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犀草素对重症肌无力大鼠Th1/Th2细胞平衡和AMPK的调控作用
1
作者 王佳敏 陈克尚 +2 位作者 吴迪 黄圣容 吴习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55-2060,共6页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luteolin,LUT)对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雌性Lewis大鼠分为5组,即C组、MG组、低剂量LUT组(L-LUT)、中剂量LUT组(M-LUT)、高剂量LUT组(H-LUT),每组12只,C组大鼠为正常对照大鼠,...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luteolin,LUT)对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雌性Lewis大鼠分为5组,即C组、MG组、低剂量LUT组(L-LUT)、中剂量LUT组(M-LUT)、高剂量LUT组(H-LUT),每组12只,C组大鼠为正常对照大鼠,其他组为皮下注射Rα97-116诱导的MG模型大鼠,C组和MG组大鼠灌胃1 mL的玉米油。L-LUT组、M-LUT组和H-LUT组大鼠分别灌胃1 mL的10、20和40 mg·kg^(-1)的LUT溶液,给药周期为4周。采用Lennon分级法进行临床症状评分,使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repetitive nerve stimulation,RNS)衰减率。通过HE染色观察骨骼肌形态;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AChR抗体、IFN-γ和IL-4水平;通过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骨骼肌SOD,微量法检测GSH-Px和MDA;通过qRT-PCR检测骨骼肌中PGC-1α、NRF1和TFAM的mRNA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中AMPKα和p-AMPK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MG组的Lennon评分和RNS衰减率升高,AChR-Ab和IFN-γ水平升高,骨骼肌出现明显损伤,SOD和GSH-Px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p-AMPKα蛋白表达水平以及PGC-1α、NRF1和TFAM mRNA水平降低(P<0.05)。与MG组比较,L-LUT组、M-LUT组和H-LUT组的Lennon评分和RNS衰减率降低,AChR-Ab和IFN-γ水平降低,骨骼肌损伤减轻,SOD和GSH-Px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p-AMPKα蛋白表达水平以及PGC-1α、NRF1和TFAM mRNA水平升高(P<0.05)。结论LUT治疗MG大鼠的机制可能与纠正Th1/Th2细胞平衡和激活AMPK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木犀草素 TH1/TH2细胞平衡 干扰素Γ AMP依赖的蛋白激酶α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障碍及其干预时机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玉洁 陈蓉 吴习猷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356-360,共5页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TMS)及干预时机对急性脑梗死后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所致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120例,纳入研究。按照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n=60)...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TMS)及干预时机对急性脑梗死后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所致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120例,纳入研究。按照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均予常规药物与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给予重复TMS干预(低频治疗30例、高频治疗30例),对照组给予假刺激干预。治疗组再根据TMS干预时机分为距发病时间<72 h及>72 h亚组。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低频亚组与高频亚组、<72 h亚组和>72 h亚组之间在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Barthel指数(BI)、运动功能和Wolf评分。结果 治疗后1个月两组NIHSS、BI、运动功能、Wolf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NIHSS、BI、运动功能(MAS评分)、Wolf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1)。低频、高频两亚组治疗后1个月NIHSS、BI、运动功能、Wolf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距发病时间<72 h与距发病时间>72 h两亚组治疗后1个月NIHSS、BI、运动功能、Wolf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复TMS可有效改善发病1周内的急性脑梗死后患者的运动功能,不同干预时机和刺激频率对患者脑梗死后运动功能的恢复影响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运动功能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干预时机 康复
原文传递
非急性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血管腔内开通一例
3
作者 吴习猷 陈蓉 +2 位作者 黎昌炫 关婷婷 何阳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期56-62,共7页
患者男性,64岁,因“突发言语含糊2 d”于2019年12月13日入院。患者入院2 d前18:00吃晚餐时,突发言语含糊,表现为吐词不清,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肢体无力、麻木,当时未予重视,上述症状一直未见缓解。现至本院就诊急查头颅CT示左侧基... 患者男性,64岁,因“突发言语含糊2 d”于2019年12月13日入院。患者入院2 d前18:00吃晚餐时,突发言语含糊,表现为吐词不清,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肢体无力、麻木,当时未予重视,上述症状一直未见缓解。现至本院就诊急查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及双侧放射冠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lef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m1,LM1)可见略高密度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含糊 吞咽困难 放射冠区 大脑中动脉闭塞 cerebral 左侧基底节 头颅CT ARTER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