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镧三元配合物La(Glu)(Im)_6(ClO_4)_3·4HClO_4·4H_2O的合成和热化学性质 被引量:3
1
作者 吕雪川 谭志诚 高肖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45-1950,共6页
合成了新型镧三元配合物La(Glu)(Im)6(ClO4)3·4HClO4·4H2O(Glu,谷氨酸;Im,咪唑).用高精度全自动绝热量热仪测定了该配合物晶体80-390K温区的热容,利用实验热容数据,建立了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多项式方程;根据焓、熵与热容的关系... 合成了新型镧三元配合物La(Glu)(Im)6(ClO4)3·4HClO4·4H2O(Glu,谷氨酸;Im,咪唑).用高精度全自动绝热量热仪测定了该配合物晶体80-390K温区的热容,利用实验热容数据,建立了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多项式方程;根据焓、熵与热容的关系,求出了配合物在80-390K温区内相对于298.15K的标准热力学函数(HT-H298.15)和(ST-S298.15).绝热量热和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均发现配合物在216和246K附近存在玻璃态和晶型转变,其机理可能是配合物中高氯酸根离子重取向运动.用热重法(TG)检测了配合物的高温热稳定性并提出了可能的热分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容 La(Glu)(Im)6(ClO4)·34HClO4·4H2O 绝热量热法 热力学函数 相转变 热稳定性
下载PDF
有机酸掺杂聚苯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曹慧 庞智 +4 位作者 高肖汉 吕雪川 罗冠华 张晓帆 路振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226-3235,共10页
聚苯胺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导电聚合物。掺杂能提高聚苯胺的导电性、稳定性及其他性能,聚苯胺的掺杂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有机酸的掺杂。有机酸种类众多且性能各异,能够使聚苯胺很多性质发生变化。本文重点综述了分别以单一有机... 聚苯胺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导电聚合物。掺杂能提高聚苯胺的导电性、稳定性及其他性能,聚苯胺的掺杂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有机酸的掺杂。有机酸种类众多且性能各异,能够使聚苯胺很多性质发生变化。本文重点综述了分别以单一有机酸、有机酸和金属氧化物、有机酸和无机酸、有机酸和其他无机物为掺杂剂合成聚苯胺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各种掺杂态聚苯胺的性能及应用,简要介绍了影响聚苯胺性能的因素,并比较了不同掺杂态聚苯胺的优缺点。分析结果表明:与单一有机酸掺杂的聚苯胺相比,采用两种类型的掺杂剂共掺杂合成的聚苯胺具有更突出的性能及更大的应用前景。提出了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掺杂剂共掺杂将是聚苯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聚合物 稳定性 有机酸掺杂 合成
下载PDF
石墨相氮化碳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焦玉娟 曹慧 +3 位作者 耿仁勇 潘璐 吕雪川 高肖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28,共6页
从发展半导体可见光催化活性材料的角度,对近年来国内外石墨相氮化碳改性技术进展和成果进行分类总结,包括掺杂改性技术、半导体复合改性技术、比表面积调控改性技术等方面;并且阐述了改性氮化碳的光催化机理,最后展望了石墨相氮化碳改... 从发展半导体可见光催化活性材料的角度,对近年来国内外石墨相氮化碳改性技术进展和成果进行分类总结,包括掺杂改性技术、半导体复合改性技术、比表面积调控改性技术等方面;并且阐述了改性氮化碳的光催化机理,最后展望了石墨相氮化碳改性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碳 改性 掺杂 半导体复合 光催化
下载PDF
Cu/FSM-16催化苯酚与过氧化氢反应合成苯二酚 被引量:6
4
作者 高肖汉 吕雪川 +2 位作者 陈平 徐东辉 苗永霞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3-136,共4页
以Cu/FSM-16为催化剂,以水为溶剂,催化氧化苯酚与过氧化氢羟基化反应合成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考察了Cu/FSM-16中Cu的负载量、Cu/FSM-16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优化反应条件下,苯酚转化率可达到22.7%,苯二酚... 以Cu/FSM-16为催化剂,以水为溶剂,催化氧化苯酚与过氧化氢羟基化反应合成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考察了Cu/FSM-16中Cu的负载量、Cu/FSM-16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优化反应条件下,苯酚转化率可达到22.7%,苯二酚的选择性为87.4%,并且该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羟基化 过氧化氢 Cu/FSM-16 催化剂
下载PDF
配合物[Cu(2,6-pidic)(H_2O)_2]_2的晶体结构和磁性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晓帆 曹慧 +3 位作者 郭帅 李成龙 高肖汉 吕雪川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31-34,共4页
通过水热合成法合成了铜-2, 6-吡啶二甲酸的配合物[Cu(2,6-pidic)(H_2O)_2]_2的单晶,配合物属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469 92(2) nm、b=0.893 20(3) nm、c=1.030 36(6) nm。配合物分子互不连接,每个晶胞中含2个分子,中心铜离子为5配位... 通过水热合成法合成了铜-2, 6-吡啶二甲酸的配合物[Cu(2,6-pidic)(H_2O)_2]_2的单晶,配合物属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469 92(2) nm、b=0.893 20(3) nm、c=1.030 36(6) nm。配合物分子互不连接,每个晶胞中含2个分子,中心铜离子为5配位。配合物的磁性质测试结果表明,中心铜离子间为反铁磁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2 6-吡啶二甲酸 晶体结构 磁化率
下载PDF
Ho(NO_3)_3(C_2H_5O_2N)_4·H_2O的低温热容和热力学函数 被引量:1
6
作者 高肖汉 徐培 +3 位作者 段文超 吕雪川 谭志诚 鲁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123-2128,共6页
合成了稀土(钬,Ho)-氨基酸(甘氨酸,C_2H_5O_2N)二元配合物Ho(NO_3)_3(C_2H_5O_2N)_4·H_2O,并且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和红外(IR)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高精度全自动绝热量热仪,测定了该配合物在80-390 K温度区间的定压摩尔热... 合成了稀土(钬,Ho)-氨基酸(甘氨酸,C_2H_5O_2N)二元配合物Ho(NO_3)_3(C_2H_5O_2N)_4·H_2O,并且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和红外(IR)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高精度全自动绝热量热仪,测定了该配合物在80-390 K温度区间的定压摩尔热容(C_(p,m)).利用实验测定的热容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将热容曲线上热容峰以外的两段平滑区的摩尔热容对折合温度进行拟合,建立了热容随折合温度变化的多项式方程.根据热容与焓、熵的热力学关系,计算出了配合物在80-390 K温度区间内,每隔5 K,相对于298.15 K的摩尔热力学函数(H_(T,m)-H_(298.15,m))和(S_(T,m)-S_(298.15,m)).通过热容曲线分析,计算出了350 K附近转变过程的焓变(△_(trs)H_m)和熵变(△_(trs)S_m).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Ho(NO3)3(C2H5O2N)4·H2O 绝热量热法 热容 热力学函数 热分析
下载PDF
苯酚羟基化合成二酚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高肖汉 吕雪川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19-522,530,共5页
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在催化剂作用下,以H2O2为氧化剂,苯酚羟基化合成二酚是一条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的合成路线。介绍了二酚的生产现状,综述了苯酚羟基化合成二酚反应中的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它们... 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在催化剂作用下,以H2O2为氧化剂,苯酚羟基化合成二酚是一条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的合成路线。介绍了二酚的生产现状,综述了苯酚羟基化合成二酚反应中的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它们的制备、性能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羟基化 对苯二酚 邻苯二酚 催化剂
下载PDF
探究学习的历史沿革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秋 吕雪川 张德凤 《化学教育》 CAS 2002年第11期16-17,共2页
本文总结了探究学习的历史起源及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以期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了解探究学习 。
关键词 探究学习 起源 发展 课程改革 教材改革 基础教育
下载PDF
Fe/FSM-16催化苯酚与过氧化氢反应合成二酚 被引量:1
9
作者 高肖汉 吕雪川 +2 位作者 陈平 彭士伟 苏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4期648-650,共3页
中孔分子筛的改性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采用铁改性的FSM-16催化苯酚与过氧化氢反应合成二酚,研究了铁负载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在优化反应条件下,以水为溶剂,苯酚的转化率达到25.4%,二酚的选择性为... 中孔分子筛的改性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采用铁改性的FSM-16催化苯酚与过氧化氢反应合成二酚,研究了铁负载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在优化反应条件下,以水为溶剂,苯酚的转化率达到25.4%,二酚的选择性为88.9%。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Fe/FSM-16与在工业生产使用的TS-1分子筛的催化活性相近,具有工业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羟基化 过氧化氢 Fe/FSM-16 催化剂
下载PDF
改性石墨相氮化碳催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焦玉娟 张晓帆 +3 位作者 罗冠华 吕雪川 高肖汉 孙立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1-55,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改性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在光化学,电化学、有机合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催化性能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改性修饰方式、反应条件等对g-C_3N_4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对今后g-C_3N_4催化方面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碳 光催化 污染物降解 氧还原反应 有机催化 应用研究
下载PDF
盐掺杂聚苯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慧 高肖汉 +2 位作者 吕雪川 伍家伟 范志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18,20,共6页
综述了碱金属盐、过渡金属盐以及季铵盐为掺杂剂掺杂聚苯胺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聚苯胺掺杂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聚苯胺掺杂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聚苯胺 盐掺杂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金属改性的介孔硅材料FSM-16催化苯酚与H_2O_2合成苯二酚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肖汉 吕雪川 徐杰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研究了金属改性的介孔硅材料FSM-16在该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其中Fe和Cu改性的FSM-16表现出比较好的性能。在Fe-FSM-16的作用下,苯酚的转化率达到27.8%,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选择性达到96.4%(邻/对=1.8)。FT-IR和XRD表征证明铜离子进入了FSM... 研究了金属改性的介孔硅材料FSM-16在该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其中Fe和Cu改性的FSM-16表现出比较好的性能。在Fe-FSM-16的作用下,苯酚的转化率达到27.8%,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选择性达到96.4%(邻/对=1.8)。FT-IR和XRD表征证明铜离子进入了FSM-16的骨架,并形成了Si—O—Cu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改性的FSM-16 苯酚羟基化 邻苯二酚 对苯二酚
下载PDF
3种化学教材栏目设计的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秋 吕雪川 《化学教育》 CAS 2003年第2期5-6,43,共3页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教材是课程改革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以新课程观为指导 ,对 3种义务教育化学教材中的栏目设计从功能、内容、形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 ,以期能帮助化学教师更好地领会课程改革的精神 ,把握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教材是课程改革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以新课程观为指导 ,对 3种义务教育化学教材中的栏目设计从功能、内容、形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 ,以期能帮助化学教师更好地领会课程改革的精神 ,把握课程改革的脉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教材 栏目设计 中学 化学教学
下载PDF
金属-有机配合物[LaCu6(μ-OH)3(GlY)6Im6](ClO4)6的储氢性能研究
14
作者 高肖汉 吕雪川 +2 位作者 孙立贤 谭志诚 徐芬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56-1858,共3页
氢能是人类公认的未来的理想能源,而储氢材料是氢能应用的基础。金属-有机配合物作为一类新型的有发展前途的储氢材料正受到人们的重视。用P—C-T装置对金属-有机配合物[LaCu6(μ-OH)3(GlY)6Im6](ClO4)6其进行了储氢性能测试。... 氢能是人类公认的未来的理想能源,而储氢材料是氢能应用的基础。金属-有机配合物作为一类新型的有发展前途的储氢材料正受到人们的重视。用P—C-T装置对金属-有机配合物[LaCu6(μ-OH)3(GlY)6Im6](ClO4)6其进行了储氢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证明,在温度为299K,压力为0.1~3.2MPa的条件下,该配合物最大吸氢量达到0.41%,说明该配合物具有一定的储氢性能。最后结合该配合物晶体空间结构,初步分析其储氢机理为物理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材料 金属-有机配合物 甘氨酸 咪唑
下载PDF
双氰胺甲醛改性脱色剂的合成及在模拟染料废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耿仁勇 吕雪川 +3 位作者 李国轲 焦玉娟 高肖汉 李法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8-313,共6页
以双氰胺、甲醛为主要原料,尿素、三聚氰胺为改性剂,合成双氰胺甲醛型改性脱色絮凝剂,并用于酸性红18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絮凝沉降实验。实验采用单因素法研究了物料摩尔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改性脱色剂脱色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与无机... 以双氰胺、甲醛为主要原料,尿素、三聚氰胺为改性剂,合成双氰胺甲醛型改性脱色絮凝剂,并用于酸性红18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絮凝沉降实验。实验采用单因素法研究了物料摩尔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改性脱色剂脱色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与无机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复配使用情况。通过红外光谱图发现产物为改性的脱色剂。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双氰胺甲醛脱色剂性能优于未改性产品,其最佳反应时间为3h,最佳反应温度为80℃,最佳的物料摩尔比为双氰胺∶甲醛∶氯化铵∶尿素∶三聚氰胺=1∶3.5∶0.75∶0.13∶0.03。改性脱色剂的最佳投加量为120mg/L,其脱色率达到94.6%;单独使用PAC时,最佳投加量为60mg/L,脱色率仅为57.6%;改性脱色剂与PAC复配之后,PAC用量不变时,改性脱色剂投加量为80mg/L时,脱色率就达到94.8%,脱色剂与PAC的复配,不仅提升了脱色性能,并可减少有机脱色剂使用量,降低处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氰胺 改性 合成 沉降 混凝
下载PDF
咪唑类季铵盐阳离子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在炼油厂废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耿仁勇 吕雪川 +3 位作者 李国轲 焦玉娟 高肖汉 李法云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7-433,共7页
为提高环氧氯丙烷胺类絮凝剂的絮凝性能,以2-甲基咪唑为交联剂,以环氧氯丙烷、二甲胺为原料,制备了新型季铵盐阳离子絮凝剂——MZO,并对其进行红外、核磁表征.采用MZO对抚顺炼油厂废水进行絮凝除浊试验,并与其他6种改性絮凝剂〔交联剂... 为提高环氧氯丙烷胺类絮凝剂的絮凝性能,以2-甲基咪唑为交联剂,以环氧氯丙烷、二甲胺为原料,制备了新型季铵盐阳离子絮凝剂——MZO,并对其进行红外、核磁表征.采用MZO对抚顺炼油厂废水进行絮凝除浊试验,并与其他6种改性絮凝剂〔交联剂分别为HMTA(六次甲基四胺)、DET(二乙烯三胺)、TER(三乙烯四胺)、ED(乙二胺)、TE(三乙胺)、DAA(二烯丙基胺)〕进行了对比.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MZO投加量、絮凝温度及其与PFC(聚合氯化铁)复配使用等因素对絮凝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使用条件.结果表明:1MZO的阳离子度为41.1%,并非最高,但MZO对炼油废水的除浊率能达到98.8%,比其他6种改性絮凝剂提高了1.2%~20.0%不等;2单因素试验确定MZO的最佳絮凝温度为60℃,最佳投加量为30mg/L,MZO与PFC的最佳复配比(质量比)为1∶40;3结合正交试验结果、生产及经济因素确定其最佳使用条件:絮凝温度为55℃,投加量为25 mg/L,复配比(质量比)为1∶20,在此条件下,复配后絮凝剂的除浊率达到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氯丙烷 二甲胺 2-甲基咪唑 絮凝 炼油厂废水
下载PDF
环氧氯丙烷胺型阳离子絮凝剂的改性及其絮凝性能 被引量:7
17
作者 耿仁勇 吕雪川 +3 位作者 李国轲 焦玉娟 高肖汉 李法云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21-1526,共6页
为提高环氧氯丙烷胺型絮凝剂的絮凝性能,以三乙烯四胺为交联剂,以环氧氯丙烷、二甲胺为原料,制备了季铵盐阳离子絮凝剂(记为TER),并对其进行了红外、核磁表征;同时分别以六次甲基四胺、二乙烯三胺、乙二胺为交联剂制备絮凝剂HMTA、DET... 为提高环氧氯丙烷胺型絮凝剂的絮凝性能,以三乙烯四胺为交联剂,以环氧氯丙烷、二甲胺为原料,制备了季铵盐阳离子絮凝剂(记为TER),并对其进行了红外、核磁表征;同时分别以六次甲基四胺、二乙烯三胺、乙二胺为交联剂制备絮凝剂HMTA、DET、ED,采用4种絮凝剂对莫言湖水进行絮凝沉降试验,并与未改性絮凝剂进行对比;研究了絮凝剂投加量、温度及与PFC(聚合氯化铁)复配等因素对TER絮凝剂除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ER的阳离子度的测定结果为57.3%,在相同条件下,TER对莫言湖水样的除浊率能达到93.7%,优于HMTA、DET、ED及未改性絮凝剂(分别为7.4%、70.9%、8.1%、7.0%).单因素试验确定其最佳絮凝除浊温度为55℃,最佳投加量为30 mg/L.研究显示,TER与PFC的复配比单独使用PFC的除浊率提高了5%-25%不等,并能大幅减少TER投加量,降低处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氯丙烷 三乙烯四胺 阳离子絮凝剂 絮凝
下载PDF
盐析效应对水中油含量测定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国轲 高肖汉 +4 位作者 王兴旺 焦玉娟 罗冠华 吕雪川 范志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0-93,共4页
用环己烷、环己烯和苯分别配制3种类型的模拟水样,采用四氯化碳萃取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油含量,研究了盐析效应对饱和烃、不饱和烃与芳香烃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盐析效应对饱和烃含量测定的影响非常小,而对不饱和烃与芳香烃... 用环己烷、环己烯和苯分别配制3种类型的模拟水样,采用四氯化碳萃取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油含量,研究了盐析效应对饱和烃、不饱和烃与芳香烃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盐析效应对饱和烃含量测定的影响非常小,而对不饱和烃与芳香烃含量测定的影响比较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盐析效应对石化废水和油田废水中油含量测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分光光度法 氯化钠 盐析效应 萃取 油含量
下载PDF
季铵盐阳离子有机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国轲 耿仁勇 +3 位作者 曹慧 高肖汉 吕雪川 范志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共4页
阳离子有机絮凝剂由于具有分子质量高、链的伸展度大的结构特点,对体系中的微粒失稳、聚结、沉降作用明显,因而广泛应用于石油工业、印染工业的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介绍了我国季铵盐类阳离子有机絮凝剂的最新发展现状、使用性能和应用... 阳离子有机絮凝剂由于具有分子质量高、链的伸展度大的结构特点,对体系中的微粒失稳、聚结、沉降作用明显,因而广泛应用于石油工业、印染工业的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介绍了我国季铵盐类阳离子有机絮凝剂的最新发展现状、使用性能和应用进展情况,最后对我国季铵盐阳离子有机絮凝剂的发展做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有机絮凝剂 季铵盐 天然高分子 水处理
下载PDF
有关钠与水反应及相关实验的探索
20
作者 姚志强 吕雪川 邹延春 《中学化学》 2003年第7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化学反应 化学实验 中学 硫酸铜溶液 实验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