耗量却最高.这可能是由于煤铁残渣向土壤中输入了有机质或其它养分促进了土壤深部CO2的形成,并且B50-2上部较厚的土壤也导致了H2CO3对碳酸盐岩溶解量的贡献增加,因此B50-2的CO2净消耗量也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实验 岩溶作用 碳循环 煤铁残渣 土壤 水动力条件
原文传递
旅游活动对岩溶洞穴地下水中细菌群落的影响:以重庆丰都两个洞穴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吕现福 贺秋芳 +2 位作者 王凤康 赵瑞一 张弘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389-2399,共11页
为了深入了解岩溶洞穴地下水中细菌群落结构特征以及评估旅游活动对细菌群落的影响,对重庆丰都雪玉洞(旅游洞穴)和水鸣洞(未开发洞穴)洞穴地下河水进行了采样,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地下水样品中的细菌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 为了深入了解岩溶洞穴地下水中细菌群落结构特征以及评估旅游活动对细菌群落的影响,对重庆丰都雪玉洞(旅游洞穴)和水鸣洞(未开发洞穴)洞穴地下河水进行了采样,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地下水样品中的细菌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洞穴地下水中细菌群落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主,但细菌群落组成存在差异.雪玉洞地下河上游和下游的变形菌门分别占总群落的62%和64%,拟杆菌门分别占11%和16%;水鸣洞地下水中细菌优势群落除变形菌门(38%)和拟杆菌门(19%)外,绿菌门(Chlorobi)占24%,两个洞穴地下水中变形菌门的纲分类均为γ-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um)和拟杆菌为两个洞穴地下水的优势种类但其主要细菌存在差异:雪玉洞主要细菌是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属于致病菌;水鸣洞主要细菌是未培养的甲基球菌科(Methylococcaceae-uncultured)、甲基单胞菌属(Methylomonas)以及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属于甲烷氧化细菌.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受旅游活动的强烈影响,雪玉洞群落多样性明显高于水鸣洞并且存在更多的致病菌群落,地下水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多元直接梯度分析(RDA)证明群落分布规律受游客数量与洞穴空气CO_2影响且呈正相关,两种环境因子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表明游客数量对地下水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更明显并导致大量原生细菌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群落 岩溶 地下水 旅游洞穴 未开发洞穴
原文传递
旱雨季岩溶地表河不同河段正构烷烃相态组成变化和来源解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宁坤 孙玉川 +5 位作者 刘跃 刘九缠 乔依娜 吕现福 蒲敏 王赛男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728-4736,共9页
岩溶作用产生的无机碳可以在水生植物、微生物等作用下形成有机质,转化为较稳定的内源有机碳,这为寻找全球遗漏碳汇提供了新的突破口,而加强对岩溶区有机质的溯源研究是重要手段.为探究金佛山岩溶地表河溶解态、颗粒态和沉积物正构烷烃... 岩溶作用产生的无机碳可以在水生植物、微生物等作用下形成有机质,转化为较稳定的内源有机碳,这为寻找全球遗漏碳汇提供了新的突破口,而加强对岩溶区有机质的溯源研究是重要手段.为探究金佛山岩溶地表河溶解态、颗粒态和沉积物正构烷烃的含量、组分及来源,于2017年3月20日、9月26日分别在石钟溪上、中、下游进行采样,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三相态正构烷烃的组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旱季溶解态、颗粒态和沉积物正构烷烃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37 ng·L^(-1)、6108 ng·L^(-1)和7149 ng·g^(-1),雨季三者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129 ng·L^(-1)、8146 ng·L^(-1)和6213 ng·g^(-1).正构烷烃的含量整体表现为雨季高于旱季,以溶解态正构烷烃表现得最为显著,这主要由外源高等植物输入增多所致.旱季上、下游正构烷烃含量差异明显,以沉积物正构烷烃表现得最为显著,自上而下整体保持微升态势;雨季外源输入量较大,差异性减弱,整体变幅较小.不同季节降雨和气温的变化导致水动力条件、浊度及水温的不同,深刻地影响着不同相态和不同河段正构烷烃的来源和迁移.整体上,随着海拔降低,高等植物贡献度降低,水生植物和低等生物贡献度增高.当水动力条件较弱和浊度较低时,造成内源溶解有机质增多,同时会出现溶解态至颗粒态乃至沉积物的缓慢沉降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烷烃 溶解态 颗粒态 沉积物 岩溶地表河
原文传递
重庆雪玉洞洞穴滴水水文地球化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9
16
作者 曾泽 蒋勇军 +3 位作者 吕现福 曾思博 胡刘婵 雷佳琪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641-2650,共10页
为揭示不同类型的洞穴滴水水文地球化学指标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外界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对重庆丰都雪玉洞内的4处滴水点的地球化学指标进行两年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4个滴水点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2+)... 为揭示不同类型的洞穴滴水水文地球化学指标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外界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对重庆丰都雪玉洞内的4处滴水点的地球化学指标进行两年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4个滴水点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2+)型,且常年处于沉积状态,但不同类型的滴水点在滴量及离子浓度方面差异明显;受制于基岩溶蚀作用、稀释作用、先期沉积作用(PCP)等地球化学进程,4个滴水点的Ca^(2+)、Mg^(2+)、HCO_3^-、EC、pH、pCO_2、SIc等地球化学指标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规律,可以很好地响应外部气候环境变化;不同类型滴水点的Mg/Ca比变化规律并不一致,这与每个滴水点的运移路径不同及PCP强度不同有关;4个滴水点的δ^(13)C_(DIC)受到土壤CO_2浓度及水动力条件的影响,与外界气温降水量均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但在以管道流为主的滴水点中,δ^(13)C_(DIC)往往在短时间尺度上表现出雨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玉洞 洞穴滴水 地球化学特征 MG/CA δ13CDIC
原文传递
重庆远郊丰都雪玉洞流域大气无机氮湿沉降变化特征与来源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段世辉 蒋勇军 +3 位作者 张远瞩 胡刘婵 曾泽 吕现福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479-4489,共11页
以重庆市远郊的丰都雪玉洞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气象站和大气氮沉降仪获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的大气降水、NH_4^+-N和NO_3^--N等数据,通过NH_4^+-N/NO_3^--N比以及气团后向轨迹模拟探讨了流域大气无机氮湿沉降来源.结果表明:(1)在观测... 以重庆市远郊的丰都雪玉洞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气象站和大气氮沉降仪获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的大气降水、NH_4^+-N和NO_3^--N等数据,通过NH_4^+-N/NO_3^--N比以及气团后向轨迹模拟探讨了流域大气无机氮湿沉降来源.结果表明:(1)在观测期内,流域DIN总沉降通量为21.37×103kg·a-1,单位面积沉降通量为14.25 kg·(hm^2·a)^(-1),其中NH_4^+-N和NO_3^--N分别为7.72 kg·(hm^2·a)^(-1)和6.53 kg·(hm^2·a)^(-1),分别占DIN湿沉降量的54%和46%;(2)DIN湿沉降通量和浓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夏季DIN湿沉降量比秋冬季节高50%,而秋冬季湿沉降的DIN浓度比春夏季高30%;(3)NH_4^+-N/NO_3^--N介于0.29~2.27之间,雨季(4月~9月)NH_4^+-N/NO_3^--N>1,旱季(10月~次年3月)NH_4^+-N/NO_3^--N<1,表明流域雨季DIN湿沉降主要来源农业源,旱季主要来源于城市源;(4)流域雨季主要受东南风的影响,大气湿沉降的NH_4^+-N来源于当地与流域东南方向的农业源,旱季主要受西南风影响,大气湿沉降的NO_3^--N来源于流域西南方向的重庆市区和涪陵等城市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湿沉降 铵态氮 硝态氮 雪玉洞流域 来源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