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成熟度老鹰茶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
作者 李志荣 邵起菊 +5 位作者 吴其妹 李影 李文阳 方灿灿 肖世基 陈荣祥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0-1181,共12页
为了探究两种不同成熟度老鹰茶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以对其进行辨识及质量评价,该研究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老鹰茶中15种酚类化合物,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Fe^(3+)还原能力评... 为了探究两种不同成熟度老鹰茶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以对其进行辨识及质量评价,该研究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老鹰茶中15种酚类化合物,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Fe^(3+)还原能力评价两种茶叶抗氧化能力,再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探讨两种老鹰茶酚类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并进一步探索老鹰茶中不同酚类化合物对于抗氧化的贡献。结果表明:(1)嫩叶茶中儿茶素、对香豆酸、异槲皮苷、金丝桃苷、烟花苷、紫云英苷、山奈酚、槲皮素、阿福豆苷含量显著高于老叶茶,其中儿茶素、异槲皮苷、紫云英苷平均含量比老叶茶分别高1039.43、169.12、257.35 mg·100 g^(-1)。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均可将二者区分。(2)方差分析(ANOVA)结果显示在抗氧化能力上,二者在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Fe^(3+)还原能力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嫩叶茶优于老叶茶。(3)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R)法提示老鹰茶中的异槲皮苷、儿茶素、紫云英苷、绿原酸、金丝桃苷、对香豆酸、山奈酚是其发挥抗氧化效能的主要酚类化合物。该研究结果可为老鹰茶的质量控制及应用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鹰茶 酚类化合物 LC-MS/MS 抗氧化活性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基于HPLC-ECD研究牡荆叶抗氧化的谱-效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其妹 李影 +5 位作者 李志荣 刘明容 马继敏 余念念 陈荣祥 周亚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4-1134,共11页
为研究牡荆叶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该研究首先建立了18批牡荆叶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指纹图谱,对不同来源牡荆叶药材进行聚类分析,鉴定主要酚类化合物且测定其含量,分析牡荆叶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并采用D... 为研究牡荆叶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该研究首先建立了18批牡荆叶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指纹图谱,对不同来源牡荆叶药材进行聚类分析,鉴定主要酚类化合物且测定其含量,分析牡荆叶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并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ABTS自由基清除法、氧自由基吸收能力法及铁离子还原能力法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灰度关联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研究牡荆叶的谱-效关系。结果表明:(1)牡荆叶的指纹图谱标定21个共有峰,共指认出10个峰,其含量顺序为绿原酸>异荭草苷>木犀草苷>异牡荆素>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原儿茶酸>荭草苷>异绿原酸B>新绿原酸;不同产地样品间相似性较高,相似度结果为0.816~0.983。(2)系统聚类分析显示,样品含量对分类有一定影响,不同来源样品被分为3类,其中南北方样品存在一定差异。(3)牡荆叶中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15.82~61.83 mg·g^(-1)和27.85~157.65 mg·g^(-1),样品均具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4)谱-效关系表明,牡荆叶的抗氧化活性是多种化合物协同作用的结果,峰9(异荭草苷)、峰4和峰5(绿原酸)等化合物对牡荆叶药材抗氧化活性的贡献最大。综上表明,牡荆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主要的活性指标是异荭草苷和绿原酸。该研究结果可为牡荆叶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筛选及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荆叶 HPLC 电化学检测 抗氧化 谱-效关系 总酚 总黄酮
下载PDF
凤冈锌硒茶挥发性成分提取及其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婷 吴其妹 +1 位作者 向丽萍 冯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42-351,共10页
为探究凤冈锌硒茶加工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凤冈锌硒茶加工过程中挥发性组分进行检测,优化提取条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对凤冈锌硒茶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组分进... 为探究凤冈锌硒茶加工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凤冈锌硒茶加工过程中挥发性组分进行检测,优化提取条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对凤冈锌硒茶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组分进行判定、区分和筛选。结果表明,提取工艺采用茶水比为1:6(g/mL),通过50/30μm CAR/DVB/PDMS固相微萃取针在90℃条件下萃取70 min为佳。GC-MS共鉴定出91种挥发性成分,共有挥发性组分37种,醇类、酮类、酯类和醛类是构成凤冈锌硒茶香气的主要挥发性组分,其中醇类物质最丰富,含量最高。主成分分析可将凤冈锌硒茶加工前分为一类,加工后分为一类;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表明15种挥发性组分对凤冈锌硒茶气味贡献较大。茉莉酮、(S)-氧化芳樟醇、α-紫罗酮、水杨酸甲酯、甲基庚烯酮、(E)-氧化芳樟醇、雪松醇、β-环柠檬醛、2,2,6-三甲基-6-乙烯基四氢-2H-呋喃-3-醇、乙酰水杨酸甲酯等香气物质对构成凤冈锌硒茶特征香气品质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可为凤冈锌硒茶的生产加工、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冈锌硒茶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回归 分析 提取工艺
下载PDF
萹蓄HPLC-ECD指纹图谱建立与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影 吴其妹 +3 位作者 李志荣 邵起菊 陈荣祥 周亚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644-3651,共8页
目的建立萹蓄HPLC-电化学检测(ECD)指纹图谱,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萹蓄8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XBridge BEH shield RP18色谱柱(3.0 mm×150 mm,2.5μm);流动相乙腈-9.6 mg/mL柠檬酸溶液(pH 2.74),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6 mL/min... 目的建立萹蓄HPLC-电化学检测(ECD)指纹图谱,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萹蓄8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XBridge BEH shield RP18色谱柱(3.0 mm×150 mm,2.5μm);流动相乙腈-9.6 mg/mL柠檬酸溶液(pH 2.74),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6 mL/min;柱温45℃;检测电压650 mV。采用铁离子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抗氧化活性。再对指纹图谱共有峰与抗氧化活性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17批样品指纹图谱中共有26个共有峰,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指认出18种化学成分,相似度在0.944~0.991之间。表儿茶素、原花青素B2、原儿茶醛、儿茶素、洋蓟素、对香豆酸、异荭草苷、杨梅苷、槲皮苷、萹蓄苷等化学成分对抗氧化活性的贡献较大。结论HPLC-ECD指纹图谱结合谱效关系研究能明确萹蓄中不同化合物对抗氧化活性的贡献程度,可为萹蓄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萹蓄 HPLC-ECD指纹图谱 抗氧化活性 灰色关联分析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