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世璋 《市场研究》 2011年第9期58-60,共3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传统观点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互矛盾的,经济发展必须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若要保护环境则会限制经济的发展。本文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由...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传统观点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互矛盾的,经济发展必须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若要保护环境则会限制经济的发展。本文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由于制度设计的不当,导致两者的相克,通过对现存的部分环境制度进行改革,并进行环境制度的创新,给经济主体提供充分的激励,将环境保护与经济主体的利益最大化行为相关联,就可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环境制度 经济主体 最大化行为 环境问题 传统观点 保护环境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电化学污泥优化处理及溶胞效应研究
2
作者 吴世璋 薛霄 +7 位作者 王行梁 王官 邵甜 戚明旸 郑兴 杨鹤云 张耀中 李晓良 《能源化工》 CAS 2022年第4期70-76,共7页
为有效降低污泥浓度,基于响应曲面法建立了电化学处理过程中的污泥浓度预测模型,优化了外施电压、电极间距和反应时间参数,并考察了电化学工艺对剩余污泥的溶胞效应,在电压20 V,电极间距2 cm,反应时间1 h的条件下,模型拟合度良好,可显... 为有效降低污泥浓度,基于响应曲面法建立了电化学处理过程中的污泥浓度预测模型,优化了外施电压、电极间距和反应时间参数,并考察了电化学工艺对剩余污泥的溶胞效应,在电压20 V,电极间距2 cm,反应时间1 h的条件下,模型拟合度良好,可显著降低污泥浓度,污泥去除率最高为30.07%。试验结果表明:电压对于污泥浓度的影响为主要因素,电压、电极间距、反应时间之间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污泥在电化学作用下存在明显的溶胞效应,污泥絮体结构被破坏,最优条件下污泥细胞的DNA溶出浓度可以达到57.66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脱水减量 电化学 响应曲面法 溶胞效应 毒性
下载PDF
投加铁粉对长泥龄污泥高温厌氧消化的影响
3
作者 寇晓梅 王琳平 +3 位作者 彭俊 吴世璋 邵甜 王怡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2,共6页
探讨了投加还原性铁粉对长泥龄污泥高温[(52±1)℃]厌氧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适量的铁粉对污泥高温厌氧消化有促进作用,可降低挥发性脂肪酸(VFAs)的积累、提高最大产甲烷潜能和沼气中甲烷的含量、降低生物营养物去除(BNR)工艺... 探讨了投加还原性铁粉对长泥龄污泥高温[(52±1)℃]厌氧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适量的铁粉对污泥高温厌氧消化有促进作用,可降低挥发性脂肪酸(VFAs)的积累、提高最大产甲烷潜能和沼气中甲烷的含量、降低生物营养物去除(BNR)工艺污泥消化液中磷酸盐浓度。当铁粉投加量为10 g/L时,最高累积甲烷产量为258.80 L/kgVS,沼气中甲烷含量为74%,同时可降低消化液中58.33%的磷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厌氧消化 长泥龄污泥 铁粉 最大产甲烷潜能
原文传递
不同水源补水区底泥污染物含量和形态分布特征
4
作者 寇晓梅 王怡 +3 位作者 魏海杉 吴世璋 邵甜 梁振豪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98-103,共6页
以西安市某景观水体不同水源补水区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不同季节的底泥并分析其中有机碳含量以及氮、磷等营养盐的组成和形态分布,评价不同水源补水区域的底泥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再生水补给区域底泥(RWS)中TOC含量年均值为55.41 mg... 以西安市某景观水体不同水源补水区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不同季节的底泥并分析其中有机碳含量以及氮、磷等营养盐的组成和形态分布,评价不同水源补水区域的底泥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再生水补给区域底泥(RWS)中TOC含量年均值为55.41 mg/g,约为地表水补给区域底泥(SWS)的1.55倍,且RWS的VS/TS值明显高于SWS的;RWS中TN和TP含量年均值分别为21.77和5.35 mg/g,约为SWS的2.35和1.97倍。同时,RWS中最活跃的离子交换态氮(IEF-N)和弱吸附磷(NH_(4)Cl-P)含量分别为0.71和0.22 mg/g,为SWS的2.45和3.14倍。此外,RWS中可还原态磷(Fe-P)和有机态磷(NaOH-nrP)含量分别为0.44和0.20 mg/g,为SWS的2.44和1.54倍。总之,再生水补给区域底泥中TOC、TN和TP含量均明显大于地表水补给区,且活跃态氮、磷含量也明显高于后者。因此,再生水补给的景观水体碳、氮、磷释放风险更大,特别是在高温的夏秋季节,因而建议对再生水补给的景观水体底泥污染物释放进行有效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补给区域底泥 地表水补给区域底泥 有机物含量 营养盐含量
原文传递
复合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冬季启动和春季运行 被引量:1
5
作者 寇晓梅 吴世璋 +6 位作者 邵甜 牛乐 闫飞龙 张恒 王怡 张磊 张建华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69-73,共5页
以北方某城镇生活污水为实际进水,研究了垂直流+水平流复合人工湿地(HCW)系统的冬季启动和春季运行情况,通过低温条件下曝气工况的变化,探讨强化曝气对HCW冬季启动和春季运行时污染物去除及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季低温启动阶... 以北方某城镇生活污水为实际进水,研究了垂直流+水平流复合人工湿地(HCW)系统的冬季启动和春季运行情况,通过低温条件下曝气工况的变化,探讨强化曝气对HCW冬季启动和春季运行时污染物去除及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季低温启动阶段及春季运行阶段,曝气均明显提高了HCW系统的溶解氧浓度,从而提高了对生活污水中COD、SS、TN、NH_(4)^(+)-N和TP的去除效果。此外,即使在气温为(0.3±2.4)℃、水温为(7.25±2.7)℃的条件下,HCW系统的植物分蘖并未停止,植物株高也继续增长。因此,从植物的分蘖和株高变化来看,HCW系统的启动在冬季不受低温影响。冬季启动后的HCW系统在春季运行,出水SS和COD浓度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出水NH_(4)^(+)-N和TN浓度分别为(6.81±1.01)、(15.48±1.34)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人工湿地 冬季启动 春季运行 强化曝气 植物生长
原文传递
曝气方式对复合人工湿地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闫飞龙 王怡 +5 位作者 王文怀 张恒 寇晓梅 吴世璋 邵甜 牛乐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85-90,共6页
针对人工湿地直接处理生活污水时存在供氧不足及其导致的对碳、氮污染物去除效果差的问题,通过组合垂直流人工湿地(VFCW)和水平流人工湿地(HFCW)构建了复合人工湿地(HCW),探究了曝气方式对HCW处理实际生活污水效果的影响,并对HCW系统中... 针对人工湿地直接处理生活污水时存在供氧不足及其导致的对碳、氮污染物去除效果差的问题,通过组合垂直流人工湿地(VFCW)和水平流人工湿地(HFCW)构建了复合人工湿地(HCW),探究了曝气方式对HCW处理实际生活污水效果的影响,并对HCW系统中污染物的净化机理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为0.0945 m^(3)/(m^(2)·d)、气水比为6.5∶1时,在连续曝气和间歇曝气方式下,HCW均可实现对生活污水的较好处理。与连续曝气相比,间歇曝气更有利于系统中TN的去除,其出水COD、SS、TN和NH_(4)^(+)-N浓度均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HCW中污染物沿程变化规律表明,VFCW上部属于复合系统的高效能区,可实现大部分污染物的去除;其余区域作为复合系统的水质提升区,使得污染物得到进一步净化,从而保证了HCW对城镇生活污水的高效稳定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人工湿地 城镇生活污水 连续曝气 间歇曝气 高效能区 水质提升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