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熊果酸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内游离Ca^(2+)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吴其年 黄炜 +4 位作者 黄敏珊 张志凌 罗惠玲 张东方 杨凤仪 《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熊果酸对人乳腺癌细胞(MCF鄄7)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以及凋亡发生与细胞内Ca2+浓度([Ca2+]i)变化的关系。[方法]5~40μmol/L浓度梯度的熊果酸处理MCF鄄7细胞24小时,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10μmol/L,20μmol/L... [目的]探讨熊果酸对人乳腺癌细胞(MCF鄄7)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以及凋亡发生与细胞内Ca2+浓度([Ca2+]i)变化的关系。[方法]5~40μmol/L浓度梯度的熊果酸处理MCF鄄7细胞24小时,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10μmol/L,20μmol/L和30μmol/L熊果酸处理细胞24小时,用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介导dUTP末端标记法和AnnexinV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凋亡细胞。20μmol/L熊果酸处理细胞24小时,用Fura鄄2荧光负载方法测定[Ca2+]i的变化。[结果]从20μmol/L熊果酸浓度起对MCF鄄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1),呈剂量依赖性,半增殖抑制浓度(IC50)为36.18μmol/L。20μmol/L和30μmol/L熊果酸使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熊果酸处理组的[Ca2+]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熊果酸具有抑制MCF鄄7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其诱导凋亡可能依赖于细胞内Ca2+水平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细胞系 熊果酸 增殖 凋亡 CA^2+
下载PDF
DLL4表达水平与浸润性导管癌术后生存率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其年 黄马燕 +4 位作者 吴秋良 邵建永 宗永生 符珈 匡亚玲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41-1443,共3页
目的研究DLL4(Delta-like4Notch Ligan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具有5年以上临床随访资料的乳腺癌病例中DLL4的表达水平。结果 DLL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DLL4(Delta-like4Notch Ligan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具有5年以上临床随访资料的乳腺癌病例中DLL4的表达水平。结果 DLL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主要位于肿瘤细胞胞浆内。DLL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P<0.01)、淋巴结转移(P<0.05)及预后(P<0.05)相关。Cox多重回归分析显示DLL4表达量为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P<0.05)。结论 DLL4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其可能是一种潜在的乳腺癌独立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L4 浸润性导管癌 预后
下载PDF
齐墩果酸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凋亡及与细胞内Ca^(2+)水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黄敏珊 黄炜 +4 位作者 吴其年 罗惠玲 张志凌 张东方 杨凤仪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6期58-60,63,共4页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凋亡发生与细胞内Ca2+浓度([Ca2+]i)变化的关系。方法25~125μmol/L浓度梯度的齐墩果酸处理MCF-7细胞24h,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50μmol/L,75μmol/L和10...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凋亡发生与细胞内Ca2+浓度([Ca2+]i)变化的关系。方法25~125μmol/L浓度梯度的齐墩果酸处理MCF-7细胞24h,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50μmol/L,75μmol/L和100μmol/L齐墩果酸处理细胞24h,用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介导dUTP末端标记法和AnnexinV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凋亡细胞。75μmol/L齐墩果酸处理细胞24h,用Fura-2荧光负载方法测定[Ca2+]i的变化。结果从50μmol/L齐墩果酸浓度起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和P<0.01),呈剂量依赖性,半增殖抑制浓度(IC50)为88.36μmol/L。75μmol/L和100μmol/L齐墩果酸使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齐墩果酸处理组的[Ca2+]i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齐墩果酸具有抑制MCF-7细胞增殖和诱导调亡的作用;其诱导凋亡可能依赖于细胞内Ca2+水平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腺癌细胞 齐墩果酸 凋亡 增殖 细胞内CA^2+
下载PDF
五环三萜类单体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黄炜 吴其年 +3 位作者 黄敏珊 罗惠玲 张东方 杨凤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7期1566-1568,共3页
目的:探讨熊果酸、齐墩果酸和18β-甘草次酸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诱导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凋亡发生与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选用不同浓度梯度的熊果酸、齐墩果酸和18β-甘草次酸分别处理MCF-7细胞24h,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 目的:探讨熊果酸、齐墩果酸和18β-甘草次酸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诱导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凋亡发生与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选用不同浓度梯度的熊果酸、齐墩果酸和18β-甘草次酸分别处理MCF-7细胞24h,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末端标记法和an-nexin V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用Fura-2荧光负载方法测定细胞内Ca2+浓度。结果:熊果酸、齐墩果酸和18β-甘草次酸的半增殖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6.18、88.36和234.33μmol/L;20μmol/L和30μmol/L熊果酸、75μmol/L和100μmol/L齐墩果酸及100μmol/L和150μmol/L18β-甘草次酸使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和P<0.05);20μmol/L熊果酸、75μmol/L齐墩果酸和150μmol/L18β-甘草次酸处理组的细胞内Ca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熊果酸、齐墩果酸和18β-甘草次酸均具有诱导MCF-7细胞凋亡而抑制其增殖的作用;其诱导凋亡可能依赖于细胞内Ca2+水平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腺癌细胞 熊果酸 齐墩果酸 18β-甘草次酸:凋亡 细胞内CA^2+
下载PDF
纤支镜活检诊断气管支气管良性肿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何萍 姚广裕 +4 位作者 顾霞 吴其年 顾莹莹 林云恩 何建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5-418,共4页
目的分析11例气管支气管良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加深对该类肿瘤的认识,提高确诊率。方法对11例经纤支镜活检诊断为气管支气管良性肿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中男女比为9∶2,包括气管鳞状上皮乳头状瘤及血管球瘤各1例;支气管... 目的分析11例气管支气管良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加深对该类肿瘤的认识,提高确诊率。方法对11例经纤支镜活检诊断为气管支气管良性肿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中男女比为9∶2,包括气管鳞状上皮乳头状瘤及血管球瘤各1例;支气管颗粒细胞瘤及多形性腺瘤各1例;支气管平滑肌瘤及腺性乳头状瘤各2例;支气管错构瘤3例。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表达特异性的免疫组化标记物,影像学检查误诊率较高。结论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良性肿瘤多见于男性,发生部位以支气管居多。该类肿瘤多数病理类型具有特征性的组织学改变及免疫组化标记物,故纤支镜活检为最可靠确诊手段。为避免误诊临床医师应提高取活检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肿瘤 支气管肿瘤 良性肿瘤 纤支镜活检
下载PDF
肺腺癌中EGFR突变特异性抗体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顾霞 吴洁瑜 +4 位作者 何新明 林云恩 何萍 吴其年 李广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2-656,共5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特异性抗体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法检测171例已知EGFR突变情况[扩增阻滞突变系统-PCR(amplification refr...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特异性抗体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法检测171例已知EGFR突变情况[扩增阻滞突变系统-PCR(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PCR,ARMS-PCR)法检测]的肺腺癌中EGFR基因19、21号外显子突变特异性蛋白(EGFR-19、EGFR-21)和非突变蛋白(EGFR-P)的表达,分析EGFR-19、2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检验IHC与ARMS-PCR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EGFR突变蛋白表达与低分化腺癌(微乳头型、实体型)有关(P=0.021);EGFR-21高表达与肿瘤侵犯胸膜有关(P=0.005)。IHC法检测EGFR-19、21表达与ARMS-PCR法检测EGFR突变具有一致性(Kappa值均>0.4);EGFR-19、21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5.0%、89.4%和70.0%、97.6%。结论肺腺癌中EGFR突变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差、胸膜侵犯有关,提示其可作为预后不良的指标;IHC法检测EGFR突变特异性蛋白可用作EGFR突变初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EGFR 特异性抗体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p-MNK1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生存率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林晓东 吴其年 +2 位作者 梁剑菲 顾霞 肖洪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3-626,共4页
目的:研究p-MNK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化技术对115例非小细胞肺癌中p-MNK1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p-MNK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组织分型(P&... 目的:研究p-MNK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化技术对115例非小细胞肺癌中p-MNK1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p-MNK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组织分型(P<0.05)、临床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P<0.01)及预后(P<0.05)相关,Cox多重回归分析显示p-MNK1表达量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P<0.01)。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中,p-MNK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可作为独立预后指标及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p-MNK1 分子靶点
下载PDF
甘草酸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志凌 黄炜 +4 位作者 罗惠玲 黄敏珊 吴其年 张东方 杨凤仪 《实用癌症杂志》 2004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甘草酸对人乳腺癌细胞 (MCF 7)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并探讨凋亡发生与细胞内Ca2 + 浓度( [Ca2 + ]i)变化的关系。方法  2 .5~ 12 .5mmol/L甘草酸处理MCF 7细胞 2 4h ,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 5 .0mmol/L、7.... 目的 探讨甘草酸对人乳腺癌细胞 (MCF 7)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并探讨凋亡发生与细胞内Ca2 + 浓度( [Ca2 + ]i)变化的关系。方法  2 .5~ 12 .5mmol/L甘草酸处理MCF 7细胞 2 4h ,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 5 .0mmol/L、7.5mmol/L和 10 .0mmol/L甘草酸处理MCF 7细胞 2 4h ,用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介导dUTP末端标记法和AnnexinV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凋亡细胞。 7.5mmol/L甘草酸处理MCF 7细胞 2 4h ,采用Fura 2荧光负载方法测定 [Ca2 + ]i的变化。结果 甘草酸从 5 .0mmol/L浓度起对MCF 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 (P <0 .0 1) ,呈剂量依赖性 ;半增殖抑制浓度 (IC50 )为 15 .8mmol/L。 7.5mmol/L和 10 .0mmol/L甘草酸使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 (P <0 .0 5和P <0 .0 1)。甘草酸处理组的 [Ca2 + ]i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甘草酸具有抑制MCF 7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其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与细胞内Ca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人乳腺癌细胞 增殖 诱导 凋亡
下载PDF
肺鳞状细胞癌中EB病毒感染与P16基因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林晓东 吴其年 +3 位作者 吴锐槟 吴洁瑜 林云恩 张雅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355-2357,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肺鳞状细胞癌标本中的EB病毒感染情况及P16基因状态,了解肺鳞状细胞癌中EB病毒感染及其与P16基因的关系。方法:基于组织芯片技术,在肺鳞状细胞癌中应用免疫组化检测P16蛋白表达、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P16基因状态、原位... 目的:通过检测肺鳞状细胞癌标本中的EB病毒感染情况及P16基因状态,了解肺鳞状细胞癌中EB病毒感染及其与P16基因的关系。方法:基于组织芯片技术,在肺鳞状细胞癌中应用免疫组化检测P16蛋白表达、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P16基因状态、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B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 :肺鳞状细胞癌中EB病毒的感染阳性率2.92%(4/137),P16基因纯合缺失与EB病毒感染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在肺鳞状细胞癌中,EB病毒感染可能通过抑癌基因P16缺失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状细胞癌 EB病毒 P16
下载PDF
18β-glycyrrhetinic Acid-induced Apoptosis and Relation with Intracellular Ca^2+ Release in Human Breast Carcinoma Cells 被引量:12
10
作者 罗惠玲 黄炜 +4 位作者 张志凌 吴其年 黄敏珊 张东方 杨凤仪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4年第3期137-140,192,共5页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18β-glycyrrhetinic acid (GA) on proliferation inhibition, apoptotic induc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A-induced apoptosis and intracellular Ca^2+ concentration in human breast carcinoma...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18β-glycyrrhetinic acid (GA) on proliferation inhibition, apoptotic induc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A-induced apoptosis and intracellular Ca^2+ concentration in human breast carcinoma (MCF-7) cells. Methods: After MCF-7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GA at the concentrations from 50 μmol/L to 250 μmol/L for 24 h, cell viability of proliferation was as sessed by MTTassay. After the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100 μmol/L, 150 μmol/L, and 200 μmol/L GA for 24 h, the rates of cell apoptosis were examined by terminal deoxynucleotide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 nick-end-labeling method and flow cytometry with Annexin V/propidium iodide fluorescent stain. After the cells treated with 150 μmol/L GA for 24 h, intracellular Ca^2+ concentration was measured by Fure-2 fluorescein load method. Results: After the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GA at the concentrations from 100 μmol/L to 250 μmol/L, the rates of proliferative inhibition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and P<0.01) in a dosedependent fashion. IC50 of the proliferation inhibition was 234.33 μmol/L. Treated with 100 μmol/L, 150 μmol/L, and 200 μmol/L, the rates of cell apoptosis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1). Intracellular Ca^2+ concentration after treatment with GA was higher evidently than that of control (P<0.05). Conclusion: 18β-glycyrrhetinic acid has the effects of the proliferation inhibition and the apoptotic induction on MCF-7 cells. The rise of intracellular Ca^2+ level may be depended on apoptosis induced by GA in MCF-7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β-甘草亭酸 细胞凋亡 细胞内钙 钙释放 胸部 癌细胞 肿瘤 乳腺癌
下载PDF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11
作者 吴其年 《学苑教育》 2012年第17期62-63,共2页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有效地渗透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学生终身的英语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情感教育 初中英语 有效 渗透
下载PDF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CT及PET/CT表现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9
12
作者 雷永霞 李新春 +5 位作者 胡文清 万齐 邓宇 包盈莹 雷强 吴其年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1-446,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的CT和PET/CT表现及其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27例原发性肺LELC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127例患者均行胸部CT平扫,其中117例行CT增强扫描;38例行PET/CT检查。...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的CT和PET/CT表现及其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27例原发性肺LELC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127例患者均行胸部CT平扫,其中117例行CT增强扫描;38例行PET/CT检查。观察其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127例LELC中,中央型45例(45/127,35%),周围型82例(82/127,65%)。病灶最大径1.0~12.3 cm,平均(5.00±2.41)cm。结节或团块型118例,其中单发112例,多发6例;叶或段实变型9例。99例(99/127,78%)边界清晰,100例(100/127,79%)边缘分叶,毛刺征49例(49/127,39%)。88例(88/127,69%)平扫密度均匀,空洞17例(17/127,13%)、钙化14例(14/127,11%)、坏死8例(8/127,6%)。增强后病灶多呈渐进性强化,57例(57/96,59%)动脉期瘤内可见血管影。89例(89/127,70%)可见气管或支气管受累、包埋,74例(74/127,58%)合并阻塞性炎症/肺不张。89例(89/127,70%)合并肺门及/或纵隔淋巴结肿大。38例PET/CT检查病灶内标准摄取值(SUV)最大值范围为2.1~28.5,平均13.00±6.65。镜下病理分型Regaud型82例,Schmincke型35例,所有病例EBER均阳性。结论原发性肺LELC多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界清晰、边缘分叶的结节或团块,呈渐进性强化,动脉期多可见瘤内新生血管影,支气管多受累、包埋,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呈明显高摄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偶合基本氨基酸裂解酶4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云恩 吴其年 张雅洁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474-1476,共3页
目的 检测偶合基本氨基酸裂解酶4(PACE4)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发生、发展及转移等的意义.方法 选取2006年至2009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72例临床确诊的非小... 目的 检测偶合基本氨基酸裂解酶4(PACE4)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发生、发展及转移等的意义.方法 选取2006年至2009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72例临床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15例癌旁组织病理蜡块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ACE4的表达,分析其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ACE4染色阳性111例,阳性率为64.5% (111/172).(2)PACE4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N分期)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T分类)、吸烟和病理类型均无关(P>0.05).结论 PACE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预示着其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代谢/病理学 丝氨酸内肽酶类/代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