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压力-容积环评价曲美他嗪对大鼠心肌顿抑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南狄 张英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05-710,共6页
目的应用压力-容积环评价曲美他嗪对大鼠心肌顿抑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成3组:对照组、心肌顿抑组(生理盐水2 mL)和曲美他嗪组(曲美他嗪片3 mg/kg)。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20 min再灌注120 min,制作大鼠心肌顿... 目的应用压力-容积环评价曲美他嗪对大鼠心肌顿抑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成3组:对照组、心肌顿抑组(生理盐水2 mL)和曲美他嗪组(曲美他嗪片3 mg/kg)。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20 min再灌注120 min,制作大鼠心肌顿抑模型(对照组只穿线不结扎)。用压力-容积系统动态观察心率、左心室收缩期末压、收缩期末压力容积、左心室舒张期末压及舒张期末压力容积等血流动力学变量以及压力-容积环变化,并应用软件PowerLab系统离线分析;再灌注结束后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ATP含量、ATP酶活性及磷酸果糖激酶活性,并应用体视学方法定量分析大鼠心肌线粒体的变化。结果与心肌顿抑组相比,曲美他嗪组舒张期末压、收缩期末容积、前负荷补充搏功均显著降低(P<0.01),舒张期末压力-容积也降低(P<0.05);舒张期末容积、收缩期末压力容积均显著升高(P<0.01),ATP含量及ATP酶(Ca2+-Mg2+ATPase和Na+-K+ATPase)活性增加(P<0.05);磷酸果糖激酶活性显著增加(P<0.01);心肌线粒体损伤显著减轻(P<0.01)。结论曲美他嗪可以通过改善能量代谢降低心肌顿抑的发生,压力-容积环能准确敏感地评价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顿抑 能量代谢 压力-容积环 曲美他嗪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南狄 方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0期14-19,25,共7页
目的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长春市人民医院循环内二科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 目的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长春市人民医院循环内二科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其中中途退出7例,最终得到观察组50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厄贝沙坦治疗,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周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距离、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的肾小球滤过率估值(eGFR)、肌钙蛋白T(cTnT)、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因心力衰竭非计划再住院率、不良心血管事件累积风险发生率、再住院治疗成本累积比例及全因死亡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试验距离、NT-proBNP、LVEDD、LVEF、ST2、cTnT及eGFR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的NT-proBNP、LVE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LVEF水平高于治疗前,6 min步行试验距离长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4周后的NT-proBNP、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ST2、eGFR水平高于对照组,cTn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因心力衰竭非计划再住院率、不良心血管事件累积风险发生率、再住院治疗成本累积比例、全因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活动耐量及临床症状,提高肾小球滤过功能,对于患者远期预后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力衰竭 不良反应 6 min步行试验
下载PDF
原发肺部生殖细胞瘤1例
3
作者 吴南狄 曲兴龙 刘超英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9年第6期589-590,共2页
原发性肺部混合性生殖细胞瘤临床少见,常发生于年轻男性,以咳嗽、胸痛、呼吸急促等为主要表现,胸部CT检查表现为占位性病变,但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肺部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临床... 原发性肺部混合性生殖细胞瘤临床少见,常发生于年轻男性,以咳嗽、胸痛、呼吸急促等为主要表现,胸部CT检查表现为占位性病变,但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肺部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17岁.因"间断咳嗽15d,加重伴发热、左侧胸痛3d"于2017年5月7日入院.15d前患者感冒后出现阵发性咳嗽,无明显咳痰,晨起上述症状加重,无发热,偶伴有活动后呼吸困难,夜间尚能平卧,不伴有胸痛,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对症治疗(具体不详),上述症状未缓解,入院前3d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痛,与呼吸运动有关,伴有发热,最高38.5℃,应用布洛芬颗粒后体温可降至正常,伴有阵发性咳嗽、无明显咳痰,为进一步诊治就诊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既往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原发性肺部混合性生殖细胞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