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历与学问
1
作者 启真 舒年 《民主与科学》 2002年第1期40-43,共4页
关键词 《学历与学问》 中国 当代 杂文 启真 舒年
下载PDF
漫谈一本“绝作”
2
作者 启真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2-24,共3页
我想写一组《我心日中的“绝作”》系列书评,给《中国图书商报》写了第一篇后,发现报纸的篇幅限制太大。所以现在这第二篇只能移到刊物上来。由于换了地方,故而对“绝作”一词又须解释几句。
关键词 书商 报纸 图书 刊物 篇幅 书评 地方 中国 限制
下载PDF
说说“语文错位”
3
作者 启真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35,共2页
我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中国语文在我国当代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却并未水涨船高,反而有所降低.我把这叫做"错位".
关键词 语文教育 文化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
下载PDF
话说文风
4
作者 启真 舒年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学术著作 文风 文化交流
下载PDF
杂谈 中庸
5
作者 启真 《民主与科学》 1995年第1期40-41,共2页
杂谈 中庸启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可谓名头高大,影响深远。这当然因为孔老夫子的推崇。他说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按说中庸不过是一种对待人与事的方法,却被称为"德",而且是"至德",真可谓推崇之至矣!然而... 杂谈 中庸启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可谓名头高大,影响深远。这当然因为孔老夫子的推崇。他说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按说中庸不过是一种对待人与事的方法,却被称为"德",而且是"至德",真可谓推崇之至矣!然而近代以来,中庸却是流年不利。在"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之道 杂谈 文化基因 因事制宜 孔子 中国传统文化 模糊性 面扩散 解决问题 武侠小说
下载PDF
小议岛名
6
作者 启真 顾云从 《民主与科学》 2004年第4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国民素质 太湖 民族文化 地理名称
下载PDF
试说“真才实学”
7
作者 启真 舒年 《民主与科学》 2003年第4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个人才能 专业技能 人才管理 用人标准
下载PDF
谈书法艺术之“拙” 被引量:1
8
作者 启真 舒年 《群言》 2003年第3期32-33,共2页
甲:我常常看到有的书法作品写得很拙,乃至于丑,然而它们却出现在展览之中,登载在报刊之上,不知它们是不是真的另有其美学价值?乙:这不可一概而论。有的作品是功夫练到相当高深的程度,于是返璞归真,回归稚拙,犹如武术中所谓的"无招... 甲:我常常看到有的书法作品写得很拙,乃至于丑,然而它们却出现在展览之中,登载在报刊之上,不知它们是不是真的另有其美学价值?乙:这不可一概而论。有的作品是功夫练到相当高深的程度,于是返璞归真,回归稚拙,犹如武术中所谓的"无招胜有招"。有的则是伪劣之作,没有功夫却以丑拙来包装。甲:这对欣赏经验不丰富的人来说,可就难办了。书法与武术不一样,武术中"无招胜有招"倘是功到极致的表现,那是能在刀剑拳脚上得到证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法艺术 稚拙 书法作品 丑拙 欣赏 武术 功夫 北朝碑版 艺术创作 美学价值
原文传递
谈戏偶录
9
作者 启真 舒年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共3页
关键词 艺术体系 梅兰芳
原文传递
传统文化现况管见
10
作者 启真 舒年 《群言》 2004年第5期36-37,共2页
甲:最近我在《群言》上看到冯骥才先生谈民间文化的大作,的确是思虑宏深。先母是专门研究民间文化的,常和我谈及有关的情况;现在看了冯先生的大作,更意识到保护和抢救民间文化再也不能迟缓了。乙:我也认为冯先生对民间文化的论述有深度... 甲:最近我在《群言》上看到冯骥才先生谈民间文化的大作,的确是思虑宏深。先母是专门研究民间文化的,常和我谈及有关的情况;现在看了冯先生的大作,更意识到保护和抢救民间文化再也不能迟缓了。乙:我也认为冯先生对民间文化的论述有深度也有新意,整个文章是很有分量的。不过对其中的一点,我想说些实际情况,供冯先生参考。冯先生认为"我们的精英文化的境况还是比较好的。"他举了一些实例来证明,其中说到一些重要典籍一再出版。这是事实,不但一再出版,而且书的包装也越来越高档。但这些书有谁在看?除一部分人藏图书馆之外,大多是放在高档人物的客厅或办公室里作装饰之用,这难道就能"继承、传播"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民间文化 精英文化 市场经济 冯骥才 图书馆 典籍 继承发展 广大群众 专家学者
原文传递
字幕何故错误多?
11
作者 启真 《民主》 2003年第8期38-39,共2页
我因听力不佳,看电视总是很注意同步映出的字幕。看得多了,竟渐渐产生某些感悟,涉及语言、文化、教育等方面。本文限于篇幅只谈一点,即从字幕中大量的字词之误意识到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之间有割不断的联系。这一点我本该早就知道的,但... 我因听力不佳,看电视总是很注意同步映出的字幕。看得多了,竟渐渐产生某些感悟,涉及语言、文化、教育等方面。本文限于篇幅只谈一点,即从字幕中大量的字词之误意识到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之间有割不断的联系。这一点我本该早就知道的,但在多看字幕之前却从未在意。“五四”时期提倡白话文的前辈先生大都有深厚的古文修养,他们运用白话文决不会因不懂古文而出错,故而也想不到普及白话文仍有学点古文之必要。而且当时事实上还有许多人在学古文。如今情况不同了,古文没人学,学了也不用,不用就忘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 白话文 古文 成语 语言发展 错误 单音词 指示代词 复音词
原文传递
杂谈学术兴趣
12
作者 启真 舒年 《群言》 2002年第1期44-45,共2页
甲:回顾我的学术生涯,有一点想起来总觉遗憾,那就是研究学术缺乏较高的动机与目的。乙:既然"缺乏较高的动机与目的",那如何能长期坚持,直到离开学术工作岗位仍不放手呢? 甲:这一点,从自我感觉来说.似乎是兴趣起了很大的作用,... 甲:回顾我的学术生涯,有一点想起来总觉遗憾,那就是研究学术缺乏较高的动机与目的。乙:既然"缺乏较高的动机与目的",那如何能长期坚持,直到离开学术工作岗位仍不放手呢? 甲:这一点,从自我感觉来说.似乎是兴趣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比较持久和稳定。乙:兴趣问题是我很感兴趣的,你能不能具体说说呢? 甲:我从小就对文学艺术感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艺术 兴趣 研究学术 学术研究 学术生涯 长期坚持 动机 健康发展 自我感觉 人文研究
原文传递
知难而进
13
作者 启真 晓玫 《民主》 2002年第2期39-40,共2页
甲:你从教学科研岗位转到民主党派有好几年了吧?我想,搞学术与搞政治一定有很大的不同。乙:我搞学术研究偏重在古代,如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只要掌握较多资料,又作了较多思考,一般总能得出自信为有理的结论。
关键词 参政议政 民主党派 素质教育 传统文化 古典文学 学术研究 教学科研 思考 多资料 中小学生
原文传递
纪念有必要建议供参考
14
作者 启真 嘉纪 《群言》 2001年第6期42-43,共2页
50年前,《人民日报》"六月社论"曾引起普遍反响,现刊发几篇学者文章,又摘两则报纸短文,合为"六月话题",以作纪念。
关键词 语文水平 建议 汉语汉字 错误 纪念 敬业精神 人民日报 错别字 语言文字 公共传媒
原文传递
话说一种反差
15
作者 启真 曹苡 《民主》 2000年第9期24-25,共2页
甲:我国历史悠久,又从来重视对历史的记录和传述,故而历代留下了许多史书,可用来作为进行历史教学的素材。宋代司马光编撰史书,题为《通鉴》,就是把史书比作镜子,可以从中借鉴治乱兴衰的经验与教训。后来皇帝又给《通鉴》加上了“资治... 甲:我国历史悠久,又从来重视对历史的记录和传述,故而历代留下了许多史书,可用来作为进行历史教学的素材。宋代司马光编撰史书,题为《通鉴》,就是把史书比作镜子,可以从中借鉴治乱兴衰的经验与教训。后来皇帝又给《通鉴》加上了“资治”二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历史悠久 经验与教训 历史剧 历史题材 史书 反差 司马光 电视剧 历史信息
原文传递
漫谈“言寡尤,行寡悔”
16
作者 启真 舒年 《群言》 1999年第3期33-34,共2页
甲:自古以来,想要做官的人大约很多。因此关于如何才能做官的思考,想必是很深入细致的;只不过这些思考不大有人说出来。孔门弟子倒曾明明白白向老师请教过"干禄"(即求官)的问题,而孔子也给以明确的答复:子张学干禄。子曰:&qu... 甲:自古以来,想要做官的人大约很多。因此关于如何才能做官的思考,想必是很深入细致的;只不过这些思考不大有人说出来。孔门弟子倒曾明明白白向老师请教过"干禄"(即求官)的问题,而孔子也给以明确的答复: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这段话说得很好。因为一个人必须处处用心,才能够做到多闻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信息社会 八股文 信息观念 思考 儒林外史 后现代 子曰 深入细致 论语
原文传递
闲话名片
17
作者 启真 《民主》 1999年第11期18-18,共1页
我最早见到的名片是我父亲的。他为什么要印名片?我想我知道其原因。小学三年级寒假,先父带我回苏州老家探望祖母,有个老朋友宴请先父,我也随往。席间好几位客人都掏出一张小纸片给先父,先父有点不好意思地说:“真抱歉,我没印名片。”... 我最早见到的名片是我父亲的。他为什么要印名片?我想我知道其原因。小学三年级寒假,先父带我回苏州老家探望祖母,有个老朋友宴请先父,我也随往。席间好几位客人都掏出一张小纸片给先父,先父有点不好意思地说:“真抱歉,我没印名片。”不久以后,先父就去印了一盒名片。我看这名片,除了姓名之外,只在左下角印了“江苏吴县”四个小字(当时苏州市叫吴县)。先父微笑着对我说:“名片上应该印头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片 苏州市 头衔 吴县 三年级 小学 寒假 姓名 江苏 父亲
原文传递
从孔子论孝说起
18
作者 启真 《民主》 1999年第5期38-38,40,共2页
我曾不止一次听到年轻朋友抱怨家中的老人性情古怪,不易相处;听了以后,往往想起孔子说的几句话: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这段话的意思是,子女尽孝,难在对父母和颜悦色。
关键词 孔子 老人性 父母 子女 论语 为政 色难 子曰 神经生理 年轻
原文传递
漫谈休闲阅读
19
作者 启真 《民主》 1998年第7期35-36,共2页
甲:你怎么会答应参加休闲读物的座谈?这类读物你很少看,能谈出什么来呢? 乙:这你就不懂了。比如一个基本上吃素的人,你让他谈鸡鸭鱼肉,肯定能谈得津津有味;若是让一个吃腻了山珍海味的人去谈,就谈不出什么味道来了。你看,休闲读物看的... 甲:你怎么会答应参加休闲读物的座谈?这类读物你很少看,能谈出什么来呢? 乙:这你就不懂了。比如一个基本上吃素的人,你让他谈鸡鸭鱼肉,肯定能谈得津津有味;若是让一个吃腻了山珍海味的人去谈,就谈不出什么味道来了。你看,休闲读物看的人那么多,却没人为它说些什么,这是什么道理?我看得少,倒认为要有个积极的态度。因为我想,一个国家总要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中 毕业论文 读物 社会稳定 市场经济 大学生 引导 读者 素质 因势利导
原文传递
对写作养生的反思
20
作者 启真 《民主》 1998年第10期30-31,共2页
我曾经写过两篇关于写作与养生的文章,无非是说写点文章能使人活得较为健康与久长。我把写作的作用看得如此重大,那显然意味着我是要把它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了。然而,我在写作中也常常碰到有害于养生的事情,从而使自己不知究竟应该如... 我曾经写过两篇关于写作与养生的文章,无非是说写点文章能使人活得较为健康与久长。我把写作的作用看得如此重大,那显然意味着我是要把它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了。然而,我在写作中也常常碰到有害于养生的事情,从而使自己不知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写作为好;同时又觉得必须说说此类事例,以免读者只看了我以往的文章便去坚持写作,而结果却不利于活得健康与久长。大约十多年前,改革开放初见成效。我为了说明如何看待当时的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 养生 文章 民主党派 四十年 改革开放 回头看 健康 说写 坚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