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索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路径——校区、园区、社区“三区合一”
1
作者 陈旭东 吴东举 《商业观察》 2024年第21期29-32,共4页
河南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有便利的区位优势和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基础,同时河南省是人口规模大省、教育规模大省,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较好的客观基础。文章探讨校区、社区、园区在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角... 河南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有便利的区位优势和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基础,同时河南省是人口规模大省、教育规模大省,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较好的客观基础。文章探讨校区、社区、园区在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角色和作用,以“三螺旋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展开研究,通过梳理“三区合一”模型的现实问题,以“河南LH产业学院”为研究案例,探索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区域经济 三螺旋理论 产业学院
下载PDF
西藏农牧区产业融合水平测度与评价研究
2
作者 吴东举 《山西农经》 2023年第3期35-38,共4页
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测度产业融合水平有助于明确乡村产业振兴推进方向。文章从农村产业融合内涵出发,构建西藏农牧区产业融合水平指标体系,对西藏各地市农牧区产业融合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分析。研究表明,从农村产... 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测度产业融合水平有助于明确乡村产业振兴推进方向。文章从农村产业融合内涵出发,构建西藏农牧区产业融合水平指标体系,对西藏各地市农牧区产业融合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分析。研究表明,从农村产业融合内部因素来看,社会效应指数、农业服务业融合发展指数与经济效益指数在各地市区域间差异较大;从农村产业融合区域特征来看,拉萨和林芝社会效应贡献率最高,日喀则、昌都、那曲和阿里经济效益贡献率最高,山南农业服务业融合发展贡献率最高;西藏农牧区产业融合发展综合指数大致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林芝、日喀则,第二层次为拉萨、昌都和山南,第三层次为那曲与阿里。在此基础上,提出拉萨和山南需要注重农业产业链延伸,日喀则、林芝、山南、那曲和阿里需要关注农业多能性扩展,昌都需要提高社会效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振兴 农村产业融合 水平测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