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及临床价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吴俊伸 刘仕杰 +3 位作者 余飞 岳俊涛 孙慧敏 邵晨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74-477,共4页
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由肿瘤原发或转移灶播散于血液中的肿瘤细胞。诸多研究提示了CTCs与肿瘤的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肾癌是一种高发的泌尿系肿瘤,有关肾癌CTCs的捕获、分子特性及临床意义的研究日益成为CTCs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 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由肿瘤原发或转移灶播散于血液中的肿瘤细胞。诸多研究提示了CTCs与肿瘤的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肾癌是一种高发的泌尿系肿瘤,有关肾癌CTCs的捕获、分子特性及临床意义的研究日益成为CTCs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将对肾癌CTCs检测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液体活检 肾癌 预后
下载PDF
膀胱微穿刺引流在输尿管镜进镜困难病例中的应用及获益 被引量:2
2
作者 马贵斌 吴俊伸 +1 位作者 陶志兴 李立宇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微穿刺引流在输尿管镜进镜困难病例中的应用及获益。方法:本项研究共纳入2013年1月-2019年4月收治输尿管镜术中进镜困难的病例316例。进镜方法均采用液压持续灌注下冲开输尿管开口后输尿管镜直接进入输尿管或在斑马导丝/... 目的:探讨膀胱微穿刺引流在输尿管镜进镜困难病例中的应用及获益。方法:本项研究共纳入2013年1月-2019年4月收治输尿管镜术中进镜困难的病例316例。进镜方法均采用液压持续灌注下冲开输尿管开口后输尿管镜直接进入输尿管或在斑马导丝/输尿管导管引导下进入输尿管。术中实施膀胱微穿刺引流的112例患者组成观察组,未实施膀胱微造口的204例患者组成对照组。当术中膀胱过度充盈时,观察组采用耻骨上膀胱微穿刺引流排放灌注液,解决灌注液循环问题,对照组未行膀胱微穿刺微穿刺引流。分析对比两组病例的进镜成功率及术后腹膜后液体外渗、术后发热、术后出血/肾周血肿、输尿管损伤发生率及术后结石残余率。结果:观察组进镜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腹膜后液体外渗及术后发热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结论:在输尿管镜术中进镜困难时应用膀胱微穿刺引流可有效提高进镜成功率,降低腹膜后液体外渗及术后发热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 进镜困难 膀胱微造口
下载PDF
输尿管导管引导下置入输尿管支架管在双镜同期治疗上尿路多处梗阻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马贵斌 吴俊伸 +3 位作者 孙大开 李立宇 陶志兴 念俊帆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8期79-81,共3页
目的探索输尿管镜及经皮肾镜联合治疗上尿路多处梗阻患者术中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理想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96例上尿路多处梗阻患者,均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或扩张术,均在经尿道输尿管镜直视下逆行留置F5输... 目的探索输尿管镜及经皮肾镜联合治疗上尿路多处梗阻患者术中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理想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96例上尿路多处梗阻患者,均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或扩张术,均在经尿道输尿管镜直视下逆行留置F5输尿管导管,并同期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经统计,在术毕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时,其中40例采用输尿管导管引导下置入输尿管支架管,设为观察组;56例由尿道外口处拔出输尿管导管,由皮肾通道顺行置入斑马导丝,在斑马导丝引导下顺行置入输尿管支架管,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置入输尿管支架管所需时间、术后输尿管支架管异位例数或者留置失败例数、术后发热例数及输尿管狭窄例数。结果观察组置入输尿管支架管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尿管支架管异位或留置失败率、术后发热率、术后输尿管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双镜同期治疗的上尿路多处梗阻患者,给予其输尿管导管引导下置入输尿管支架管,可尽量确保输尿管支架管顺利置入到理想位置,并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感染率及继发输尿管狭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导管 上尿路梗阻 输尿管镜 经皮肾镜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余飞 吴俊伸 +3 位作者 刘仕杰 岳俊涛 孙慧敏 邵晨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例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均为下肢原发灶切除术后、IFN-β治疗期间经影像学检查发现髂血管旁...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例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均为下肢原发灶切除术后、IFN-β治疗期间经影像学检查发现髂血管旁和(或)腹股沟区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自髂血管分叉逆行清扫髂血管旁淋巴结,开放手术清扫腹股沟区淋巴结。结果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50.9±41.0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5±21.51)ml、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11±1.67)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57±2.19)d,术后病理均证实为髂血管旁淋巴结和(或)腹股沟区淋巴结转移。结论腹腔镜联合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下肢黑色素瘤转移的新术式探索,该术式手术创伤较小、恢复较快、清扫彻底,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转移 淋巴结 腹腔镜联合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