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国际恢复性司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吕瑞萍
-
机构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司法管理系
-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8-100,共3页
-
文摘
当代恢复性司法研究以程序和正义为主导,强调恢复由犯罪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并采用协调、协商的方式及补偿道歉的方法化解双方的矛盾,修复被破坏的人际关系。恢复性的实践主要集中在少年司法领域,具体通过增加警方、检方和法院自由裁量权的方式实现。当然,作为一项司法改革,迫切需要国家为其适用创造条件,并在立法、量刑上提供合法基础。
-
关键词
刑事司法
改革
研究
恢复性司法
-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当代中国司法运行的现状及推进思路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吕瑞萍
-
机构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0-92,共3页
-
文摘
中国目前的司法模式是外来法文化观念、制度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及本土化的产物,容易导致司法不独立及产生司法腐败。中国的司法改革既要遵循诉讼科学发展的规律,尊重现实国情和需要,又要通过立法、司法和执法者更新观念,协力践行司法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走理性发展之路。
-
关键词
司法机制
理性认知
合力践行
-
分类号
D926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论城市社区少年犯罪及社会控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吕瑞萍
-
机构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1999年第4期110-113,共4页
-
文摘
城市社区少年犯罪的发生,是社区不良亚文化对少年影响的结果。一方面由于少年生理、心理发展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对问题的认识、判断能力较差;另一方面由于少年独立意识增强,他们渴望摆脱束缚,希望在同龄人中得到认同,实现自身价值。这一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性,使得少年极易受外界不良文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社区不良亚文化的影响。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改善社区环境,强化社区功能。
-
关键词
少年犯罪
社区亚文化
城市社区
社会控制
-
分类号
C913.5
[经济管理]
-
-
题名职务犯罪案件讯问策略之把握嫌疑人身体语言和微表情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吕瑞萍
-
机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出处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87-92,共6页
-
基金
最高人民检察院项目"贪污犯罪心理与侦查对策研究"(GJ2012C26)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级教改项目"犯罪心理学实践教学体系研究"(201214)
-
文摘
口为心苗、言为心声,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情绪情感则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只有客观刺激与内在需要相符合才会产生愉快的情感,相斥则不悦;下意识的身体反应、微表情更是人真情的自然流露。职务犯罪人接受讯问时的身体语言和微表情,是其自我保护机制在讯问的特殊情境的刺激下的特殊反应。认真观察、领悟、建档以及观察的常态化、习惯化,方能把握职务犯罪人的心理,突破其心理防线。
-
关键词
职务犯罪
讯问策略
微表情
-
Keywords
Duty crime
Interrogation strategy
Micro - expressions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聚众犯罪的情境性特征及刑法规制研究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吕瑞萍
-
机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出处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37-40,共4页
-
文摘
聚众犯罪是一种结构比较松散的群集犯罪行为。聚众情境是引发聚众犯罪的周围环境,在聚众情境中参与者情绪具有相互感染、相乘夸大的心理效应。在聚众激情状态下,个人行为表现出无意识、不自觉、从众等非理性特点,极易造成场面失控,导致严重的危害结果。对于聚众犯罪的刑法规制,应注重聚众犯罪的情境性特征,体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价值理念。
-
关键词
情境心理
聚众犯罪
刑法规制
-
Keywords
situational psychology
mob crime
norms of criminal law
-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大学生心理问题与违法犯罪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 6
-
-
作者
吕瑞萍
-
机构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21-124,共4页
-
基金
教育部研究项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高校党建思政及稳定工作〕委托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2004〕256.43)。
-
文摘
大学生群体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大学生学业、就业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等诸多因素直接引发相应的心理问题,压力的不可逆转、观念的缺乏更新和心理调节、适应能力的欠缺,以及受个体人格特质的左右,从而引发相应的行为问题。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频繁发生也在所难免。因而大学生行为问题的预警与干预非常重要。
-
关键词
心理问题
犯罪
相关
-
Keyword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crimes
relationship
-
分类号
G423.07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女性警察的心理压力及个体心理调适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吕瑞萍
-
机构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6期98-100,共3页
-
文摘
由于自身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女性警察心理压力的来源很多,承受的心理压力指数最高。沉重的心理压力容易引发女性警察异常的生理及心理反应,因而个体心理的自我调适就显得非常重要。
-
关键词
应激状态
心理压力
个体心理调适
女性警察
-
Keywords
Woman police
Pressure
Adjustment of psychology
-
分类号
D63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政法类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吕瑞萍
-
机构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118-121,共4页
-
文摘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政法类院校在关注大学生学业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及对他们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学校应该协调各职能部门,组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为培养出合格的职业法律人而努力。
-
关键词
政法类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
分类号
D926.13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论司法公正与法官的心理适应
- 9
-
-
作者
吕瑞萍
-
机构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河北法学》
1999年第3期107-109,共3页
-
-
关键词
司法公正
法官
民事审判方式
审判人员
内心确信
心理适应
当事人
心理定势
程序公正
被告人
-
分类号
D926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论法律移植及其本土化机制
- 10
-
-
作者
吕瑞萍
-
机构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经济师》
2007年第4期92-94,共3页
-
文摘
法律移植只限于法律制度的移植不包括法观念、法理论;法观念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演变过程,它与个体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文化、理念和教育环境密切相关;法律移植能跨越不同的社会制度,但不能超越该法律存在依据的基础与前提;法律移植具有阶段性特征,法律的全球化是现代法律的发展方向。
-
关键词
移植
法律移植
本土化
-
分类号
F276.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论大学教师的元认知能力
- 11
-
-
作者
吕瑞萍
-
机构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司法管理系
-
出处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55-58,共4页
-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高校党建
思政及稳定工作>委托研究项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04]254.43)
-
文摘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其本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控制。大学教师的元认知能力则是教师对主体(自己和学生)内在差异、个别差异以及主体认知水平和影响认知水平的因素差异的了解和监控能力。大学教师元认知水平的高低与学生的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好坏密切相关。因而需要通过对教师内在素质的训练和外在督导等措施,培养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对课堂教学的调控以及反思与批判、学习和迁移等能力。
-
关键词
元认知
教师
心理健康
能力
-
Keywords
primary cognition
teacher
mental health
ability
-
分类号
G645.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经济法界定刍议
- 12
-
-
作者
吕瑞萍
-
机构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78-80,共3页
-
文摘
经济法的根本特征:是指在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外在的征象和标志;经济法的价值取向;是对大多数人利益的保护;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市场主体与本人的利益可能或已经受市场主体行为影响的一类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之间的,以财产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利益关系。
-
关键词
经济法
界定
价值取向
调整对象
-
Keywords
Economic Low
Delimitation
Value orientation
Adjusting object
-
分类号
D912.29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
-
题名出入不良场所青少年与违法犯罪相关性调查
- 13
-
-
作者
吕瑞萍
吕瑞华
王志玲
-
机构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郑州市中原区育新学校
-
出处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118-121,共4页
-
文摘
城市社区非传统的娱乐场所给人们带来新的享受 ,同时也给好奇心强、趋于成熟的青少年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经常出入这种场所 ,直接影响青少年心理的健康 ,甚至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因而净化社会娱乐场所的环境是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等不良行为发生的重要问题。
-
关键词
不良娱乐场所
出入
违法犯罪行为
社区
-
分类号
D917.3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试论高校心理卫生及心理咨询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 14
-
-
作者
吕瑞萍
-
机构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63-64,共2页
-
文摘
高校有2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高校心理卫生和咨询工作极其重要;但由于学校心理学工作的开展尚属初级阶段,人们还未有足够的认识,因而需要加强宣传、改变观念,使学校心理学工作本土化、职业化;并切切实实地做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筛选、预测和干预工作,帮助大学生实现心理健康。
-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
心理咨询
-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从刑罚的社会心理效应谈舆论对司法的监督
- 15
-
-
作者
吕瑞萍
-
机构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铁道部郑州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11-12,15,共3页
-
文摘
鉴于刑罚自身的价值所在以及司法权终极性的特征,司法权的行使会在社会上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因而司法需要监督。而司法权独立性和程序性特征又要求对司法的监督有一定限度。
-
关键词
刑罚
社会心理效应
舆论监督
司法监督
心理效应
-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从犯罪心理的形成谈犯罪人格控制
- 16
-
-
作者
吕瑞萍
-
机构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104-107,共4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对犯罪心理形态的变化、犯罪心理形成过程的分析,提出了净化社会环境减少影响青少年犯罪心理产生的影响源,增强行为人自身的素养、提高其免疫力等犯罪人格控制的方法与措施。
-
关键词
犯罪心理
犯罪人格
心理承受力
心理平衡能力
-
分类号
D917.2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贪污贿赂犯罪侦查思维解析
- 17
-
-
作者
吕瑞萍
-
机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
出处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07-110,共4页
-
基金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贿赂犯罪虚假供述的识别问题研究>(项目号:2014FX016)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贪污贿赂案件与一般刑事案件的侦查思维过程不同。反贪案源多来自纪委移送、群众举报、自己发现和案件分流。这类案件不但没有一般刑事案件的案发现场的勘验检查等原始证据支撑,而且当侦查员接手案件时,原有的证据也有被污染的可能。因而,反贪侦查讯问主要通过审查判断证据、获取相应口供,然后理顺贪污贿赂犯罪人犯罪的证据链条,从而实现内心确信。这个过程中,是侦查员通过分析、判断、综合、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过程,依据相应证据,还原事实真相,再现犯罪过程。
-
关键词
贪污贿赂犯罪
侦查思维
解决问题
-
Keywords
corruption and bribery
investigation thought
solving problem
-
分类号
D924.392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中国贪污犯罪心理研究现状述评
- 18
-
-
作者
吕瑞萍
王耀世
-
机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检察院
-
出处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28-32,共5页
-
基金
最高人民检察院"贪污犯罪心理与侦查对策研究"项目〔GJ2012C26〕成果之一
-
文摘
腐败已经成为阻碍全球社会发展的毒瘤,惩治贪腐业已成为我国政府端正党风,取信于民的施政方略;贪腐激化了社会矛盾,引起民众"仇官"、"仇富"心理升级以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悖德行为。这些现象已经引发学界的担心、深思与探究。尤其是法学、犯罪学以及心理学的研究,更是从根源、贪污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行为的发生机制以及应对的策略方面入手,做深层次的剖析和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的探索与实验。我们拟对这些研究做梳理、归纳及相关的心理分析,以期为反贪提供心理科学支持。
-
关键词
贪污犯罪
犯罪心理
反贪对策
-
Keywords
corruption crime
Criminal psychology
Anti - corruption measures
-
分类号
D924.392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未成年犯罪人心理回顾调查及干预对策
- 19
-
-
作者
吕瑞萍
-
机构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2-34,共3页
-
文摘
为了探索未成年人犯罪前的心理状况及干预对策,运用自编问卷对河南省郑州少管所在 押的少年犯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从产生犯罪动机到作案期间有一个时间段,一天以内的占 43%,一周以内的占35%,对已经产生犯罪动机的人进行及时的干预是完全可能的;少年犯罪之 前,心理紊乱,生理与行为状态均有改变,绝大多数犯罪少年都愿意在犯罪前得到及时有效的挽救。
-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反社会人格
干预
-
Keywords
minor
counter- society personality
intervene
-
分类号
DF79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经济法调整对象刍议
- 20
-
-
作者
吕瑞萍
-
机构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司法管理系
-
出处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4期38-40,共3页
-
文摘
经济法是调整市场主体与由不特定社会个体组成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关键词
经济法
调整对象
中国
-
分类号
D922.29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