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1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立体定位斜扳法与传统腰椎斜扳法对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软骨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丘明旺 孙玫瑶 +9 位作者 吴耿佳 黄帆 刘嘉俊 卢曼琪 刘岘 严兆贤 赵思怡 田强 吴山 范志勇 《中医正骨》 2024年第1期14-22,共9页
目的:分析腰椎立体定位斜扳法与传统腰椎斜扳法对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软骨的影响。方法:选取1例成年男性L_(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向左后方突出),采用西门子Light Speed 64排螺旋CT进行腰椎和骨盆扫描,层厚0.5 mm。基于CT扫描数据... 目的:分析腰椎立体定位斜扳法与传统腰椎斜扳法对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软骨的影响。方法:选取1例成年男性L_(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向左后方突出),采用西门子Light Speed 64排螺旋CT进行腰椎和骨盆扫描,层厚0.5 mm。基于CT扫描数据,应用三维有限元建模软件建立腰椎-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与文献数据比较验证模型有效性后,分析腰椎立体定位斜扳法与传统腰椎斜扳法作用下腰椎-骨盆整体应力、L_(4-5)椎间盘应力和位移、L_(4-5)关节突关节软骨应力和位移、L_(4-5)上下关节突表面中心点相对空间距离。结果:①腰椎-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及验证结果。建立的腰椎-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共有550215个节点、344359个单元,高度模拟了腰椎-骨盆的结构与材料特性。在模拟加载条件下,L_(4-5)节段屈伸、侧屈、轴向旋转活动范围与文献中的既往研究结果基本相同。②模型整体应力。实施传统腰椎斜扳法时,腰椎-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最大应力为5.31 MPa,主要集中于L_(1)、L_(2)、L_(4)、L_(5)椎体;实施腰椎立体定位斜扳法时,腰椎-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最大应力为29.30 MPa,主要集中于L_(1)、L_(2)椎体及L_(3)、L_(4)、L_(5)椎弓根。③L_(4-5)椎间盘应力及位移。实施传统腰椎斜扳法时,L_(4-5)椎间盘纤维环平均等效应力为1.12 MPa,纤维环整体向左、向前、向下发生位移,平均位移分别为0.36 mm、0.20 mm、0.05 mm;髓核平均等效应力为0.02 MPa,髓核整体向左、向前、向下发生位移,平均位移分别为0.35 mm、0.24 mm、0.06 mm。实施腰椎立体定位斜扳法时,L_(4-5)椎间盘纤维环平均等效应力为1.14 MPa,纤维环整体向左、向前、向下发生位移,平均位移分别为0.39 mm、1.30 mm、0.05 mm;髓核平均等效应力为0.02 MPa,髓核整体向左、向前、向下发生位移,平均位移分别为0.38 mm、1.30 mm、0.07 mm。④L_(4-5)关节突关节软骨应力及位移。实施传统腰椎斜扳法时,L_(4-5)左侧和右侧关节突关节软骨平均等效应力分别为2.46 MPa、3.18 MPa,平均位移分别为1.10 mm、0.21 mm;实施腰椎立体定位斜扳法时,L_(4-5)左侧和右侧关节突关节软骨平均等效应力分别为2.70 MPa、3.22 MPa,平均位移分别为1.46 mm、0.65 mm。⑤L_(4-5)上下关节突表面中心点相对空间距离。实施传统腰椎斜扳法时,L_(4-5)左、右侧上下关节突表面中心点相对空间距离分别为0.75 mm、0.34 mm;实施腰椎立体定位斜扳法时,L_(4-5)左、右侧上下关节突表面中心点相对空间距离分别为0.81 mm、0.23 mm。结论:腰椎立体定位斜扳法与传统腰椎斜扳法均能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变节段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软骨产生一定的应力和位移;相较于传统腰椎斜扳法,腰椎立体定位斜扳法能使病变节段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软骨产生更大的应力和位移,这也可能是腰椎立体定位斜扳法比传统腰椎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更佳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疗法 有限元分析 椎间盘移位 腰椎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基于红外线热成像技术探索“按之则热气至”的按压次数-热效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帆 郑贝思 +5 位作者 黄嘉莹 黄芊莹 李涛 吴山 林嬿钊 范志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3264-3272,共9页
背景推拿量效关系的客观测量方法越来越多,但将红外线热成像技术与推拿量效关系结合的研究较少。目的通过对比不同的叠掌按压法次数(3、5、7次)下治疗区域温度值、肌张力、压痛阈值变化,为红外线热成像技术运用于推拿量效关系提供依据... 背景推拿量效关系的客观测量方法越来越多,但将红外线热成像技术与推拿量效关系结合的研究较少。目的通过对比不同的叠掌按压法次数(3、5、7次)下治疗区域温度值、肌张力、压痛阈值变化,为红外线热成像技术运用于推拿量效关系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06-17—12-24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推拿科招募18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病变节段在T3~T4)患者。将患者分为按压7次组(n=6)、按压5次组(n=6)、按压3次组(n=6),接受叠掌按压法治疗,次数分别为7、5、3次。采用红外线热成像仪获取患者全身的红外热像图,提取病变区域的平均温度值;运用软组织张力测试分析系统测量病变胸椎处旁竖脊肌的肌张力;运用痛阈测定仪测量病变胸椎棘突旁体表部位的压痛阈值。结果按压3次组干预后的T3棘突右旁开0.5寸(T3 R)温度值及T4棘突右旁开0.5寸(T4 R)温度值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三组T3棘突左旁开0.5寸(T3 L)在0.2 kg的力下肌张力、T3 R在0.2 kg的力下肌张力、T4棘突左旁开0.5寸(T4 L)在0.2 kg的力下肌张力、T4 L在0.5 kg的力下肌张力、T4 L在0.8 kg的力下肌张力、T4 R在0.2 kg的力下肌张力、T4 R在0.5 kg的力下肌张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压7次组干预后T3 R在0.2、0.5 kg的力下肌张力高于干预前(P<0.05)。按压3次组干预后T3 L、T3 R、T4 L、T4 R压痛阈值低于干预前(P<0.05)。按压7次组干预后T3 L、T3 R压痛阈值低于干预前(P<0.05)。三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均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按压次数较少可能产生较好的疗效。红外线热成像技术作为推拿量效关系的测量方式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结合本研究的问题可进一步为红外线热成像与推拿的关系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疗法 红外线热成像 热效应 手法 次数 胸椎小关节紊乱
下载PDF
主动脉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后肺动脉压力改善的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杜悦 刘金凤 +5 位作者 李晓明 吴山 于惠梅 汤丽丽 谢萌 张纯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2期1761-1765,共5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狭窄(AS)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后肺动脉高压(PAH)改善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TAVI术且合并PAH的AS患者168例,...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狭窄(AS)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后肺动脉高压(PAH)改善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TAVI术且合并PAH的AS患者168例,根据术后1个月肺动脉压力情况分为PAH改善组和PAH未改善组。比较2组术前一般资料及超声心动图参数,分析术后PAH改善的影响因素。结果168例患者中有123例患者(73.2%)术后PAH改善(PAH改善组),45例患者(26.8%)术后PAH未改善(PAH未改善组)。2组患者合并心房颤动比例、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合并中或重度三尖瓣反流(TR)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比值比=0.444,95%置信区间:0.201~0.981,P=0.045)、LAD(比值比=1.086,95%置信区间:1.008~1.169,P=0.029)、合并中或重度TR(比值比=0.428,95%置信区间:0.189~0.967,P=0.041)均是TAVI术后PAH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TAVI可以有效改善AS合并PAH患者的PAH程度,术前合并心房颤动、术前LAD及合并中或重度TR是术后PAH改善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肺动脉高压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基于“骨错缝,筋出槽”理论探讨林氏正骨推拿手法在陈旧性踝关节扭伤中的应用
4
作者 张天康 崔文仲 +3 位作者 黄彦斌 范志勇 田强 吴山 《中医康复》 2024年第12期12-17,共6页
“骨错缝,筋出槽”理论是中医骨伤科诊治筋骨疾病的重要理论。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若治疗不当或未能及时恢复,可能导致陈旧性踝关节扭伤,引发长期疼痛与不稳定,在中医学中属于“骨错缝,筋出槽”范畴,推拿手法治疗在此领域具有... “骨错缝,筋出槽”理论是中医骨伤科诊治筋骨疾病的重要理论。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若治疗不当或未能及时恢复,可能导致陈旧性踝关节扭伤,引发长期疼痛与不稳定,在中医学中属于“骨错缝,筋出槽”范畴,推拿手法治疗在此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其中林氏正骨推拿手法结合了现代医学知识与传统武术绝技,通过爆发力与精准手法相结合,快速恢复踝关节解剖关系,具有显著疗效。本文基于“骨错缝,筋出槽”理论,对林氏正骨推拿手法在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总结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优势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踝关节扭伤 骨错缝 筋出槽 手法治疗 机制
下载PDF
汕头市蔬菜产区土壤-蔬菜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污染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吴山 李彬 +5 位作者 梁金明 彭四清 张天彬 唐超 梁文立 杨国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89-1896,共8页
在广东省汕头市蔬菜产区共采集63个表层土壤样品和26个蔬菜样品,采用GC-FID检测方法分析了样品中被美国国家环保署(EPA)优先控制的6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化合物含量,并对其污染分布、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汕头市蔬菜产区土壤... 在广东省汕头市蔬菜产区共采集63个表层土壤样品和26个蔬菜样品,采用GC-FID检测方法分析了样品中被美国国家环保署(EPA)优先控制的6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化合物含量,并对其污染分布、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汕头市蔬菜产区土壤样品中6种PAEs化合物总浓度(∑PAEs)范围为0.018~9.303 mg·kg-1,平均含量为0.721 mg·kg-1,检出率为100%,5个蔬菜产区土壤中∑PAEs的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依次为潮阳区>龙湖区>澄海区>潮南区>金平区,与美国土壤6种优控的PAEs控制标准相比,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含量均超过控制标准,超标率分别为38.1%、6.3%、6.3%和3.2%。蔬菜样品中∑PAEs含量范围为0.454~19.193 mg·kg-1,平均含量7.158 mg·kg-1,不同产区内蔬菜中∑PAEs的平均含量顺序依次为潮阳区>澄海区>潮南区>金平区>龙湖区,潮阳区和潮南区蔬菜中DBP含量均高于美国和欧洲建议标准,存在健康风险。DBP在土壤-蔬菜样品中占∑PAEs总量的百分比较高,是汕头市PAEs污染物的主要组成部分;蔬菜-土壤中的∑PAEs、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 OP)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r)分别为0.7(P=0.016)、0.825(P=0.002)和0.813(P=0.002)。不同蔬菜对土壤中6种PAEs化合物的富集能力存在明显差异,但对∑PAEs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因此,在蔬菜产区土壤质量评价过程中,应重视蔬菜自身特性对PAEs吸收和富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土壤 蔬菜 污染分布 生物富集
下载PDF
两种坐位旋转手法腰椎应力及位移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7
6
作者 吴山 张美超 +3 位作者 李义凯 田强 郭汝松 钟侨霖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92-994,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坐位旋转手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合理性、安全性。方法使用螺旋CT,以1mm的间隔,对1具男性青年新鲜尸体的腰椎标本沿轴向进行断层扫描,以jpg格式将其断面图像输入计算机。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nics建立腰椎三维计算机模型。根据手... 目的探讨两种坐位旋转手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合理性、安全性。方法使用螺旋CT,以1mm的间隔,对1具男性青年新鲜尸体的腰椎标本沿轴向进行断层扫描,以jpg格式将其断面图像输入计算机。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nics建立腰椎三维计算机模型。根据手法原理,将两种坐位旋转手法进行分解,把力学参数带入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9.0软件进行计算。结果(1)椎间盘:两种手法椎间盘的应力都主要集中于纤维环,尤其是外层纤维环,髓核应力相对较小。两者的最大位移分布基本一致,都位于椎间盘的左侧。椎间盘后部位移也都以左侧明显。(2)椎体及后部结构:直腰旋转手法主要应力分布于小关节,腰椎定点旋转手法主要应力分布于椎体峡部、椎弓根侧隐窝及上位椎体小关节面的下端。两者的最大位移分布不同,直腰旋转手法最大位移位于L4棘突,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最大位移位于L4椎体上缘左侧及L4左侧上关节突;且腰椎定点旋转手法的椎间孔位移更显著。结论手法造成了椎间盘、关节突的位移,有利于解除神经根的粘连。两种手法比较,脊柱定点旋转手法更具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旋转手法 椎间盘 有限元 应力
下载PDF
新疆西天山西段金铜成矿带——中亚成矿域东延 被引量:20
7
作者 何政伟 孙传敏 +7 位作者 陶专 吴华 刘显凡 吴山 丁益民 刘兴德 彭方红 王晓地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8-84,共7页
新疆西天山西段位于哈萨克斯坦 -伊犁板块的东南部边缘 ,包括伊犁石炭纪裂谷、那拉提地块、哈尔克早古生代被动陆缘褶皱带。主要已知矿床 (点 )按其容矿围岩可分为镁铁 -超镁铁岩型、斑岩型、花岗岩型、矽卡岩型、陆相火山岩型、陆相沉... 新疆西天山西段位于哈萨克斯坦 -伊犁板块的东南部边缘 ,包括伊犁石炭纪裂谷、那拉提地块、哈尔克早古生代被动陆缘褶皱带。主要已知矿床 (点 )按其容矿围岩可分为镁铁 -超镁铁岩型、斑岩型、花岗岩型、矽卡岩型、陆相火山岩型、陆相沉积岩型、浅变质含碳碎屑岩型。根据区内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 ,区内以找金矿主 ,兼顾铜镍矿等。金矿以穆龙套型和火山岩型金矿为主 ,同时注意卡林型和中 -酸性侵入岩内外接触带型 ;铜矿以镁铁 -超镁铁岩型和火山岩型为主。地质与成矿条件与中亚成矿域具有可比性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成矿域 穆龙套型金矿床 火山岩型铜金矿床 新疆 找矿远景 成矿条件
下载PDF
龙门山中-南段构造格局及其形成演化 被引量:19
8
作者 吴山 赵兵 +3 位作者 苟宗海 邓明森 邓江红 胡新伟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2-85,共4页
龙门山中- 南段前陆盆地变形区、后山褶皱推覆带和滑覆飞来峰构成了本区的基本构造格局,它是在古生代扬子板块西缘稳定大陆边缘陆棚沉积建造的基础上经历印支运动以来多次变形改造的结果。
关键词 龙门山 构造格局 地质演化 前陆盆地 推覆构造
下载PDF
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流派学术渊源、传承脉络及主要学术成就 被引量:25
9
作者 范志勇 李振宝 +3 位作者 郭汝松 黄彦斌 田强 吴山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440-442,共3页
通过梳理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流派的产生背景和渊源及其传承脉络,探讨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流派主要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学术成就及技术特色。林氏正骨推拿流派由林应强创始,产生于民国岭南广佛一带。林应强崇尚医武同源,确立了"整体疗... 通过梳理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流派的产生背景和渊源及其传承脉络,探讨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流派主要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学术成就及技术特色。林氏正骨推拿流派由林应强创始,产生于民国岭南广佛一带。林应强崇尚医武同源,确立了"整体疗伤、筋骨并重,调和气血"的治疗筋伤原则,创立的多种手法如提拉旋转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运用以爆发力为特点,操作时注重快速扳动,发力要求沉实持重,力求整复一次到位。林氏正骨推拿流派第二代传人吴山全面总结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流派临床经验,确定了"筋骨力学平衡,调控动态压迫"的治伤原则,创立了侧卧定点踩跷法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后伸定点踩跷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第三代传人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传统正骨推拿技术与现代医学的生物力学、功能影像学有机结合,推动中医流派学术思想的传承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流派 林应强 吴山 学术流派 学术传承
下载PDF
西天山那拉提构造带及其找矿前景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吴山 何政伟 +6 位作者 孙传敏 陶专 吴华 刘显凡 丁益民 刘兴德 王晓地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2-257,共6页
那拉提构造带位于天山西段伊犁盆地与南天山之间 ,出露宽度约 2 5 km,由早元古代片岩、片麻岩及混合岩、混合花岗岩组成 ;深层次韧性剪切带及叠加中 -浅层次剪切带发育 ;那拉提构造带南缘断裂明显 ,南侧为古生代浅变质黑色岩系 ;构造带... 那拉提构造带位于天山西段伊犁盆地与南天山之间 ,出露宽度约 2 5 km,由早元古代片岩、片麻岩及混合岩、混合花岗岩组成 ;深层次韧性剪切带及叠加中 -浅层次剪切带发育 ;那拉提构造带南缘断裂明显 ,南侧为古生代浅变质黑色岩系 ;构造带北缘韧 /脆性剪切带宽度大 ,两侧岩石劈理化后易于混淆 ,故界线不明显。那拉提构造带基本地质特征可与邻国中天山对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天山 那拉提构造带 混合岩 剪切带 金矿床
下载PDF
人工饲养条件下蜡皮蜥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力军 于丰军 +2 位作者 洪美玲 吴山 陈旭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3,共5页
2003年5月~2004年5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观察法对人工饲养条件下蜡皮蜥(Leiolepis reevesii)的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昼间不同天气下蜡皮蜥行为时间分配中,休息行为占有绝对的比例,其次为运动... 2003年5月~2004年5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观察法对人工饲养条件下蜡皮蜥(Leiolepis reevesii)的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昼间不同天气下蜡皮蜥行为时间分配中,休息行为占有绝对的比例,其次为运动、晒太阳、警戒、摄食和其他行为.晴天其休息、运动和晒太阳行为分别占94.73%±0.01%、3.24%±0.01%和1.56%±0.01%,而阴天休息、运动和晒太阳分别占97.03%±0.02%、1.31%±0.01%、0.89%±0.01%.晴天和阴天蜡皮蜥的运动、警戒、休息和晒太阳等行为在时间分配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雄、雌和亚成体的行为时间分配上,只有雌雄之间的警戒行为存在差异性(P<0.05).在活动节律方面,晴天和阴天蜡皮蜥只有在行为发生的起始和持续时间上有差异,晴天其晒太阳的高峰期在10:00~11:00,运动高峰期在11:00~14:00,休息低谷期在10:00~13:00,而阴天晒太阳的高峰期出现在11:00~12:00、运动高峰期11:00~15:00,其休息未表现出明显的低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太阳 行为 休息 运动 高峰期 活动节律 初步研究 人工饲养条件 阴天 成体
下载PDF
CT纹理分析技术鉴别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娜 鄂林宁 +1 位作者 吴山 武志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1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CT纹理分析技术鉴别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7例SPN患者(恶性组54例,良性组43例)行胸部CT平扫,测量结节CT值及最大径。采用MaZda软件对肺结节进行CT纹理分析,获得纹理特征参数(熵、熵和、熵差、对比度... 目的探讨CT纹理分析技术鉴别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7例SPN患者(恶性组54例,良性组43例)行胸部CT平扫,测量结节CT值及最大径。采用MaZda软件对肺结节进行CT纹理分析,获得纹理特征参数(熵、熵和、熵差、对比度、相关及均和)。比较2组CT值、最大径及各纹理特征参数。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纹理参数及其不同组合建立ROC曲线,计算AUC,确定阈值,评价各参数及其不同组合鉴别诊断良恶性SPN的特异度及敏感度;比较各参数组合之间AUC的差异。结果良恶性SPN最大径、CT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8、1.16,P=0.079、0.087)。良性组SPN纹理特征参数熵、熵和、熵差值均低于恶性组(P均<0.05),2组对比度、相关、均和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纹理特征参数熵、熵和、熵差鉴别诊断良恶性SPN的效能均较高(AUC均>0.700);熵、熵和、熵差的阈值分别为1.564、1.212、0.987时,敏感度分别为72.70%、88.40%、63.60%。上述纹理特征参数的不同组合鉴别诊断良恶性SPN的效能均较高(AUC均>0.800),各组合间AU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CT平扫的纹理分析技术有助于鉴别良恶性SP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肿瘤异质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纹理分析
下载PDF
用乙二醇为介质制备纳米氧化镁 被引量:17
13
作者 吴山 郑兴芳 +2 位作者 陈继新 曾海生 关乃佳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3-77,共5页
用乙二醇为溶剂,Mg(NO3)2·6H2O为前驱物盐,NaOH和Na2CO3水溶液为沉淀剂,制备纳米MgO粉体,对样品进行了XRD、TEM、SEM表征.结果发现,煅烧前的沉淀物分别为纳米Mg(OH)2和Mg5(CO3)4(OH)2·4H2O,此沉淀物在430℃和530℃煅烧1.5 h,... 用乙二醇为溶剂,Mg(NO3)2·6H2O为前驱物盐,NaOH和Na2CO3水溶液为沉淀剂,制备纳米MgO粉体,对样品进行了XRD、TEM、SEM表征.结果发现,煅烧前的沉淀物分别为纳米Mg(OH)2和Mg5(CO3)4(OH)2·4H2O,此沉淀物在430℃和530℃煅烧1.5 h,均得到晶粒较细、比表面积较大的纳米MgO粉体,其中最小晶粒尺寸和最大比表面积值分别为5.2 nm和259.8 m2·g-1.由Mg(OH)2分解得到的是重质MgO,由Mg5(CO3)4(OH)2·4H2O分解得到的是轻质MgO,且制得的MgO均保持了与相应沉淀物相似的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 制备 晶粒大小 比表面积 乙二醇
下载PDF
基于“法从手出”分析提拉旋转斜扳手法的数字化特征 被引量:10
14
作者 范志勇 黄淑云 +5 位作者 李黎 王金玲 吴山 赖淑华 郭汝松 田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4354-4359,共6页
背景:腰椎斜扳法的研究多集中在临床研究和手法作用下腰椎功能单位生物力学改变的基础研究,缺乏对手法本身力学特征的研究。目的:用数字化的方式表达提拉旋转斜扳法的手法特征,为林氏正骨手法的传承、教学、推广、基础研究提供量化依据... 背景:腰椎斜扳法的研究多集中在临床研究和手法作用下腰椎功能单位生物力学改变的基础研究,缺乏对手法本身力学特征的研究。目的:用数字化的方式表达提拉旋转斜扳法的手法特征,为林氏正骨手法的传承、教学、推广、基础研究提供量化依据。方法:应用多点薄膜压力测试系统,检测并记录术者进行手法操作过程中的力-时间曲线,同时可显示分析相应的力学参数(平均预加载力、谷值、最大冲击力),再通过测试系统配套软件测出扳动时间、扳动速度、冲量等其他参数指标的具体数值。结果与结论:①平均预加载力(145.86±34.80)N,持续时间为(1.43±0.46)s,谷值平均值(72.24±13.87)N,最大冲击力(446.21±143.98)N,扳动时间(0.55±0.15)s,扳动速度(914.52±259.18)N/s,冲量(256.21±82.30)N·s;②其中冲积力的上升速度的斜率均值为93.96±6.94,下降速度的斜率均值为-82.70±26.10;③试验从数字化的角度初步分析了林氏正骨手法"法从手出"的手法力作用特点,为林氏手法的操作提供了客观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腰椎 平均预加载力 谷值 最大冲击力 扳法 冲量 数字化 腰椎提拉旋转斜扳法 法从手出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机械力刺激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应力效应及对推拿活血化瘀机制的启示 被引量:22
15
作者 范志勇 傅品来 +4 位作者 张竞之 吴山 李振宝 谢美凤 黄淑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50-2552,共3页
推拿手法本质上属于机械力刺激,推拿临床取效的关键途径之一就是发挥其活血化瘀效应,从细胞生物力学原理看就是通过手法机械力刺激对血管内皮功能的调控,引发细胞生物学效应。文章就血管内皮功能和活血化瘀的相关性、机械力刺激的应力... 推拿手法本质上属于机械力刺激,推拿临床取效的关键途径之一就是发挥其活血化瘀效应,从细胞生物力学原理看就是通过手法机械力刺激对血管内皮功能的调控,引发细胞生物学效应。文章就血管内皮功能和活血化瘀的相关性、机械力刺激的应力效应、推拿活血化瘀的中医理论溯源、中医推拿手法作用的细胞力学机制等方面,从细胞微观学方面来研究手法的作用机制,为中医推拿活血化瘀作用机理提出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力 血管内皮 推拿 活血化瘀
下载PDF
基于“骨错缝、筋出槽”理论探讨林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核心技术规范 被引量:41
16
作者 范志勇 郭汝松 +5 位作者 李振宝 赖淑华 赵家友 田强 林应强 吴山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9期11-14,共4页
"骨错缝、筋出槽"是中医脊柱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核心理论和关键靶点。基于"骨错缝、筋出槽"理论及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实质的相关性分析,归纳总结林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要领及核心技术规范... "骨错缝、筋出槽"是中医脊柱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核心理论和关键靶点。基于"骨错缝、筋出槽"理论及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实质的相关性分析,归纳总结林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要领及核心技术规范,以利于林氏正骨推拿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错缝 筋出槽 林氏正骨 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 技术规范
下载PDF
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脊柱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枢镇痛效应的思路 被引量:14
17
作者 范志勇 吴山 +5 位作者 赖淑华 田强 郭汝松 何秋茂 黄彦斌 赵家友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262-264,共3页
整理与分析了脊柱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生物力学机制、镇痛机制、生理和病理状态下推拿所诱发的中枢机制及相关领域存在的不足之处。认为中医脊柱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效应主要集中在生物力学机制,但生物力学机制不能完全... 整理与分析了脊柱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生物力学机制、镇痛机制、生理和病理状态下推拿所诱发的中枢机制及相关领域存在的不足之处。认为中医脊柱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效应主要集中在生物力学机制,但生物力学机制不能完全解释手法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症状有效缓解还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技术(f MRI)的出现为研究脊柱推拿对中枢镇痛的机制提供了平台。结合中医整体恒动观及经络理论,f MRI可为动态观察脊柱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脑响应信息特征,为诠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枢镇痛效应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脊柱推拿 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 MRI)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枢机制
下载PDF
双源CT直接法下肢静脉成像对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0
18
作者 易文芳 武志峰 +1 位作者 鄂林宁 吴山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18-522,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行直接法双下肢深静脉CT造影(DSCTV)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DVT的34例患者行DSCTV检查,获取原始图像数据,并经后处理进行多模式图像重建分析,所有患者均在检查前后1周内...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行直接法双下肢深静脉CT造影(DSCTV)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DVT的34例患者行DSCTV检查,获取原始图像数据,并经后处理进行多模式图像重建分析,所有患者均在检查前后1周内行双下肢深静脉及下腔静脉多普勒超声(DUS)检查,其中19例行下肢深静脉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本组34例患者下肢深静脉检出病变血管共254支,与DUS检查对比,两种方法诊断结果一致性检验,Kappa值=0.759,P<0.05;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其检出DVT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7.1%、90.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5。结论 :双源CT直接法下肢深静脉造影以其独特的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对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EDTA和柠檬酸对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Cu迁移富集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婕 朱宇恩 +2 位作者 刘娜 王翠红 吴山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99-1405,共7页
为明确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对Cu的富集能力及EDTA与柠檬酸(CA)对Cu迁移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在0、100、200、400、800 mg·kg-1 Cu处理质量分数及2.5 mmol·kg-1 EDTA和柠檬酸施加条件下,测定了根际土、非根际土C... 为明确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对Cu的富集能力及EDTA与柠檬酸(CA)对Cu迁移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在0、100、200、400、800 mg·kg-1 Cu处理质量分数及2.5 mmol·kg-1 EDTA和柠檬酸施加条件下,测定了根际土、非根际土Cu不同形态含量及反枝苋组织Cu富集特征。结果表明:Cu处理质量分数小于400 mg·kg-1时,重金属Cu组织富集特征为根>叶>茎,Cu处理质量分数在400 mg·kg-1时,富集特征为根>茎>叶,Cu各处理组BCF与TF均小于1,不具备Cu超富集植物特征;EDTA、柠檬酸均可促进反枝苋对土壤中Cu的富集,并强化Cu由根系向地上部分的转移。EDTA的促进作用远高于柠檬酸,在Cu 800 mg·kg-1,施EDTA处理组反枝苋地上部分Cu可达3 513 mg·kg-1。施加EDTA可增加根际土全Cu含量,显著减少根际土中Fe-Mn态Cu含量,增加Exch态,促使Fe-Mn态向Exch态的转化;柠檬酸处理的根际土中则以Fe-Mn态向Carb态转化为主。由此可见,在EDTA强化修复下,反枝苋富集Cu的能力明显增加,而根际土中Cu全量的增加,是Cu-EDTA迁移活性极大增加与反枝苋防御性Cu阻隔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反枝苋 EDTA 柠檬酸 富集 迁移 植物修复
下载PDF
基于Wnt/β-catenin通路中医药疗法治疗骨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涛 吴山 +2 位作者 范志勇 田强 郭汝松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117-121,共5页
中医药疗法治疗骨相关疾病疗效显著,近年,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该通路研究中医药疗法干预骨相关疾病的工作取得不少进展,中医药治疗骨相关疾病得到分子生物学层面的证据。进一步深化中医药疗法治疗骨相关疾病... 中医药疗法治疗骨相关疾病疗效显著,近年,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该通路研究中医药疗法干预骨相关疾病的工作取得不少进展,中医药治疗骨相关疾病得到分子生物学层面的证据。进一步深化中医药疗法治疗骨相关疾病的研究,可以为骨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开辟出新思路。因此,对基于经典Wnt/β-catein信号通路的中医药治疗骨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中医药 疗法 骨相关疾病 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 股骨头坏死 强直性脊柱炎 骨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椎间盘退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