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戊酸联合环孢素A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吕致斌 《当代医学》 2010年第15期133-134,共2页
目的初步评价丙戊酸联合环孢素A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28例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了丙戊酸联合环孢素A(A组,n=14)或单用环孢素A(B组,n=14),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共19例... 目的初步评价丙戊酸联合环孢素A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28例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了丙戊酸联合环孢素A(A组,n=14)或单用环孢素A(B组,n=14),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共19例患者取得血液学改善[A组12例(85.7%),B组7例(50.0%),P<O.05]。A组红系显效8例,微效4例;血小板显效7例,微效1例;中性粒细胞显效8例,微效3例。B组红系显效5例,微效2例;血小板显效2例,微效2例;中性粒细胞显效4例,微效2例。A组12例依赖输血的患者中9例(75.0%)脱离输血,B组12例依赖输血的患者中4例(33.3%))脱离输血,两者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共7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A组4例(28.6%),B组3例(21.4%),P>O.O5)],3例出现肾功能异常[A组2例(14.3%),B组1例(7.1%),P>0.05],经停药或治疗后均好转。结论丙戊酸联合环孢素A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较单用环孢素A好,出现肝、肾功能异常是可逆的。丙戊酸联合环孢素A方案可作为低危MDS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丙戊酸 环孢素A
下载PDF
输注单采血小板对血液病患者提高血小板数量的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吕致斌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1期86-87,共2页
目的临床探讨输注单采血小板对血液病患者提高血小板数量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血液病患者70例,记录单采血小板输注的血小板计数与输注效果,并进行对比,判断输注的作用。结果单采血小板输注1d后,血液病患者额... 目的临床探讨输注单采血小板对血液病患者提高血小板数量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血液病患者70例,记录单采血小板输注的血小板计数与输注效果,并进行对比,判断输注的作用。结果单采血小板输注1d后,血液病患者额定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计算均有显著提高;不同血液病患者,采用单采血小板输注的效率有所不同,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占61.3%,其他不同种白血病的输注效率存在差异。结论单采血小板输注,在各种血液病的治疗中,可有效预防与减少出血,具有显著的作用。输注血小板,因个体情况存在差异,降低输注的重负,可提高血小板的输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输注 单采血小板 血小板数量 作用
下载PDF
50例孕妇产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
3
作者 吕致斌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09年第11期111-111,共1页
目的:探讨孕妇产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47例DI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DIC患者经过抢救,死亡3例,死亡率6.38%。肝素使用后,使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延长115倍,约45... 目的:探讨孕妇产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47例DI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DIC患者经过抢救,死亡3例,死亡率6.38%。肝素使用后,使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延长115倍,约45s。胎儿除7例入院时因胎盘早剥已胎死宫内外.余40例新生儿均存活。结论:产科DIC多有明确的诱因,只要积极预防及治疗其原发病,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化处理,可防止和减少DIC的发生。同时应应加强孕期产妇教育,加强产前检查,做好围产保健,建立高危孕妇档案,提高基层医院产科人员的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产后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诊断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内镜特点及与门静脉高压的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张亚辉 张丽艳 +1 位作者 欧阳义 吕致斌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年第1期70-71,共2页
消化性溃疡系临床常见病,在我国发病率高达10%左右[1]。而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中,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又有明显增高,高达33%,并认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能不是其发病主要病因[2]。本研究对乙肝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中... 消化性溃疡系临床常见病,在我国发病率高达10%左右[1]。而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中,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又有明显增高,高达33%,并认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能不是其发病主要病因[2]。本研究对乙肝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中消化性溃疡内镜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溃疡发生与门静脉高压的关系,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认识,并对其预防与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内镜特点 食管胃静脉曲张 门静脉高压 良性溃疡 肝源性溃疡 胃角溃疡 普萘洛尔 硬化剂 高内毒素血症
下载PDF
含铋剂及奥硝唑的序贯疗法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初治失败的研究
5
作者 张亚辉 欧阳义 +2 位作者 张丽艳 吕致斌 胡丽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4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评价由雷贝拉唑、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奥硝唑组成的10 d序贯疗法与10 d标准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初治失败患者补救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永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Hp初次根除... 目的:评价由雷贝拉唑、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奥硝唑组成的10 d序贯疗法与10 d标准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初治失败患者补救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永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Hp初次根除失败患者136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前5 d予雷贝拉唑20 mg、果胶铋300 m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142.5 mg,口服2次/d,后5 d予雷贝拉唑20 mg、果胶铋300 mg、左氧氟沙星200 mg、奥硝唑500 mg,口服2次/d。对照组予雷贝拉唑20 mg、果胶铋300 m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142.5 mg、奥硝唑500 mg,口服2次/d,疗程10 d。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停药治疗4周后行14 C呼气试验测定Hp。结果治疗组ITT根除率(91.18%)、PP根除率(93.94%)均较对照组(分别为79.41%和83.0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4.45%)较对照组(10.77%)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雷贝拉唑、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奥硝唑组成的10 d序贯疗法是一种Hp初治失败后安全而有效的补救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序贯疗法 补救治疗 根除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