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腹腔穿刺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冠 吴东叶 +3 位作者 肖和达 梁鸿寅 孙红玉 汤礼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72-877,共6页
目的探讨早期腹腔穿刺引流(abdominal paracentesis drainage,APD)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将质粒标记有绿色荧光蛋白的大肠杆菌(E.coli marked with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 目的探讨早期腹腔穿刺引流(abdominal paracentesis drainage,APD)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将质粒标记有绿色荧光蛋白的大肠杆菌(E.coli marked with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E.coli)灌饲给SD大鼠,使其成功定植于大鼠肠道。将定植了GFP-E.coli的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SAP组和APD组,每组12只。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作大鼠SAP模型。SAP造模后于右下腹留置腹腔引流管,为APD治疗组。造模后24 h无菌条件下取材并处死。对比各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血液、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 lymph nodes,MLN)、胰腺组织细菌移位情况,以及血清炎性因子CRP、TNF-α及IL-1β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P组及APD组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血液、MLN及胰腺组织细菌移位程度,血清内毒素水平,以及血清炎性因子CRP、TNF-α及IL-1β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SAP组比较,APD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早期APD能减少SAP大鼠肠道细菌移位及全身炎症水平,并可能因此改善S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移位 腹腔穿刺引流 重症急性胰腺炎 大鼠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吴东叶 孙红玉 +5 位作者 杨冠 肖和达 刘卫辉 梁鸿寅 杨莉 汤礼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72-376,共5页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保护作用。方法 13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Sham组),SAP组和SAP+ucMSCs组,每组45只。采用5%牛磺胆酸钠(0.1ml/100g)逆行胰管注射的方法制作大鼠SAP模型,SAP+ucMSCs...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保护作用。方法 13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Sham组),SAP组和SAP+ucMSCs组,每组45只。采用5%牛磺胆酸钠(0.1ml/100g)逆行胰管注射的方法制作大鼠SAP模型,SAP+ucMSCs组通过尾静脉注射CM-Di I标记的ucMSCs(1×10~7个/kg)。各组于术后12、24、72h处死取材,统计大鼠死亡率,HE染色观察各组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评分,荧光显微镜观察ucMSCs定植情况,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0(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 ucMSCs可定植在胰腺组织的损伤区域,可降低72h SAP大鼠的死亡率(SAP组为66.7%,SAP+ucMSCs组为20.0%)。ucMSCs移植后大鼠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明显降低(P<0.01),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炎性因子TNF-α、IL-1β水平明显降低,抗炎因子IL-4、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可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胰腺组织损伤和炎症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炎症
下载PDF
肝脏基质水凝胶的制备及其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梁成宵 古瑞 +6 位作者 李婷 杨冠 吴东叶 屈琳林 李凤君 田伏洲 孙红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9-413,共5页
目的制备肝脏基质水凝胶并评价其体外细胞毒性,以期为后续该水凝胶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Triton X-100和SDS法制备大鼠肝脏脱细胞基质,对其进行HE染色和DNA含量测定;将肝脏脱细胞基质溶解制备成肝脏基质水凝胶,对其进行大体形态... 目的制备肝脏基质水凝胶并评价其体外细胞毒性,以期为后续该水凝胶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Triton X-100和SDS法制备大鼠肝脏脱细胞基质,对其进行HE染色和DNA含量测定;将肝脏脱细胞基质溶解制备成肝脏基质水凝胶,对其进行大体形态观察和扫描电镜检测;在水凝胶表面培养肝细胞BRL-3A,采用Live/Dead染色、Alamar Blue法和细胞骨架染色,研究其细胞毒性、增殖情况及黏附行为。结果组织学和DNA含量检测显示获得了理想的肝脏脱细胞基质材料,该材料经溶解后可制备成温敏性水凝胶,扫描电镜观察可见其呈网状多孔结构。细胞毒性实验显示该水凝胶材料有利于肝细胞的存活,并能促进肝细胞的黏附和增殖。结论成功制备了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肝脏基质水凝胶,有望作为可注射性水凝胶材料应用于终末期肝病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脱细胞基质 水凝胶 肝细胞 细胞行为
下载PDF
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呼吸衰竭36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东叶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3期200-201,共2页
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1~2006年我科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297例中合并呼吸衰竭36例患者的发病特点进行分析。结果AOPP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经抢救治疗,成功11例,死亡9例,死亡率为45%。合... 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1~2006年我科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297例中合并呼吸衰竭36例患者的发病特点进行分析。结果AOPP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经抢救治疗,成功11例,死亡9例,死亡率为45%。合并迟发性呼吸衰竭16例,48 h内呼吸衰竭纠正率为95.75%,无死亡病例。结论AOPP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有较高的死亡率,合并迟发性呼吸衰竭经积极救治有较高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 中毒 呼吸衰竭
下载PDF
胎盘MSCs移植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屏障功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苟英 吴东叶 +1 位作者 黄启林 王明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1003-1008,共6页
目的探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MSCs)移植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SHAM组、SAP组与SAP+P-MSCs组。采用4%牛磺胆酸钠胆胰管逆行注射建立SAP模型,术后6 h经尾静脉输注P-MSCs(... 目的探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MSCs)移植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SHAM组、SAP组与SAP+P-MSCs组。采用4%牛磺胆酸钠胆胰管逆行注射建立SAP模型,术后6 h经尾静脉输注P-MSCs(1×10^(6)个·100 g^(-1))。P-MSCs移植24 h后处死大鼠并取材,采用HE染色与透射电镜技术评估肠道上皮损伤程度,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D-乳酸、内毒素、IL-1β、TNF-α、CRP浓度与肠道IL-1β、TNF-α与KGF含量。观察P-MSCs在SAP大鼠肠道中分布情况、胰腺与肠系膜淋巴结中细菌移位情况。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肠道中ZO-1与Occud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相比SAP组,SAP+P-MSCs组肠道损伤明显减轻并且有更多P-MSCs定植;血清D-乳酸、内毒素、IL-1β、TNF-α与CRP浓度显著降低(P<0.05);肠道中IL-1β、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KGF含量显著升高(P<0.05);胰腺与肠系膜淋巴结组织培养获得的细菌菌落数明显减少(P<0.05);肠道中ZO-1与Occludin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外源性P-MSCs移植可减轻SAP大鼠肠道损伤与全身炎症反应,并可显著改善肠道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胎盘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屏障功能
下载PDF
腹腔置管引流促进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胃肠动力恢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肖和达 杨冠 +4 位作者 吴东叶 王海林 梁鸿寅 刘卫辉 汤礼军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16年第6期1287-1293,共7页
目的研究腹腔置管引流(Abdominal Paracentesis Drainage,APD)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胃肠动力改善的影响。方法大鼠SAP模型通过胰胆管以12 ml/h的速度注入5%牛磺胆酸钠(0.1ml/100 g)完成,小肠推进指数是... 目的研究腹腔置管引流(Abdominal Paracentesis Drainage,APD)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胃肠动力改善的影响。方法大鼠SAP模型通过胰胆管以12 ml/h的速度注入5%牛磺胆酸钠(0.1ml/100 g)完成,小肠推进指数是以10 g/L台盼蓝1.5 ml灌胃后半小时处死大鼠(小肠推进实验)测定小肠台盼蓝推进距离与小肠全长的比。第一部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6小时组、12小时组和24小时组,然后进行小肠推进实验,选取三组中小肠推进指数最小的实验组时间点表示大鼠胃肠动力最弱的大概时间点,开展后续实验。第二部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SAP组)、实验组(APD组),每组10只。根据第一部分结果,于造模后24小时进行小肠推进实验,并对比各组大鼠腹腔内大体改变,HE染色观察胰腺病理改变;腹主动脉采血,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胃动素(motilin,MTL)、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以及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水平。结果对比不同时间点小肠推进指数,发现在SAP造模成功后24小时小肠推进最慢;假手术组未产生腹水,SAP组和APD组均产生腹水;与假手术组比较,SAP组、APD组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血清TNF-α、IL-1β以及VI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而小肠推进指数、MTL及CCK均显著降低(P<0.01);与SAP组比较,APD组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较轻,血清TNF-α、IL-1β以及VIP水平均降低(P<0.05),而小肠推进指数、血清MTL及CCK均升高(P<0.05)。结论 APD有效地改善了SAP模型大鼠胃肠动力障碍,可能机制与引流出腹水以及其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管引流 急性胰腺炎 胃肠动力 胃动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