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坏死因子α在急性肝坏死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吕飒 董芳 +2 位作者 宋红丽 王静艳 刘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诱导急性肝坏死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D 氨基半乳糖和内毒素建立急性肝坏死动物模型,抗TNF -α IgG抗体进行阻断。观察死亡率,血清ALT和TNF -α含量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肝坏死组动物 9h死亡...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诱导急性肝坏死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D 氨基半乳糖和内毒素建立急性肝坏死动物模型,抗TNF -α IgG抗体进行阻断。观察死亡率,血清ALT和TNF -α含量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肝坏死组动物 9h死亡率达 60%,ALT水平从 6h起明显升高, 9h达高峰,TNF -α含量 2h为最高值,各时间点较其它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抗体组无死亡,且ALT水平明显降低,较肝坏死组有明显差异(P<0.01)。肝坏死组动物 9h出现肝细胞大块或亚大块出血性坏死,抗体组病变明显减轻。结论: TNF- α是急性肝坏死发生中重要的细胞因子,抗TNF- α IgG抗体可以阻断肝坏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坏死 肿瘤坏死因子 内毒素
下载PDF
急性肝坏死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 被引量:10
2
作者 吕飒 宋红丽 +1 位作者 王静艳 刘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1346-134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肝坏死动物血脑屏障通透性异常改变. 方法:将280只♂Balb/c小鼠分为4组,应用内毒素(LPS, 10μg/kg)和D-氨基半乳糖(GalN,800 mg/kg)联合ip, 建立急性肝坏死小鼠模型.并检测血清ALT,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利用伊文思蓝研... 目的:探讨急性肝坏死动物血脑屏障通透性异常改变. 方法:将280只♂Balb/c小鼠分为4组,应用内毒素(LPS, 10μg/kg)和D-氨基半乳糖(GalN,800 mg/kg)联合ip, 建立急性肝坏死小鼠模型.并检测血清ALT,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利用伊文思蓝研究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情况. 结果:单独应用LPS或GalN仅使血清ALT轻度升高,动物无死亡.而联合应用后ALT则从6 h开始明显升高(41.89±14.57μkat/L),到12h达高峰(170.30±16.13μkat/L), 较其他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动物从6 h开始死亡,9 h达高峰,总死亡率达66.6%.肝脏HE染色可见大块或亚大块出血性坏死,而其他组仅见单个或灶状肝细胞坏死,部分细胞脂肪变性.并且脑组织EB含量在各时间点均较其他组明显升高. 结论:在急性肝坏死动物中存在血脑屏障通透性异常增加的改变,可能是引起脑水肿发生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坏死 小鼠 血脑屏障 通透性 脑水肿
下载PDF
181例胆汁淤积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吕飒 游绍莉 +6 位作者 田华 宋芳娇 刘婉姝 王海波 李晨 刘利敏 朱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527-1531,共5页
目的探讨胆汁淤积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激素治疗转归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住院的AIH、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AIH-LC)、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衰竭(AIH-LF)患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胆汁淤积... 目的探讨胆汁淤积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激素治疗转归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住院的AIH、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AIH-LC)、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衰竭(AIH-LF)患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胆汁淤积型AIH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激素治疗患者的好转率及未应用激素治疗的原因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纳入胆汁淤积型AIH患者181例,其中AIH组15例、AIH-LC组142例,AIH-LF组24例,男女比例1∶11.1,符合抗核抗体阳性和(或)抗平滑肌抗体阳性的1型AIH患者占96.7%(175/181)。胆汁淤积型AIH患者中以肝硬化所占比例最高(78.5%)。3组患者在年龄、Alb、PTA、ALT、AST、GGT、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836、13.271、41.819;χ~2值分别为29.153、22.759、8.826、26.942,P值均<0.05)。181例胆汁淤积型AIH患者总体治疗好转率为36.5%,其中AIH组好转率最高(66.7%)。应用激素治疗的患者共35例,占19.3%,其治疗好转率显著高于未应用激素治疗患者(57.1%vs31.5%,χ~2=8.009,P=0.005)。感染、腹水和消化道出血是未应用激素治疗的主要原因。结论 AIH出现胆汁淤积以女性、肝硬化以及1型AIH者最为多见,且激素治疗有效,但其应用比例较低,感染、腹水和消化道出血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胆汁淤积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氨对体外培养胚胎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吕飒 孙锦春 +1 位作者 王静艳 刘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体外培养的胚胎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在氨作用下的形态学、超微结构的变化 ,探讨氨与细胞凋亡及肝性脑病的关系。方法 :不同浓度的氨作用于体外培养的 18d胎龄胚胎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 2 4h后 ,采用光镜、透射电镜观察... 目的 :通过观察体外培养的胚胎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在氨作用下的形态学、超微结构的变化 ,探讨氨与细胞凋亡及肝性脑病的关系。方法 :不同浓度的氨作用于体外培养的 18d胎龄胚胎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 2 4h后 ,采用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 ;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凋亡细胞定量观察。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光镜下形态不同 ,两组在透射电镜下可见到典型的“凋亡小体” ,流式细胞仪定量显示出两组凋亡细胞数量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且不同浓度的氨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数量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氨可诱导体外培养神经细胞产生过量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肝性脑病 胚胎 体外培养 大脑皮质 神经元凋亡
下载PDF
血浆置换抢救重型肝炎2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吕飒 王静艳 +3 位作者 刘沛 李智伟 白菡 赵彬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5-386,共2页
为提高重型肝炎病人的生存率 ,应用血浆置换方法成功救治了 2例重型肝炎并发Ⅲ°肝性脑病的患者。因此 ,早期、必要时重复应用血浆置换可减少各种毒素对人体的危害 ,并应积极预防及处理并发症 ,以增加患者的生存机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人工肝支持系统 重型肝炎 肝性脑病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更新版)要点解读 被引量:11
6
作者 吕飒 游绍莉 +1 位作者 朱冰 辛绍杰 《传染病信息》 2015年第6期341-343,356,共4页
本文对2015年版与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在临床诊断指标的变化、抗病毒治疗策略的调整以及特殊患者治疗推荐意见方面进行要点分析和解读,以期能更好地理解新版指南,指导临床实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乙型肝炎病毒 指南
下载PDF
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被引量:3
7
作者 吕飒 《医学与哲学(B)》 2011年第11期19-22,共4页
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比较复杂,应正确选择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合理应用有限的治疗药物。处于免疫耐受期的患儿不应治疗,处于免疫清除期或肝脏组织学提示有明显炎症的应进行治疗。干扰素是治疗的一线药物,核苷(酸)类似物是二线用药。
关键词 儿童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下载PDF
急性肝衰竭时脑水肿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吕飒 刘沛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4年第3期164-166,共3页
脑水肿是急性肝衰竭晚期常见的致死并发症之一,包括细胞毒性脑水肿和血管源性脑水肿。本文 从高血氨及谷氨酰胺的积聚、缺氧与脑血管扩张、内毒素与细胞因子、星形胶质细胞的肿胀、Na+-K+ATP酶活性降 低等方面阐述急性肝衰竭时脑水肿形... 脑水肿是急性肝衰竭晚期常见的致死并发症之一,包括细胞毒性脑水肿和血管源性脑水肿。本文 从高血氨及谷氨酰胺的积聚、缺氧与脑血管扩张、内毒素与细胞因子、星形胶质细胞的肿胀、Na+-K+ATP酶活性降 低等方面阐述急性肝衰竭时脑水肿形成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并发症 脑水肿 发病机制 细胞毒性脑水肿 血管源性脑水肿 高血氨积聚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引起肝功衰竭死亡2例分析
9
作者 吕飒 穆桂玲 王静艳 《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1年第4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肝功能衰竭 临床分析 死亡
下载PDF
TNF-α影响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0
10
作者 宋红丽 吕飒 +2 位作者 马力 李颖 刘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1303-1306,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的影响. 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在肿瘤坏死因子(TNF-α)0, 50,100和200μg/L作用下,与结肠癌上皮细胞株(CaCo- 2细胞株)共同培养24 h,以及用TNF-α100 μg/L与CaCo- 2细胞...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的影响. 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在肿瘤坏死因子(TNF-α)0, 50,100和200μg/L作用下,与结肠癌上皮细胞株(CaCo- 2细胞株)共同培养24 h,以及用TNF-α100 μg/L与CaCo- 2细胞共同培养0,4,8和24 h,观察TNF一-α对紧密连接蛋白(zonula occluden 1,ZO-1)表达的影响.并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TNF-α用上述相应的时间和浓度作用后对肠黏膜上皮细胞ZO-1 mRNA表达的影响. 结果:用TNF-α100和200 μg/L作用24 h后ZO-1的免疫荧光明显减少,并呈剂量依赖性;用TNF-α100 μg/L作用24 h时ZO-1免疫荧光明显减少,并呈时间依赖性.应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结果:TNF-α作用24 h时, ZO-1 mRNA从TNF-α0μg/L的1.1926降至100μg/L的0.7834和200 μg/L的0.7081;TNF-α100μg/L作用4 h, ZO-1mRNA为(95.5±5.5%);8 h为(82.0±5.4%);24 h 降至最低为(67.7±5.7%),与对照组相比P<0.01. 结论:TNF-α是通过抑制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ZO-1 表达引起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破坏.并且是通过抑制ZO-1 mRNA引起肠上皮细胞ZO-1蛋白表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肠黏膜 上皮细胞 紧密连接蛋白 基因表达 肝炎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疾病进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元元 耿华 +4 位作者 于双杰 张政 吕飒 陈黎明 王福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11-414,共4页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基础上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CHB基础上的ACLF患者57例,CHB患...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基础上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CHB基础上的ACLF患者57例,CHB患者30例,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s,HC)20名。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数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LF患者NLR显著高于HC(P=0.025)和CHB患者(P<0.001),且在早期、中期、晚期患者中逐渐升高。相关性分析发现,ACLF患者NLR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呈负相关(r=-0.812,P<0.001),与DBil和MELD分值呈正相关(r=0.594,0.718,P<0.001),而与TBil和HBV病毒载量之间无相关性(P>0.05)。虽然NLR与ALT呈正相关(r=0.454,P<0.05),但各个分期之间不再具有相关性。结论 NLR逐渐升高可能表示ACLF患者临床疾病呈进行性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乙型肝炎病毒 疾病进展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肝星状细胞活化、凋亡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黎明 徐若男 +3 位作者 吕飒 于双杰 张政 王福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肝星状细胞LX-2活化和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UC-MSCs,将UC-MSCs与LX-2细胞按1:1和3:1比例进行混合共培养或Transwell共培养。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UC-MSCs对LX-2细胞...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肝星状细胞LX-2活化和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UC-MSCs,将UC-MSCs与LX-2细胞按1:1和3:1比例进行混合共培养或Transwell共培养。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UC-MSCs对LX-2细胞活化、凋亡的影响。结果 HE、油红O、碱性磷酸酶染色及表型检测证实本实验所用UC-MSCs符合MSCs标准。LX-2细胞单独培养及与UC-MSCs混合共培养或Transwell共培养情况下,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LX-2细胞比例分别为52.7%,43.9%(1:1)和34.2%(3:1),50.9%(1:1)和31.2%(3: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阻断实验未逆转UC-MSCs对LX-2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与单独培养比较,LX-2细胞与UC-MSCs以1:1和1:3比例在Transwell共培养情况下,表达Annexin V单阳性的LX-2细胞比例由7.1%增加至14.9%和12.8%(P<0.01)。结论人UCMSCs可以抑制肝星状细胞系的活化并促进其凋亡,其抑制活化和促进凋亡不直接依赖于细胞间的相互接触,而是以细胞因子分泌的方式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肝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频率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元元 王立峰 +6 位作者 耿华 于双杰 林沪 吕飒 陈黎明 张政 王福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09-412,共4页
目的调查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及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频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中心2001年6月-2010年12月期间,对41例AIH-PBC、37例AIH和36例PBC患者,以及50例健康人群外周血进行淋巴... 目的调查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及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频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中心2001年6月-2010年12月期间,对41例AIH-PBC、37例AIH和36例PBC患者,以及50例健康人群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亚群频率检测。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肝功能、是否肝硬化及淋巴细胞亚群频率的变化。结果与健康组相比,AIH-PBC重叠综合征组、PBC组和AIH组的CD3+CD4+T细胞频率显著升高,而CD3-CD16+CD56+NK细胞频率显著降低;PBC组和AIH-PBC重叠综合征中CD4+/CD8+比值、CD3-CD19+B细胞频率偏高,CD3+CD8+%T细胞频率降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AIH-PBC重叠综合征组和PBC组中,肝硬化组CD3+%T细胞频率、CD3+CD8+%T细胞频率较非肝硬化组偏低。结论通过回顾性分析健康人群和AIH、PBC及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特点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为临床科学评价上述自身免疫性肝病人群的免疫状态提供重要的免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亚群 肝炎 自身免疫性 肝硬化 胆汁性 胆管炎 硬化性
下载PDF
野鸦椿对HeLa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左敏 倪志宇 +6 位作者 许立 于峰 吕飒 陈仕萍 广田满 铃木信夫 董玫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50-353,共4页
背景与目的:从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 kanitz)枝叶的甲醇提取物分离纯化得到3种酯类化合物7-hydroxy-2-octen-5-olide(1),methyl 5,7-dihydroxy-2(Z)-octenoate(2)和3,7-dihydroxy-5-octanolide(3),对这3种酯类化合物的抗肿瘤细胞... 背景与目的:从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 kanitz)枝叶的甲醇提取物分离纯化得到3种酯类化合物7-hydroxy-2-octen-5-olide(1),methyl 5,7-dihydroxy-2(Z)-octenoate(2)和3,7-dihydroxy-5-octanolide(3),对这3种酯类化合物的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研究。材料与方法:利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这3种酯类化合物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化合物1对HeLa细胞的凋亡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利用电镜观察化合物1引起HeLa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化合物1和化合物2对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并有较好量效关系,对HeLa细胞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49.34μmol/L和24.53μmol/L;流式细胞学检查发现化合物1处理后的HeLa细胞发生凋亡,且P53蛋白表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镜下可见化合物1引起HeLa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论:野鸦椿的提取物7-hydroxy-2-octen-5-olide(1)和methyl 5,7-dihydroxy-2(Z)-octenoate(2)能抑制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HeLa细胞P53蛋白表达及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鸦椿 酯类化合物 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 细胞凋亡 P53
下载PDF
恩替卡韦导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特征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晨 游绍莉 +7 位作者 吕飒 郭丽 王卉妍 刘婉姝 朱冰 万志红 辛绍杰 胡瑾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总结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服用恩替卡韦过程中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和处理经验。方法自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解放军第302医院收治3例服用恩替卡韦过程中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对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进行... 目的总结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服用恩替卡韦过程中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和处理经验。方法自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解放军第302医院收治3例服用恩替卡韦过程中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对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s Ag和HBe Ag、甲状腺功能、维生素B12、叶酸,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自身免疫抗体,采用ICPMASS质谱分析法检测铅、镉等重金属,使用GE公司E9型超声仪检测四肢血管,使用丹麦维迪公司Keypoint型电生理仪检测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结果 3例患者均为中年男性,在服用恩替卡韦3天~52周出现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四肢末端麻木、疼痛,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肌电图检查均正常;3例患者均停用恩替卡韦,更换为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并给予B族维生素、复合辅酶、前列地尔、丹参等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患者不适症状在1周~5周内恢复,神经传导速度在16~61周内恢复,随访期间未出现复发。结论恩替卡韦可以导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表现各异。一旦发生,应做到及时停用可疑药物、个体化处理,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体内调节性T细胞的生成和数量增加与疾病进展相关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嗣予 福军亮 +3 位作者 吕吉云 陈黎明 吕飒 王福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8-670,共3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外周血和肝脏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频率、表型和分布特点。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或HCC组织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和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NIL),T...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外周血和肝脏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频率、表型和分布特点。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或HCC组织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和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NIL),Treg细胞的特点,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结果表明HCC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7.49±2.87)%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36%±1.61%,P<0.01);肝癌组织中Treg细胞频率(23.48%±27.8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6.19%±3.10%,TILvsNIL,P<0.05)。此外,我们观察到TIL中CD4+CD25low和CD4+CD25-细胞亚群的表达FoxP3蛋白的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在HCC患者外周血及肝脏肿瘤区Treg细胞频率均明显升高,可能与体内Treg来源增加有关,而增加的Treg通过进一步抑制宿主免疫应答而加快肝癌的临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T细胞 致病机制
下载PDF
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肝损伤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飒 于双杰 +2 位作者 毕京峰 耿华 陈黎明 《传染病信息》 2014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目的研究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患者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3例成人HPS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实验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3例中,病因与感染相关17例(51.5%),与非感染相关8例(24.2%),另有8例(24.2%)未找... 目的研究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患者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3例成人HPS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实验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3例中,病因与感染相关17例(51.5%),与非感染相关8例(24.2%),另有8例(24.2%)未找到原发病。16例死亡,病死率为48.5%。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肝损伤,突出表现为LDH和AST明显升高,ALB明显下降,TBIL升高以DBIL为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PA下降。但在死亡组和存活组间只有TBIL和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BIL(307.3±182.2)μmol/L vs(137.0±153.7)μmol/L,P=0.013;PA(44.5±18.8)%vs(64.9±19.1)%,P=0.004]。结论肝损伤是HPS常见的器官损害,肝损伤程度可能与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噬血细胞性 肝疾病 疾病特征 预后 成年人
下载PDF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合并肝硬化1例报告 被引量:3
18
作者 田华 徐天娇 +2 位作者 朱冰 游绍莉 吕飒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89-1291,共3页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PSIS)是垂体柄缺如或变细并出现神经垂体异位,下丘脑分泌的激素无法通过垂体柄输送至垂体后叶所致的临床系列综合征[1]。PSIS临床少见,主要临床表现为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生...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PSIS)是垂体柄缺如或变细并出现神经垂体异位,下丘脑分泌的激素无法通过垂体柄输送至垂体后叶所致的临床系列综合征[1]。PSIS临床少见,主要临床表现为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生长迟缓。目前为止尚未见PSIS引起肝硬化的病例报道。现报道1例以"呕血、黑便"入院,查体见发育迟缓、肝脾肿大,结合血液检验、影像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 生长激素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暴发性肝衰竭小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红丽 吕飒 刘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3-224,226,共3页
目的:研究暴发性肝衰竭小鼠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探讨重症肝炎并发自发性腹膜炎发病机制。方法: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及D-氨基半乳糖(D-GalN)制造暴发性肝衰竭小鼠模型;生化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各组动物各时点取大、小肠组织进... 目的:研究暴发性肝衰竭小鼠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探讨重症肝炎并发自发性腹膜炎发病机制。方法: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及D-氨基半乳糖(D-GalN)制造暴发性肝衰竭小鼠模型;生化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各组动物各时点取大、小肠组织进行光、电镜观察;缺口末端标记(TUNEL)检测肠组织凋亡。结果:实验各组动物各时点光镜下肠黏膜上皮细胞均保持完整,电镜观察实验组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肝衰竭组在9 h和12 h肠上皮凋亡细胞明显增加。结论: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暴发性肝衰竭时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小鼠 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
下载PDF
杀伤性CD4^+T细胞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霖 王华明 +5 位作者 福军亮 陈艳 李元元 陈黎明 吕飒 王福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细胞癌(PHCC)患者外周血中表达颗粒酶A、B和穿孔素的CD4+杀伤性T细胞(CTL)的比例及其与肝癌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颗粒酶A+CD4+CTL、颗粒酶B+CD4+CTL和穿孔素+CD4+CTL占总CD4+T细胞的比例,比较...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细胞癌(PHCC)患者外周血中表达颗粒酶A、B和穿孔素的CD4+杀伤性T细胞(CTL)的比例及其与肝癌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颗粒酶A+CD4+CTL、颗粒酶B+CD4+CTL和穿孔素+CD4+CTL占总CD4+T细胞的比例,比较其在PHCC患者(n=99)、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n=28)与健康对照(n=40)中的差异,以及PHCC早期(n=29)、中期(n=36)、进展期(n=34)患者CD4+CTL比例的差异。结果 PHCC组外周血颗粒酶A+CD4+CTL、颗粒酶B+CD4+CTL和穿孔素+CD4+CTL比例分别为15.38%±10.36%、11.10%±8.43%、7.42%±7.26%,显著高于CHB组(分别为9.10%±5.80%、6.16%±6.04%、2.95%±3.34%)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0.25%±5.62%、6.82%±6.12%、3.14%±3.60%,P<0.05),而CHB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HCC早期、中期和进展期患者外周血颗粒酶A+CD4+CTL比例分别为21.26%±12.61%、14.54%±7.11%、11.24%±9.04%,颗粒酶B+CD4+CTL比例分别为15.35%±10.30%、10.71%±6.06%、7.90%±7.44%,穿孔素+CD4+CTL比例分别为11.82%±9.17%、7.16%±5.03%、5.22%±6.58%,随着疾病进展,CD4+CTL所占比例显著下降(P<0.01)。结论 CD4+CTL的比例在PHCC患者外周血中增高,但随着肿瘤发展逐渐降低,提示CD4+CTL细胞可能与肝癌的进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