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民间藏戏队的剧目困境及建构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吕维洪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5期70-73,156,共5页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西藏民间藏戏队的生存境遇,但民间藏戏队的剧目建设工作依然困难重重,特别是剧目故事枝蔓、结构松散、观念落后、独创剧少、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愈发凸显。事实上,实现民间藏戏队的可...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西藏民间藏戏队的生存境遇,但民间藏戏队的剧目建设工作依然困难重重,特别是剧目故事枝蔓、结构松散、观念落后、独创剧少、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愈发凸显。事实上,实现民间藏戏队的可持续发展,剧目建设是关键。加强剧目建设,必须加强编剧人才培养,加强原创剧目和保留剧目建设。剧目内容要切实反映社会民生,正确处理继承与革新关系,从而合理地配置剧目比例,才能提高民间藏戏队剧目的思想性和艺术质量,创造出符合藏族人民审美和文化娱乐需求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民间藏戏队 剧目建设
下载PDF
冒险电影“三大件”:结构、格调与精神 被引量:1
2
作者 吕维洪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1-54,共4页
冒险电影一贯是好莱坞的拿手好戏,但中国电影现在也有了《攀登者》这种兼具话题性与题材创新的冒险作品。在冒险电影这个领域,中国电影人似乎终于也要努一把力了。冒险电影作为商业电影的一种重要类型,具有非常独特的结构、格调与精神,... 冒险电影一贯是好莱坞的拿手好戏,但中国电影现在也有了《攀登者》这种兼具话题性与题材创新的冒险作品。在冒险电影这个领域,中国电影人似乎终于也要努一把力了。冒险电影作为商业电影的一种重要类型,具有非常独特的结构、格调与精神,这也算是其重要的“三大件”。思考冒险电影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的整体特征,由世界电影的范畴再回归中国电影的发展,看中国的冒险电影到底可以如何发展与创新,是本文的核心思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冒险电影 结构 格调 精神
下载PDF
云南花灯的传统文化内涵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吕维洪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5-20,共6页
云南花灯是明清移民文化与本地巫祭文化融合的产物,来源于民间,并深深植根于汉族、少数民族的节日与民间礼俗文化中,在诸如婚丧嫁娶、庆生祝寿、修房乔迁、上学入伍、祭祖修谱、敬神祈福等事项的活动中,都伴有花灯演出活动。可以说,花... 云南花灯是明清移民文化与本地巫祭文化融合的产物,来源于民间,并深深植根于汉族、少数民族的节日与民间礼俗文化中,在诸如婚丧嫁娶、庆生祝寿、修房乔迁、上学入伍、祭祖修谱、敬神祈福等事项的活动中,都伴有花灯演出活动。可以说,花灯是云南民间最主要的传统娱乐方式,又是民间文化的建构和传承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灯 传统节日 礼俗活动 文化内涵
下载PDF
会泽八大会馆中的神祉崇拜及其文化意蕴 被引量:2
4
作者 吕维洪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58-62,共5页
会泽八大会馆是明清时期各省商人在会泽集资设立的"祀神、合乐、义举、公约"的同乡会馆。八大会馆各有自己不同的神祉,崇拜神祉对会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维系与保障作用。会馆神祉使客居群体在精神和文化上具有了象征符... 会泽八大会馆是明清时期各省商人在会泽集资设立的"祀神、合乐、义举、公约"的同乡会馆。八大会馆各有自己不同的神祉,崇拜神祉对会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维系与保障作用。会馆神祉使客居群体在精神和文化上具有了象征符码和集体意义。就本质而言,其文化意蕴具有包容性、功利性和象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泽会馆 神祉 脸谱 包容性 功利性 象征性
下载PDF
高校贫困生心理压力的探析与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吕维洪 余江敏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 2010年第10期65-67,共3页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容易诱发各种问题,妨碍自身发展及社会的稳定和繁荣。通过建立完善的资助体系,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使物质资助与精神扶贫有效地结合起来;完善心理咨询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贫困生的心理素质;加强世界观...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容易诱发各种问题,妨碍自身发展及社会的稳定和繁荣。通过建立完善的资助体系,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使物质资助与精神扶贫有效地结合起来;完善心理咨询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贫困生的心理素质;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辅导贫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建立正确的人生发展目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集体氛围,激励贫困生身心健康成长等措施,在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多种合力的共同作用和努力下,才能促进高校贫困生健康、顺利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贫困生 心理压力 探析 对策
下载PDF
愁——李清照咏花词的情感视点 被引量:2
6
作者 吕维洪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32-35,共4页
李清照的咏花词,弥漫着浓浓的愁绪,贯注于词人的一生。有少女时的清愁,少妇时的怨愁,晚年时的苦愁。在体味词人凄清孤愁的女性情怀时,也寄寓着词人高洁的情趣和卓异的人格。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李清照 咏花词 情感视点
下载PDF
当代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建设措施 被引量:2
7
作者 吕维洪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00-102,共3页
受当前社会主体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校园文化呈现出了双重性和复杂性 ,积极层面上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消极层面上的表现形式也五花八门。教育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积极因素 ,发挥良好的导向功能 ,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
关键词 社会主体文化 校园文化 积极因素 消极因素 文化建设
下载PDF
云南戏曲源流考 被引量:2
8
作者 吕维洪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12-116,共5页
云南戏曲从新石器时代或青铜器时代"沧源岩画"展示的原始戏剧开始,经历了部族乐舞、节会歌舞、宫廷乐舞、傩舞等初级戏剧阶段,走过了带有杂剧性质的"五花爨弄"和百戏性质的花灯漫长演变期后,至明代嘉靖年间,以《性... 云南戏曲从新石器时代或青铜器时代"沧源岩画"展示的原始戏剧开始,经历了部族乐舞、节会歌舞、宫廷乐舞、傩舞等初级戏剧阶段,走过了带有杂剧性质的"五花爨弄"和百戏性质的花灯漫长演变期后,至明代嘉靖年间,以《性天风月通玄记》和《宴清都洞天玄记》等剧本的创作为标志,云南戏曲进入了成熟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戏曲 部族乐舞 节会歌舞 五花爨弄
下载PDF
明清时期云南戏曲的文化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吕维洪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3年第11期70-72,共3页
云南戏曲渊源于原始综合表演艺术,在明清时期,受外来移民文化、外省入滇戏班等因子的影响,本土戏曲经过和外来戏曲文化的融汇与交流,逐渐发展并成熟。主要体现为戏曲创作成果丰硕,形成了节日、民俗及私家演出等多样化演出形式,到清代中... 云南戏曲渊源于原始综合表演艺术,在明清时期,受外来移民文化、外省入滇戏班等因子的影响,本土戏曲经过和外来戏曲文化的融汇与交流,逐渐发展并成熟。主要体现为戏曲创作成果丰硕,形成了节日、民俗及私家演出等多样化演出形式,到清代中叶,逐步形成了有云南地方特色的滇剧、傣剧、花灯等剧种,同时,戏曲文化传播的渠道广、影响深,戏曲品评伴随着演出、剧本阅读等传播过程。结合明清时期的特殊社会背景,梳理这一时期云南戏曲发展的历史文化状态,对开展戏曲研究和戏曲理论建构具有重要的艺术和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戏曲 文化背景 戏曲创作 戏曲传播
下载PDF
云南戏曲谚语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维洪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46-49,共4页
云南戏曲谚语总结并保存了大量戏曲艺术经验,记录了观众的戏曲接受心理和戏曲观、反映了云南戏曲的演出习俗,具有鲜明的边疆地域特色。云南戏曲的内容主要由戏曲艺术经验总结、表演习俗、观众评论组成,特别在戏曲谚语中表现出以德为先... 云南戏曲谚语总结并保存了大量戏曲艺术经验,记录了观众的戏曲接受心理和戏曲观、反映了云南戏曲的演出习俗,具有鲜明的边疆地域特色。云南戏曲的内容主要由戏曲艺术经验总结、表演习俗、观众评论组成,特别在戏曲谚语中表现出以德为先、惩恶劝善、情为主导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是一部简化了的云南戏曲史,对研究中原主流戏曲文化对滇剧及云南少数民族剧种的形成演变、滇剧及云南少数民族剧种的发展变化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戏曲 谚语 文化意蕴
下载PDF
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研究述评与讨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维洪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40-43,共4页
云南是民族文化的富集地,从而使得云南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都呈现出多样化特征。也正如此,作为云南传统文化重要内容之一的云南古代戏曲文学在形成和不断发展中显示出了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但在文献梳理中我们显然感到云南古代戏... 云南是民族文化的富集地,从而使得云南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都呈现出多样化特征。也正如此,作为云南传统文化重要内容之一的云南古代戏曲文学在形成和不断发展中显示出了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但在文献梳理中我们显然感到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研究的单一和单薄,即便在戏曲作家、戏曲作品的收集、整理方面都显得极为匮乏;在对其发展过程中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关联探讨的成果就更为鲜见,而这些恰恰是我们在文化创新方面应该做的基础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古代戏曲文学 述评与讨论
下载PDF
云南花灯研究学术史述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维洪 《教育文化论坛》 2018年第4期17-21,共5页
20世纪至今的云南花灯研究学术史,大致可分为发轫、勃兴、停滞和繁荣四个时期。发轫期的研究打破了花灯为"鄙俗俚曲"的偏见,为探索云南花灯的未来发展和研究道路奠定了学理基础;勃兴期的研究积累了丰厚的文献资料,为后续的研... 20世纪至今的云南花灯研究学术史,大致可分为发轫、勃兴、停滞和繁荣四个时期。发轫期的研究打破了花灯为"鄙俗俚曲"的偏见,为探索云南花灯的未来发展和研究道路奠定了学理基础;勃兴期的研究积累了丰厚的文献资料,为后续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必要的文献支持;停滞期的研究就学术本质而言,那些论著只是扭曲的社会政治因素强行掺入学术领域中的沙子而已,基本不具备学术价值;繁荣期的研究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理论研究方法的同时,又广泛引入了西方的现代理论研究方法,运用多样的理论作为参照系来把握和认识花灯规律,使花灯获得更加深入和丰富的研究成果。未来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需要深入及拓展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花灯 研究历程 研究述评
下载PDF
浅论五言诗的源流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维洪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3-46,共4页
五言诗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萌芽期、生发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它起源于《诗经》和先秦民间谣谚,诞生于西汉成帝之时,成长于两汉,成熟于东汉末年的建安时期。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五言诗 起源 萌芽期 生发期 成熟期
下载PDF
文物视野下云南清代戏曲演出述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维洪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33-37,共5页
清代是云南戏曲发展和成熟的关键时期。以戏曲文物为考察对象,云南清代的戏曲演出场所主要有神庙、会馆、宗祠、露台、乡村灯棚、梨园会馆等;演出的习俗有神诞献戏、节会演戏、禳灾祈福演戏、庆典演戏等;戏台题记、戏曲壁画、戏画、戏... 清代是云南戏曲发展和成熟的关键时期。以戏曲文物为考察对象,云南清代的戏曲演出场所主要有神庙、会馆、宗祠、露台、乡村灯棚、梨园会馆等;演出的习俗有神诞献戏、节会演戏、禳灾祈福演戏、庆典演戏等;戏台题记、戏曲壁画、戏画、戏曲石刻、戏曲木雕、戏曲抄本等真实记录了当时的演出剧目和艺人活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戏曲文物 演出场所 习俗 剧目
下载PDF
论先秦文学中人文精神的育人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维洪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21-125,共5页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发轫期,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一资源,汲取先贤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培养当代大学生强烈的忧患意识,以人为本的仁爱精神,坚韧不屈的斗争精神,炽热的爱国情怀,高洁的人格操守。
关键词 文学教育 教学方法 人文精神
下载PDF
和谐的不对称性——从精神分析视角看武松对待三位女性的不同态度
16
作者 吕维洪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3期23-26,共4页
《水浒传》中的武松对待潘金莲、孙二娘及蒋门神小妾的态度大相径庭,这种矛盾性是武松对潘金莲的"伊谛普斯情结"得不到释放而移植到另外二人身上的外化。这种外显的矛盾和谐地栖居于人类心灵之地。
关键词 《水浒传》 武松 伊谛普斯情结 原始本能
下载PDF
浅析王朔文学语言的审美价值
17
作者 吕维洪 严玉培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82-83,共2页
王朔的文学语言 ,是不玩深沉的实用口语 ,是淡化崇高的平民选择 ,是鲜活时代的生动反映 ,是雅俗共赏的语言典范 ,是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 。
关键词 文学语言 主流话语 语言反叛 语法规范 语言文本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化身复活”型戏曲的文化意蕴
18
作者 吕维洪 《怀化学院学报》 2014年第8期1-3,共3页
"化身复活"就是人死亡后物化为其它自然物使生命得以重生和延续,云南少数民族此类母题的产生深受中原文化同类题材的影响。通过原生态的表现形式和强烈的悲剧性,抒写普通人命运和情感的苦难,折射下层人民的不幸遭遇。在强大... "化身复活"就是人死亡后物化为其它自然物使生命得以重生和延续,云南少数民族此类母题的产生深受中原文化同类题材的影响。通过原生态的表现形式和强烈的悲剧性,抒写普通人命运和情感的苦难,折射下层人民的不幸遭遇。在强大的世俗权力面前,主人公的反抗和斗争充满了无奈和凄楚,悲苦的命运和找不到出路的彷徨让主人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悲剧主人公死亡后的"复活",是善恶得报文化心理的体现,它有效地缓解了人类关于生与死、今生与来世、天堂与地狱诸问题的困惑和疑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 戏曲 “化身复活”型 文化意蕴
下载PDF
班固“误读”《史记》原因解析
19
作者 吕维洪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7期87-91,97,共6页
班固称赞司马迁"有良史之材,"《史记》是"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之作,同时又批评司马迁"非谊士",《史记》有"史公三失"。这种矛盾是由于班固在写作中,因无法摆脱司马迁的影响而产生焦虑,进而&qu... 班固称赞司马迁"有良史之材,"《史记》是"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之作,同时又批评司马迁"非谊士",《史记》有"史公三失"。这种矛盾是由于班固在写作中,因无法摆脱司马迁的影响而产生焦虑,进而"误读"《史记》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汉书》 批评 影响的焦虑
下载PDF
论《文选》的诗目分类
20
作者 吕维洪 《文教资料》 2009年第17期5-7,共3页
《文选》诗目分类中出现的体例不纯、兼类等现象,其原因是作品的分类以实用为目的,便于作者属辞取则的主观编辑思想是一个因素;此外,作品本身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内涵的丰富性也是一种客观因素。其分类只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关键词 《文选》 诗目分类 二级分类 实用目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