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口交锁髓内钉固定术 被引量:4
1
作者 吴乃庆 钟永东 陶松年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 髓内钉 骨折固定术 骨折 股骨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粉碎骨折的远期疗效(附138例报告) 被引量:30
2
作者 吴乃庆 王青 +2 位作者 王道新 宋李军 金正帅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1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 对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粉碎骨折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方法 施行鱼口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粉碎骨折138例 ,其中Ⅲ型、Ⅳ型 98例 ,开放 2 3例。结果 随访平均 18 4个月 ,优良率 97 8%。迟发感染 1例 ,断、弯髓内钉各 1例 ,... 目的 对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粉碎骨折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方法 施行鱼口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粉碎骨折138例 ,其中Ⅲ型、Ⅳ型 98例 ,开放 2 3例。结果 随访平均 18 4个月 ,优良率 97 8%。迟发感染 1例 ,断、弯髓内钉各 1例 ,断弯螺丝钉 6例 ,均骨性愈合。结论 除个别特殊情况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粉碎骨折 交锁髓内钉固定 骨折固定术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骶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3
3
作者 吴乃庆 王青 +1 位作者 金正帅 王道新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年第3期186-187,共2页
目的 探讨骶骨骨折及骶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 30例骶骨骨折病例使用π棒内固定 ,对 9例伴有骶神经损伤症状的病例进行神经探查。结果 骨折均一期愈合 ,一例坐骨神经损伤未恢复 ,一例膀胱括约肌功能未恢复 ,治愈率达93 1%... 目的 探讨骶骨骨折及骶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 30例骶骨骨折病例使用π棒内固定 ,对 9例伴有骶神经损伤症状的病例进行神经探查。结果 骨折均一期愈合 ,一例坐骨神经损伤未恢复 ,一例膀胱括约肌功能未恢复 ,治愈率达93 1%。结论 骶骨骨折内固定治疗可以恢复骶骨解剖关系 ,有利于神经恢复。对于伴有神经损伤症状者应同时进行神经探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治疗 骶骨骨折 内固定 神经损伤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鱼口交锁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附114例疗效评估) 被引量:7
4
作者 吴乃庆 宋李军 +2 位作者 陶松年 王道新 沈家维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6年第1期9-11,共3页
五年应用鱼口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114例,全部随访1年以上,愈合率100%,优良率97.4%,该钉可防止断端短缩和旋转,适应症扩大到峡部以外和不稳定骨折,粉碎Ⅳ型为绝对适应证.该钉远端鱼口状槽简化锁钉难度,减少X线接触量.该钉动力性加... 五年应用鱼口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114例,全部随访1年以上,愈合率100%,优良率97.4%,该钉可防止断端短缩和旋转,适应症扩大到峡部以外和不稳定骨折,粉碎Ⅳ型为绝对适应证.该钉远端鱼口状槽简化锁钉难度,减少X线接触量.该钉动力性加压促进骨不连的骨性愈合,本组21例骨不连全部骨性愈合.该交锁钉的远期疗效与钉体合理设计、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严格操作、术后合理训练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髓内针固定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骨盆髋臼骨折系列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乃庆 孙俊英 +7 位作者 王道新 范卫民 金正帅 李翔 王青 宋李军 司卫兵 曹晓健 《医学研究通讯》 2005年第4期26-27,共2页
骨盆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是20世纪后期骨科领域的重大进展.20世纪90年代初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和苏大附一院率先在国内对骨盆髋臼骨折提出急救新概念、应用介入放射、提出骨折分型、改进手术方法、发明内固定和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系列研究.
关键词 髋臼骨折 系列研究 骨盆 20世纪90年代 南京医科大学 骨科领域 手术治疗 介入放射 骨折分型 手术方法 生物力学 新概念 内固定
下载PDF
10kV配电线路故障排除及处理措施
6
作者 吴乃庆 《化工管理》 2016年第30期175-175,共1页
10kV配电线网电能输送运行的安全顺利,对促进生产、生活高质量用电,提高电力客户的满意度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加强管理,提高技术措施,及早排除故障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系统分析研究了10kV配电线网多重故障引发的原因,提出了检修的创新技... 10kV配电线网电能输送运行的安全顺利,对促进生产、生活高质量用电,提高电力客户的满意度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加强管理,提高技术措施,及早排除故障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系统分析研究了10kV配电线网多重故障引发的原因,提出了检修的创新技术措施,简明易懂,可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KV配电线路 故障 类型 措施
下载PDF
应用Jack椎体扩张器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被引量:23
7
作者 殷国勇 张子韬 +1 位作者 张宁 吴乃庆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11-715,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Jack椎体扩张器行后椎体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胸腰椎椎弓根解剖特点自行设计了Jack椎体扩张器,并于2006年10月至2010年2月应用其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7... 目的:探讨应用Jack椎体扩张器行后椎体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胸腰椎椎弓根解剖特点自行设计了Jack椎体扩张器,并于2006年10月至2010年2月应用其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71例共71个椎体,男19例,女52例;年龄48~82岁。T113例,T1222例,L123例,L216例,L35例,L42例。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在X线片上测量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及Cobb角。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2例椎体侧方有少量骨水泥渗漏,无其他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腰背痛立即明显减轻。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时的VAS分别为7.9±0.7分、1.9±0.6分、2.0±0.6分;ODI分别为(73.9±11.3)%、(20.8±5.1)%、(21.5±5.2)%;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9.3±3.0mm、25.6±3.1mm、25.5±3.2mm,中部高度分别为19.1±3.3mm、25.4±2.7mm、25.3±2.7mm,Cobb角分别为17.8°±4.9°、8.6°±4.9°、8.7°±5.0°,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3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Jack椎体扩张器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可以有效恢复骨折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矫正畸形,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后凸成形术 椎体扩张器
下载PDF
不稳定骨盆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静成 王骅 +2 位作者 王强 吴乃庆 王以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分析不稳定骨盆骨折各内固定之优劣,从而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8具新鲜湿润固定骨盆标本,模拟五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来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测得骨盆各部位的力学指标变化,再结合本院近10年来临床47例不稳定骨盆骨折... 目的分析不稳定骨盆骨折各内固定之优劣,从而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8具新鲜湿润固定骨盆标本,模拟五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来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测得骨盆各部位的力学指标变化,再结合本院近10年来临床47例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内固定治疗的分析。结果采用π棒及T形钢板内固定,在强度、刚度与稳定性方面比其它方法更具有优势,两两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π棒及T形钢板在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不稳定性 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椎体扩张器、Kyphon球囊和Sky骨膨胀器三种后凸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比较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杨升全 金正帅 +5 位作者 张宁 殷国勇 徐杰 孙强 郑召民 吴乃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0-255,共6页
目的:比较椎体扩张器、Kyphon球囊和Sky骨膨胀器后凸成形术的临床应用结果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10月至2010年2月,分别对71例71椎、55例55椎和22例22椎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行椎体扩张器后凸成形术(dilator-kyphoplasty,D... 目的:比较椎体扩张器、Kyphon球囊和Sky骨膨胀器后凸成形术的临床应用结果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10月至2010年2月,分别对71例71椎、55例55椎和22例22椎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行椎体扩张器后凸成形术(dilator-kyphoplasty,DKP)、Kyphon球囊后凸成形术(balloon-kyphoplasty,BKP)和Sky骨膨胀器后凸成形术(Sky-bone expanderkyphoplasty,EKP)。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射量,观察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情况,测量病椎的高度和Cobb角改变。结果:3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水泥注入量EKP组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差异。3组术后椎体高度和后凸Cobb角、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DKP组椎体高度和后凸Cobb角恢复较其他组显著。骨水泥渗漏:DKP组2例少量渗入椎体侧方,BKP组4例,EKP组9例,均无临床症状。结论:DKP、BKP和EKP治疗疼痛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DKP、BKP和EKP均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Cobb角,改善患者疼痛状况和生活功能,但是DKP在扩张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上,在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Cobb角上更显著。DKP在病椎体内平行撑开复位,骨水泥团状初期注入,其渗漏率较BKP和EKP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骨折 后凸成形术 椎体扩张器 Kyphon球囊 Sky骨膨胀器
下载PDF
硅胶薄膜囊预防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孙钰 吴乃庆 +3 位作者 曹晓建 金正帅 李翔 宋李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11期913-915,共3页
目的探讨硅胶薄膜囊预防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可能性和有效性。方法取6具甲醛固定的老年女性脊柱标本(T12~L5)制成36个单椎体,刮匙在椎体前3/4制成体积约为6ml单侧或双侧空腔,分别直接注入骨水泥和先置入壁厚100μm、200μm的... 目的探讨硅胶薄膜囊预防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可能性和有效性。方法取6具甲醛固定的老年女性脊柱标本(T12~L5)制成36个单椎体,刮匙在椎体前3/4制成体积约为6ml单侧或双侧空腔,分别直接注入骨水泥和先置入壁厚100μm、200μm的硅胶薄膜囊后再注入骨水泥。结果壁厚100μm的硅胶薄膜囊包裹骨水泥可控制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和直接注入骨水泥一样能较好地嵌入到周围骨小梁内,不形成界面。而壁厚200μm的硅胶囊虽能控制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但会在骨小梁间形成界面。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置入壁厚100μm的硅胶薄膜囊包裹骨水泥可控制椎体内骨水泥分布,并能嵌入到骨小梁间隙,不形成界面,有效预防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并发症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薄膜囊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 渗漏
下载PDF
关节镜下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青 范卫民 +2 位作者 李翔 张宁 吴乃庆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4期327-329,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胫骨髁间嵴骨折28例,在关节镜下将骨块复位,分别用2枚空心钛螺钉固定骨折块,必要时使用垫片。术后早期进行CPM训练。结果所有骨折术后3个月内均一期愈合,Lysholm评分...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胫骨髁间嵴骨折28例,在关节镜下将骨块复位,分别用2枚空心钛螺钉固定骨折块,必要时使用垫片。术后早期进行CPM训练。结果所有骨折术后3个月内均一期愈合,Lysholm评分平均98.4分。1例有轻度伸膝受限,1例Lachman试验Ⅰ度阳性。结论关节镜下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新术式,损伤小,术野广,可准确复位和固定骨折块,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髁间嵴 撕脱性骨折 关节镜手术
下载PDF
骨盆骨折π棒双重固定效应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司卫兵 吴乃庆 +1 位作者 嵇鹏 王以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4期249-251,共3页
目的通过应力及应力遮挡的测定探讨π棒对骨盆骨折的动静力固定作用。方法甲醛固定新鲜成人骨盆标本12具,右侧骶髂关节和耻骨上下支截断,骶髂关节处分别以π棒和骶髂螺钉内固定。测量中立位下生理载荷时骨盆不同内固定的应力、应变和位... 目的通过应力及应力遮挡的测定探讨π棒对骨盆骨折的动静力固定作用。方法甲醛固定新鲜成人骨盆标本12具,右侧骶髂关节和耻骨上下支截断,骶髂关节处分别以π棒和骶髂螺钉内固定。测量中立位下生理载荷时骨盆不同内固定的应力、应变和位移;测量骨盆骨折π棒固定后不同运动状态下(中立位、后伸、前屈、健侧屈)生理载荷时腰椎和骨盆上的应力值与应力遮挡率。结果π棒和骶髂螺钉固定的应变平均为68με和113με(P<0.05)。π棒固定时,中立位和后伸时,应力遮挡率较大(η=31.80%和33.35%),应力大部分从π棒传导,适用于骨折早期;而前屈及健侧屈时,腰椎应力遮挡率明显减小(η=22.23%及η=23.07%),应力主要从腰椎及骨盆传导。结论本实验表明π棒固定骨盆骨折通过腰部的不同姿势活动即可自动从坚强静力固定转为动力固定,具有双重固定的生物力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生物力学研究 π棒 固定效应 应力遮挡率 骶髂螺钉固定 生物力学效应 骶髂关节 螺钉内固定 中立位 固定作用 甲醛固定 运动状态 动力固定 静力固定 双重固定 耻骨上 腰椎 载荷 生理 测量 应变 后伸 健侧 传导
下载PDF
椎体内复位扩张器在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宁 殷国勇 +2 位作者 沈国蔚 杨升全 吴乃庆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367-371,共5页
关键词 后凸成形术 扩张器 复位 体内 椎体高度 治疗 微创技术 经皮穿刺
下载PDF
逆行耻骨上支髓内螺钉固定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袁欣华 吴乃庆 +4 位作者 庞清江 黄涛 张前法 郑兴国 韩群颖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7期539-541,共3页
目的探讨耻骨上支髓内螺钉的正确进钉方法和位置,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6具成人尸体,制成骨性骨盆标本。在直视下,以克氏针模拟逆行耻骨上支髓内螺钉固定法。分别测量钉长、进钉点与耻骨结节的关系、螺钉与两侧髂前上棘和... 目的探讨耻骨上支髓内螺钉的正确进钉方法和位置,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6具成人尸体,制成骨性骨盆标本。在直视下,以克氏针模拟逆行耻骨上支髓内螺钉固定法。分别测量钉长、进钉点与耻骨结节的关系、螺钉与两侧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构成平面的夹角、与矢状面的夹角及耻骨上支直径等。结果对于耻骨上支内1/2、外1/2的骨折,平均钉长、螺钉与两侧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构成平面及矢状面的夹角,最窄处直径为皆有差异。结论耻骨上支髓内螺钉固定对于耻骨支不同部位的骨折进钉点和进钉方向不同,用于治疗骨盆前环的耻骨支骨折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骨上支 髓内螺钉 固定
下载PDF
应用T1~1L1神经根修复S2、S3神经根的可行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军 吴乃庆 +1 位作者 曹晓建 朱裕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78-680,共3页
目的:研究T11到S3神经根的直径和神经纤维数,探讨胸-骶神经根吻合恢复膀胱功能的可行性。方法:24具成人脊柱标本,暴露T11平面以下脊髓神经根。测量T11到S3各神经前后根直径。取3具新鲜尸体脊神经根标本,切取T11到S3脊神经前后根各一段,... 目的:研究T11到S3神经根的直径和神经纤维数,探讨胸-骶神经根吻合恢复膀胱功能的可行性。方法:24具成人脊柱标本,暴露T11平面以下脊髓神经根。测量T11到S3各神经前后根直径。取3具新鲜尸体脊神经根标本,切取T11到S3脊神经前后根各一段,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统计比较骶神经根神经纤维数与胸或腰神经根的差别。结果:S3前根比任一神经根都细(P<0.05),S2前根与L2前根相近(P>0.05),比T11、T12、L1粗(P<0.05)。S3前根的神经纤维数比任一神经根都少(P<0.05),S2前根与T12、L1、L2神经根的神经纤维数相近(P>0.05),比T11神经根多(P<0.05)。神经根的神经纤维数与其直径呈正相关(rs=0.797)。结论:功能相对次要的T11、T12、L1神经根的神经纤维从数量上为修复S2、S3神经根提供了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根 神经纤维 免疫组织化学 膀胱功能障碍 胸腰椎骨折脱位 解剖组织学 修复
下载PDF
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85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青 王道新 吴乃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5期496-496,共1页
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85例治疗分析王青王道新吴乃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外科,南京210029)关键词骨盆骨折;出血;休克;治疗骨盆骨折常引起后腹膜出血,且多伴有胸、腹、四肢的失血性创伤,故极易引起失血性休克... 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85例治疗分析王青王道新吴乃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外科,南京210029)关键词骨盆骨折;出血;休克;治疗骨盆骨折常引起后腹膜出血,且多伴有胸、腹、四肢的失血性创伤,故极易引起失血性休克。伴有失血性休克的骨盆骨折死亡率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出血 休克 治疗
下载PDF
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各种内固定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国喜 吴乃庆 王静成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7-101,共5页
本文根据生物力学原理.通过选用18具新鲜湿润固定骨盆标本,建立不同内固定骨盆实验力学模型,运用应变、位移电测技术测定与比较了五种不同内固定方法在力学指标上的优劣。结果表明,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采用冗棒和T形钢板内固定,在... 本文根据生物力学原理.通过选用18具新鲜湿润固定骨盆标本,建立不同内固定骨盆实验力学模型,运用应变、位移电测技术测定与比较了五种不同内固定方法在力学指标上的优劣。结果表明,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采用冗棒和T形钢板内固定,在强度、刚度与稳定性方面比其余内固定方法更具有优势,两者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一系列实验结果,为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 骨盆骨折 内固定 生物力学 垂直性
下载PDF
髋臼后柱逆行经皮拉力螺钉固定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8
18
作者 嵇鹏 吴乃庆 司卫兵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6期441-443,共3页
目的为临床应用髋臼后柱逆行经皮拉力螺钉内固定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6具成人骨盆标本,行后柱逆行拉力螺钉固定。分别测量螺钉与水平面的夹角、与矢状面的夹角、钉长,以及使用三维CT重建图像测得拉力螺钉的最大直径等。结果对于髋臼... 目的为临床应用髋臼后柱逆行经皮拉力螺钉内固定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6具成人骨盆标本,行后柱逆行拉力螺钉固定。分别测量螺钉与水平面的夹角、与矢状面的夹角、钉长,以及使用三维CT重建图像测得拉力螺钉的最大直径等。结果对于髋臼后柱骨折,拉力螺钉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9.7°±2.3°、与矢状面的夹角为8.0°±2.5°,最窄处直径为(9.0±1.0)mm,平均钉长为(11.7±0.5)cm。结论髋臼后柱骨折逆行经皮拉力螺钉固定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后柱 拉力螺钉 内固定 解剖学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盆桶柄样Tilt骨折 被引量:9
19
作者 袁欣华 庞清江 +3 位作者 吴乃庆 黄涛 张前法 郑兴国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骨盆桶柄样Tilt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52例骨盆桶柄样Tilt骨折。前骨盆经Pfan-nenstiel入路固定9例,Pfannenstiel入路结合部分髂腹股沟入路固定43例。37例行骨盆重建钢板固定,骨盆重建钢板固定结合耻骨上支... 目的探讨骨盆桶柄样Tilt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52例骨盆桶柄样Tilt骨折。前骨盆经Pfan-nenstiel入路固定9例,Pfannenstiel入路结合部分髂腹股沟入路固定43例。37例行骨盆重建钢板固定,骨盆重建钢板固定结合耻骨上支髓内螺钉固定9例,6例2块骨盆重建钢板固定。后环37例经患侧髂嵴入路以骨盆重建钢板固定。8例骶骨骨折行骶髂关节螺钉固定。7例未行后骨盆固定。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全部骨性愈合,无下肢不等长,骨盆畸形基本纠正。按Majeed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3.8%。结论通过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治疗骨盆桶柄样Tilt骨折疗效满意,并可防止远近期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不稳定骨盆骨折发病机制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国喜 吴乃庆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15-221,共7页
本文对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生物力学及其发病机制,运用生物力学实验技术进行了探讨,实验标本取自脑外伤死亡的新鲜湿润固定正常人骨盆6具。模拟正常人站立位、侧方压缩位、后前方压缩位遭到暴力导致骨盆不稳定骨折,用应变电测法得到骨... 本文对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生物力学及其发病机制,运用生物力学实验技术进行了探讨,实验标本取自脑外伤死亡的新鲜湿润固定正常人骨盆6具。模拟正常人站立位、侧方压缩位、后前方压缩位遭到暴力导致骨盆不稳定骨折,用应变电测法得到骨盆各部位的主应力、主方向,以及骨盆极限破坏载荷曲线和丧失稳定性的形态特征,从而了解骨盆不稳定骨折的类型与生物力学发病机制,为临床手术与内固定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骨盆骨折 发病机制 不稳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