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吕约诗十首
1
作者 吕约 《作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1-144,共4页
法律的羊毛披肩 乡亲们 这头羊被判处死罪 因为它用烤羊肉 喂了一名逃亡到我村的 杀人犯
关键词 杀人犯 羊毛 逃亡
原文传递
吕约的诗
2
作者 吕约 《十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2-214,共3页
摔门而去 一个人 摔门而去 留下另一个人 和颤抖的门
关键词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原文传递
吕约的诗
3
作者 吕约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3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关键词 上天堂 一只手 亲爱的朋友 生下来 给你 办公室门 在黑暗中 数钱 野蛮人 潘家园
原文传递
吕约(二首)
4
作者 吕约 《诗歌月刊》 2009年第4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名字 望远镜 爱情 仙人掌 孔雀鱼 计时器 苍蝇 救世主 跑步机 人民币
原文传递
吕约的诗
5
作者 吕约 《文学界(原创版)》 2009年第3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祷告 游客 乱伦 菩萨 三十年 篮子 第二代 必然 助听器 羽毛
原文传递
吕约诗歌
6
作者 吕约 《滇池》 2014年第3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小乖乖 刺手 头竹 一只手 出针
原文传递
吕约的诗
7
作者 吕约 《诗歌月刊》 2018年第5期23-25,共3页
辩论结束 大脑和嘴巴停止操劳
关键词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原文传递
中国创作与西方理论:新近文学图书检视 被引量:2
8
作者 吕约 张柠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8-103,共6页
过去·现在·未来——中国创作 《致一九七五》、《山楂树之恋》、《启蒙时代》都是关于“过去”的书。《我叫刘跃进》是一本关于“现在”的书。《和我们的女儿谈话》文体诡异,可以视为一本关于“未来”的书。由此,我们或许... 过去·现在·未来——中国创作 《致一九七五》、《山楂树之恋》、《启蒙时代》都是关于“过去”的书。《我叫刘跃进》是一本关于“现在”的书。《和我们的女儿谈话》文体诡异,可以视为一本关于“未来”的书。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大致了解中国当代作家面对过去、现在、未来的重整和想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图书 西方理论 中国 创作 启蒙时代 当代作家
下载PDF
废名与“莫须有先生”的遗留问题 被引量:4
9
作者 吕约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7-74,共8页
拉·曼却村的骑士堂吉诃德上路后发现,世界就像他的坐骑“驾骍难得”一样,毛病百出。20世纪的中国小说中出现了一位类似堂吉诃德的漫游者,此人名叫莫须有先生。在废名的《莫须有先生传》(1932年)中,这位先生第一次亮相时,正... 拉·曼却村的骑士堂吉诃德上路后发现,世界就像他的坐骑“驾骍难得”一样,毛病百出。20世纪的中国小说中出现了一位类似堂吉诃德的漫游者,此人名叫莫须有先生。在废名的《莫须有先生传》(1932年)中,这位先生第一次亮相时,正在驴背上陷入沉思(主要是思乡和哀悼时间的流逝),他的沉思不断被吵吵嚷嚷的路人打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须有先生传》 遗留问题 废名 堂吉诃德 中国小说 沉思 思乡
下载PDF
启蒙文学思潮与现代“知识分子”
10
作者 吕约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5期107-109,共3页
"五四"运动以前,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从来就是在"良相"和"良医"之间选择。从"洋务运动"到"戊戌维新",传统知识分子依然怀着做"良相"的梦想。他们试图通过重复历代封建大臣&qu... "五四"运动以前,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从来就是在"良相"和"良医"之间选择。从"洋务运动"到"戊戌维新",传统知识分子依然怀着做"良相"的梦想。他们试图通过重复历代封建大臣"变法"的方式,介入政治权力的领域。现代知识分子是"五四"运动时期才出现的。他们面对民族和文化的双重危机,开始接受进化论,进而选择一种激进主义立场。激进主义将各种个人主义价值观念省略,最后走向集体主义(民族主义)。这一大的趋势就像洪流,裹挟着知识分子顺流而下,在一些整体性概念中,知识分子越来越没有独立价值。当代知识分子也在主动疏离"知识分子"原有的意义,自觉地屈从于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形式之一:市场意识形态,导致了知识分子的语义更加混乱不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启蒙运动 知识分子 鲁迅 胡适
下载PDF
读杨绛的喜剧《弄真成假》
11
作者 吕约 《书摘》 2023年第8期86-89,共4页
同样是发生在现代都市家庭空间的故事,与《称心如意》相比,杨绛的第二部喜剧《弄真成假》(五幕喜剧)展现了更为紧张的戏剧冲突、更为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对于世态和人性病态更为深刻的讽刺。杨绛表达现代中国都市经验和人性心理的才能,... 同样是发生在现代都市家庭空间的故事,与《称心如意》相比,杨绛的第二部喜剧《弄真成假》(五幕喜剧)展现了更为紧张的戏剧冲突、更为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对于世态和人性病态更为深刻的讽刺。杨绛表达现代中国都市经验和人性心理的才能,也在这部作品中得到更充分的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冲突 杨绛 家庭空间 现代都市 弄真成假 《称心如意》 人物性格 都市经验
原文传递
现代写作与中国传统 被引量:4
12
作者 格非 李洱 吕约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7-132,共6页
吕约:很荣幸能请到格非和李洱两位作家,来十月文学院进行这场对谈。题目当中,现代写作与中国传统这两个概念,分别对应着古典写作和世界传统。今年正好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一百周年,各地都在开纪念或者反思"五四"传统的会议。可以说... 吕约:很荣幸能请到格非和李洱两位作家,来十月文学院进行这场对谈。题目当中,现代写作与中国传统这两个概念,分别对应着古典写作和世界传统。今年正好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一百周年,各地都在开纪念或者反思"五四"传统的会议。可以说,"五四"时期,新文学跟旧文学是对立的状态,无论是价值观念还是语言,都有很大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 现代写作 新文学运动 价值观念 文学院 五四 旧文学 李洱
原文传递
记·纪·忆:杨绛记忆书写的三种形式 被引量:3
13
作者 吕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6-206,共21页
"记忆"是杨绛散文创作的核心主题。杨绛的记忆书写,作为"历史创伤的证言"而产生了客观的社会历史意义,在当代语境中树立起"记忆书写者"的历史形象。杨绛以记忆为主题的散文创作,融个人经验与历史记忆于一... "记忆"是杨绛散文创作的核心主题。杨绛的记忆书写,作为"历史创伤的证言"而产生了客观的社会历史意义,在当代语境中树立起"记忆书写者"的历史形象。杨绛以记忆为主题的散文创作,融个人经验与历史记忆于一体,创造了独特的审美表达形式。本文从文本细读与符号分析入手,以《干校六记》《丙午丁未年纪事--乌云与金边》《回忆我的父亲》《我们仨》为研究重点,归纳总结出杨绛记忆书写的三种编码方式,以及三种记忆文本的范型:"记""纪""忆"。三者具有不同的含义,并呈现为文体形式、文本结构以及叙述逻辑上的差异。本文阐释了三类记忆文本之间的异同:记,重在历史中的个人经验记录;纪,重在创伤混乱记忆的赋形;忆,重在复现往事的情感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绛 记忆书写 《干校六记》 《我们仨》
原文传递
火星有水(7首)
14
作者 吕约 《长江文艺》 2016年第5期103-105,102,共3页
在你不再仰起的脸上播下第一颗黑色种子用剩余日子的忧虑和意外欢乐土与水。
关键词 诗歌 《火星有水》 中国 吕约
原文传递
向恐惧提问的人 评宋晓贤的诗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约 《上海文化》 2010年第3期53-61,共9页
1恐惧的幽灵与通灵者的战术人的恐惧是文学的古老主题之一,20世纪之后的文学,更是在与"恐惧"的搏斗上耗尽精力。用想象的方式来摆脱恐惧。
关键词 恐惧 诗歌 提问 当代人 词语 文学 声音 现代世界 生命经验 闷罐车
原文传递
成为野蛮人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约 《诗歌月刊》 2012年第4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语言 胜利者 升起 未来 上生 祈祷 朗诵 操场 货币 电视
原文传递
北京的“声音”——80年代以来北京作家的新叙事话语
17
作者 吕约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9-84,共6页
一、“异端”的声音实验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社会转型以来,面对社会与个人经验的变化,汉语文学进入了“变声期”,这种“变声”实质上是重新“学语”的一种方式。80年代中期出现的“现代派小说”(1985.1986),就是在西方现代... 一、“异端”的声音实验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社会转型以来,面对社会与个人经验的变化,汉语文学进入了“变声期”,这种“变声”实质上是重新“学语”的一种方式。80年代中期出现的“现代派小说”(1985.1986),就是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下,表达中国青年一代的个体经验和精神状况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被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保守主义者们视为“异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初 “声音” 叙事话语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北京 作家 文化保守主义 主流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小说的飞行术
18
作者 吕约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37,共4页
经常梦想飞行的人,不是神通广大的探险家就是在现实中走路不稳、经常摔跤的人。当代中国作家中,最热衷“飞行术”的恐怕就是林白。在她几乎所有的小说和创作谈中,都充满了密集的“飞翔”意象。她的小说主人公都是在现实中走路不稳的... 经常梦想飞行的人,不是神通广大的探险家就是在现实中走路不稳、经常摔跤的人。当代中国作家中,最热衷“飞行术”的恐怕就是林白。在她几乎所有的小说和创作谈中,都充满了密集的“飞翔”意象。她的小说主人公都是在现实中走路不稳的人,比如《一个人的战争》里一到关键时刻就栽跟头的多米,《说吧,房间》中的下岗后四处求职碰壁的老黑,《万物花开》中脑子里长满瘤子的“大头”更是头重脚轻,随时可能倒地身亡。梦是对匮乏的想象性满足。林白本人也有可能是一个在现实中走路不稳的人,而不是一个无所畏惧、神通广大、快步如风的英雄。我们经常发现,一个在幻想中动辄上天入地的人,很有可能连飞机都不敢坐。迄今为止,林白的小说中从未出现过坐飞机的经验,她最信任的飞行工具,是民间传说中的事物,比如飞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 小说 《一个人的战争》 《万物花开》 中国作家 民间传说 探险家 林白
原文传递
晨雾与我
19
作者 吕约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窗玻璃 城市 呵欠 脱影 街道 调节 距离 自我 形体 诗歌
原文传递
抚摸
20
作者 吕约 《人民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3-205,共3页
诗歌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诗歌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在一千个洞的高尔夫球场上为它举行了国葬眼皮上撒上花瓣,花瓣上洒上几滴眼泪一滴来自希腊人。
关键词 抚摸 高尔夫球场 印第安人 希腊人 甲骨文 拉丁文 墓志铭 诗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