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临床护理规范专家共识
1
作者 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护理专业委员会 吴从从 +5 位作者 王金萍 李海燕 植艳茹 魏小龙 刘静 赵志青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4-710,共7页
为规范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临床护理,撰写了《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临床护理规范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在充分借鉴颈动脉狭窄诊疗指南和共识、参考国内外近10年护理循证依据基础上,邀请血管外科及相关领域51名医护专家对... 为规范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临床护理,撰写了《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临床护理规范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在充分借鉴颈动脉狭窄诊疗指南和共识、参考国内外近10年护理循证依据基础上,邀请血管外科及相关领域51名医护专家对初稿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本共识终稿,内容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常见手术方法、术前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出院教育等5方面。本共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临床护理提供实践指导,确保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 腔内手术 外科开放手术 临床护理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复合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假性动脉瘤1例患者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7
2
作者 吴从从 李海燕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65-1067,共3页
颈动脉狭窄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颈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脑缺血、缺氧的慢性进展性疾病[1]。目前颈动脉串联性病变同期行微创和开放的复合手术鲜见报道,且手术风险大,护理有一定难度。2020年1月,收治1例颈动脉狭窄合并左颈动脉... 颈动脉狭窄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颈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脑缺血、缺氧的慢性进展性疾病[1]。目前颈动脉串联性病变同期行微创和开放的复合手术鲜见报道,且手术风险大,护理有一定难度。2020年1月,收治1例颈动脉狭窄合并左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在全麻下成功实施开放和腔内微创复合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手术 颈动脉狭窄 假性动脉瘤
下载PDF
城市污水厂部分反硝化滤池启动及运行 被引量:10
3
作者 田夏迪 张树军 +5 位作者 杨岸明 王聪 吴从从 陈沉 王佳伟 孟春霖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68-1074,共7页
采用生物滤池探究部分反硝化(NO-3-N还原到NO-2-N)工艺应用于城市污水厂深度脱氮的可行性.以实际二级出水为进水,考察滤速、碳氮比(C/N)等影响因素对滤池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的影响,分析了滤池沿程水质变化和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 采用生物滤池探究部分反硝化(NO-3-N还原到NO-2-N)工艺应用于城市污水厂深度脱氮的可行性.以实际二级出水为进水,考察滤速、碳氮比(C/N)等影响因素对滤池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的影响,分析了滤池沿程水质变化和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控制高滤速和低C/N,3d可实现部分反硝化滤池的快速启动,滤池120d平均亚硝态氮累积率(NTR)为60.3%,最高可达82.1%,成功构建了连续流生物膜部分反硝化工艺.高滤速条件有助提高滤池的NO-2-N积累率,C/N对NO-2-N积累率的影响较小,C/N为2-4,部分反硝化滤池的NTR维持在62.0%.沿程数据表明底部40cm的滤料层是部分反硝化滤池NO-3-N去除和NO-2-N累积的主要反应区域.由于采用实际水厂二级出水进行研究,扫描电镜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存在多种具有反硝化功能的微生物,系统的微生物多样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反硝化 生物滤池 亚硝酸盐积累 深度脱氮 二级出水
下载PDF
污水在线监测仪表准确度探讨
4
作者 陈刚新 王国安 +2 位作者 齐羽 卢紫欣 吴从从 《净水技术》 CAS 2021年第S02期80-83,共4页
针对水质在线监测仪表准确度,设计对比方案,对一款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仪表进行检测数据对比。结果显示,比对试验的前2 d检测效果不理想,在试验中后期,仪器正常运转下,总氮相对误差为-2.43%~13.29%,氨氮相对误差为-14.24%~12.32%,CODCr... 针对水质在线监测仪表准确度,设计对比方案,对一款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仪表进行检测数据对比。结果显示,比对试验的前2 d检测效果不理想,在试验中后期,仪器正常运转下,总氮相对误差为-2.43%~13.29%,氨氮相对误差为-14.24%~12.32%,CODCr相对误差为-12.25%~14.89%,总磷相对误差为-11.86%~14.50%。研究表明,比对在线监测仪表仪器满足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监测仪表 相对误差 污水处理 水质检测 准确度
下载PDF
磷元素形态及悬浮物含量对再生水磷浓度的影响
5
作者 王刚 李魁晓 +4 位作者 王慰 许骐 吴从从 姜大伟 王浩楠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9-114,共6页
针对再生水厂出水磷浓度标准限值日趋严格的需求,开展了磷元素形态及悬浮物含量对再生水磷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性非活性磷(sNRP)和颗粒态磷(pTP)是影响再生水达到极限低磷浓度的关键因素。污水经过生物化学法处理以后,再生水... 针对再生水厂出水磷浓度标准限值日趋严格的需求,开展了磷元素形态及悬浮物含量对再生水磷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性非活性磷(sNRP)和颗粒态磷(pTP)是影响再生水达到极限低磷浓度的关键因素。污水经过生物化学法处理以后,再生水中sNRP和pTP浓度分别为0.06和0.04 mg/L,其中去除sNRP较为困难,化学除磷也无明显效果,且过量使用除磷药剂会导致水中铝离子浓度升高。当硫酸铝投加量为20 mg/L时,水中残余铝离子浓度高达55.4μg/L。pTP浓度与再生水中悬浮物(SS)浓度成正比,SS中磷浓度为27~43 mg/g,SS越高,出水pTP浓度越高,进而导致出水总磷升高。此外,SS中磷浓度与水厂生物除磷效果和污泥停留时间呈正相关关系,鉴于目前水厂的处理工艺,降低出水SS是再生水达到极限低磷浓度最有效的途径。在水厂运行过程中需要控制出水SS低于1 mg/L,即可实现再生水总磷浓度低于0.05 mg/L,从而降低再生水磷元素超标引起的藻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磷元素形态 悬浮物 溶解性非活性磷 颗粒态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