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炭黑对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聚己内酯复合材料流变、力学及电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吴书航 乔小勇 +3 位作者 王建峰 杨艳宇 曹艳霞 王万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7-72,共6页
以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聚己内酯(SAN/PCL)复合材料为基体,导电炭黑(CB)为填料,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SAN/PCL/CB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了CB含量对SAN/PCL/CB纳米复合材料流变特性、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CB的... 以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聚己内酯(SAN/PCL)复合材料为基体,导电炭黑(CB)为填料,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SAN/PCL/CB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了CB含量对SAN/PCL/CB纳米复合材料流变特性、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CB的加入能够诱导体系发生相分离,随着CB含量的增加,SAN/PCL/CB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曲线在低频区呈现明显的“第二平台”,表现出明显的凝胶化现象,凝胶点为6.5%。在凝胶点前后,SAN/PCL/CB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电学性能发生明显变化,表明力学和电学性能均与流变特性具有一定相关性。形态分析表明,CB的加入可有效降低分散相的尺寸,CB的团聚是产生流变逾渗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流变 相分离 力学性能 电学性能
下载PDF
PE-HD/GNP/MWCNT纳米复合材料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宝平 乔小勇 +4 位作者 吴书航 王建峰 杨艳宇 曹艳霞 王万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共6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PE-HD)/石墨烯纳米片(GNP)/多壁碳纳米管(MWCNT)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GNP/MWCNT比例对PE-HD/GNP/MWCNT纳米复合材料流变特性、电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PE-HD/GNP/MWCNT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PE-HD)/石墨烯纳米片(GNP)/多壁碳纳米管(MWCNT)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GNP/MWCNT比例对PE-HD/GNP/MWCNT纳米复合材料流变特性、电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PE-HD/GNP/MWCNT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曲线均在低频区出现“第二平台”。MWCNT含量增大有利于提高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电性,GNP/MWCNT比例为2/8时,复合材料呈现出更低的体积电阻率。当GNP+MWCNT含量为0.5份、GNP/MWCNT比例分别为7/3,5/5,2/8时,PE-HD/GNP/MWCNT纳米复合材料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均呈现最大值,分别为15.05,9.98,10.42 kJ/m2,是纯PE-HD的2.32,1.54,1.60倍。纳米复合材料冲击韧性提高的根本原因在于GNP和MWCNT协同诱发PE-HD基体产生明显的屈服。GNP/MWCNT填料的加入可使3种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纳米片 多壁碳纳米管 高密度聚乙烯 纳米复合材料 流变特性 导电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MWCNT分布对POE/PA12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乔小勇 吴书航 +4 位作者 张宝平 王建峰 杨艳宇 曹艳霞 王万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21,共7页
采用不同共混顺序制备了两种乙烯–辛烯共聚物(POE)/聚酰胺12(PA12)/多壁碳纳米管(MWCNT)复合材料,考察了MWCNT含量及分布对POE/PA1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及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WCNT先与POE共混的复合材料(ENTx)拉伸强度... 采用不同共混顺序制备了两种乙烯–辛烯共聚物(POE)/聚酰胺12(PA12)/多壁碳纳米管(MWCNT)复合材料,考察了MWCNT含量及分布对POE/PA1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及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WCNT先与POE共混的复合材料(ENTx)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均比先与PA12共混的复合材料(ANTx)高。ENTx和ANTx复合材料的导电逾渗值分别为体积分数0.29%和0.56%。两种复合材料储能模量曲线均在低频区呈现明显的“第二平台”,表现出凝胶化现象,凝胶点对应MWCNT体积分数分别为1.9%和2.1%。MWCNT易于分散在PA12相,ENTx中的MWCNT会从POE相向PA12迁移,最终分布在PA12相、POE相以及两相界面处,而ANTx中的MWCNT不会发生迁移,主要分布在PA12相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辛烯共聚物 聚酰胺12 多壁碳纳米管 选择性分布 力学性能 流变特性
下载PDF
中国智能金融投顾发展与展望
4
作者 钟楼栋 邢凯悦 吴书航 《财讯》 2020年第20期23-23,共1页
伴随着目前我国科技金融的不断快速发展,智能金融投顾这一科技新兴产业已经逐渐成为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但是目前我国国内智能金融投顾业务仍然还处于行业起步初期阶段,与国外发达国家行业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发展差距,智能金融投顾行... 伴随着目前我国科技金融的不断快速发展,智能金融投顾这一科技新兴产业已经逐渐成为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但是目前我国国内智能金融投顾业务仍然还处于行业起步初期阶段,与国外发达国家行业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发展差距,智能金融投顾行业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广阔市场,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本文首先简要讲了投顾智能金融投顾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行业发展趋势现状,以及当下我国投顾智能金融投顾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智能金融投顾行业发展的有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金融 智能投顾 发展展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