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生态史观论大曲之展演型态 被引量:4
1
作者 吕锤宽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54,共10页
经文献研究,笔者发现南北朝至唐代,大曲曾作为乐曲形式或技术规模的泛称,以区别于乐曲简而短的小曲。作为艺术形式,大曲系以南北朝时期的相和歌为基础发展而来,成为具有器乐展技的歌乐型态。透过曲目名称比较,显示唐大曲并非承袭南北朝... 经文献研究,笔者发现南北朝至唐代,大曲曾作为乐曲形式或技术规模的泛称,以区别于乐曲简而短的小曲。作为艺术形式,大曲系以南北朝时期的相和歌为基础发展而来,成为具有器乐展技的歌乐型态。透过曲目名称比较,显示唐大曲并非承袭南北朝相和大曲之单线条发展。从曲名与曲词内容观之,南北朝时期的大曲为中原音乐体系,唐大曲则多来自西域。以生态史观之,大曲有纯音乐与歌舞型态,或源于音乐经济的演变,以及民族的歌舞习性。文章认为,歌舞型态大曲中的舞蹈,属经过专业训练的舞者,根据唐代的艺文环境,推测其当多来自善歌舞的龟兹,今见于维吾尔族的木卡姆,应为歌舞大曲的代表。至于汉人的民族性,以笔者40年间的传统音乐田野调查所见,完整保存于台湾民间的南管音乐,当属纯音乐型态或清乐大曲的遗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史观 音乐扩散论 大曲 木卡姆 南管
下载PDF
道教仪式音乐的体系及其风格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吕锤宽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29,共20页
该文系借着北方全真道的早晚课仪式与音乐,及南方天师道的科仪与音乐,透过实地调查的数据,归纳其风格特征,并从仪式空间切入,论述形成音乐风格特征的因素。全真道举行仪式的空间为名山宫观,地处幽静,朴素的音乐音响正为此一环境特征的... 该文系借着北方全真道的早晚课仪式与音乐,及南方天师道的科仪与音乐,透过实地调查的数据,归纳其风格特征,并从仪式空间切入,论述形成音乐风格特征的因素。全真道举行仪式的空间为名山宫观,地处幽静,朴素的音乐音响正为此一环境特征的写照。天师道科仪在人口荟萃的庙宇举行,该空间是各种民俗的展现场所,故天师道科仪音乐融入甚多传统音乐的内容,符合庶民对传统音乐呈现热闹场景的需要。结论认为,道教仪式音乐呈现静谧淡雅,与热闹世俗的两种色彩,形塑道教音乐风格的全面性,而该音乐特征,适为不同功能场合或文化背景的自然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音乐 全真道 天师道 道教科仪 经忏
下载PDF
台湾的道教醀祭与科仪 被引量:1
3
作者 吕锤宽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9-26,80-81,共10页
醮祭与民间文化活动近年来,台湾民间各地的宫庙常举行大规模的祭拜活动,如台南鹿耳门天后宫的罗天大醮,佳里镇金唐殿的五朝王醮、台北市松山区慈祐宫的五朝清醮、台北县三峡祖师庙的五朝清醮、大甲镇妈祖庙的五朝清醮等,都是结合整个社... 醮祭与民间文化活动近年来,台湾民间各地的宫庙常举行大规模的祭拜活动,如台南鹿耳门天后宫的罗天大醮,佳里镇金唐殿的五朝王醮、台北市松山区慈祐宫的五朝清醮、台北县三峡祖师庙的五朝清醮、大甲镇妈祖庙的五朝清醮等,都是结合整个社区及大部分信众的大型祭典。它的祭区常扩及邻近乡镇,如佳里镇金唐殿的五朝王醮,除了该镇十七角头,廿四村庄的民众几乎都动员参与,麻豆、下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科仪 道士 道教信仰 台湾北部 罗天大醮 天后宫 三界 民间信仰 鹿港 宗教活动
下载PDF
以生态史观论周诗的社会文化功能(之四)
4
作者 吕锤宽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6,共7页
政治层面言之,周朝为人类历史的理想社会,突出的文化现象为"礼乐之邦",其关键元素为音乐,从文本言之,即当时所通称的"诗"或"周诗"。经由《春秋左传》《孔子家语》《吕氏春秋》《墨子》等先秦文献的归纳分... 政治层面言之,周朝为人类历史的理想社会,突出的文化现象为"礼乐之邦",其关键元素为音乐,从文本言之,即当时所通称的"诗"或"周诗"。经由《春秋左传》《孔子家语》《吕氏春秋》《墨子》等先秦文献的归纳分析,流传于春秋至战国期间的诗歌,部分曲目并未见于经孔子删订的305篇本《诗经》,故可如此推论,以置入周代社会观察,流传于周代社会者,为三千余首本的《周诗》。周代社会包括诸侯君主、卿大夫与诸子百家、谋士,从宴飨燕乐嘉宾,以至于诸侯国之间的政治交涉、思想阐述,都广泛地歌诗或爰引诗歌。以运用诗歌的型态以及使用场合的不同,从生态史观察,可将周诗的社会功能分为:称诗以表政治态度、赋诗以娱宾或观志、引诗以阐述思想见解。本文之论认为,周代的诗歌并非局限于民间(如:国风)或宫廷(如:小雅、大雅),而为普遍流传于社会各层面生活的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周诗 左传 孔子 生态史观
下载PDF
以生态史观论周诗的社会文化功能(之三)
5
作者 吕锤宽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4-106,共13页
政治层面言之,周朝为人类历史的理想社会,突出的文化现象为"礼乐之邦",其关键元素为音乐,从文本言之,即当时所通称的"诗"或"周诗"。经由《春秋左传》《孔子家语》《吕氏春秋》《墨子》等先秦文献的归纳分... 政治层面言之,周朝为人类历史的理想社会,突出的文化现象为"礼乐之邦",其关键元素为音乐,从文本言之,即当时所通称的"诗"或"周诗"。经由《春秋左传》《孔子家语》《吕氏春秋》《墨子》等先秦文献的归纳分析,流传于春秋至战国期间的诗歌,部分曲目并未见于经孔子删订的305篇本《诗经》,故可如此推论,以置入周代社会观察,流传于周代社会者,为三千余首本的《周诗》。周代社会包括诸侯君主、卿大夫与诸子百家、谋士,从宴飨燕乐嘉宾,以至于诸侯国之间的政治交涉、思想阐述,都广泛地歌诗或爰引诗歌。以运用诗歌的型态以及使用场合的不同,从生态史观察,可将周诗的社会功能分为:称诗以表政治态度、赋诗以娱宾或观志、引诗以阐述思想见解。本文之论认为,周代的诗歌并非局限于民间(如:国风)或宫廷(如:小雅、大雅),而为普遍流传于社会各层面生活的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周诗 左传 孔子 生态史观
下载PDF
以生态史观论周诗的社会文化功能(之二)
6
作者 吕锤宽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1-90,共10页
政治层面言之,周朝为人类历史的理想社会,突出的文化现象为"礼乐之邦",其关键元素为音乐,从文本言之,即当时所通称的"诗"或"周诗"。经由《春秋左传》《孔子家语》《吕氏春秋》《墨子》等先秦文献的归纳分... 政治层面言之,周朝为人类历史的理想社会,突出的文化现象为"礼乐之邦",其关键元素为音乐,从文本言之,即当时所通称的"诗"或"周诗"。经由《春秋左传》《孔子家语》《吕氏春秋》《墨子》等先秦文献的归纳分析,流传于春秋至战国期间的诗歌,部分曲目并未见于经孔子删订的305篇本《诗经》,故可如此推论,以置入周代社会观察,流传于周代社会者,为三千余首本的《周诗》。周代社会包括诸侯君主、卿大夫与诸子百家、谋士,从宴飨燕乐嘉宾,以至于诸侯国之间的政治交涉、思想阐述,都广泛地歌诗或爰引诗歌。以运用诗歌的型态以及使用场合的不同,从生态史观察,可将周诗的社会功能分为:称诗以表政治态度、赋诗以娱宾或观志、引诗以阐述思想见解。本文之论认为,周代的诗歌并非局限于民间(如:国风)或宫廷(如:小雅、大雅),而为普遍流传于社会各层面生活的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周诗 左传 孔子 生态史观
下载PDF
以生态史观论周诗的社会文化功能(之一)
7
作者 吕锤宽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3,共10页
周朝为人类历史的理想社会,突出的文化现象为"礼乐之邦",关键元素为音乐,从文本言之,即当时所通称的"诗"或"周诗"。经由《春秋左传》等文献的分析,流传于春秋至战国期间的诗歌,部分曲目并未见于今本《诗... 周朝为人类历史的理想社会,突出的文化现象为"礼乐之邦",关键元素为音乐,从文本言之,即当时所通称的"诗"或"周诗"。经由《春秋左传》等文献的分析,流传于春秋至战国期间的诗歌,部分曲目并未见于今本《诗经》;故以置入式的观察,流传于周代社会者,为三千余首本的《周诗》。当时包括诸侯君主、卿大夫与诸子百家、谋士,从宴飨燕乐嘉宾,以至于诸侯国之间的政治交涉、思想阐述,都广泛地歌诗或引诗。以生态史观察,周诗的社会功能可分为:称诗以表政治态度、赋诗以娱宾或观志、引诗以阐述思想见解。本文认为,周代的诗歌并非局限于民间或宫廷,而为普遍流传于社会各层面的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周诗 左传 孔子 生态史观
下载PDF
响彻大街小巷的往昔记忆——中国台湾汉族节庆音乐纵览
8
作者 吕锤宽 《乐器》 2008年第2期62-63,共2页
台湾汉族社会的节庆,从大年初到年底,主要包括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属于全民族性质的,各地民众与庙字都会举行相关的活动进行庆祝,内容主要为相关的民俗活动,呈现出的传统音乐与戏曲音乐互不冲突。... 台湾汉族社会的节庆,从大年初到年底,主要包括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属于全民族性质的,各地民众与庙字都会举行相关的活动进行庆祝,内容主要为相关的民俗活动,呈现出的传统音乐与戏曲音乐互不冲突。庙宇是台湾基层社会的基本组成元素,且为传统民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台湾 戏曲音乐 汉族 记忆 传统民俗 民俗活动 组成元素 元宵节
下载PDF
论活传统已失传的大小都会套曲及其复原
9
作者 吕锤宽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53-58,共6页
流传于泉州地区的古乐——弦管,乐种又名南音或南管;传见于馆阁的体裁为指套、曲、谱,经由抄本的搜集所见,仍有一类称为大小都会套曲的曲目共计9套,经由曲薄之研究,仍能勾勒该类乐曲的演唱方式。具有代表性的曲目为《中倍大都会套》,演... 流传于泉州地区的古乐——弦管,乐种又名南音或南管;传见于馆阁的体裁为指套、曲、谱,经由抄本的搜集所见,仍有一类称为大小都会套曲的曲目共计9套,经由曲薄之研究,仍能勾勒该类乐曲的演唱方式。具有代表性的曲目为《中倍大都会套》,演唱之前先和谱《八面》,结束前才和指套《怛梳妆》。在提倡具悠久历史与高度艺术性的弦管,恢复此类乐曲的活传统,实为进行弦管传统挖掘的重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弦管 南音 南管 套曲
下载PDF
台湾天师派道教仪式音乐的功能 被引量:6
10
作者 吕锤宽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1-33,共13页
(一)道教是台湾民间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对民间生活的影响既广且深,举凡敬天事神以及生老病死等人生仪礼,都有相对应的仪式为之服务。
关键词 道士 科仪 灵宝派 道教音乐 台湾 道教仪式 仪式结构 道场 玉皇 鹿港
原文传递
孔子礼乐思想的建构与实践对传统音乐传承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锤宽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76,共20页
孔子为儒家的创始者,在中国及世界文化史的定位为道德家、哲学家或政治家。同时,孔子亦为一位优秀且专精于音乐的学者。孔子于政治、仁义方面的伟大思想,已传颂且被研究举扬二千余年,至于他在音乐方面的能力,似尚缺系统性的论述。本文... 孔子为儒家的创始者,在中国及世界文化史的定位为道德家、哲学家或政治家。同时,孔子亦为一位优秀且专精于音乐的学者。孔子于政治、仁义方面的伟大思想,已传颂且被研究举扬二千余年,至于他在音乐方面的能力,似尚缺系统性的论述。本文对孔子礼乐思想的论述分为三个层次:“始学礼仪”,分别论述礼仪之源流与结构、学习之途径与方法、社会实践;“音乐技艺与思想”,论述孔子的音乐养成训练、琢磨精进技艺的途径,以及孔子最为注重的诗教及其影响;“礼乐思想之实践”,分别论述孔子理想世界的人格、求仕以施展抱负、礼乐思想的影响。本文认为,当代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从基础的养成训练至研究方法论,如能取法于孔子学习音乐的方法与态度,成果必将更为扎实,且能体现社会文化的深度。文章另也兼述孔子所提倡诗教于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运用。当肇自汉代、充满民间色彩的《诗》或《周诗》彼上道袍变成《诗经》之后,该部诗歌集乃僵化而脱离社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礼乐思想 楚文化 诗经 传统音乐
原文传递
论制乐节与拍法体系——兼论袁静芳教授乐种研究之理论成就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锤宽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85,共15页
(一)以《乐种学》的理论分析乐节 《乐种学》,为袁静芳教授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的代表作。她以长年对各个乐种之实务经验为基础,提出一套系统性的方法,用以观察与分析多彩缤纷的乐种。全书分为六章,以论述乐种的音乐本体与... (一)以《乐种学》的理论分析乐节 《乐种学》,为袁静芳教授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的代表作。她以长年对各个乐种之实务经验为基础,提出一套系统性的方法,用以观察与分析多彩缤纷的乐种。全书分为六章,以论述乐种的音乐本体与社会文化现象的各个层面,提出“乐器、乐谱与乐队”为乐种的物质构成,“旋律发展手法、宫调游移与转换、曲式结构”为分析乐种形态特征的方法,并述乐种的考察步骤方法、乐种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种 教授 袁静 社会文化现象 成就 体系 音乐理论研究 中国传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