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
34
1
作者
王婷
梁艳妮
+4 位作者
侯宝龙
吴柯楠
吴冬芝
裴刚
王征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8期1281-1288,1300,共9页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对白花蛇舌草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依据核磁共振波谱法和质谱法作化合物结构鉴定,共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为十五酸十七酯(1)、豆甾醇(2)、2-羟基-1-甲氧基-3-甲基蒽醌...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对白花蛇舌草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依据核磁共振波谱法和质谱法作化合物结构鉴定,共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为十五酸十七酯(1)、豆甾醇(2)、2-羟基-1-甲氧基-3-甲基蒽醌(3)、7-hydroxytectoquinone(4)、熊果酸(5)、齐墩果酸(6)、2-butyl-1-hydroxyanthra-9,10-quinone(7)、白桦脂酸(8)、芦丁(9)、槲皮素(10)、反式对羟基肉桂酸(11)、反式对甲氧基肉桂酸(12)、山奈酚(13)。化合物1、4、7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CCK-8法检测白花蛇舌草不同极性部位及单体化合物对A549细胞体外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白花蛇舌草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均有很好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作用,且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当药物浓度从25μmol/L到400μmol/L,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对A549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从12.9%、43.32%达到80.49%、63.74%。单体化合物熊果酸、齐墩果酸、白桦脂酸均能显著抑制A549细胞增殖,其IC值分别为13.85、12.81、8.38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固肠止泻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吴冬芝
吴柯楠
+4 位作者
程雯
李雯瑞
王婷
梁艳妮
王征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1626-1631,共6页
目的研究固肠止泻丸(Guchang Zhixie Wan,GC)对葡聚糖硫酸钠(des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GC组,除对...
目的研究固肠止泻丸(Guchang Zhixie Wan,GC)对葡聚糖硫酸钠(des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GC组,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自饮DSS进行UC造模。待UC造模成功后,模型组与对照组灌胃相应体积纯净水,柳氮磺胺吡啶组(125 mg/kg)和GC组(50 mg/kg)灌胃相应药物,连续灌胃观察5 d。给药前后观察小鼠体征,并计算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炎症相关信号蛋白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nhibitor alpha of NF-κB,IκBα)、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和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phosphoryl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p-STAT3)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柳氮磺胺吡啶组和GC组DAI评分均下降(P<0.01);模型组可见炎性异常浸润;柳氮磺胺吡啶组和GC组结肠组织损伤相对恢复;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6、IL-8及TNF-α含量升高(P<0.01),IL-4、IL-10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GC组IL-6、IL-8及TNF-α含量下降(P<0.05),IL-4含量升高(P<0.01);与柳氮磺胺吡啶组比较,GC组IL-10表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NF-κB和IκBα蛋白表达降低(P<0.01),p-STAT3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GC组NF-κB和IκBα蛋白表达升高(P<0.05),柳氮磺胺吡啶组和GC组p-STAT3水平降低(P<0.05);与柳氮磺胺吡啶组比较,GC组NF-κB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GC对DSS诱导的UC小鼠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且这一作用可能与NF-κB和STAT3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肠止泻丸
溃疡性结肠炎
抗炎作用
分子机制
炎症因子
炎症信号蛋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靛蓝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作用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婷
吴柯楠
+2 位作者
吴冬芝
梁艳妮
王征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1374-1382,共9页
目的研究靛蓝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的干预作用,并分析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实验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125 mg/kg)和靛蓝组(50mg/kg),每组小鼠各9只。观察给药后小鼠体征并进行疾...
目的研究靛蓝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的干预作用,并分析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实验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125 mg/kg)和靛蓝组(50mg/kg),每组小鼠各9只。观察给药后小鼠体征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切片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6、TNF-α、IL-1β、IL-8和IL-10水平;针对16S rRNA基因V4-V5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小鼠肠道内容物的菌群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靛蓝组小鼠DAI评分降低,病理切片结果显示靛蓝可改善UC小鼠结肠黏膜损伤,减少炎性细胞浸润,血清中促炎因子IL-6、IL-8、IL-1β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t=4.3770、5.3740、12.1400、5.5080,P=0.0119、0.0058、0.0003、0.0053),抑炎因子IL-10水平显著升高(t=3.7160,P=0.0205)。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靛蓝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升高。结论给予靛蓝干预后可有效缓解UC小鼠结肠炎症状,通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和调节UC小鼠肠道菌群平衡达到治疗UC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靛蓝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16S
rRNA
原文传递
题名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
34
1
作者
王婷
梁艳妮
侯宝龙
吴柯楠
吴冬芝
裴刚
王征
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秦药特色资源研究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陕西省创新药物研究中心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出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8期1281-1288,130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03924)
陕西省重点产业创新链项目(2018ZDCXL-SF-01-02-02)
+1 种基金
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科技新星项目(2019KJXX-025)
陕西高校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陕教[2019]90号)。
文摘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对白花蛇舌草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依据核磁共振波谱法和质谱法作化合物结构鉴定,共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为十五酸十七酯(1)、豆甾醇(2)、2-羟基-1-甲氧基-3-甲基蒽醌(3)、7-hydroxytectoquinone(4)、熊果酸(5)、齐墩果酸(6)、2-butyl-1-hydroxyanthra-9,10-quinone(7)、白桦脂酸(8)、芦丁(9)、槲皮素(10)、反式对羟基肉桂酸(11)、反式对甲氧基肉桂酸(12)、山奈酚(13)。化合物1、4、7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CCK-8法检测白花蛇舌草不同极性部位及单体化合物对A549细胞体外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白花蛇舌草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均有很好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作用,且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当药物浓度从25μmol/L到400μmol/L,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对A549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从12.9%、43.32%达到80.49%、63.74%。单体化合物熊果酸、齐墩果酸、白桦脂酸均能显著抑制A549细胞增殖,其IC值分别为13.85、12.81、8.38μmol/L。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抗肿瘤活性
Keywords
Hedyotis diffusa Willd
chemical constituents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anti-tumour activity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固肠止泻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吴冬芝
吴柯楠
程雯
李雯瑞
王婷
梁艳妮
王征
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1626-163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973687)
陕西省科技厅项目(2022SF-222)
+2 种基金
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科技新星项目(2019KJXX-025)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20JY012)
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陕教2019:90号)。
文摘
目的研究固肠止泻丸(Guchang Zhixie Wan,GC)对葡聚糖硫酸钠(des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GC组,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自饮DSS进行UC造模。待UC造模成功后,模型组与对照组灌胃相应体积纯净水,柳氮磺胺吡啶组(125 mg/kg)和GC组(50 mg/kg)灌胃相应药物,连续灌胃观察5 d。给药前后观察小鼠体征,并计算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炎症相关信号蛋白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nhibitor alpha of NF-κB,IκBα)、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和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phosphoryl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p-STAT3)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柳氮磺胺吡啶组和GC组DAI评分均下降(P<0.01);模型组可见炎性异常浸润;柳氮磺胺吡啶组和GC组结肠组织损伤相对恢复;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6、IL-8及TNF-α含量升高(P<0.01),IL-4、IL-10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GC组IL-6、IL-8及TNF-α含量下降(P<0.05),IL-4含量升高(P<0.01);与柳氮磺胺吡啶组比较,GC组IL-10表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NF-κB和IκBα蛋白表达降低(P<0.01),p-STAT3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GC组NF-κB和IκBα蛋白表达升高(P<0.05),柳氮磺胺吡啶组和GC组p-STAT3水平降低(P<0.05);与柳氮磺胺吡啶组比较,GC组NF-κB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GC对DSS诱导的UC小鼠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且这一作用可能与NF-κB和STAT3信号通路相关。
关键词
固肠止泻丸
溃疡性结肠炎
抗炎作用
分子机制
炎症因子
炎症信号蛋白
Keywords
Guchang Zhixie Pills
ulcerative colitis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molecular mechanism
inflammatory factor
inflammatory signaling protein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靛蓝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作用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婷
吴柯楠
吴冬芝
梁艳妮
王征
机构
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1374-138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03951,81973687)
陕西省重点产业创新链项目(2018ZDCXL-SF-01-02-02)
+2 种基金
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科技新星项目(2019KJXX-025)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JY012)
陕西高校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陕教[2019]90号)
文摘
目的研究靛蓝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的干预作用,并分析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实验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125 mg/kg)和靛蓝组(50mg/kg),每组小鼠各9只。观察给药后小鼠体征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切片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6、TNF-α、IL-1β、IL-8和IL-10水平;针对16S rRNA基因V4-V5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小鼠肠道内容物的菌群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靛蓝组小鼠DAI评分降低,病理切片结果显示靛蓝可改善UC小鼠结肠黏膜损伤,减少炎性细胞浸润,血清中促炎因子IL-6、IL-8、IL-1β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t=4.3770、5.3740、12.1400、5.5080,P=0.0119、0.0058、0.0003、0.0053),抑炎因子IL-10水平显著升高(t=3.7160,P=0.0205)。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靛蓝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升高。结论给予靛蓝干预后可有效缓解UC小鼠结肠炎症状,通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和调节UC小鼠肠道菌群平衡达到治疗UC的效果。
关键词
靛蓝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16S
rRNA
Keywords
Indigo
Ulcerative colitis
Intestinal flora
16S rRNA
分类号
R574.6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王婷
梁艳妮
侯宝龙
吴柯楠
吴冬芝
裴刚
王征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
3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固肠止泻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吴冬芝
吴柯楠
程雯
李雯瑞
王婷
梁艳妮
王征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靛蓝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作用研究
王婷
吴柯楠
吴冬芝
梁艳妮
王征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2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