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论三题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先逵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14-18,共5页
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论,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历史观。作为唯物史观的历史决定论,强调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作为唯心史观的主体选择论,强调和无限夸大历史主体自由选择的能动性。历史决定论承认和... 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论,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历史观。作为唯物史观的历史决定论,强调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作为唯心史观的主体选择论,强调和无限夸大历史主体自由选择的能动性。历史决定论承认和重视历史主体选择的能动性,它无疑内在地包含着主体选择论的因素,但不能把它归结为主体选择论。在唯物史观中,只存在历史规律的决定性和历史主体的选择性的辩证统一,而不存在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论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历史决定论 主体选择论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主体自觉能动性 辩证统一
下载PDF
论理性和非理性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先逵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23-29,共7页
理性是以理性思维、逻辑思维为基础的认知;非理性是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因素。西方哲学对理性、非理性及其作用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总的说来,其本质仍然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理性是以理性思维、逻辑思维为基础的认知;非理性是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因素。西方哲学对理性、非理性及其作用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总的说来,其本质仍然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非理性 理性主义 非理性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认识论思考
3
作者 吴先逵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59-64,58,共7页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个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高度结合,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个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高度结合,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础理论,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对于这个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及其重大的历史价值,我们必须充分认识。 认识上的深化,理论上的发展 国外有的报刊说,中国共产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正在逐渐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国内也有人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特色 共产党 科学总结 普遍真理 认识论 高度结合
下载PDF
改革、人才和人的价值
4
作者 吴先逵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1-6,共6页
随着世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人才问题和与之相关的人的价值问题,越来越尖锐地向人们提了出来。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如何,对于我们坚定正确地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改革的三个《决定》,对于我国... 随着世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人才问题和与之相关的人的价值问题,越来越尖锐地向人们提了出来。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如何,对于我们坚定正确地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改革的三个《决定》,对于我国四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关系极大。本文试从改革的角度探讨人才和人的价值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粗浅体会。 人才紧迫的客观性和人才问题的战略意义 人才紧迫,这并不是个别人主观的想象和主观的需求,它是世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客观形势所提出来的客观要求。在古代,在人类历史的一个漫长的时期里,社会劳动基本上是手工劳动,产品产量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靠体力支出,脑力支出的作用并不显著。因此,人们对知识、对人才的需求并不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价值 人才问题 四化建设 中共中央 科学技术革命 人的尊重 战略意义 正确关系 物质利益 我国社会主义
下载PDF
社会革命的历史作用探析
5
作者 吴先逵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13-17,共5页
关于社会革命的历史作用问题,学术界的看法不尽一致。本文试图运用辩证观点对这个问题进行探析,一方面论证社会革命的“历史火车头”的巨大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对和平建设时期发展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方面的历史作用作粗略的探讨。 一... 关于社会革命的历史作用问题,学术界的看法不尽一致。本文试图运用辩证观点对这个问题进行探析,一方面论证社会革命的“历史火车头”的巨大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对和平建设时期发展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方面的历史作用作粗略的探讨。 一、关于社会革命的涵义 “社会革命”这个范畴有两种不同的涵义:即它的原义和转义。必须明确区分这两种涵义,否则,在理论上、实践上都会造成混乱。 社会革命的原义,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革命的理解,即是在社会存在着阶级对立的历史发展阶段,革命阶级为了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来代替旧的社会制度的政治大革命。它的中心内容是夺取政权;它的主要任务是改变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为发展生产力扫清道路;它的主要方法是暴力。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视社会革命为阶级之间的你死我活的“血战”,是“政治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1页)。列宁也明确指出:“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革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用暴力打碎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由于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时机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 (《列宁选集》第1卷,第616页)毛泽东同志抓住社会革命的根本特征,指出:“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革命 历史作用 探析 和平发展 社会改良 原义 火车头 大推动 选集 建设时期
下载PDF
精神文明建设要高扬社会主义精神——学习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体会
6
作者 吴先逵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3-8,共6页
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高扬社会主义精神,这是当今时代的呼唤,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本意和内在要求,是培养“四有”新人的根本要求,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精神的本质规定是:反映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经... 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高扬社会主义精神,这是当今时代的呼唤,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本意和内在要求,是培养“四有”新人的根本要求,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精神的本质规定是:反映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一心为公、大公无私的精神,反映和服务于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精神和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改革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的精神,体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目标的共同富裕精神,以及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社会主义艰苦创业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 大公无私 集体主义 共同富裕 艰苦创业
下载PDF
论毛泽东的改革开放思想
7
作者 吴先逵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9-16,共8页
毛泽东的改革开放思想,是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彻底的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它具有理论深刻、科学,内容新颖、广泛,目标明确、坚定,实践上的现实性和可行性等突出特点。毛泽东是我国最早倡导、探索社会... 毛泽东的改革开放思想,是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彻底的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它具有理论深刻、科学,内容新颖、广泛,目标明确、坚定,实践上的现实性和可行性等突出特点。毛泽东是我国最早倡导、探索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先驱和奠基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改革开放 唯物辩证法 唯物史观
下载PDF
思想解放和思想路线
8
作者 吴先逵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3期1-3,共3页
二十多年前,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号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无疑,解放思想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人类的历史,就是不... 二十多年前,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号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无疑,解放思想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然而,社会历史的前进总是离不开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人们的思想状况和精神面貌如何,对历史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作用。从历史上看,一切科学成就,任何人间奇迹,都是人们思想解放所开出的瑰丽鲜花,所结出的丰硕之果;每一次历史发展的大飞跃,也都是以思想上的一次大解放作为前奏。没有思想解放,科学不能发展,革命不会发生,社会也不能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解放 实事求 解放思想 思想路线 思想僵化 破除迷信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资产阶级革命 类的历史 真理
下载PDF
坚持真理标准问题上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学习《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二章第六节的体会
9
作者 吴先逵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1期5-10,共6页
人们的认识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正确的认识叫真理,不正确的认识叫谬误。如何去辨别真理和谬误呢?这就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这个问题是人类认识史上长期论争的问题,它贯串着唯物论和唯心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的尖锐斗争... 人们的认识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正确的认识叫真理,不正确的认识叫谬误。如何去辨别真理和谬误呢?这就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这个问题是人类认识史上长期论争的问题,它贯串着唯物论和唯心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的尖锐斗争。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这个问题才得到真正科学的解决。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亦即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它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从而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唯物而辩证地解决了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标准 真理的标准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认实 辩证法 唯物论 真理性 坚持真理 标准问题 列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