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体肿瘤外科手术前经导管血管栓塞术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吕银章 王南 +3 位作者 徐安辉 黄艳荣 彭羚 漆剑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73-1076,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动脉栓塞对椎体肿瘤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2月对36例椎体肿瘤患者手术前行经导管血管栓塞术,观察手术中的相关指标,对手术操作难度进行评分,并与对照组(同期42例术前未行经导管血管栓塞术的椎体肿瘤患者... 目的探讨术前动脉栓塞对椎体肿瘤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2月对36例椎体肿瘤患者手术前行经导管血管栓塞术,观察手术中的相关指标,对手术操作难度进行评分,并与对照组(同期42例术前未行经导管血管栓塞术的椎体肿瘤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栓塞组术中出血量平均1 428.9 ml、手术时间平均164.6 min、术后引流量190.7 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手术操作难度评分,栓塞组3个方面的得分为:1.42、1.78、1.97,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椎体肿瘤外科手术前,常规进行动脉栓塞,能显著减少肿瘤血供,降低术中出血量,有利于完整切除肿瘤,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动脉血管栓塞术 椎体肿瘤 明胶海绵
下载PDF
磁共振神经成像在外周神经鞘膜瘤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吕银章 翟恒 +2 位作者 孔祥泉 柳曦 刘定西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922-926,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神经成像对外周神经鞘膜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外周神经鞘膜瘤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常规成像和结合短TI反转恢复时间成像(3D-STIR)增强序列扫描。分析和评价3D-STIR增强扫描序列... 目的探讨磁共振神经成像对外周神经鞘膜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外周神经鞘膜瘤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常规成像和结合短TI反转恢复时间成像(3D-STIR)增强序列扫描。分析和评价3D-STIR增强扫描序列对外周神经鞘膜瘤诊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比较常规MRI成像及3D-STIR序列增强扫描对外周神经鞘膜瘤诊断的征象和价值。结果27例外周神经鞘膜瘤患者,磁共振常规成像可以显示病灶的部位、数目、形态、体积、信号特征。3D-STIR增强扫描序列上均可清晰显示周围神经走行及病变同周围神经关系。结论磁共振常规序列及3D-STIR增强扫描序列对外周神经鞘膜瘤的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神经成像 外周神经 神经鞘膜瘤
下载PDF
电磁导航系统在CT引导下肺结块病变穿刺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吕银章 郑光 +4 位作者 王南 胡道予 李震 石磊 高小玲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46-749,共4页
目的:探讨电磁导航系统在CT引导下肺结块病变的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采用电磁导航辅助CT引导系统进行经皮穿刺肺活检的98例肺结块病变的病例资料,记录扫描次数、辐射剂量、操作时间、穿刺次数等参数,记录穿刺成功例数、穿刺... 目的:探讨电磁导航系统在CT引导下肺结块病变的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采用电磁导航辅助CT引导系统进行经皮穿刺肺活检的98例肺结块病变的病例资料,记录扫描次数、辐射剂量、操作时间、穿刺次数等参数,记录穿刺成功例数、穿刺阳性例数和并发症情况。结果:98例患者,96例穿刺成功,成功率97.96%。其中81例患者可以判断良恶性,穿刺阳性率82.65%。平均扫描次数(1.24±0.59)次,平均辐射剂量(401.3±41.2)mGy·cm,平均操作时间(10.63±2.34)min,平均穿刺次数(1.35±0.70)次。15例发生气胸,气胸发生率15.31%,17例发生出血,发生率17.35%;无血胸及空气栓塞发生。结论:电磁导航系统在CT引导下肺结块病变穿刺活检中应用价值大,扫描次数和穿刺次数较少,辐射剂量较低,操作时间较短,能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导航 CT引导 肺穿刺活检 肺肿瘤
下载PDF
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TACE对肝癌的疗效和CT纹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吕银章 罗彦 +1 位作者 胡学梅 王南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7-442,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HCC的疗效,及其对肿瘤组织CT纹理特征的影响。方法:搜集89例HCC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其中37例(观察组)接受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TACE治疗,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TACE治疗。于治...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HCC的疗效,及其对肿瘤组织CT纹理特征的影响。方法:搜集89例HCC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其中37例(观察组)接受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TACE治疗,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TACE治疗。于治疗前4周内和治疗后4~8周内分别行三期动态增强CT检查。按mRECIST标准评价两组疗效。使用FireVoxel软件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门静脉期薄层CT图像上人工勾画病灶的全容积感兴趣区(VOI)后进行纹理分析,提取16个灰度直方图参数值。比较两组间疗效和治疗前、后灰度直方图参数值的差异。对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纹理参数,采用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疗效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和稳定(SD)和进展者,在观察组中分别为6、12和8例,在对照组中分别为4、10和14例,两组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45,P<0.05)。治疗后有6个灰度直方图参数值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包括标准差、不均一性、峰度、熵、及第90和95百分位数。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熵、第95百分位数和标准差的诊断效能较高,AUC分别为0.701、0.677和0.670。结论:与单纯TACE治疗相比,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TACE治疗HCC可明显提高疗效,且肿瘤组织的纹理特征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血管内皮抑制素 纹理分析 灰度直方图 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RSNA2019腹部影像学 被引量:2
5
作者 马丽娅 邹显伦 +12 位作者 竺笛 梁萍 李佳丽 闵祥德 孟晓岩 李安琴 海玉成 陈铭珍 杨阳 王梓 吕银章 胡学梅 胡道予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2-147,共6页
2019年RSNA腹部影像学内容丰富,热点问题包括人工智能(AI)及其对肝脏、直肠的诊断、疗效评估等,为腹部影像学临床和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多角度的思路。
关键词 腹部疾病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影像组学 双能CT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盐酸氢吗啡酮与地佐辛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镇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梓 穆可涛 +5 位作者 吕银章 赵凌云 李拔森 郝永红 徐安辉 王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70-974,共5页
目的探讨盐酸氢吗啡酮与地佐辛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中的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TACE的患者270例,将患者分为3组,每... 目的探讨盐酸氢吗啡酮与地佐辛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中的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TACE的患者270例,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90例。H1组:术前15 min静脉注射1 mg盐酸氢吗啡酮;H2组:术前15 min静脉注射2 mg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时间为2~3 min;D组:术前30 min肌内注射5 mg地佐辛。在手术开始时、药物注入后5 min和0.5、1、2、4、8、12 h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3组患者的VAS评分以及镇痛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H1和H2组患者发生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比例均小于D组(P<0.05);H2组有2例患者发生了呼吸抑制,另两组均未出现。3组患者应用镇痛药物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H1和H2组术后0.5 h、1 h的VAS评分低于D组(P<0.05)。各组不同化疗药物比较,H1和H2组术后0.5 h、1 h的VAS评分低于D组(P<0.05)。各组不同栓塞药物比较,使用载药微球颗粒的H1、H2和D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超液化碘油及明胶海绵颗粒的H1和H2组患者术后0.5 h、1 h的VAS评分低于D组(P<0.05)。各组不同CNLC分期分组比较,CNLCⅠ期H1、H2和D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NLCⅡ期及Ⅲ期H1组和H2组患者术后0.5 h、1 h的VAS评分低于D组(P<0.05)。结论盐酸氢吗啡酮能够在有效镇痛的基础上减少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肝癌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不良反应
下载PDF
RSNA2018腹部影像学
7
作者 罗彦 孟晓岩 +17 位作者 李佳丽 陈晓 胡瑶 竺笛 梁萍 杨阳 周紫玲 李安琴 邹显伦 吕银章 王梓 范婵媛 谢金珂 可赞 游慧娟 李震 王良 胡道予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7-361,共5页
2018年RSNA年会上腹部影像学方面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影像组学/纹理分析和能谱CT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为今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开拓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腹部疾病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影像组学 纹理分析 能谱CT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3D-STIR序列增强扫描在腰骶丛神经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6
8
作者 吕银章 孔祥泉 +3 位作者 刘定西 柳曦 罗是是 杨帆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三维短恢复时间反转恢复(3D-STIR)序列增强扫描在腰骶丛神经成像中的可行性及其实际应用的效果和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0名健康自愿者及21例腰骶丛神经病变患者行常规扫描序列、3D-STIR序列平扫及3D-STIR序列增强扫描,...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三维短恢复时间反转恢复(3D-STIR)序列增强扫描在腰骶丛神经成像中的可行性及其实际应用的效果和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0名健康自愿者及21例腰骶丛神经病变患者行常规扫描序列、3D-STIR序列平扫及3D-STIR序列增强扫描,观察所得图像,评价显示情况和对比噪声比。结果 3D-STIR序列及其增强扫描可清楚、明确地显示所有自愿者腰骶丛神经的构成、走行、连续性、形态、信号;3D-STIR序列增强扫描能明显改善背景抑制效果,可清楚显示肿瘤、外伤及椎间盘突出累及腰骶丛神经所致各种征象。结论 3D-STIR序列增强扫描可以更清楚地显示腰骶丛神经解剖结构,并且能获得更好的背景抑制效果,在腰骶丛神经损伤的定位定性诊断和损伤程度判定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神经成像 腰骶丛神经
原文传递
3.0T磁共振在臂丛神经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吕银章 孔祥泉 +5 位作者 刘定西 柳曦 杨帆 罗是是 常丹丹 曹桢斌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扫描仪3D-STIR序列增强扫描在臂丛神经成像中的可行性,以及临床应用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对26例志愿者及35例臂丛神经病变的患者,采用3.0T磁共振成像(删)常规扫描序列、3D-STIR序列平扫及3D-STIR序列增强扫描,...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扫描仪3D-STIR序列增强扫描在臂丛神经成像中的可行性,以及临床应用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对26例志愿者及35例臂丛神经病变的患者,采用3.0T磁共振成像(删)常规扫描序列、3D-STIR序列平扫及3D-STIR序列增强扫描,观察所得图像,评价显示情况和对比噪声比。结果3.0TMRI3D-STIR序列及其增强扫描可清楚明确地显示所有志愿者臂丛神经的构成、走行、连续性、形态及信号,可以清楚地显示外伤或肿瘤累及臂丛神经所致的各种征象。结论3.0T磁共振扫描仪3D-STIR序列增强扫描对臂丛神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臂丛 磁共振神经成像
原文传递
臂丛及腰骶丛神经损伤及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的MRI表现 被引量:7
10
作者 柳曦 孔祥泉 +4 位作者 吕银章 刘定西 罗是是 杨帆 杨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9-243,共5页
目的探讨臂丛及腰骶丛神经损伤的MRI表现及失神经支配骨骼肌形态及信号改变。资料与方法对21例经肌电图和临床证实的臂丛及腰骶丛神经损伤患者行常规MR序列扫描、三维短恢复时间反转恢复(3D-STIR)序列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神经损伤及失... 目的探讨臂丛及腰骶丛神经损伤的MRI表现及失神经支配骨骼肌形态及信号改变。资料与方法对21例经肌电图和临床证实的臂丛及腰骶丛神经损伤患者行常规MR序列扫描、三维短恢复时间反转恢复(3D-STIR)序列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神经损伤及失神经支配肌肉组织改变的MRI表现。结果 3D-STIR序列能清晰显示臂丛及腰骶丛神经损伤的各种征象,包括创伤性脊膜囊肿、神经根撕脱、神经水肿、增粗神经迂曲、扭曲、神经干断裂等。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的MRI表现为不同序列上肌肉组织信号增高、肌肉萎缩和脂肪浸润,增强扫描罹患肌肉强化明显。失神经支配肌组织S患/S健与创伤时间呈负相关。结论 MRI上可以清晰显示臂丛及腰骶丛神经损伤情况和失神经支配肌肉形态和信号改变,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损伤 失神经支配肌肉 磁共振成像 臂丛 腰骶丛
原文传递
一站式MRI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1
作者 常丹丹 孔祥泉 +5 位作者 刘定西 于群 曹桢斌 汪晶 罗是是 吕银章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83-1186,共4页
目的评价一站式MRI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3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MRI扫描,包括梯度回波序列及自旋回波序列平扫,梯度回波序列电影扫描及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 MRA)扫描。将患儿MRI影像资料分为平扫... 目的评价一站式MRI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3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MRI扫描,包括梯度回波序列及自旋回波序列平扫,梯度回波序列电影扫描及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 MRA)扫描。将患儿MRI影像资料分为平扫+电影(A组)及平扫+电影+3D-CE MRA(B组)两组图像分别进行分析诊断,以手术作为参考标准,评估其诊断价值,并与B超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22例成功完成一站式MRI扫描并经手术证实,共计109处心脏大血管异常,包括心内结构异常46处,心外结构异常63处。A组整体正确诊断率为84.4%,其中心内结构异常及心外结构异常的正确诊断率分别为82.6%、85.7%。B组整体正确诊断率为90.8%,其中心内结构异常及心外结构异常的正确诊断率分别为82.6%、96.8%。B超整体正确诊断率为82.6%,其中心内结构异常及心外结构异常的正确诊断率分别为87.0%、79.4%。结论一站式MRI扫描能明显提高心外大血管异常的正确诊断率,对心内结构异常诊断无明显帮助。与B超比较,MRI平扫+电影及一站式MRI平扫对心内结构异常的诊断均不如B超,对心外结构异常的诊断均比B超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磁共振成像 B超 心脏大血管显影
原文传递
动脉内栓塞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安辉 王南 吕银章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4915-4917,共3页
目的:评价动脉内栓塞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产后出血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行急诊动脉栓塞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62例,其中原发性产后出血患者51例(A组),继发性产后出血患者11例(B组... 目的:评价动脉内栓塞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产后出血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行急诊动脉栓塞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62例,其中原发性产后出血患者51例(A组),继发性产后出血患者11例(B组),将导管超选择至双侧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前干,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中未切除患者子宫为临床治疗成功。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及造影表现,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62例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5.2%,其中A组成功率为96.1%,B组为9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栓塞治疗无效后行子宫切除术。并发症以轻度栓塞后不适为主,且在单纯栓塞髂内动脉前干手术中常见。术后随访4个月~3年,均未出现卵巢早衰表现,且4例再次妊娠。结论:动脉内栓塞治疗产后出血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抢救产后出血患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动脉栓塞 子宫动脉 髂内动脉
原文传递
无对比剂MR血管成像3D SSFP对先天性心脏病血管应用初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常丹丹 孔祥泉 +7 位作者 刘定西 曹祯斌 袁莉 李玉曼 金利新 汪晶 罗是是 吕银章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自由呼吸、无需对比剂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三维稳态自由进动序列(three dimen-sional steady state free precession,3D SSFP)对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血管评估的潜在价值。资料与方法将CHD患者(18... 目的探讨自由呼吸、无需对比剂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三维稳态自由进动序列(three dimen-sional steady state free precession,3D SSFP)对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血管评估的潜在价值。资料与方法将CHD患者(18例)、健康者(20名)及心肌疾病患者(16例),分别进行胸部3D SSFP扫描,对比分析其对CHD主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及相应血管分段分支显影的可行性。结果 (1)CHD患者主动脉、肺动脉及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均≥3分,均能满足临床诊断。CHD组肺动脉、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与健康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1~0.99),而较心肌疾病组显著增高(P<0.05)。其主动脉图像质量与健康组及心肌疾病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13~0.49)。(2)CHD主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P=0.44~0.87),相应血管分段分支图像质量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25~1.00)。结论全胸各向同性3D SSFPMRA对CHD患者主动脉、肺动脉及冠状动脉成像质量高,对其分段分支成像质量稳定,对CHD的血管异常的评估具有重要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三维稳态自由进动序列 图像质量
原文传递
电磁导航辅助CT引导系统在孤立性肺结节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吕银章 石磊 +4 位作者 郑光 徐安辉 胡道予 李震 王南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72-474,共3页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的定性诊断是临床难题,肺穿刺活检术是定性诊断的重要手段。CT引导有分辨率高、视野大、不受气体和骨骼干扰等优点,SPN的穿刺活检多在CT引导下进行。但单纯CT引导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的定性诊断是临床难题,肺穿刺活检术是定性诊断的重要手段。CT引导有分辨率高、视野大、不受气体和骨骼干扰等优点,SPN的穿刺活检多在CT引导下进行。但单纯CT引导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研究采用电磁导航辅助CT引导系统引导肺穿刺,并与常规CT引导肺穿刺对比,以明确其在孤立性肺结节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穿刺活检术 孤立性肺结节 CT引导 电磁导航 应用 系统 PULMONARY 定性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