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压器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1
作者 方盛 王湘江 +4 位作者 冯栋彦 许建军 吴华林 洪斌 易梅生 《电力设备管理》 2024年第2期267-270,共4页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设备之一,由于变压器内部绝缘材料损坏、部件变形及其他诸多因素,导致变压器出现严重故障。因此提前诊断变压器故障和评估变压器寿命对电力系统服务的连续性至关重要。本文对现有变压器故障类型及故障诊断方法...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设备之一,由于变压器内部绝缘材料损坏、部件变形及其他诸多因素,导致变压器出现严重故障。因此提前诊断变压器故障和评估变压器寿命对电力系统服务的连续性至关重要。本文对现有变压器故障类型及故障诊断方法进行梳理,分析了变压器故障的类型、产生的原因,以及故障的外在表现,对基于油气、振动信号的变压器故障数据获取方法及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变压器各种故障诊断数据处理方法。对故障与对应算法的选择优化,算法改进优化,样本不均衡的优化处理等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故障诊断 数据处理 神经网络 信号检测
下载PDF
GIS支持下的长江口拦门沙泥沙冲淤定量计算 被引量:33
2
作者 吴华林 沈焕庭 +2 位作者 胡辉 张莉莉 黄清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4-93,共10页
依据1842~1997年10幅不同年代的长江口海图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化仪进行处理,建立不同时期的长江口水下数字高程模型,以此作为基础资料,实现了从横剖面、深泓线纵剖面、平面变化等不同角度对长江口拦门沙地区滩槽演变、岸线侵... 依据1842~1997年10幅不同年代的长江口海图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化仪进行处理,建立不同时期的长江口水下数字高程模型,以此作为基础资料,实现了从横剖面、深泓线纵剖面、平面变化等不同角度对长江口拦门沙地区滩槽演变、岸线侵蚀、沙岛形成与变迁等进行研究.通过计算河槽容积,实现了对不同时段泥沙冲淤量的计算.结果表明,155a来拦门沙总的趋势是不断淤积,但不同时期淤积速度大不一样,个别时期甚至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冲刷,这主要与动力条件的波动有关.1842~1997年,共淤积泥沙38.10亿t,平均每年淤积 0.246亿t,约占长江来沙的5%,年均淤厚为1.1cm 泥沙淤积部位主要在九段沙、横沙及横沙东滩、崇明东滩三处.发生冲刷的范围较小,仅占总面积的21.4%,主要在北槽,北港上段和南槽局部也有轻微的冲刷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拦门沙 GIS 泥沙淤积 地理信息系统 数字高程模型
下载PDF
长江口入海泥沙通量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吴华林 沈焕庭 +1 位作者 严以新 王永红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80,F0003,共7页
将历史海图的基准面进行统一换算,采用GIS技术,实现了长江口及杭州湾DEM,作为长江口及杭州湾冲淤分析及通量计算的基础。通过百年时间尺度的大范围冲淤分析,结合泥沙动力学、沉积学方法,建立了长江口泥沙收支平衡模式,以此为基础,计算... 将历史海图的基准面进行统一换算,采用GIS技术,实现了长江口及杭州湾DEM,作为长江口及杭州湾冲淤分析及通量计算的基础。通过百年时间尺度的大范围冲淤分析,结合泥沙动力学、沉积学方法,建立了长江口泥沙收支平衡模式,以此为基础,计算了长江河口若干重要界面的泥沙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GIS 泥沙冲淤 计算 通量
下载PDF
长江口南北港泥沙冲淤定量分析及河道演变 被引量:23
4
作者 吴华林 沈焕庭 茅志昌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5-80,共6页
作者收集了自 184 2至 1997年多幅不同年代的长江口南北港地区海图资料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和数字化仪进行处理 ,并考虑不同基准面的换算关系 ,建立不同时期的长江口南北港水下数字高程模型 (DEM) ,以此作为基础资料 ,计算了南北... 作者收集了自 184 2至 1997年多幅不同年代的长江口南北港地区海图资料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和数字化仪进行处理 ,并考虑不同基准面的换算关系 ,建立不同时期的长江口南北港水下数字高程模型 (DEM) ,以此作为基础资料 ,计算了南北港河槽容积 ,分析了南、北港河槽容积与分汊口演变的互动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GIS 泥沙冲淤 计算
下载PDF
长江口海图深度基准面换算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华林 沈焕庭 吴加学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74,共6页
长江口不同时期的海图采用的深度基准面不一样 ,为充分利用诸多历史海图资料 ,需要了解历史海图深度基准面之间的关系。本文介绍了海图理论深度基准面 (前苏联弗拉基米斯基的低潮面 )的推算方法 ,用Matlab语言实现了对海图理论深度基准... 长江口不同时期的海图采用的深度基准面不一样 ,为充分利用诸多历史海图资料 ,需要了解历史海图深度基准面之间的关系。本文介绍了海图理论深度基准面 (前苏联弗拉基米斯基的低潮面 )的推算方法 ,用Matlab语言实现了对海图理论深度基准面的人机交互式计算。利用 1977年实测潮位资料计算获得的调和常数 ,计算了长江口 10个验潮站的深度基准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海图 基准面 海图理论深度基准 换算关系 水深
下载PDF
河口泥沙通量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6
作者 吴华林 沈焕庭 朱建荣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3-79,共7页
河口泥沙通量的研究既是与全球变化研究有关的理论课题 ,也是与河口工程、经济生活关系密切的现实课题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河口泥沙通量研究的进展。泥沙通量研究多采用水文统计、机制分解、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 ,水文统计和机... 河口泥沙通量的研究既是与全球变化研究有关的理论课题 ,也是与河口工程、经济生活关系密切的现实课题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河口泥沙通量研究的进展。泥沙通量研究多采用水文统计、机制分解、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 ,水文统计和机制分解无法达到预报的高度 ,相比之下 ,数学模型的优点很多 ,但由于河口海岸地区的泥沙运动规律复杂 ,其物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阻碍了河口泥沙数学模型的发展。在深入分析基础上 ,文章就今后的河口泥沙通量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 泥沙 全球变化 入海通量 水文统计 机制分解 数学模型
下载PDF
抛泥运动研究述评及展望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华林 严以新 周宜林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80,共5页
抛泥运动的研究是港口和航道建设及维护经常涉及的内容。本文从现场观测及试验、抛泥运动机理及试验研究、抛泥运动数值模拟等方面对抛泥运动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分析了当前研究成果中存在的不足,对本学科的研究进行... 抛泥运动的研究是港口和航道建设及维护经常涉及的内容。本文从现场观测及试验、抛泥运动机理及试验研究、抛泥运动数值模拟等方面对抛泥运动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分析了当前研究成果中存在的不足,对本学科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 抛泥 运动 述评
下载PDF
我国洪灾发展特点及成灾机制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吴华林 沈焕庭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45-451,共7页
洪涝灾害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无论是它发生的普遍性和破坏性,还是它发生的经常性,都居各种自然灾害之首。本文利用大量数据对我国洪灾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与历史相比,近年来我国洪涝灾害呈“频发、灾重”的趋势。在此... 洪涝灾害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无论是它发生的普遍性和破坏性,还是它发生的经常性,都居各种自然灾害之首。本文利用大量数据对我国洪灾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与历史相比,近年来我国洪涝灾害呈“频发、灾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对洪水的成灾机制进行了介绍,并将诱发洪涝灾害的原因分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其中,自然原因包括地理条件、气象特点和异常天文活动影响三个方面,分析得出“在洪涝灾害的高风险中谋求发展是我国较长时期的基本国情”的结论;人为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各个方面消极影响,从分蓄洪湖泊退化、水土流失、河道设障、堤防标准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这些是我国洪灾的促成因素。鉴于我国洪水频发的原因比较复杂,提出我国未来减灾必须走生态减灾、工程减灾、管理减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成灾机制 中国
下载PDF
泥沙群体沉速计算及其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华林 张小峰 段文忠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27,共4页
从粘性流体的非滑移条件出发,研究了非粘性泥沙的群体沉降问题。在考虑了泥沙颗粒下沉时粘附部分水体下沉对沉速产生的影响后,得到了与实测资料相符合的群体沉速计算式。对吸管颗分法中存在的误差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该方法作了改进... 从粘性流体的非滑移条件出发,研究了非粘性泥沙的群体沉降问题。在考虑了泥沙颗粒下沉时粘附部分水体下沉对沉速产生的影响后,得到了与实测资料相符合的群体沉速计算式。对吸管颗分法中存在的误差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该方法作了改进。试验成果证明改进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运动 沉降速度 颗粒分析
下载PDF
河口整治工程空心方块结构透水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华林 张福然 刘高峰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23,31,共3页
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北导堤NⅡC区段空心方块斜坡堤结构为例,以单位长度的斜坡堤结构为对象,进行水槽正态模型设计,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不同空心方块结构在不同施工方式下的透水性曲线,通过与抛石斜坡堤比较,认为堤心用带隔板空... 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北导堤NⅡC区段空心方块斜坡堤结构为例,以单位长度的斜坡堤结构为对象,进行水槽正态模型设计,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不同空心方块结构在不同施工方式下的透水性曲线,通过与抛石斜坡堤比较,认为堤心用带隔板空心方块严格码放到顶的方案透水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方块斜坡堤 透水性 水槽试验 河口整治工程
下载PDF
我国疏浚土综合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吴华林 赵德招 程海峰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4,共7页
从界定疏浚土综合利用内涵入手,通过国内外疏浚土综合利用现状对比分析,总结了我国在疏浚土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我国疏浚土利用的现状及特点主要表现为疏浚土产生量巨大、利用率普遍偏低、利用目的和方式... 从界定疏浚土综合利用内涵入手,通过国内外疏浚土综合利用现状对比分析,总结了我国在疏浚土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我国疏浚土利用的现状及特点主要表现为疏浚土产生量巨大、利用率普遍偏低、利用目的和方式较为单一、缺乏相关部门协调机制、无专门的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参考等.为促进我国尽快提高疏浚土综合利用水平,提出以下措施:加大疏浚土资源价值属性的宣传;明确并建立疏浚土综合利用协调管理机构,以及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在相关法规中增补有关支持疏浚土综合利用的条款;编制适合我国国情的疏浚土综合利用指导手册,加强疏浚土综合利用方面的规划与科学研究;实施疏浚土综合利用示范性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土 综合利用 资源节约 对策
下载PDF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科研及监测技术创新综述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华林 戚定满 刘杰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2期141-147,共7页
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不仅规模大、投资多、工期紧,而且建设条件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在充分吸纳国内外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依靠科技创新,在现场监测、泥沙基本理论、物理模型试验及数学模型计算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成果。... 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不仅规模大、投资多、工期紧,而且建设条件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在充分吸纳国内外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依靠科技创新,在现场监测、泥沙基本理论、物理模型试验及数学模型计算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成果。由于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在现场监测及科研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力量,使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取得了预期的目标,创造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深水航道 现场监测 泥沙基本理论 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 创新
下载PDF
大型潮汐河工模型适时加沙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华林 吴国平 +1 位作者 马燕 张宏伟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60,共4页
潮汐水流断面输沙率在潮周期过程中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在潮汐河工模型中进行精确加沙是一个难题。为提高加沙控制精度和自动化水平,在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工程航道回淤预测河工模型上,设计开发了自动加沙控制系统。该系统以计算机控制技... 潮汐水流断面输沙率在潮周期过程中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在潮汐河工模型中进行精确加沙是一个难题。为提高加沙控制精度和自动化水平,在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工程航道回淤预测河工模型上,设计开发了自动加沙控制系统。该系统以计算机控制技术为核心,辅以机电技术和管道结构设计,实现了对整个试验过程的适时加沙控制,能够适应潮汐水流要求加沙适时变化的特点。实际应用后,效果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控制 加沙系统 潮汐河工模型
下载PDF
空心方块斜坡堤整治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华林 张福然 +2 位作者 李建国 胡志峰 乐嘉海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22,共9页
河口整治工程的实施效果与堤坝的结构型式密切相关,在河工模型上直接研究局部复杂结构对整治效果的影响有较大难度。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北导堤NⅡC区段空心方块斜坡堤结构为个例,采用水槽试验和动床模型相结合方法,通过水槽... 河口整治工程的实施效果与堤坝的结构型式密切相关,在河工模型上直接研究局部复杂结构对整治效果的影响有较大难度。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北导堤NⅡC区段空心方块斜坡堤结构为个例,采用水槽试验和动床模型相结合方法,通过水槽试验确定可以在特定河工模型上使用的概化透水结构,使在模型上精确模拟局部复杂结构对整治效果的影响成为可能。研究成果认为,二期工程NⅡC区段2 600 m导堤不建对北槽出口段的整治效果有明显影响,NⅡC区段导堤高程降低1 m或采用空心方块斜坡堤透水结构对整治效果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方块斜坡堤 透水性 整治效果 水槽试验 物理模型
下载PDF
长江水上交通安全状况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华林 邱健华 《航海技术》 2000年第5期3-7,共5页
此文剖析了当前长江干线安全状况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以相对值为标准安全状况综合评价模型和评判模型参数。
关键词 长江 交通安全 安全状况 综合评价模型 相对值
下载PDF
泥沙颗粒沉降变加速运动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华林 沈焕庭 李中伟 《海洋工程》 CSCD 2000年第1期44-49,共6页
本文从泥沙沉降的力学机制出发 ,考虑泥沙与液体边界的粘性作用 ,建立了泥沙群体沉降的基本运动方程 ,通过求解得到了泥沙沉降瞬时速度的一般计算式。从理论上证明了一般泥沙静水沉降由零趋近终速过程时间极短的看法 ,同时发现对于尺度... 本文从泥沙沉降的力学机制出发 ,考虑泥沙与液体边界的粘性作用 ,建立了泥沙群体沉降的基本运动方程 ,通过求解得到了泥沙沉降瞬时速度的一般计算式。从理论上证明了一般泥沙静水沉降由零趋近终速过程时间极短的看法 ,同时发现对于尺度较大的固体颗粒 (如抛石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 群体沉降 非滑移条件 瞬时沉降速度
全文增补中
长江中下游水沙通量变化规律 被引量:22
17
作者 万新宁 李九发 +2 位作者 何青 向卫华 吴华林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35,共7页
采用水文学、泥沙运动力学与数理统计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对宜昌和大通两个测站近五十年的实测水文、泥沙资料进行分析 ,以探究长江中下游水沙通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 ,水量由中游向下游沿程递增 ,但各测站的年均增幅不明显 ;长江中... 采用水文学、泥沙运动力学与数理统计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对宜昌和大通两个测站近五十年的实测水文、泥沙资料进行分析 ,以探究长江中下游水沙通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 ,水量由中游向下游沿程递增 ,但各测站的年均增幅不明显 ;长江中下游泥沙主要来源于长江上游地区的金沙江和嘉陵江 ,其次是汉江、洞庭湖和鄱阳湖等水系 ;长江流域来沙主要以悬移质形式下泄 ,悬沙通量由中游向下游沿程递减 ,同时各测站悬移质输沙量也逐年呈阶梯性递减趋势 ;长江中下游水沙通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洪季通量值明显高于枯季 ;悬沙颗粒主要由极细砂和粉砂组成 ,自中游向下游 ,泥沙颗粒逐渐细化 ;由于江阴河段附近边界条件的限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水通量 沙通量 变化规律 宜昌站 大通站
下载PDF
上海市滩涂促淤圈围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茅志昌 李九发 吴华林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7-80,F003,共5页
近年来长江上游干支流一些水坝的修建 ,特别是三峡水库的兴建 ,将使长江入海泥沙量减少 ,导致长江口和杭州湾北岸滩涂淤涨速率减缓 ,冲刷岸滩长度增加。作者分析了上海市不同岸段滩涂的冲淤状况 ,以及滩涂开发利用与湿地保护、航道整治... 近年来长江上游干支流一些水坝的修建 ,特别是三峡水库的兴建 ,将使长江入海泥沙量减少 ,导致长江口和杭州湾北岸滩涂淤涨速率减缓 ,冲刷岸滩长度增加。作者分析了上海市不同岸段滩涂的冲淤状况 ,以及滩涂开发利用与湿地保护、航道整治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不同区段滩涂促淤圈围的要点。建议抓住目前有利时机 ,加大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滩涂资源 长江口 杭州湾 促淤圈围 入海泥沙量 湿地保护 航道整治
下载PDF
河口涨落潮槽水沙输运机制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刘高峰 朱建荣 +2 位作者 沈焕庭 吴华林 吴加学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57,共7页
以长江口南支、新桥水道、南小泓和南港主槽作为典型涨、落潮槽研究对象,分析了2001年洪季水沙资料,研究了长江河口涨、落潮槽的水沙输运机制,探讨了不同河槽的各种动力因子对水沙输移的贡献差异,结果表明落潮槽的欧拉余流均大于涨潮槽... 以长江口南支、新桥水道、南小泓和南港主槽作为典型涨、落潮槽研究对象,分析了2001年洪季水沙资料,研究了长江河口涨、落潮槽的水沙输运机制,探讨了不同河槽的各种动力因子对水沙输移的贡献差异,结果表明落潮槽的欧拉余流均大于涨潮槽的值;水量净输移大小依次是南支主槽、南港、新桥水道和南小泓。净输水量分布和其欧拉余流分布相对应。平流输沙项在落潮槽对总输沙的贡献要大于其在涨潮槽的贡献,瞬时源汇输沙项在涨潮槽对总输沙的贡献要大于其在落潮槽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涨落潮槽 输移机制
下载PDF
长江河口拦门沙冲淤变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莉莉 李九发 +1 位作者 吴华林 沈焕庭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3-80,共8页
该文在对长江河口拦门沙百余年来冲淤变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GIS工具 ,计算了长江口拦门沙自 184 2年以来的冲淤量 ,其结果表明 ,15 0余年来 ,长江口拦门沙地区虽存在时冲时淤的变化规律 ,但总体上是处于不断淤积之中 ,在计算区域... 该文在对长江河口拦门沙百余年来冲淤变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GIS工具 ,计算了长江口拦门沙自 184 2年以来的冲淤量 ,其结果表明 ,15 0余年来 ,长江口拦门沙地区虽存在时冲时淤的变化规律 ,但总体上是处于不断淤积之中 ,在计算区域内净淤积总量达 4 0 .93× 10 8t ,最大年份高达约 1× 10 8t/a。这些可加深对河口拦门沙河段形成和沉积过程的认识 ,同时也可为长江河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 长江河口 拦门沙 冲淤变化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