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醒脑静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术后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吕苓甫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第6期130-132,共3页
目的:评价脑出血术后应用醒脑静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效果。方法:将20例脑出血患者依据不同用药方案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10例。常规组仅应用醒脑静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醒脑静联合七叶皂苷钠共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评价脑出血术后应用醒脑静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效果。方法:将20例脑出血患者依据不同用药方案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10例。常规组仅应用醒脑静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醒脑静联合七叶皂苷钠共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预后治疗效果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醒脑静联合七叶皂苷钠共同治疗脑出血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醒脑静 七叶皂苷钠 预后治疗效果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脊髓创伤后神经再生促进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大伟 靳春杰 +3 位作者 吕苓甫 张士俊 李宏伟 孙文涛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60-62,共3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成年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保持分裂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它具有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在移植部位分裂增殖,并在局部微环境的作用下分化成相应的细胞来... 近年来研究发现成年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保持分裂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它具有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在移植部位分裂增殖,并在局部微环境的作用下分化成相应的细胞来补充替代受损的细胞,恢复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随着对神经干细胞及其相关领域广泛深入的研究,神经干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功能修复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NSCs存在于神经系统的多个区域,且能够适应性地与宿主中枢神经整合,产生外源性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从而重新连接已断的神经元回路。此外,NSCs还可通过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及抑制神经再生阻碍因子等作用使残存脱髓鞘的神经纤维和新生的神经纤维髓鞘化,从而恢复神经结构的完整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创伤 神经干细胞 移植 再生
下载PDF
低温液体灌注产生亚低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大伟 靳春杰 +3 位作者 张士俊 吕苓甫 李宏伟 孙文涛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1期32-33,共2页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已用冷敷的方法止痛;20世纪50年代人们已将深低温(体温降至28℃以下)应用于心血管手术中,以保护脑和其他重要器官,但由于深低温易发生室颤、凝血功能障碍,术后复温过程中常并发颅内出血等,故已很少被...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已用冷敷的方法止痛;20世纪50年代人们已将深低温(体温降至28℃以下)应用于心血管手术中,以保护脑和其他重要器官,但由于深低温易发生室颤、凝血功能障碍,术后复温过程中常并发颅内出血等,故已很少被临床采用。近年来低温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已被众多动物实验所证实,在临床方面,尤其是发现轻度低温(32~35℃)和中度低温(28~31.9℃)的保护作用之后,应用逐渐增多。亚低温(我国学者将轻度低温和中度低温称之为亚低温)被用于治疗新生儿缺氧性脑病[1]、心肺复苏后脑保护[2,3]、脑外伤[4,5]及脑卒中[6~8]等领域。有些医学中心还把亚低温作为动脉瘤手术中短暂阻断脑血流时常规脑保护措施[9,10]。同时亚低温也已被推荐为室颤心跳骤停复苏后的脑保护措施[11]。这些领域要求短时间内降至目标温度。低温液体或自体血液灌注是目前最有效的降温方式;目前临床及实验中所应用的低温方式主要为全身亚低温,如降温毯、冰袋[12,13]等,这些方式降温效率低,不易迅速实现亚低温,而且全身低温可伴有多种并发症,如心律紊乱、肺感染、凝血功能障碍[13]等。其他方式包括冰帽局部降温、硬膜下腔注入低温盐水[14]、通过外周静脉注入低温生理盐水[15~17]等。其中低温液体或自体血液灌注是目前最有效的降温方式,前者现已应用于临床,后者则由于创伤大而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脑损伤 神经介入
下载PDF
颅脑外伤后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大伟 靳春杰 吕苓甫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39-141,152,共4页
颅脑外伤死亡原因分析显示,大约有62%的患者死于并发症,而其中由于其内分泌功能紊乱造成内环境平衡被破坏,引起的死亡十分常见,发生率为55%,其原因是由于颅脑外伤会引起下丘脑-垂体系统损伤,引起过度的应激反应,从而导致水与... 颅脑外伤死亡原因分析显示,大约有62%的患者死于并发症,而其中由于其内分泌功能紊乱造成内环境平衡被破坏,引起的死亡十分常见,发生率为55%,其原因是由于颅脑外伤会引起下丘脑-垂体系统损伤,引起过度的应激反应,从而导致水与电解质的代谢紊乱和多器官功能受损或衰竭;颅脑外伤所致的死亡病例中约有一半死于伤后生理和代谢异常[1]。颅脑外伤影响内分泌系统,会带来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影响了脑外伤的恢复,甚至加重病情,乃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低钠血症 心房钠尿肽
下载PDF
浅谈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吕苓甫 张士俊 +1 位作者 靳春杰 杨大伟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1期204-205,共2页
弥漫性轴索损伤是指头部在受到加,减速性旋转暴力时,由于脑的扭曲变形,产生剪切或牵拉作用,造成神经纤维轴索的损伤;该病好发于两侧大脑半球之间胼胝体、大脑及小脑之间的脑干上端、灰质及白质的交界处。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大脑半球 旋转暴力 牵拉作用 神经纤维 减速性 胼胝体
原文传递
锥颅引流与钻颅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观察
6
作者 吕苓甫 张士俊 +3 位作者 靳春杰 金占奎 刘盛杰 秦立娥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研究锥颅引流与钻颅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方法:对7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锥颅组37例,行锥颅引流术;钻颅组41例,行颅骨钻孔引流术。结果:比较2组手术情况及效果:锥颅组治愈率94.7%(35/37),明... 目的:研究锥颅引流与钻颅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方法:对7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锥颅组37例,行锥颅引流术;钻颅组41例,行颅骨钻孔引流术。结果:比较2组手术情况及效果:锥颅组治愈率94.7%(35/37),明显高于钻孔组82.9%(34/41);手术时间:锥颅组手术时间20.8±6.8分钟,短于钻颅组58.4±12.4分钟;住院时间:锥颅组7.3±1.7天,短于钻孔组10.5±2.5天。结论:相对于颅骨钻孔引流术,锥颅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更好的疗效,且术式简便、创伤小、患者痛苦小、康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颅引流 锥颅引流 老年 慢性硬膜下血肿
原文传递
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7
作者 秦立娥 张士俊 +3 位作者 吕苓甫 赵娜 王萍 靳春杰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5年第1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围手术期中的舒适化护理效果。方法对7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其中钻颅组41例及锥颅组3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围手术期的病情评估,对心理压力较大的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并行心理疏导;对生活...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围手术期中的舒适化护理效果。方法对7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其中钻颅组41例及锥颅组3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围手术期的病情评估,对心理压力较大的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并行心理疏导;对生活能自理的患者行床上排便、卧位咳痰训练等舒适化护理方法、剃头后消毒凝胶涂抹后无菌巾包头等预防感染措施,以及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预防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治愈率88.46%,复发率3.80%,压疮发生率0.00%;无死亡病例。结论人性化、舒适护理可保障甚至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从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患者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引流术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