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歧杆菌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83
1
作者 吕锡斌 何腊平 +3 位作者 张汝娇 李翠芹 张玲 朱秋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353-358,共6页
双歧杆菌是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内重要的益生菌,它与机体的许多生理、病理现象密切相关,因此成为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在调节肠道菌群、降低人体胆固醇、抗肿瘤以及在延缓人体衰老等方面的生理功能,更成为各领域专家研究的热点。... 双歧杆菌是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内重要的益生菌,它与机体的许多生理、病理现象密切相关,因此成为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在调节肠道菌群、降低人体胆固醇、抗肿瘤以及在延缓人体衰老等方面的生理功能,更成为各领域专家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双歧杆菌热点生理功能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益生菌 生理功能
下载PDF
香猪源性双歧杆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吕锡斌 何腊平 +2 位作者 张汝娇 张玲 李翠芹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8-140,共3页
为丰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BF)菌种资源,对双歧杆菌保健产品的开发奠定基础,选择贵州省特色资源香猪的粪便进行了双歧杆菌的筛选及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从1~6月龄香猪粪便中共分离50个菌株(BFl~BFS0),其中,8株(BFl5,B... 为丰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BF)菌种资源,对双歧杆菌保健产品的开发奠定基础,选择贵州省特色资源香猪的粪便进行了双歧杆菌的筛选及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从1~6月龄香猪粪便中共分离50个菌株(BFl~BFS0),其中,8株(BFl5,BF21,BF23,BF28,BF33,BF34,BF37,BF42)为长双歧杆菌,其他42株为猪双歧杆菌。香猪源性双歧杆菌主要形态为表面光滑、菌落微小,乳白色凸起状,边缘整齐且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状,有V形、L形(较多)、Y形(较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猪 双歧杆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降胆固醇双歧杆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何腊平 张汝娇 +3 位作者 李翠芹 吕锡斌 张玲 朱秋劲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8-192,共5页
双歧杆菌是人体中最有益的益生菌,尤其是降胆固醇双歧杆菌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所以综述了降胆固醇双歧杆菌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如何有效筛选到降胆固醇双歧杆菌,如何获得耐氧的双歧杆菌,如何对双歧杆菌进行高密度发酵,... 双歧杆菌是人体中最有益的益生菌,尤其是降胆固醇双歧杆菌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所以综述了降胆固醇双歧杆菌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如何有效筛选到降胆固醇双歧杆菌,如何获得耐氧的双歧杆菌,如何对双歧杆菌进行高密度发酵,以及双歧杆菌如何降胆固醇,以期能给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有所启示。可以通过选择合适样品后利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培养并结合双歧杆菌形态学特征和降胆固醇试验筛选到降胆固醇双歧杆菌。对于筛选到的降胆固醇双歧杆菌可通过耐氧驯化、微胶囊化技术和双层包埋技术而获得耐氧双歧杆菌。而且,可通过培养基优化和发酵方式控制来获得高浓度的降胆固醇双歧杆菌。关于双歧杆菌的降胆固醇机制主要有共沉淀作用、吸附与结合作用和同化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胆固醇 双歧杆菌 筛选 耐氧 高密度发酵 机制
下载PDF
不同营养物质对莱氏野村菌Nr16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彭小东 唐维媛 +3 位作者 吕锡斌 赵雪岩 田辉 张义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5-119,共5页
为探索适宜莱氏野村菌生长的营养条件,研究了12种碳源、6种氮源、5种金属离子、7种维生素及不同碳氮比对莱氏野村菌Nr16菌落生长速度、菌落直径、菌丝干重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莱氏野村菌Nr16液体、固体培养对各营养物质的需求并... 为探索适宜莱氏野村菌生长的营养条件,研究了12种碳源、6种氮源、5种金属离子、7种维生素及不同碳氮比对莱氏野村菌Nr16菌落生长速度、菌落直径、菌丝干重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莱氏野村菌Nr16液体、固体培养对各营养物质的需求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不同营养物质对该菌的菌落生长、菌丝干重及产孢量有明显影响。莱氏野村菌Nr16菌落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最优碳氮比为20∶1,Zn2+对菌落的生长有利,维生素对菌落的生长无显著影响;液体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膏,碳氮比为10∶1,金属离子对其无显著影响,维生素中VC对其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而VB1与VB2对液体菌丝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明显促进该菌产孢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膏,碳氮比为20∶1,金属离子对产孢无显著影响,其中,Cu2+对产孢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维生素对产孢亦无显著影响,叶酸对该菌的产孢有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氏野村菌 营养物质 菌丝生长 产孢
下载PDF
香猪源降胆固醇双歧杆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玲 张汝娇 +3 位作者 何腊平 吕锡斌 王猛 李翠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5期79-82,共4页
以贵州特色的小香猪为筛选源,采用平板涂布法从香猪粪便中筛选出29株具双歧杆菌形态特征的菌株。有6株菌降胆固醇能力好且耐酸耐胆盐性能良好,其中BZ24对胆固醇的去除能力最高,降胆固醇率达到33.39%。生理生化试验表明,这6株菌分别为小... 以贵州特色的小香猪为筛选源,采用平板涂布法从香猪粪便中筛选出29株具双歧杆菌形态特征的菌株。有6株菌降胆固醇能力好且耐酸耐胆盐性能良好,其中BZ24对胆固醇的去除能力最高,降胆固醇率达到33.39%。生理生化试验表明,这6株菌分别为小猪双岐杆菌1株、青春双岐杆菌1株、猪双岐杆菌2株、动物双歧杆菌2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胆固醇 双歧杆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双歧杆菌的高密度发酵研究
6
作者 何腊平 吕锡斌 +3 位作者 李翠芹 张汝娇 张玲 高冰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2期5-8,共4页
双歧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内最有益的微生物菌群广泛应用在食品和药品工业中。目前影响其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其高密度发酵。所以对双歧杆菌的高密度发酵进行了探索,包括其优良菌株的选育、培养基优化和发酵方式控制等,以期能给有... 双歧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内最有益的微生物菌群广泛应用在食品和药品工业中。目前影响其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其高密度发酵。所以对双歧杆菌的高密度发酵进行了探索,包括其优良菌株的选育、培养基优化和发酵方式控制等,以期能给有志于此领域研发的学者们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选育 培养基优化 发酵方式控制 高密度发酵
下载PDF
酒糟中功能性成分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徐浩 江友峰 +5 位作者 谭洪伟 杨明开 郑博文 程利芳羽 宋南伶 吕锡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91-400,共10页
酒糟作为酒类产品酿造后的副产物,含有许多功能性成分,不同类型的成分有不同的功效,近年来对酒糟中功能性成分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在酒糟中检测到的功能性成分,包括各种风味物质、蛋白质类、氨基酸类、活性多肽类、功... 酒糟作为酒类产品酿造后的副产物,含有许多功能性成分,不同类型的成分有不同的功效,近年来对酒糟中功能性成分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在酒糟中检测到的功能性成分,包括各种风味物质、蛋白质类、氨基酸类、活性多肽类、功能性低聚糖、抗氧化酚类及黄酮类物质,为酒糟中功能性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其高附加值提升和进一步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糟 功能性成分 风味物质 活性多肽 功能性低聚糖 综合利用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酱香型白酒下造沙轮次的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25
8
作者 吕锡斌 吴耀领 +11 位作者 郝飞 曾祥炼 张巧玲 陈良强 袁颉 罗汝叶 杨帆 王和玉 王莉 尉洪涛 韩培杰 白逢彦 《酿酒科技》 2019年第3期52-58,64,共8页
下沙、造沙是酱香型白酒的基础轮次,为探究酱香型白酒下沙、造沙轮次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微生物多样性与样品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了高通量测序对酒醅中细菌、真菌多样性进行了全面解析。结果表明,下沙、造沙分别检测到细... 下沙、造沙是酱香型白酒的基础轮次,为探究酱香型白酒下沙、造沙轮次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微生物多样性与样品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了高通量测序对酒醅中细菌、真菌多样性进行了全面解析。结果表明,下沙、造沙分别检测到细菌203个属和184个属,真菌160个属和109个属。下沙、造沙期间细菌优势菌属均为乳酸菌,堆积发酵结束,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Pediococcus acidilactici、Lactobacillus panis占比可达80%以上,窖内7 d时的菌群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至窖内发酵结束,Lactobacillus panis、Lactobacillus sp.、Lactobacillus acetotolerans占比可达90%以上;下沙、造沙期间的真菌优势菌属均为酵母菌,下沙堆积到入窖,Pichia kudriavzevii均占绝对优势,占比在90%左右,造沙窖内发酵时,Saccharomyce scerevisiae大量繁殖,至窖内发酵结束达到22.32%,Pichia kudriavzevii占比仍达48.78%。该研究结果揭示,酱香型白酒下沙、造沙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多样性,确定了下沙、造沙的主要微生物种类,反映了不同阶段微生物群落特点,为深入研究酿造机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酒醅 高通量 菌群结构
下载PDF
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的创新性布置与批改 被引量:6
9
作者 吕锡斌 《学周刊》 2018年第10期101-102,共2页
小学数学高年级是学生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本阶段的作业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中有许多问题。针对此,教师应遵循作业设计原则,利用梯度设计、因地制宜、控制总量等方式,进行小... 小学数学高年级是学生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本阶段的作业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中有许多问题。针对此,教师应遵循作业设计原则,利用梯度设计、因地制宜、控制总量等方式,进行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的创新布置与批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高年级 数学作业 创新性
下载PDF
酱香型白酒高温大曲游离氨基酸比较分析 被引量:26
10
作者 张巧玲 吕锡斌 +4 位作者 秦兴 陈良强 杨帆 王和玉 王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57,共5页
大曲氨基酸是大曲色泽形成的原因之一,同时能为微生物生长代谢提供氮源及为大曲香气合成提供前体物质。以酱香型白酒高温拆仓大曲(白曲、黄曲和黑曲)为研究对象,采用茚三酮衍生法研究了其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差异。结果表明,黑曲中总游离... 大曲氨基酸是大曲色泽形成的原因之一,同时能为微生物生长代谢提供氮源及为大曲香气合成提供前体物质。以酱香型白酒高温拆仓大曲(白曲、黄曲和黑曲)为研究对象,采用茚三酮衍生法研究了其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差异。结果表明,黑曲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12.52 mg/g),黄曲次之(10.57 mg/g),白曲最低(9.65 mg/g)。从酱香型大曲中可检测出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鸟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共18种氨基酸以及γ-氨基丁酸。白曲、黄曲、黑曲的不同游离氨基酸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基于该18种游离氨基酸建立判别模型,可实现对酱香型白酒大曲类别的有效判别。通过对大曲游离氨基酸的分析,为进一步揭示不同类别大曲功能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大曲 游离氨基酸 差异分析 判别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贵州省仁怀市可持续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赵立君 杨帆 +3 位作者 王楠 吕锡斌 李海东 王莉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70-876,共7页
为探究仁怀市生态承载力变化特征,筛选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2010—2018年贵州仁怀市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及生态盈亏,同时选择生态足迹指数、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协调系数和万元GDP生态足迹4项指数和... 为探究仁怀市生态承载力变化特征,筛选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2010—2018年贵州仁怀市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及生态盈亏,同时选择生态足迹指数、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协调系数和万元GDP生态足迹4项指数和6项因子对仁怀市可持续发展状况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8年仁怀市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均呈先降后升趋势,人均生态足迹由1.5 hm^(2)·人^(-1)升至1.8 hm^(2)·人^(-1),增幅为20%,人均生态承载力由0.94 hm^(2)·人^(-1)升至1.08 hm^(2)·人^(-1),增幅为14.89%;仁怀市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分别以耕地和林地贡献为主,分别占人均生态足迹的81%和人均生态承载力的79%;仁怀市生态足迹指数为-76.96%~-59.22%,生态压力指数为1.59~1.77,生态足迹指数和生态压力指数分别处于第3和第5等级,区域可持续发展存在挑战;仁怀市生态足迹增长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人口数量、特色产业、污染排放等。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仁怀市特色产业发展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同类型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怀市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贵州省河谷型村镇建设中外来植物的入侵风险评估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楠 吕锡斌 +7 位作者 李辉 杨帆 马伟波 王和玉 赵立君 田美荣 李海东 王莉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19-1727,共9页
在村镇建设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植物配置对区域生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会产生一定的潜在影响,特别是外来植物容易产生的入侵风险和危害.为掌握贵州省赤水河流域村镇建设中外来植物组成、分布和生态风险,选择某河谷型村镇,在其建成区... 在村镇建设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植物配置对区域生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会产生一定的潜在影响,特别是外来植物容易产生的入侵风险和危害.为掌握贵州省赤水河流域村镇建设中外来植物组成、分布和生态风险,选择某河谷型村镇,在其建成区和非建成区布设了49个样点,调查与分析了外来植物的种类组成、分布特征及地形因素影响,并应用层次分析法(AHP)评估了37种外来植物的入侵风险.结果表明:①该河谷型村镇共发现植物276种,隶属于99科230属.其中,外来植物37种,隶属于18科32属,草本植物种数最多,占外来植物总数的64.9%,外来植物中有22种来源于美洲.②外来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400~650 m之间.外来植物种数与入侵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海拔、乡土植物种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海拔对外来植物种数影响最大,贡献率为68.7%,入侵强度和乡土植物种数的贡献率分别为12.4%和9.6%.③37种外来植物中入侵风险等级为高级的有13种(占35.1%),包括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 L.Cronq.)、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和土荆芥(Ysphania ambrosioides L.)等,入侵风险等级为中级和低级的分别为13种和10种.研究显示,该河谷型村镇外来植物分布受海拔和乡土植物影响,低海拔地区外来植物较多;入侵风险等级为高级的外来植物有13种,建成区和非建成区分布相差不大.研究结果可为该河谷型小镇对入侵风险等级为高级的外来植物进行生态风险防控和乡土植物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建设 入侵植物 海拔 生态风险
下载PDF
酒糟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及其堆肥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耀领 席晓黎 +3 位作者 曾祥炼 吕锡斌 王和玉 王莉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88,共10页
为高效降解酒糟中的纤维素,促进酒糟堆肥快速腐熟,改善酒糟有机肥品质,采用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和赫奇逊噬纤维素培养基从丢弃酒糟中筛选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结果表明,筛选到3株纤维素降解菌MM2、MM6和MX8,经鉴定分别为宛氏拟青霉(Pae... 为高效降解酒糟中的纤维素,促进酒糟堆肥快速腐熟,改善酒糟有机肥品质,采用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和赫奇逊噬纤维素培养基从丢弃酒糟中筛选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结果表明,筛选到3株纤维素降解菌MM2、MM6和MX8,经鉴定分别为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稻草降解试验表明,菌株两两之间在纤维素降解方面存在一定协同性。将上述3株菌按照1∶1∶1混合制备成复合菌剂,再以0.6%、0.8%和1.0%接种量分别添加至酒糟中进行堆肥功能验证,发现复合菌剂能够迅速在酒糟高酸环境中定植并生长,具有较好的酸环境适应性。复合菌剂可明显提高堆体的升温速度,降低酒糟堆肥酸度,改善堆肥质量,缩短堆肥周期。堆肥发酵30 d后,3种不同复合菌剂接种量(0.6%、0.8%、1.0%)酒糟中的纤维素分别降解了28.6%、34.8%和37.0%(对照组纤维素降解了18.0%),酒糟T值分别降至0.67、0.62和0.61(对照组T值降至0.76)。0.8%和1.0%的复合菌剂添加量更有利于酒糟堆肥的腐熟。综上,从白酒酒糟中筛选出的3株菌株能够高效降解纤维素,在酒糟高酸环境中能够迅速定植生长,明显促进酒糟堆肥腐熟和缩短堆肥周期,可用于酒糟堆肥的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糟 纤维素降解菌 分离 复合菌剂 堆肥
下载PDF
语文古诗“五步法”教学策略探究
14
作者 吕锡斌 《杂文月刊(下半月)》 2023年第10期85-87,共3页
“五步法”古诗教学分为“知读解悟延”五步,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的。在高年级古诗教学中如何用好这五步法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五步法”古诗教学方式是高效、科学的古诗教学方式,通过“五步法”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 “五步法”古诗教学分为“知读解悟延”五步,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的。在高年级古诗教学中如何用好这五步法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五步法”古诗教学方式是高效、科学的古诗教学方式,通过“五步法”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展开更多
下载PDF
双歧杆菌微胶囊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玲 何腊平 +3 位作者 吕锡斌 张汝娇 王猛 李翠芹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9-232,共4页
双歧杆菌微囊化技术是为克服其不耐氧、不耐酸、活性保护较为困难等缺点而开发出来的一种实用技术。此技术关键点一个是壁材的选择,另一个是制备方法。综述了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讨论了双歧杆菌微囊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 双歧杆菌微囊化技术是为克服其不耐氧、不耐酸、活性保护较为困难等缺点而开发出来的一种实用技术。此技术关键点一个是壁材的选择,另一个是制备方法。综述了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讨论了双歧杆菌微囊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微胶囊 壁材 制备方法
原文传递
赤水河流域浮游细菌群落特征及其与水质的关系 被引量:9
16
作者 吕锡斌 吴云成 +5 位作者 陈良强 刘明庆 杨帆 王蒙蒙 田伟 王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596-4605,共10页
赤水河是茅台酒酿造用水的水源地,其环境承载能力和水质质量与该流域微生物的群落息息相关,而目前赤水河浮游细菌群落组成、功能及其与水质之间的关系研究开展较少.本研究以茅台酒厂采水点为中心,在其上中下游设置了W1~W6共6个采样点,采... 赤水河是茅台酒酿造用水的水源地,其环境承载能力和水质质量与该流域微生物的群落息息相关,而目前赤水河浮游细菌群落组成、功能及其与水质之间的关系研究开展较少.本研究以茅台酒厂采水点为中心,在其上中下游设置了W1~W6共6个采样点,采用16S rD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赤水河浮游细菌群落的组成及其功能.结果表明浮游细菌群落主要由55门、167纲、415目、706科、1431属组成,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马赛菌属(Massilia)是相对优势种群.此外,W1和W3采样点样品与其他采样点样品相比,群落组成差异较大.冗余分析表明COD_(Mn)、COD和DO是影响群落组成的显著因素(p<0.05),其与NH_(3)⁃N、pH、TN、Novosphingobium、Stenotrophomona和Pontibacter等参数是该流域浮游细菌群落网络的重要节点.使用PICRUSt2软件对该水源地微生物群落的功能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其功能主要涉及代谢(metabolism)、环境信息处理(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遗传信息处理(gene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等6类生物代谢通路和碳水化合物代谢(carbohydrate metabolism)、氨基酸代谢(amino acid metabolism)、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辅助因子和维生素的代谢(metabolism of cofactors and vitamins)等46个子功能.本研究探明了赤水河浮游细菌群落组成和功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联系,丰富了赤水河地区的第一手研究资料,为改善其水域环境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河 浮游细菌 高通量测序 PICRUSt2功能预测
原文传递
酱香型白酒酿造酒醅中酵母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郝飞 吕锡斌 +11 位作者 吴耀领 曾祥炼 张巧玲 陈良强 袁颉 罗汝叶 杨帆 王和玉 王莉 尉洪涛 韩培杰 白逢彦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0-630,共11页
为解析酱香型白酒酿造酒醅中酵母菌的菌群结构,获取酒醅中的主要酵母菌,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分析酱香型白酒酒醅中酵母菌多样性及主要功能菌群,同时采用可培养分离方法获取酒醅中酵母菌活性菌株。从酱香型白酒下沙至五轮次酒醅中共检出59... 为解析酱香型白酒酿造酒醅中酵母菌的菌群结构,获取酒醅中的主要酵母菌,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分析酱香型白酒酒醅中酵母菌多样性及主要功能菌群,同时采用可培养分离方法获取酒醅中酵母菌活性菌株。从酱香型白酒下沙至五轮次酒醅中共检出59个属、129个种的酵母菌,分离得到酵母菌活性菌株41种,检测到的酵母菌种类与获得的酵母菌活菌在各香型白酒中最多。不同时期酒醅中的酵母菌种类和数量差异明显,其中下沙、造沙轮次以Pichia kudriavzevii为绝对优势酵母菌;一至五轮次随着轮次的递增,酒醅中优势酵母菌的种类增多,其中主要的优势酵母菌有Pichia kudriavzevii、Pichia manshurica、Zygosaccharomyces bailii、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andida apicola。酱香型白酒酒醅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酵母菌资源,对酵母菌菌群结构的解析有助于科学地认识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产酒与风味代谢机理,为发酵过程的调控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酱香型白酒 菌群结构 高通量测序 可培养方法
原文传递
农村小学教师在新课程下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锡斌 《学周刊(上旬)》 2014年第2期82-82,共1页
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也是需要我们教师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在教学水平、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呢?以下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 农村小学教师 高效课堂 有效策略 新课程 素质教育 教学水平 教学条件 综合素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