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必要的张力——在“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之间 被引量:2
1
作者 白刚 吕莲凤 《理论月刊》 2004年第2期61-63,共3页
旧哲学由于其形而上学性,把世界理解为抽象的精神或孤立的自然,只是在寻求世界的最高“统一性原理”,并对世界作出永恒的终极解释,因而只能是“解释世界”;而马克思哲学由于其实践性,把世界理解为现实的人的实际活动过程,不断地为人们... 旧哲学由于其形而上学性,把世界理解为抽象的精神或孤立的自然,只是在寻求世界的最高“统一性原理”,并对世界作出永恒的终极解释,因而只能是“解释世界”;而马克思哲学由于其实践性,把世界理解为现实的人的实际活动过程,不断地为人们提供变革和协调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世界观理论”,因而是在“改变世界”。只有马克思哲学,才在实践的基础上完成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转变,并使“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之间保持了一种“必要的张力”,从而真正实现了哲学的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 解释世界 改变世界 必要的张力
下载PDF
差异性社会的和谐逻辑及其文化建构
2
作者 于桂凤 吕莲凤 《理论界》 2012年第7期158-161,共4页
当代中国是一个差异性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差异性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任何和谐都是共同体的和谐,和谐精神是共同体价值的本质表达。建设社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构建一种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的... 当代中国是一个差异性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差异性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任何和谐都是共同体的和谐,和谐精神是共同体价值的本质表达。建设社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构建一种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的共同体价值。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培育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公共精神文化是差异性社会重建共同体价值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性社会 共同体价值 公共精神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